《迈克尔·克莱顿》是一部由托尼·吉尔罗伊执导,乔治·克鲁尼 / 汤姆·威尔金森 / 蒂尔达·斯文顿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一):这个优雅的男人
还没看过,只是非常期待。
已经想不起来因为什么片子知道这个男人,但真正意识到他的不一般是在连续看了《晚安好运》和《辛瑞纳》之后。
意外他表现出了他的政治倾向,因为他以前给我的印象是他好像不会涉足政治,显然我误解了这个美国人。虽然好莱坞不乏冲在民运前面的先锋,如苏珊萨兰顿、西恩潘等等,但是与他们的激进不同,乔治克鲁尼的方式是优雅而幽默的。
在小布什带来的右翼保守主义潮之下,他拿出了《晚安好运》,画面层次丰富而悦目的黑色,主持人睿智的言辞,尤其是冷静克制下的坚定沉着如静水深流,洗涤人心。
在《辛瑞纳》中,他又一变为沉默而犀利,把复杂的利益运作与集团争斗摊在你面前,一切为了石油,为了利益,那种在近似沉闷下(和我同看的人睡着了,我不得不换片,后来自己接着再看:)的尖锐,会让你对这个世界有不一样的认识。
他和麦克摩尔在《华氏911》的近乎尖刻不同,你仿佛总能看到这个男人挂着笑容,用平和幽默的口气说:你看呢?
这次,他又进入了美国法律的领域,我不看不听不接触任何介绍,只期待碟版的早日出现。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二):考验耐心
有的译做全面反击,其实这样的意译是根据剧情而得来的,远不如直译后的冷峻,简洁。前一百分钟沉闷,繁琐,冗长,细碎,如果不是因为那后面十几分钟的反戈一击,它已经可以列入记录片的范畴,谁能想到这是谍影重重的编剧导演的作品呢。
乔治?克鲁尼近年来的又一部严肃题材的影片,克鲁尼的表演中规中矩,他老帅哥的形像压迫了表演。倒是蒂尔达?斯文顿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片中腋下的汗水将衣服浸湿的细节让我想起02年西班牙队的主教练卡马乔,记者们的摄像机总是准确的找到了他的腋下,以此来证明他是多么的紧张。而这样的细节也往往预示着主人公的无奈宿命,女律师的机关算尽,也不能逃脱最后克鲁尼的漂亮反击,就像卡马乔最后摆脱不了下课的宿命一样,同样这部影片的剧情好比一场枯燥无比的足球赛,双方在90分钟内毫无建树,倒是补时阶段主队攻入了一球,也算基本完成了任务。
抛除娱乐观感,恶搞一下主题的话,这部影片倒是无情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腐朽,充分反映了人性的丑恶,实在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佳作呀!(汗。。。)除此之外,叙事技巧上采用了一个大倒叙的结构,只是还是由于影片主体过于平淡琐碎,也许回忆结束时,早就忘记了之前的情节。当然善恶终有报的结果还是极大的满足了我辈的终极趣味。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三):Michael Clayton, Fordham Law '82
5月26日,我的Gmail邮箱里躺着一封《纽约时报》发来的News Alert(新闻速递):
ydney Pollack, Film Director, Is Dead at 73
ydney Pollack, a Hollywood mainstay as director, producer and sometime actor whose star-laden movies like "The Way We Were," "Tootsie" and "Out of Africa" were among the most successful of the 1970s and ’80s, died on Monday evening at his home in Los Angeles. He was 73.
