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审计报告一出,不管是“热辣”的点名批评还是查处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的新高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时之间,网上网下热评一片,专家也好,民众也罢,对这一份详细的审计报告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2013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合计70.1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9.54亿元。”“三公经费”不仅浪费巨大,而且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无数的领导干部员借助“三公”刮起了铺天盖地的奢靡之风,一时之间享乐主义盛行,即使如此,有些领导干部还不甘心,一再制造“假发票”事件为自己敛财,“三公经费”俨然给领导干部们的铺张浪费贪污受贿大开了方便之门,令群众深恶厌绝,而且让政府的公信力也大打折扣。从2012年4月发出的公开“三公经费”的令箭,到2013年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及“四风”专项治理,反腐的重拳出击,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三公经费”的浪费贪腐进行了遏制,而今年这减少的9.54亿元就是此前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的最佳证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美国和加拿大开展页岩气技术考察团’2013年1月改变在美行程,前往拉斯维加斯停留3天,回国后还报称当时在加拿大考察。”今年的审计报告一改往年的“个别单位”、“少数单位”等模糊用词,不仅直接点名批评而且违规违纪行为细节精确,且审计工作报告时还提到,审计署在各项审计中,发现并移送涉嫌重大违法违纪案件314起,涉及1100多人,查处的案件和移交的涉案人员也创下历年新高,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对腐败的态度,也显现出了强有力的反腐决心,反对腐败不是一阵风,不在特定事件撞枪口就能躲掉,反对腐败无时限、无死角,反腐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强,只要伸出腐败之手,就绝对会被打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审计报告中所列举出来的违规违纪现象依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不仅如此,腐败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手段也更加高明和隐蔽,甚至是大面积的抱着“法不责众”的想法高发的群体性腐败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在反腐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些是历史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有些是新问题。但不管是哪种问题,问责“一把手”都是必须的,为什么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为什么敢群体性腐败,说到底就是我们的“一把手”对反腐工作的认识不清,对反腐抱着侥幸心灵。不仅如此,对敢于参与腐败的干部也应一网打尽,打掉腐败,也打掉他们抱有的“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反腐是一项长期的、全面的工作,虽然我们的反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层出不穷,腐败形式和腐败手段的变化也给我们的反腐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反腐不仅需要纪委和司检法部门的重拳出击,还需要的审计部门像刚刚出炉的审计报告中表现的一样对腐败“零容忍”,敢挖敢列敢点名,更需要我们的其他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强化党性修养,构建反腐新机制,确保多层次、多角度的反腐天网,让腐败无法钻制度的空子,让腐败无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文/金蛇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