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 / 亚当·德赖弗 / 连姆·尼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观后感(一):别太在于形式,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罗德里格兹的心路之旅,伴随着吉次郎的次次深入,推向了高潮。主角在信徒一次次逼害中,始终没有放弃信仰,即使在被困于牢笼之中。
但井上却不是残暴的诛杀,而是选择在精神上摧毁主角的信仰。难在决择,以性命相挟,主本旨在度人,免除一切世人之苦痛。又怎能眼睁睁看着教徒死去。
最后选择与恩师一样的心路,这是一个人的修行,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主本旨在替人消去苦难,得到救赎,而非因为信教,背负上劫祸。
在主角反复挣扎,看着信徒在垂死挣扎,在恩师引导,武士诱逼之下。最终踏上神像的那一刻,主与之对话,奉圣旨意,解放世人,自己背上十字架之苦,才是真正的恩泽世人。
吉次郎的一次次忏悔,既使在主角弃教之后,仍然不离不弃。那是每次主角在埋怨主沉默时候,最直接的反馈,既使夹着人性的欺骗、怯懦、罪恶,都值得被原谅,被救赎。也提醒主角,任何时候神都与你同在。
出殡时,手中的村民珍藏最宝贵的圣物-小十字架,一直被主角所珍藏。也说明:既使没有了神父,信仰也不该放弃。
总之遵循主最慈悲的悲悯,一心向主,谱爱世人,宽恕罪与恶;而别太在意形式,而忘了谱爱世人,替世人背负痛苦,宽恕世人,那么践踏圣物,委屈自己默默背负十字架上苦与痛,心是光明的,又有什么关系。
《沉默》观后感(二):献给窝亲爱的的斑比呀~( ̄? ̄)
电影还没看,不敢说怎么样……就不误导观众了……就剧照来看,斑比演技有突破但是形象没突破……光是蓄发蓄须根本遮掩不住他的斑比大眼和无辜大嘴23333尤其是一崩溃起来面部表情整个皱成一团:瘪着嘴挤着眼委屈的像个孩子(;???Д??`)面瘫的时候也是一幅故作高冷实则欠欺负的小帅哥样子,能看出曾经的爱德华多和彼得帕克的影子……加菲吃亏就吃亏在一张脸局限性太高,浓眉大眼大鼻子大嘴,男版安妮海瑟薇,活该老演被欺负被虐待的傻白甜~来掰着手指头来数数:
2005年《青春糖伴》画弯硬说直的傻白甜,(?????????)
2007《男童之歌》被逼自尽的傻白甜,(?????????)
2008《血迷宫》被男人扒光强吻的傻白甜,(?????????)
2009《别让我走》献祭器官的傻白甜,(?????????)
2010《社交网络》高富帅惨遭抛弃的傻白甜,(?????????)
2012《炒饭四百大妈》死粑粑的傻白甜,(?????????)
2013《炒饭四百大妈2》死女友丢基友的傻白甜升级版(?????????)
2016《血战钢锯岭》普渡众生大慈大悲的傻白甜(?????????)…………………………………………………………
这些个导演真是慧眼识英雄,不约而同都向加菲伸出了傻白甜角色邀请函,┑( ̄Д  ̄)┍不过也难怪……看了扣熊采访秀以后,对于被人欺负了还想上去拥抱他的斑比,我只有一句话:你尽管可爱下去吧!如果没有男人爱你宠你,算我输!?_?