《纽约时报》的News Alert通常是重大新闻或突发事件。讣告是其中的一种,逝世的人物不一定举世闻名,但一定对美国的政经、社会、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我印象中上一次收到讣告是2月27日William Buckley逝世。Buckley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执牛耳者,1955年创办保守派著名杂志National Review,其一生对美国社会影响至为深远,虽然在中国这个名字并不广为人知。
ydney Pollack(西德尼·波拉克,又译薛尼·波勒)在中国的名气可能要大很多。他是高手云集的好莱坞导演和制片人中的领袖级人物,由他执导并制片的爱情史诗片《走出非洲》勇夺1985年七项奥斯卡奖。1995年,李安应邀执导由简·奥斯汀名著改编的电影《理智与情感》,铸造了他在好莱坞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里程碑,而这部片子的制片人之一正是波洛克;当然,也包括了李安从《推手》到《色戒》的长期合作者James Schamus(夏慕斯)。《财经》杂志在“逝者”专栏中,对这位大导演的一生作了一个回顾。
http://www.caijing.com.cn/20080530/66686.shtml
善于驾驭各种类型电影的波拉克至少制作过三部高度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片”:1993年的The Firm(“律师事务所”,制片 导演;汤姆·克鲁斯在其中饰演一个刚从哈佛法学院毕业的年轻律师),2005年的The Interpreter(“翻译风波”,导演;妮可·基德曼主演),和2007年的Michael Clayton(制片)。
********************
2007 是好莱坞比较平静的一年,出线角逐2008年奥斯卡奖的电影几乎都是小制作:There will be blood, No country for old men, Atonement (我一个美国朋友Peter把这三部的名字串成There will be no country for atonement,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饶有趣味的影评),还有Michael Clayton。
上周我看了一下Michael Clayton,看它的原因,除了波拉克之外,至少还有如下几点:
1. 它获得6项奥斯卡提名,最终荣膺最佳女配角奖(Tilda Swinton,饰演U/North的General Counsel(法律总监)Karen Crowder)。
2. 该片在以挑剔苛刻著称的美国影评界大获好评,在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Rotten Tomatoes)上的“新鲜度”(正面评价)高达91%。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michael_clayton/
3. 主演George Clooney (乔治·克鲁尼)是我最喜欢的当前好莱坞一线男星之一,我觉得他不但相貌、气质脱俗,而且极具头脑。
4. 克鲁尼演的Michael Clayton被设定为Fordham法学院1982年毕业生,他的兴趣是刑事案件,做过地区检察官,后因生活变故未能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1990 年进入纽约市声名显赫的律所Kenner, Bach & Ledeen(虚构),一做就是十七年。剧中,Karen一开始以为他早已做到合伙人(Maude是她的助手):
Karen Crowder: So he’s a partner?
Maude: No. He’s listed as "special counsel." Says he specializes in wills and trusts.
Karen Crowder: He goes from criminal prosecution to wills and trusts? He’s been there seventeen years and he’s not a partner? This is the guy they send? Who is this guy?
克莱顿在公司里实际上是个“fixer”,处理的事都是最棘手和最紧迫的,但是没有名份。
5. 导演Tony Gilroy在此之前是Bourne系列的编剧,而Bourne三部曲(The Bourne Identity/Supermacy/Ultimatum,马特·戴蒙饰演失忆特工Jason Bourne)是近年来我最喜欢的特工电影,其中一部还是在太平洋上看的。
6. 波拉克饰演律所的老板之一Marty Bach。
7. 剧中大反派、农业生物技术公司U/North影射的是Monsanto(孟山都)。Monsanto是圣路易斯最大的公司之一,成立于1901年(在当地知名度仅次于Anheuser-Busch啤酒厂),我在圣路易斯时认识好几个在那里实习、工作的中国人。
********************
这部片子没有让我失望。网上影评很多,我就不赘述了,只说两点:
1. 像所有优秀的法律电影一样,这部电影的对白极其精彩。特别是患有精神病的首席律师Arthur Edens(Tom Wilkinson饰)在发病时口中的念念有词,绝佳的语言功底在精神失常的状态下发挥得无比美妙,宛如诗篇。另外,发现衣冠楚楚的律师们有两套语言体系:一套是用来谈论法律问题和对付客户的,用词文雅考究,句式繁复华丽;另一套是跟自己人说话时用的,粗鄙下流,颇为不堪。
Memorable quotes for Michael Clayton:
http://www.imdb.com/title/tt0465538/quotes
2. 我最喜欢的情节是克莱顿在从郊外开车回纽约的那个清晨,突然发现山岗上有几匹小马,下车、爬上山岗去看它们,表情异常丰富而激动,这时候,他的汽车爆炸了,他幸免一死。开始我也没明白他为什么一定要下车去看那几匹小马,直到看到豆瓣上这篇影评才恍然大悟(建议不要在看电影前看这篇影评)。不得不承认自己观察不仔细。
总之,强烈推荐,但不保证你会喜欢。最后,为克莱顿浪子回头、反戈一击喝彩。
.S.《纽约时报》的影评:
http://movies.nytimes.com/2007/10/05/movies/05clay.html
影评人Emanuel Levy对剧情和人物的分析(很精彩):
http://www.emanuellevy.com/article.php?articleID=6928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四):现实,电影,都没Clayton说得那么好
个人感觉,不觉得这片子有大家在这里的平均评分高。
导演:
在“前四天”的过程中,拖得太久-如果最后的结局是clayton拿了1千万;
如果clayton像结尾般正义的话,“前四天”便不应该如此拖沓;
演员:
George不适合这片,找个年轻冲动的吧;
他的小孩反觉得是这戏最意想不大,特别是那小说;
还有:
写剧情介绍的那人有看过这电影嘛?
“...一个办事员亚瑟·艾登斯(汤姆·威尔金森饰)以及女诉讼律师凯伦·克劳德(蒂尔达·斯文顿饰)...”
