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畏首畏尾”方能干大事
“畏”即为慎,谨慎之意,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干部周转于社会中应当怀有敬畏之心。
官员贪腐案、校园性侵案、法官嫖娼案等等,无一不挑战着人们内心的道德底线,没有敬畏之心,人们往往会肆无忌惮,会让整个社会失去秩序,玩忽职守、见利忘义严重损害党的形象,道德低下、贪污腐败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严重的影响。
“畏首”即敬畏法度、敬畏道德。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敬畏法度应该做到“心中有法,行动依法”,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从内心里遵法、信法、守法。作为领导干部,在法律面前人人应平等,在制度面前没有特权,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敬畏法度更应践行道德。践行道德是一个自律的过程,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更是一个以德治国的国家。敬畏道德就是要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应将“八荣八耻”熟记于心。
“畏尾”即敬畏群众,敬畏民生。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对群众心怀敬畏,才能获得支持拥护、站的牢立的住。敬畏群众不是说对群众敬而远之,而恰恰相反,干部应该多深入群众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虑,切忌对群众开“空头支票”。
敬畏群众更应注重民生。民生即为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注重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坚定不移的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把保民生工作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当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所依,只有解决好就业、社保问题,才能更好的做好民生工作。
领导干部保持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对党性的践行。心怀敬畏,保持基本操守,才能坚守道德底线;心怀敬畏,保持廉正之心,才能保证气正风清;心怀敬畏,保持谦虚谨慎,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余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