《沉默》观后感(三):真正的信仰
宗教与政治文化,信仰和人性的冲突中,面对神的沉默,该如何抉择。小说的作者,影片的导演,貌似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我们自己呢?信仰,对我这种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一个概念,是信念,是真理?好像拥有了信仰,便无所畏惧,甚至可以为之死,但是死之前,我们真的清楚自己所信仰的到底是什么吗,是宗教书籍里描述的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迹?是自己日日为之膜拜祷告的人形像?还是只是一个天真的精神寄托,以为死之后就可以到达没有赋税没有劳作美好的天国…回过头来仔细想一想,那些“苦难与迫害”,真的是神想要我们去经历的吗?以此来证明我们的信仰?一切也许不过只是那个日本高官所说的形式而已,还有执念,ugly woman , barren woman 的执念,神父乃至教会的执念,大多时候都是我们困住并折磨我们自己,所谓执我。相比之下,屡次三番弃教甚至出卖神父,然后又痛哭着认罪的那个日本人也许更加懂得信仰是什么。所以当人们祈祷,甚至质疑的时候,神必须沉默,在神的沉默里,一个人,由内而外、自发生出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觉得所有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去看看这个电影,不只是基督教徒。电影所展现的,值得讨论的远不止我片面思考的这些,但其实我并不推荐去看,近三个小时,大量静默的镜头,冷酷的画面,乃至在一段完全无声寂静中我听到一个女生压抑的抽泣,非常折磨,我都快绷不住了…看完难受很久,想了很多有的没的的东西,最后却又归于空虚,好像被抽空了的感觉~
《沉默》观后感(四):广义信仰
关于这部作品及其原作能谈的地方很多。狭义信仰与广义信仰共存问题,狭义信仰与广义信仰的对立问题。不是我们需不需要狭义信仰—宗教,理想,而是狭义信仰一定会存在下去,像阳光、暴风、善良、罪恶等也一定会存在下去一样,而人只能以人的观念去考察思想它。除此之外,人们对存在本源信仰本源是无法言说的,我们只是意识到它存在着,这也是人意识到其自身存在局限的唯一可能的表达,即能感受到,却无法表述,因为本源(存在)是不可能被语言所规定的。它甚至可能是人的某种深层的想象力的发挥,但我们还是意识到了它存在着。意识到这个局限,也就为人的生存定下了界限,为人的行为定下了标准,以人为本,关注我们能关注的,关注能力之内的事情,抓住重点。神父叛教是从狭义信仰转向广义信仰,转向对人的关注,伟大的爱不是要消灭异教徒,而是找到如何与异教徒共同生存下去的方式,是要不断转变观念,为人的幸福的可能找出依据,指引出道路。人可以有任何形式的信仰,但那个信仰不能想着去消灭别的信仰,而是要允许他者存在,并处理好共存的关系。
《沉默》观后感(五):远远的敬畏
作为不是基督徒的人来讲,看这部电影可能会有很多困惑。然而,如果用无神论的世界观去评判基督徒和遥远时代的传教行为,那就未免太过浅薄。
我以为,这样宗教题材或有浓厚宗教背景的电影,本就不是拍给普通人的,大部分爆米花电影的观众也根本不会选择这样的电影来看。至于怎么会来看了这部电影,只是无意中知道这是一部和日本有关的,老马丁的片子,这两个感兴趣的关键词出现,似乎内容就不重要了。
结果就是这是一部相当沉默、深刻、有宗教意义意义和人生哲学的电影。如果先不谈形而上,而只谈形的话,那电影当然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导演的水平在这儿摆着。而探讨内容和意义的话,老马丁在走过了大半人生之后,才华已经毋庸置疑地被承认肯定,这个时候肯花心思来拍这样一部注定不是商业市场青睐的电影,自然是拍给自己,拍个愿意思考这些问题的人看的。
对此,我只带着远远的敬畏吧。不了解圣经,不懂其必须传教的精神,妄言评论是非常愚蠢的事情。而那种执着,那种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去捍卫的信仰,可以给人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在遥远的东方岛国,能在极度高压的情况下,坚持相信主,这的确是物质世界的人们难以理解的。所有的科学最终都可以上升到哲学,而哲学在很多时候,又都走向了宗教。