那个亚瑟是,是那间事务所其中最好的律师,不然不会被委派成处理这种大案件,他惹得不是小麻烦,是可以令那事务所倒闭的事;
凯伦也不是律师,是那间农业公司的CEO(推测),剧中没具体说明,但从片头的采访,和最后的董事会便可知道,她要为她的位置,向公司的实际拥有者们陈述解决方法。不明白的,下去问adam smith吧。
不是想找什么渣子,写影评的,可以按自己理解写,甚可以不着边际。但写剧情介绍的,就别那么不负责任。
至于Clayton,他就可以说是办事员,凭借他的经验,为上庭的代表律师们节省自己的时间,为律师楼增加收入;“特别顾问”,没错,在香港的律师楼,他做的便叫“师爷”,当然,他高级很多,那可以说是“高级师爷”。
若要陈述资本主义的黑暗面,色彩就不必如此光鲜,当然,你也可以说那是一种表现;
若要拍商业片,不见得能吸引大众;
若要一部揭露人性的,亚瑟死后和clayton的汽车被炸前后george的心理历程也没很好地反应他最后站于正义一方的底线。
这片想拍出个水准来,但没驾驭好。
:
谁说这片难懂了?难理解了?甚至连最后他拿出手机拍照前,已可以估计往后的结局。起码看《zodiac》时就没猜准过一次;
谁又说英文深了?除了亚瑟第一次打电话讲农业公司内部文件时有过那么一刻外,但又无损剧情时有过那么一次外,如果其他的都听不懂英文,那会高中重读吧;
谁又说有法律的专业词汇了?有,不多,而且少,根本连专业字典都不用上场。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五):一个镜头的预感
不知道为什么,乔治克鲁尼上车的那个镜头,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汽车有炸弹. 可能太多电影里都是这样一个类似的镜头,然后接下来就是汽车发动,bomb~
但是——接下来,什么都没有发生...
我当时还为我的奇怪想法自嘲了一阵子,没想到...
回过头去看了那连续的一系列镜头, 的确很有汽车炸弹的套路,心理暗示还是比较明显的...
片尾的安排我觉得很有意思,克鲁尼跑出来勒索说的一番话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之前的真实想法,其实他本来可以说已经被收买了,但是凯伦仍然不放心安排人去杀他,如果没有这一岔他是不会再卷入亚瑟这件事中去了. 结果,并非勒索,对自己看门人,警察觉得像律师律师觉得像警察的身份,他早已厌恶,而自己为了8万块被收买,对亚瑟的愧疚在某种程度上正好救了他一命,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结果确实是他更想要的.
说实话,这片子情节挺清晰,只是倒叙手法加上信息量大,如果字幕不好也就难怪有人看不懂看睡着了...
但还是觉得缺少点什么,抛开倒叙,情节其实一般,而挑毛病嘛,我觉得克鲁尼下车跑到山坡上去看马躲过一劫有点突兀,到底也没想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他为自己被收买而对亚瑟有愧,所以下车去走走,虽然这种解释也说的过去,但仍然无法解释他为什么"那个时候",在"那个地方"下车去看马)
如果对那个山坡稍微有点其他缘由和交待也好啊.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六):还有面对真相的勇气吗?——《Michael Clayton》
电影很长,很闷,有着很阴郁的人物,和精彩的表演,我只在Clayton知道真相之后不断的拷问自己,是否还有面对真相的勇气。
一直的镜头在Clayton的带领下有着随波逐流的麻木气息,婚姻失败,投资失败,嗜赌,虽然是个优秀的问题处理专家,却始终无法登上前台,只能躲在后面为老板擦屁股。他在努力的喘息,努力的生存,努力做一个好父亲,可是这从来都不容易。
这又有一个大公司U/North,掌控着所有人,Karen看似有着生杀大权,杀手二人组看似有着生杀大权,U/North的董事长老头也是有权有势,可是他们都像是一个个被利用的棋子,真正活着,真正有生命的却好像是“U/North”。这是一个古怪的想法,但却是我看很多这种类型影片下来的唯一想法,原本有生命的人最后都变成了原本虚无的资本公司的工具,无论是董事长、CEO还是普通员工,都被那个原本没有任何实体的名字奴役,我们就像流水线上的一段,不知道手中的原料哪里来,不知道经过我们手的东西会走向何方,最终会变成什么。我们像是死了,而活着的只有这个资本的流动过程。
我想到了《A Scanner Darkly》、《The Constant Gardener》还有《Renaissance》,一个个高科技公司光鲜的外衣之下,都是一条条血淋淋的生命,人类贪婪的渴望着利益和财富,最后都变成利益之下的奴仆,或者麻木了,或者身不由己的变成了其中一颗没有过去没有将来的无生命的齿轮,随着这台巨大的机器,永无休止的转动。
George Clooney,Tilda Swinton和Tom Wilkinson的演技都异常精彩,镜头的剪辑在Tilda Swinton所饰演的Karen的两次公开演说和先前穿着内衣准备演讲之间,切换的极其精彩,最后一刻和Clayton的直接对决很经典。可是看过之后总绕在我心头的却是Clayton那天真却聪明的孩子Henry,和他一直读的并推荐给老爸甚至Arthur,最后也成为了揭密的关键的那本红皮书《Realm and Conquest》。
Henry:所有这些人,一开始他们都有梦想。你知道追寻是什么吗?
