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凌河区的齐放近日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小事,他主动到自己所在的铁东社区,宣布今后不再“吃低保”。49岁的齐放“吃低保”已有7年。他和妻子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全家3口靠政府救济的每月77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计。今年女儿大学毕业,已经找到工作,两个月后全家就不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看到全市核查低保的公告后,齐放决定提前退保,带头把机会让给更有需要的人。(2014年06月14日央视网)
不难看出,让锦州两万多人主动退出低保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居民自觉,而是政府的低保审查风暴。这些年来,国家的反腐工作让成千上万的腐败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足以凸显政府整治的决心,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该市启动核查认定低保对象工作,对不符合条件而重新提出低保申请的居民,将被追缴骗保资金。大家都深知,政府这是在动真格,没有投机的可能,主动退保才是明智之举。
据统计,锦州市约有低保对象14万人,这次主动退出的超过两万人,这说明了啥?在这两万人中,当然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条件改善而不符合低保标准主动退出,但还有一大部分人是本身就不符合条件的“人情保”、“关系保”。仅一个锦州市就能退出两万低保户,如果是在全国又能退出多少呢?造成了多少财政资金的流失?恐怕数字让人震惊。该市采取的核查风暴效果显著,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作为政府部门,工作要敢于动真格。锦州市的低保核查工作足以让大家看到了动真格的好处。如果对低保工作睁只眼闭只眼,继续让这两万人享受待遇,这会造成巨大的财政资金浪费。而政府一旦认真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也就显原型了,不得已而退之。当然,这其中肯定还有顶风不退之人,想用自己的胆量来试探政府的底线。因此,在低保工作中,一定要从细处入手,严格把关,让低保户做到能进能退,低保没有“终身制”。
在清退不符合条件者的同时,还要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这些年来,在申请低保问题上暴露的问题不在少数。有的人因为迟迟申请不到低保而死在了乡政府,还有的地方让低保人员违规“并户”等等,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低保申请之路的不平坦。对于这些方面,相关部门也要下决心,应保尽保,别让低保的申请之路有更多的悲剧发生。
低保政策,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件小事,但对贫困家庭来说就是一件大事,希望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像锦州市这样,多想办法,解决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老大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