《沉默》观后感(六):信仰自由是个人本身生而有之的权利
这部电影本身,当然是为了致敬为天主教在日本的发展做出伟大牺牲的历史传教士们;当然更深刻的主题在于上帝是否存在,如何与上帝更好的在一起。
上周从八号线地铁站出来时,看到一个女孩站在楼梯处,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耶稣懂你”。我看了她一眼,她立刻满怀希望的回看,“想了解基督教么”。
我很反感洗脑式的宗教宣传,也反感任何试图对比哪种信仰更加高大上的做法。各个宗教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宗教的产生当然是由那个区域的文化原因决定的。而至于宗教势力能否壮大,则完全是P-o -l-i-t-i-c-al力量的支持与权衡的结果。一个地区的证券统治需要某些理论包括仪式来证明其正当性。并不是宗教本质即是如此,只是宗教的兴旺需要这种支持为基础。就如剧中 的Old Samurai, 对年轻的传教士说,天主教不适合日本,日本是一片沼泽,天主教无法扎根。掌权者已经选好了能够配合其权力统治的宗教学说,他们不希望别的学说出现,从而动摇人民的形式形态,进而影响他们的统治。就如老传教士说的,日本有自己的传说,有自己的神。
当权者可以支持某种宗教,但是他们并没有权力支配人民选择哪种信仰。信仰什么,是人自由的选择。只有孤(独)的吃菜(裁)者才会要求人民只能信仰什么。信什么,说什么,都是人生而有之的基本权利,就像人可以自由迁徙,去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生活。一切都是基本的自由。并不是为了什么高大上的目标。言论自由,仅仅代表人可以自由表达,自由说法,不是只有思想“正确”的人才能自由说话,也不是发言必须为了寻得真理。信仰自由,就是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仰,不是因为那种信仰更加正确,更加流行,更加接近真理。仅仅是,我爱信啥信啥。
所以剧中的old samurai吊起的并不仅仅是天主教徒,吊起的是人民的权利。践踏的不仅仅是天主教,是日本人民的自由。掌权者作为既得利益者,并不希望看到任何变革,并不希望“下民”去信仰他们不支持的宗教。教徒,传教士对自己信仰的坚守,之所以打动人,也并不是因为天主教的支持者是多么的虔诚。而是任何一个有信仰的人,对自己信念的坚守都是值得敬佩。和他的信仰是否无比正确,无比高贵,无比高级也没有关系。有原则的人值得称赞。不代表他的原则一定是奉献自己,照亮别人的利他主义。他的原则可以是任何性质的。所以有原则的杀手也会招人喜欢,有原则的黑手党也一样有魅力。这部电影里,坚守天主教信仰的罗德里格斯死后手藏禁物-十字架,令人动容。如果是佛教徒,受到压迫,仍然坚守信念,即便以死为代价,那么也同样是令人敬佩动容的。必须要明白有原则,有信仰,这里的原则和信仰都是中性的。并不是指必须要是真理相关的,必须要是道德占据高地的。任何人的原则和信仰都需要被尊重。
并无任何对天主教不敬的意思。
《沉默》观后感(七):真正的信仰
《沉默》
每个事物在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命运,在《城市广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宗教丑陋的一面,而这《沉默》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宗教可怜的一面。