Arthur:我知道,就像,一个特殊的梦。
Henry:除了这一群人都有相同的梦,他们都梦想他们应该去一个地方,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只是感觉他们一定要去那里。
Arthur:那他们是受到了召唤。
Henry:那正是这一章,“征服在召唤”,这是它的标题。
Arthur:但是他们知道吗?他们都有同一个梦。
Henry:不知道,那正是有趣的地方。他们都认为只有自己能梦到,他们可能是疯了或是什么,所以他们都不承认。
Arthur:但是他们并没有疯,对吗?
Henry:没有,它是真实发生的。
Arthur:那么它发生了,不是吗?那些东西比他们庞大,而且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去接受。
Henry:是的,但是很快他们就会准备好。
后来搜索了一下,才发现,这本故事书是电影里虚构的。只有当我们准备好的时候,真相才会显露眼前。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七):工具的下场——《迈克尔·克莱顿》
工具的下场——《迈克尔·克莱顿》
我见过一个公司老板,开会时老气横秋,对新来的员工谆谆教导:你们实际上就是工具。这话我记忆深刻,并且也在工作中逐渐体会,人怎样可以成为工具,怎样在八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里自觉去掉人的各种特色,成为执行任务的器具,还时常因为比别处的工具要高级一些,从而全身心陷入工具的角色而洋洋自得。
人成为工具不是问题,对大多数人,这是生存的唯一门道,但人成为工具之后再也认识不到自己是个人,问题就严重起来。
《迈克尔·克莱顿》里有三个法律事务中执行任务的工具,迈克尔·克莱顿是著名律师事务所的“看门人”,他不是公司的正式律师,只负责在黑白两道上活动贿赂,为案件辩护获取便利,按照律师所老板的话,这方面他很在行,只有他最在行。但他明白自己这个位置的尴尬,他比律师还要灰蒙蒙,律师就算为确凿有罪的人辩护,终究是照章办事,在亮堂堂的法庭上发挥自己的雄辩才能,而他却要跑到暗沉沉的拐角,为那些肯出钱的人造假,让事务所的律师们辩护起来方便些,他交际广泛,广泛到只有权与钱在交际。这工作折磨他,电影里乔治·科鲁尼一直使用僵硬到要垮掉的表情来表达这种折磨,他保持上翘的嘴角仿佛是笑,仿佛又是哭笑不得。剧情上,则有三条线索来丰富这种折磨,一是他的家庭,离婚了,他想必是没法维持婚姻的,与儿子关系仍然好,但自己的工无定时,答应带儿子出门看电影,却还是兀自办自己的事情。第二条线,是他一直在想办法赎回那间破产的小酒吧,他晓得自己的工作不长久,在公司也没有名分,没有股份,老了以后,生活还要靠自己,于是出资和弟弟办酒吧,结果弟弟是个笨蛋,经营倒闭,被人追债,于是为了从事务所老板那里拿到八万块债款,克莱顿隐藏了正义——老朋友阿瑟·埃登的一份控告肥料公司的药剂有毒的鉴定书。第三条线,则是他的工作本身,我们看到生活失败的克莱顿在工作上是怎样的一幅好工具,如鱼得水,清理问题,利索地为人擦屁股。
阿瑟·埃登是给U/North肥料公司的药剂含毒案做辩护的律师,按照他自己的话,为了给自己所在的律师所获得上亿的诉讼费,他浪费掉六年,人一生大约百分之十二的时间,而结果是他得到一份鉴定书,确凿知道,并且掌握药剂含毒并对人体有伤害的直接证据,他认为自己伤害了那些使用药剂的原告农民们,自己“毁掉了完美的安娜和她死去的父母以及病危的弟兄。”U/North公司是罪恶的这件事,即便没有证据,所有人也都知道,律师事务所老板说:“这案子从一开始就是臭的。”可以说,阿瑟做工具作是不尽责的,因为他需要对自己的人性尽责,他本可以凭自己的天才为这件臭案辩护下去,为律师所和自己获得丰厚利益,既饱且暖,还可以找两个妓女,轮番给自己口交。阿瑟对克莱顿说他这样做了,但丝毫不快乐。电影对这个角色的设置,用了最激烈的方式,他是电影戏剧反应最激烈的一个,并用自己的激烈导致其他反应的发生。人生百分之十二的时间里,为一个罪恶累累的公司进行毫无意义的工作,让他精神上疾病愈发严重,在辩护会议上,他当众脱掉自己的衣服,在停车场裸体追赶原告中的安娜。他逃离了公司的看管,跑回纽约,和原告之一的女孩安娜谋划用鉴定书告垮U/North公司。
U/North公司的法律顾问凯伦·克劳德是工具化最严重的一个,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电影对她的刻画最精彩,蒂尔达·斯温顿的表演也最出挑,而且用这种出挑来表现阴郁。电影中她对两个问题的回答表明他完全工具化。第一处,她接受记者访谈,记者问她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平衡,她说:“当你真正开始享受工作的时候,谁又需要平衡呢?”所以,影片里凯伦没有私生活,真正的生活里,这样的角色大约也不会有私生活,工具生活就是她的私生活。凯伦当然还存有人的心性,采访的片断,导演的拍摄手法是她接受采访的场景和她采访之前照镜子准备台词的画面交叉剪辑,说的话是一样的,但采访的时候西装革履,语言极流利,强硬且自信,而之前准备的时候,内衣内裤,对着镜子,明显知道自己胡言一派,装腔作势,受不了自己的假,低头蹙眉,不知所措。可是心里的反应不代表行动也一样有反应,凯伦从头至尾毫无异议地维护公司的权益,即使看到了阿瑟保存的那份药剂有毒的鉴定书,也只把这当作不利于公司的文档,而非害人的证据。并且,当他知道阿瑟的目的是要和安娜合作,利用这份鉴定书反过来控告肥料公司时,凯伦立即成为没有心性的工具,叫人干掉阿瑟。得知克莱顿也开始插手,并且拥有这份鉴定书的时候,她继续下令,也要干掉克莱顿。第二处体现凯伦完全工具性的问答,影片最后,侥幸没死的克莱顿幽灵一样跑到凯伦面前,拿着鉴定书和凯伦讨论阿瑟的死,凯伦的表情慌张,但始终维持律师作派,答话的言语全然没有情感地格式化: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要给xxx打电话、我怀疑鉴定书的真实性,极其怀疑、客户保密特权、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有价吗?……然后她就开始和克莱顿谈起价钱,给掩埋事实作交易。对于死了人,对于杀人的行径,也都仿佛曾是公事例行的一部分。
律师这样的工具,和其他工厂公司不同,他们总是在很尴尬的位置上,时常需要抹杀良心去负责攫取正义。攫取得多,那台代表法律的天平就朝自己这边倾斜一点,天平作为法律标志的时候,教科书历史书上自然要画成平衡的,而教科书历史书本身是不平衡的。因而,实际生活里,法律天平总是歪歪扭扭起来,倾斜的方向,通常和事实、证据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U/North拿钱和势力修正过的事实、证据。就像这部电影的一张海报上有这样几个大字:The Truth Can Be Adjusted。事实可以调节,就像人可以给秤的秤砣动动手脚。
阿瑟和迈克尔终究没有像凯伦那样完全被器具的性质占领了人的性质,他们晓得做这样的工具并不光彩,于是在工具生活中时常会恢复人的思考,忧虑自己这样的工具为公司获得利益的同时,对别人造成的危害。这样的人物,《谢谢你吸烟》、《惊爆内幕》里也有过,不过角度是不一样的,也代表了工具价值的不同思考。《惊爆内幕》里的烟草公司科学家终于是挺身出来,塔碎自己的工具性,放弃工作和公司提供的肥厚待遇,出庭作证烟草的危害。《谢谢你吸烟》里的烟草业代言人,自始自终相信,在说服人们抽烟,对付禁烟团体、环保团体和科学团体的抗议的方面,他最在行,并且他也无比自豪自己的在行。这份自豪的意思是,才能无可厚非,与道德无关。
工具的下场是什么呢,工具总有磨损生锈的时候,那么下场只能是扔掉,幸运一点,也许进入历史供后人凭吊,集结成书,就是《最伟大的推销员》之类。至于推销员的下场,《推销员之死》里说的不少,记得施隆多夫拍过一个版本,老推销员威利·罗曼由达斯廷·霍夫曼主演,早丧失《毕业生》里使他在婚礼上大喊大叫抢新娘的荷尔蒙,成了一个干巴的小老头,被公司一个小年轻辞退之后,他丧失做工具的权利,几十年为公司服务的功绩凭空蒸发,他面对这个年轻人,仿佛一个锈迹斑斑的老扳手,面对一个银光闪闪的新扳手,老扳手只能无地自容,有地也不能自容。失业的威利面对自己一塌糊涂的生活,发觉自己不做工具竟然做不了其他的东西,也忘记了怎样做个人,那么只能让自己消失在这世界上。
《迈克尔·克莱顿》里的三位工具,阿瑟死掉,凯伦垮掉。至于迈克尔·克莱顿,也终于放弃维护律师事务所六百名员工和老板的利益,找来警察调查自己的客户,这之后,想必他没办法再工具下去了。
要不要做工具,做怎样的工具,这些问题不是《迈克尔·克莱顿》要讨论的,电影的精彩之处也并非在此,而是扎实并有巧劲的剧情、缜密但不繁杂的对白,清冷而漂亮的摄影。我想到工具的问题,不过是这电影提醒我想起那位老板的话,曾经刺酸过我的神经:你们实际上就是工具。