电影对于宗教信徒来说,是一段沉重的历史。正如片中人物所言:自己生不逢时,坚持信仰太难了(大意)。故事的背景17世纪中叶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西方宗教活动被严令禁止,基督教徒常常受到残酷迫害。因为天主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直接进入具有佛教和神道教传统日本,很容易受到宗教势力,甚至政府的抵制。日本幕府的态度很明确,维持传统,维持稳定。因为新的宗教,意味着新生势力,何况天主教所带来的“平等思想”“天堂归宿”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相当有吸引力。开始日本幕府也采取血腥屠戮来对付天主教徒(这和韩国一样),但是结果越是残酷镇压,信徒越是被激发出信仰来,尤其是他们认为这是“殉道”“解脱”。所以,幕府采取了更巧妙也更毒辣的手段,用各种酷刑来对付信徒的同时,也给信徒出路:只要在基督像上踩上一脚,只要朝十字架吐口水,骂圣母玛利亚就可以当场释放。至于那些来自葡萄牙的传教士,他们则采用更绝的方式:让他们看着信徒受刑,然后告诉他们,只有他们宣布“弃教(放弃自己的信仰)”,才会停止。这种方式,成功地让敢于抱着牺牲殉道的传教士也无可奈何。关键是,当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他们靠祈祷,靠虔诚的信仰,只能得到上帝的“沉默”。他们也无法理解,只能放弃。
对于反宗教、非宗教信徒而言,他们会说这恰好就是“宗教的欺骗本质”,“根本就没有什么上帝”。因为按道理,都这时候了,你们信仰的上帝还不出来,整点神迹,帮你们出头,那么还信啥呀。
但是,片中的传教士,最终却明白了上帝的“沉默”。当然电影没有明说到底这沉默意味着什么。但是,稍微了解《圣经》的,就会明白这一切恰好与耶稣当年遭遇的事情一样。耶稣受难,但是上帝并没有出手相救,而是让他遭受酷刑。而那个用脚去踩耶稣像,还一再出卖传教士的日本人,他不恰好是“犹大”吗?所以,尽管传教士非常痛恨他,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忏悔,原谅了他,就像当初耶稣对待犹大一样。作为信徒,不管是严刑拷打,还是凶残的屠戮,这是一种考验,而面对内心信仰的动摇,那更是一种考验。所以,“沉默”恰好是一种“韧性”“真正”的信仰,简单地说,就好像塞林格的名言所说的: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崇高的事业英勇地献身,一个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不是牺牲,而是卑贱地活着。因为信仰,能够忍耐,能够等待,才能够承受罪与罚。
此外,片中还谈到了佛教和天主教的一点辩论,可惜笔墨不多。17.2.4
微信公众号:电影X学
《沉默》观后感(八):一部不错的电影
电影本身确实不错,虽然时间比较长,接近3个小时,但是并不觉得很沉闷。而且,对人性的冲击和折磨有非常深刻的描写。另一方面,我是一个基督徒。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有一个很强烈的疑问。究竟这部小说的作者或者电影导演拍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不是希望对耶稣基督提出质疑?如果不是,那就没什么好讨论了。如果是,那我只能说,小说作者或者是导演真的有这样的想法的话,那是非常非常幼稚的。他们可能根本不了解耶稣基督这样一个又鲜又活的神是如何的一种存在。当然,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祂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本来,我们作为受造物,就不可能去猜测祂的存在。电影最后,在问为什么神一直保持沉默。这,我们不需要去明白,只要去相信就可以了。因为祂有祂的时间安排,祂有祂的美意。祂为这些死难者伸冤的时间和方法我们不一定当时就能看得到,但是,公义一定会到来。而且,虽然这只是一部小说,但如果当时的社会真的是如此的残暴,而这种残暴一直延伸下去的话,那,幕府时代的覆灭,到二次大战日本的惨败,和日本被原子弹轰炸,不就是对日本当时直到近代的残暴的最好的审判吗?最后,还是那句话,那句对耶稣基督的疑问甚至是质疑,只是反映了小说作者和电影导演的愚昧无知!本来,敌基督的东西多了去了,这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沉默》观后感(九):“腐烂的土壤”上还长出了象征沉默和忍耐的单眼皮。