另外,不晓得什么人把这部电影的片名翻译成《全面反击》,影片里的事情纠结到最后,不过是人人求自保,“反击”说不上,更没有什么“全面”。若真的要说全面反击,那么就是在法律泥潭里,被修正的事实,全面反击并击垮了企图修正事实的律师、顾问、“看门人”、老板——形形色色的工具们。
(评分:7.5/10)
影片资料:
[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layton(2007)
导演、编剧:托尼·吉尔罗伊 Tony Gilroy
制片:西德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执行制片)、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执行制片)、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执行制片)等
主演: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蒂尔达·斯温顿Tilda Swinton等
国家/地区:美国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八):律师的精神病 观《全面反击》
律师的精神病 观《全面反击》
所谓“全面反击”便是克莱顿在影片结束时的突然出现,他之所以敢在大难不死后出现在女强人面前就像其所说的:我从来就是个敲诈家。相比亚瑟和凯伦,克莱顿才是身心健全的律师,虽没有他们那样的高地位,但作为一平凡人,他却能随时稳住气去分析别人的想法,这才是完美律师所应具的智慧。
——题记
1
总算在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全面反击》里享受了回电影盛宴,看完影片后我即向朋友表示:这是近期最完美的电影。除开克鲁尼和斯维坦的精彩表演,导演优秀的叙事技巧也引起了我的共鸣。本片导演托尼吉尔罗伊 (Tony Gilroy)曾为《异形》、《谍影重重》等多部好莱坞卖座影片撰写剧本,是个擅于铺设情节和讲故事的老手。此次在《全面反击》中他便把酣畅的写作能力发挥到了影像世界。
《全面反击》的故事结构采取了“环状倒叙”,一开始克鲁尼扮演的律师克莱顿从赌场出来驾车离开,当其下车观赏山岗上的两匹马时,山下的轿车爆炸了。很明显轿车被人事先安了炸药,但镜头对这一时段的叙述嘎然而止。很快镜头切到了4天前,这之后的情节回答了轿车为何会被人安装炸药。当原因阐明后,影片在片尾又回到了克莱顿汽车被炸的现场,这时他的汽车为何被炸已经很清楚了:原来是在为老友亚瑟寻找死因时被北联公司的法律顾问凯伦(蒂尔达?斯维坦Tilda Swinton饰)“误杀”。
从叙事上看,影片的起因来自凯伦,这个心狠手辣的“女强人”为了自身的事业不顾杀害所有知道公司丑闻的人。克莱顿从一开始便陷进了这个女人所设下的包围圈(赌场出来所上的轿车已经被不远处的杀手安上炸药),本来在领了老板8万美金后的克莱顿不再想卷进亚瑟之死,但他的“不想”并不表示消除了凯伦的忐忑,毕竟知道北联丑闻和亚瑟命案真因的就只有他了。
凯伦的怀疑和暗杀使克莱顿这个一贯“半支眼“办事的律师十分郁闷,片尾当克莱顿拿着凯伦买凶杀害亚瑟的证据和北联公司的商业丑闻卷案来到这位桀骜的女顾问面前时,他这样说道:你瞎到这地步,连我是谁都看不清,这里头数我最好打发 你居然想杀我? 我不该被杀掉,我应该被收买。
2
托尼吉尔罗伊的编剧才华和导演能力不相上下,甚至导演能力还剩过写剧本的才华。《全面反击》在采用倒叙结构的同时很注意影片前后链接,使观众很少感到故事脱节。虽然律师忏悔这类情节在不少影片里都有,甚至几年前托尼也写过《魔鬼代言人》的剧本,同样是部讲述律师良心的电影。这回轮到他自己当导演了,与写剧本不同,电影需要通过镜头来展示人物心理和情节过渡。托尼在情节过渡上采取了与索德伯格这类导演同样的快节奏,使影片焕发出强烈的现代气息。
在渲染人物内心及性格方面,影片开始的一个歇斯底里的声音在总体上展示了律师行业所存在的肮脏交易和律师们的心灵挣扎(后来一个镜头表明此声音来源于亚瑟对克莱顿的倾述)。随后电影又从小角度来描述律师生活:克莱顿出现在地下赌场,体面律师出入赌场和其走出赌场后所面对的阴霾夜色展示了其的穷困。
克莱顿是个缺钱的律师,而且不久前入股的餐馆也面临倒闭,负债8万的他如果是可以出庭的诉讼律师,或许就不用混迹赌场了。在其为何不是诉讼律师的解释上,影片回答的很暧昧,一方面似乎是老板不愿意提拔他,但另一方面因为克莱顿在行业里的知名度,很多人都称其为:解决问题的奇迹。北联的案子是上司考验他的战场,可一切都被老友亚瑟(原北联公司的法律顾问)捣乱了。
与克莱顿的穷困潦倒不同,亚瑟是个成功的律师,在其担任公司法律顾问期间解决了无数难题,为此也知道了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美名其曰:商业机密)。可正当他的事业达到巅峰时,却反常的和东家唱起了反调。全片的戏剧性也就发生在这里,当看到受北联公司产品侵害的人们后,沉寂多年的良心在亚瑟心中重燃,瞬间功夫他就成为了倾向原告的法律顾问,用装疯的假象来掩饰欲揭穿“北联丑闻”的计划。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亚瑟是真疯,就像他自己所说:难道我奋斗的一切就是为了被东家请去寻欢作乐?通常一个人在达到事业巅峰的同时也面临着最深层的反省,铁石心肠的人可以平稳度过这个阶段,可亚瑟显然是个脆弱的老头,观众从他疯癫的举止上(当着原告脱衣服)很费解:为何这么一个“经不起事情”的家伙会当律师,而且还一路顺风。
和亚瑟在顶峰时期的良心发现不同,克莱顿始终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律师,也许他的觉悟不会达到亚瑟的程度,但他永远不会被任何势力所利用。有时稳重中“糊涂处事”是身在敏感行业里的最好选择。亚瑟虽然良心发现,却造成了生活上的惶恐和神经质,尤其在知道有人窃听自己后,他的举止更是与神经病患者无异(把北联公司宣传片的声音录下反复播放)。、在蜕变以后,亚瑟承担的不仅是生存压力,更多的是精神的重担。虽然从克莱顿那里我们早已知道其有狂躁症,但真正引发亚瑟神经质的还是其常年为公司洗清罪恶所积留在心灵的疮疤导致。
接替亚瑟的凯伦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但她也是个精神病患者,通过在洗手间“痛不欲生”的镜头,我们可以得知其精神上同样饱受折磨,甚至在病的程度上比亚瑟还重。使观众忍俊不禁的是这样一位表面上的女强人每次成功的演讲前都得在家把稿子背诵几遍,她的歇斯底里也许正是因为太急功近利,造成了性格上的强迫症。但作为影片里的反角,蒂尔达斯维坦的外表太优雅了点,导演仿佛特意营造了一个冷艳的女坏蛋。
3
《全面反击》是部以男人为中心的戏,虽然有现成的男女配(克莱顿和凯伦),可紧凑的情节却总也腾不出机会发展他们一下。眼看电影在克莱顿的脚步声中快要结束,观众等待的情感戏还未上场,凯伦的成功瞬间倒是被克莱顿的来到给搅毁了。
在塑造凯伦这个角色上,剧本写的过于天真,既然是心狠手辣的角色,就不会在公共场合被一个没杀掉的人吓破胆,更别说与其媾和了。俗不知机密事情最忌讳于公共场合讨论,当观众微笑着看到凯伦在克莱顿的铁证面前被逼无奈的和其讨价还价时,这个女强人算是走到了尽头。或许她不能“坚强到底”的原因是来自于其精神顽症上,换句话说是急功近利的晋升欲望和多疑寡断的强迫症害了她。
所谓“全面反击”便是克莱顿在影片结束时的突然出现,他之所以敢在大难不死后出现在女强人面前就像其所说的:我从来就是个敲诈家。相比亚瑟和凯伦,克莱顿才是身心健全的律师,虽没有他们那样的高地位,但作为一平凡人,他却能随时稳住气去分析别人的想法,这才是完美律师所应具的智慧。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九):王老五
从当年十一罗汉开始知道George Clooney这个钻石王老五,帅得不行,可就是不结婚。和Brad Pitt俩人从01年一直偷到了07年。可貌似这王老五的主流商业片儿就仅限于罗汉系列(其他的很不出名,至少在中国很不出名嘛),人家喜欢的是独立电影,整了部黑白的晚安好运,又整了部政治的辛瑞那,倒是辛瑞那给他拿到了小金人,可是配角总归不如主角显得牛逼,这不去年终于和Tony Gilroy合作出了这部Clayton.《The Devil’s Advocate》和《伯恩》系列的金牌编剧,故事情节没的说,够悬疑也够现实。律师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呢?