作为一只亚洲鸡,似乎更懂沉默,
受洗至今一直不敢大方“出柜”自己的Christianity,
一边在教堂里虔诚下跪,连钱都舍得捐;
另一边却是时刻准备着诋毁基督,只是为了强调自己摩登思想的立场。
直到此片解释了几乎所有的原因。
信仰可能真的是与生俱来的东西,
有些人的体质缺乏信仰就会死掉,
有些人的体质碰到信仰就会过敏。
有意思的是东亚陆地上的人种,尤其是影片中所谓的生长不出果实的“腐烂土壤”的“日出之国”,多数人生来对宗教过敏,
正如多数人生来单眼皮一样。
可能是不想接受耶稣的经典的白人男性形象,
也可能是怕它潜在的宗教殖民意图。
没接触过任何神学,但是总怀疑有一定比例的Christians,追求的只是设计精美的圆顶教堂、金边装裱的宗教油画、甚至只是对白人男性不健康的生理吸引(Andrew:“you disgrace me!”)。
电影里,日本基督徒对Priests(牧师?神父?)的过分依赖,对象征物(十字架和小珠子)的过度需要,连神父本人都担心他们过于形式主义而忽视了对基督信仰的真正理解。
如果你假设基督教是毒品,
你会看到那一群日本信徒的神态和举止和戒毒所里面那些毒瘾犯的别无二致;
他们梦寐以求的天堂,不过是一处摆脱痛苦,摆脱税务,摆脱沉重的工作的地方,
Rodrigues听完一脸懵逼,心想“小姐您的愿望要不要这么现实”
要不要更自私一点,我以为你是真的爱耶稣,但其实你只是爱自己。
曾今他们用信仰来麻醉自己遭受的苦难,现在这份信仰正在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苦难,
他们现在要服用更多的信仰来麻醉更大的苦难。
“You can’t stand suffering, neither others nor yours"
如果你假设基督教是“the truth"
有一个细节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的,
四个信徒的脚上沾满屎黄的泥巴,踩过耶稣,但是铜像尽然没有沾到任何泥巴。
有的信徒会把这个称为“神迹”,有时候这也是他们用来证明“上帝与你同在”的证据:
咦,山间那只飞鸟一定是耶稣的化身;
哇,在河里看到了耶稣的倒影;
等等,在沉默中听到耶稣的声音“now, step on me"
有一句话在christian教堂里经常被引用:
“You don’t choose Jesus, Jesus chooses you"
所以我好像没有主动权,
如果当初是我的选择,那么我现在有自由可以选择放弃的。
但是如果一开始是你选择了我,我只有用死来检验你会不会放弃我。
所以Rodrigues不停地pray pray pray而永远只得到上帝的沉默,沉默,然后怕信仰动摇,“answer me don’t abandon me"
电影里Rodrigues说不理解为什么上帝要选择这里的人作为他的信徒,为什么要他们承受这样的危险,这样suffer。
“腐烂土壤”上的基督信徒,除了Kichijiro,宁可死也不会踩一脚耶稣,
直到Padre Rodrigues到来,才教导大家“Trample, trample, it’s alright to trample"
Rodrigues的仁慈(mercy)使他忍受不了自己或者他人受苦难,
放弃耶稣羞辱的只是自己,
如果踩一脚耶稣能救人,他注定踩。
这也为他日后在佛教寺院里“the journey of mercy”埋了一个一个伏笔。
“救”这个词在基督教里也很有意思,
你受洗(BAPTIZED)的那天,你也被CONVERTED,被SAVED;
神父(priest/padre/father,也就是Rodrigues在电影里的职位)就是那个“洗”你的人,或说是“转化”你,“救”你的人。
当初神父抱着实现christian Japan的梦想,领着这些人信仰基督,为了“save”这些人,
如今还是同一个神父,为了save这些人,领着这些人放弃基督。
除此之外,政府限制宗教自由永远都魔高一丈的历史定律也是感人。。。
(咦,没听懂,什么囵什么功?在哪个国家被残忍清洗?)