这片儿显然不如伯恩系列来得干脆,也许是由于过多的专业术语听得我脑子跟不上吧,反正开始觉得这片很闷,不过配乐加上老帅哥以及总想看结果的好奇心驱使我看了下去。这种后勤部门貌似在律师行里必不可少,可最后我也没看出这个Clayton有多么miracle,完全是一个失败男人嘛,也许赌技高超?可片里没交待……片里有一句话说的好:警察眼里你是律师,律师眼里你又是警察。夹缝中生存啊真是。亏了有个哥哥是NYPD的小头头,要不还真不知道这个检察官转行的“跑腿”的怎么对付人家训练有素的杀手。至于因为什么躲过了汽车爆炸我是没有看出来,而那个最后反击的杀手锏也是亏了他哥哥的封条得以进入Arthur的loft里偶然拿到的。
中文译名儿叫全面反击,还是中国人实在,命名要命个能反映内容的名字。
道骨仙风的女配角Tilda Swinton拿了小金人,总算给这部相对其他对手的大制作挽回点颜面。
与Daniel Day-Lewis相比,George Clooney就是最后那个长镜头显了演技,其他基本都是眉头紧锁思考状。要拿男主角的小金人,我们的王老五同志还是要发挥他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的幽默才行呀。
《迈克尔·克莱顿》观后感(十):《全面反击》:边缘人的生存记录
作为边缘人生存,已经融入到生活中,这也许是与可悲命运的直接联系。但谁能否认,身份的模糊并不能左右生存的必要。边缘人,在主流之外,却不是另类。同样的养家糊口,自我生计,只是没有名份和认同。
在权利与执行之间,有着模糊的层面。一个人即不是权利的拥有者,也不是社会地位的认同者,还不是碌碌无为的凡人。他是什么?克莱顿先生,既不是资本的掌控者,也不是专属的专业人士。他混迹于他们其中,做的是这些人都不能做的事。
小到作坊大到财团,哪里没有这样的人。而这样的人,存在的价值是否连城毋须考证,而入世的心境却微妙得很。走上一条路,不归。遵循游戏规则,角色其中。这样走下来,距离优越生活的标准早不远,距离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却绝口不提。
这个“不提”最可悲,混迹于高端事务中风平浪静,时而英雄而为,时而神秘连连,时而遭人妒忌,时而风光无限。然而,却没有一天心安理得,深心的那个窟窿被表象的完美遮掩,表象的完美怂恿着灵魂规避自我应有的存在感。
时间可以让一切成熟,始乱终弃还会否极泰来。三番五次,成就了标准化的边缘人,权利者和正品们运用的最高级清洁工。能力毋庸置疑,经验毋庸置疑,人脉毋庸置疑,貌似纯良太平,貌似精英勇士。其实,只是体制中的一个可以更换的轴承。
克莱顿先生的投资破产了,无辜的样子,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体制不能赋予的自我。他的清洁工工作很隐蔽,流连于高层和客户之间,危险的消解着潜规则。这是他的错吗?是他作为工具的下场吗?有的人就会成为工具,有的人就会成为使用者。
谁是使用者,是那些获得首肯的人。谁在首肯,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顺着脉络上升的究竟是怎样的人。《全面反击》相当隐晦的展示了一种对比,新的掌权者和常年的清洁工之间的比较。前者和后者明显不同的是,能力上的差距。
可以看出,被使用和被信赖有多么天壤之别。也可以看出,这根本不重要。难看的是,对克莱顿先生的认知早已被固化、被倾向了。谁都习惯,谁都清楚,谁都不言而喻,包括他自己。没有这个电影,也没有了这个荒诞却精彩的对比,因为很真实。
好莱坞电影不喜欢深刻,所以《全面反击》只抛出了这个基调,讲得还是黄金叙事的惊险高潮。而高明之处在于,这故事被设置在纯现实的环境下,恍然如同真事儿。一个被体制抛弃的人的全面的绝地反击,一个草根英雄的大作为,借机全面影射社会现实。
乔治克鲁尼原本不是实力派演员,近年来开窍发奋,直奔实力派而来。评论说这是他最优秀的一次演出,私下以为,他相当合适这个角色。偶像变实力的资本在于积累,俨然大器晚成。其经验值贵在丰饶,在崇拜和肤浅中成长。
换作任何当红男星,他们个性化的丰富表情都不适合本片风格。这个半记录式的导演风格实在适合克鲁尼式成熟帅气的固执呆板。没了这点内敛的英气锐利和不苟言笑,影片素质很会走入颓势。加之经验和阅历的丰富,克鲁尼实在合适克莱顿先生。
编剧出身的导演奉献了超强剧本,工整划一严丝合缝,还异常专业。冷色系影像更突出了影片叙事所强化的危机感。导演将这个俗套的好莱坞故事变得更紧凑更具备张力,属于稳健叙事的典范。对于一个老套路故事来说,《全面反击》堪称惊艳。
关于良心和资本之间的斗争实在是现实问题,其中充斥谋杀和潜规则更是引人注目。其实,克莱顿先生的边缘人命运也许更贴切人心。一个小人物的牺牲与这个人一辈子的忠诚付出,一次逼不得已的良心发现与这世界上充斥的权谋和狡诈,这种对比是电影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