最后,说Andrew演技烂的,请死。
葡式英语模仿到这么完美一定是好演员了,
(别吵,老娘房东是Portuguese)。
待补充,先睡觉。。。
《沉默》观后感(十):是彼得,也是基督
彼得说:“众人虽然以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马太 26:33-34)
罗德里格斯独处在奉行的牢笼里,听着受刑人痛苦的哀嚎并把其当作狱卒的鼾声时,心中反复默念的不是这一段经文,而是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呼唤上帝的那一段,他认为自己正在受着与耶稣相同的考验。罗德里格斯作为神父,有权倾听教徒的忏悔并宽恕他们,由此代替神行使职责。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无论是在山中忍饥挨饿的时候,被吉次郎出卖的时候,在马背上游街示众、被百姓唾骂的时候,还是在监牢中独自祈祷的时候,他总是用自己的经历与耶稣的经历及受难过程类比,有意无意地从福音书中的神子角度思考自己的问题,三番五次背叛他的吉次郎仿佛是他的犹大,而神的沉默则像是对他的考验。此时的罗德里格斯对耶稣的爱就像是对一个更高更完美的自我的爱恋,耶稣在他心中是个人,有张俊美庄严的面孔,让他着迷。
然而罗德里格斯不是可以死而复生的耶稣。事实上,在去日本的路上,当耶稣的面容浮现在他眼前,三次让他“喂养我的羊”时,罗德里格斯已经无意识地暗示出了自己真正的身份:满怀憧憬地前往日本传教的神父,更类似于受命把教会建造在磐石上的使徒彼得。彼得是福音书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耶稣门徒,原名西门,被耶稣赐予了“彼得”(意为石头)这个名字和天国的钥匙,也是耶稣复活的见证人之一。耶稣升天后,彼得成为门徒的首领,继续传教并建立教会,最后殉教而死。天主教徒认为彼得是第一任罗马教宗。不过彼得在四福音书中的形象并不是完全正面的,这位渔夫出身的门徒似乎是个暴躁无常的人。耶稣预言自己将受难时,彼得拉着他劝他“万不可如此”(马太 16:22),耶稣责难他为撒但,因为他“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马太 16:23)。彼得确实是十二门徒中最有“人味”的一个,在本文开头所引的那段圣经后,彼得不仅在耶稣独自夜祷时跟其他门徒一起睡着了,还如耶稣预言的那样,当耶稣在公会里受审时三次否认自己认识耶稣,随后听到鸡鸣时后悔得痛哭起来。
一开始读《圣经》时我觉得很奇怪,彼得这样一个门徒,跟为了三十个银币出卖耶稣的犹大做的似乎是同一性质的事,为何竟然成了耶稣的牧人和教会的基石呢?后来我逐渐明白了,即便是出卖耶稣的时候,耶稣还是愿意原谅犹大的,犹大最大的罪在于他的自杀,结束生命,就再没有悔过并作出改变的机会。而彼得在鸡鸣的时候哭了,这一刻就是他的新生,他在自责中意识到自己仍然信仰着主,而且从一刻起不再是因为在耶稣的身边而信仰,是全然自发的、一个人的信仰,只有这样的信仰才有可能照耀其他人。
罗德里格斯在鸡鸣前一刻践踏基督像,随后再也不称自己是基督徒,却至死将信仰深埋在心,影片在此对原著做了一些改编,使叛教后的罗德里格斯至少影响了吉次郎和自己的妻子两个人,让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基督徒,从而使上帝的种子在日本的泥沼中暗自发芽——这些忍辱负重的经历暗合了彼得的一生。不再为人施洗、不再宽恕他人的罗德里格斯在沉默中为这个国家带来了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同彼得一样,践踏基督像并痛哭悔过的那一刻也是罗德里格斯新生的一瞬。影片里,幻想中耶稣俊美的面孔消失在黑暗中,现实中只有一块简陋肮脏的木板,上面粗陋地刻画出受难的耶稣。罗德里格斯抛弃的是占据着自己心灵的那个人形神,而信仰的第一步,就是抛弃“我执”。神既不是臆梦中的形象,也不在脚下这块木板上,神不在,又无所不在,神在人心。神在人困顿之时沉默,并不是抛弃自己的信徒,而是和他一同受苦。神即人对他人的爱,神不“是”,而化身在每个因爱而行的举动中,神的痛苦即爱的痛苦——可以说,曾经是神父的罗德里格斯,在抛弃了宗教后才第一次获得信仰。
践踏了圣像后,以日本人身份生活在日本的罗德里格斯在吉次郎面前说:“我在做的每件事,我做过的每件事,都诉说着他。”(”speaks of him”)。“他”即神。面对自己的“彼得”——背叛过自己却从未放弃信仰的吉次郎,再看不到耶稣面容的罗德里格斯再次领悟神存在于自己的所为中,如果说每个人的心中都装着一个世界,那么存在于心中的神便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和改变者——借助人的手。叛教的神父,他是彼得,可解救了自己的信徒并将信仰传达给别人的人,他的心中有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