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不说”之间的两岸文化表象

发布时间:2022-12-13 12:40:08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那些爱大声疾呼的学者,更离不开惊醒中的广大民众。两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台湾的各种书籍、报刊在内地大量发行,大陆发展中的优秀民族文化也在台湾引起共鸣。前段时间,较为集中的看了台湾作家、学者余光中、李敖、柏杨,李清玄的一些著作,开始思考台湾与大陆的文化交流问题。在对于某一时弊的分析上,他们这些敢于说的学者是有很高的思想见地。而他们在当下社会中所表现的敢于直面问题而“说”的表现方式、追求态度,深层次的文化根源是需要去理解、包容的。一般我们要理解“说”与“不说”之间的两岸文化表象首先应从产生此种表象的根源文化环境,教育制度以及应为之意上出发。

文化根源上,两岸的文化是一衣带水的,同属中华文化正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你要分析台湾的文化、文明史,你更多是应从中华源上去分析,从1949年后带过去的文化交流上分析,适时的结合当地土著民原有的文化。这就像台湾的各位领导人到大陆来访问一定要祭祖一样,这就是一种对文化本源的心理认同,这就是对文化的基础总结。台湾文化更多的是在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当年赴台的各方名人、学者,甚至普通的知识分子就充当了急先锋角色。

对于台湾的教育,真实感受则是来自内地大学与台湾大学之间的交流生经验,来自文人学者的高层经验文章。在台湾台北市区的台大交流进修一年,那里的学习,你会更多的发现台湾“说”的看问题、思考,表达见解的方式、根源。台湾在教育的改良上较多的兼容并包了中西方的教育精华,课程更具开放性与针对性,文科学习更人文,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经典文化的结合,商科上更西化、重案例分析、推导。当地人民的学习氛围也较为开放、和谐,积极地吸取各国精华。当然,这就是教育环境对民族性格、行为的巨大影响。从周边环境氛围本身来讲,无论是他们的待人接物,还是他们的工作行为,台湾的民风给人的感觉也更亲切、大度,和蔼,人民对于地区政治也更关心、积极参与。任何国家的文化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从文化庸俗化、市场化到文化理想化、理性化的过程,在经济文明的痛快发展后,国家必将进入对人文文化的深刻思考、改良,以求在整体文化上得到提高。无论是那一次经济危机或经济飞跃的影响下,台湾都在经历了经济发展的震荡后显得更从容淡定,这样的过渡在外部心理影响方面也为台湾人民的深层次思考提高了能静心、坦然的根源。大陆人民则需要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学习台湾,不要走经济发展丢失传统文化的老路,不因外物一时的兴替而过喜悲,更应学会回头静看文化、社会发展之路。

经济、文化影响下的教育学校发展至今,台湾老师、学者给我们一个印象更多的就是他们非常的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就算在“大师”看来算不上很精辟,不是很全面。内地则更多的表现是某一个所谓的“大师”在一片簇拥下以“大、全”式表达来获的发言的权利,争取受到全民的最大膜拜。信则高、大、全;不信则抛、弃、丢。这是一个趋同行径问题,本质是应该相信谁的“理性与智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现在两岸文化交流带来的冲击,有这么一个现象:在台湾学者的“说”了之后,台湾本地或大陆总有大量人围攻别人的一切言论,总用市井之言语说别人的说法有问题。甚至有的人试图抹杀别人发言的权利,时至今日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你可以不赞同,但切不可去批评别人言论、抹杀别人思考。当年,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出版后,大陆的言语围攻何其多,实属文化民众尚未自醒的悲哀。古之有知音方可交流、共语!“伯牙绝弦”纪念知音的故事就是那个时代文人对于文化交流的例证。如今,你不发表见解还批评、指手画脚,这是文人雅士应有的行为吗?恐怕,更多的表现出是一种逆全球化,也正反应出你文化素养的低下。当然,每个人的思考、想法、交流方式对于他自己而言都是合理的。只有主体的存在,外界对于他才具有本来的意义、价值。但请你在保持独立思考的同时,允许别人发表看法。

两岸社会中,有一些人看你是否有学问,就在于你的“说”与"不说"之间,那么“说”与“不说”的真实之意又有哪些呢?原有思维定势要变更,新的思维方式则要发展中寻求,"不说"不一定能看出你懂,“说”也不一定分析得出你浅薄。生命的社会化中,在“说”与"不说"之间,呈现给我们的却是认识、情感价值、思想与文化底蕴的差别。今天时代在时刻的变动,那么我们的思想也在固有文化熏陶中,和时代思维一起变化。但我们应看到,这其中有你在原有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你如今认识问题有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你早期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对你认识问题提供思维补充,为你的认识提供手段。这就与你的文化传承,社会生存环境有重大的联系。两岸在文化根基上是同源的,虽然思维在发展中不能排除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发展下的思维方式也应有一定的共同思考点,同源才是关键。这也就是为什么仅仅对比大陆与台湾社会的批评处着眼的原因,未考虑西方社会对台湾学者的心理态度。

“说”与“不说”体现的是文化内涵修养,平衡自身与受众的现代思想、学习传统更是关键。犹太谚语说:“为了生存,堕落的人可以变成任何事物”,这句话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在生存满足的情况下,我们的思维方式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只有学习,狭义一点说只有对优秀文化的学习,你才能培养更好的心智模式,但切不可固化,应与时俱进,掌握学习的运动性。以上内容道出了人与人认识方式的作用。这就要求真正有学问的人要根据现实情况“说”,这种说要求根据受众的水平、思维模式出发,谈论彼此能理解的语言。这样就是让你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因时因地的说话,要看他人的水平、素质,思考模式。当你确定别人愿意交流,现有素质、知识水平之后,你可以与之交流、表达,相信双方能更好的交流、感兴趣话题。但切记交流中,双方也仅是交流,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必争论。谁也不能说自己的话是绝对正确的,我们人类也都仅是在自己的思维中思考、存在,在他人的思维中发展而已!有人就说了这是同流合污,这种人的观点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短视。不是说你“不说”,你离人很远,你自以为给人的感觉是你很高深。不尽然,留下的只是“做人”的短板。因此,大凡有学问的人应让别人也能理解你的知识,做到思想启蒙的真正作用。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必须有人用知识引领众人前进。那么在这文化的航船中,你就是灯塔,你就是人类船员中的强人,你就是文化航向中的纠错者。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文化,丢掉深刻的思想、完善的思考能力。那么,我们就有疑问了:是不是台湾学者说的内容,你认为不怎么准确,你就可否定他,进而批评他呢?别人说了,有时不一定全都准确,但这并不能去代表一个人全部的想法与思想。这也仅是他这个时间段的想法与思考,可能还存在很多的随机性的因素的存在,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在知识性问题上,只要它还没有上升到“理念”的程度,我们可以争论,不可定论谁对谁错。那么我们是否还可以去说台湾学者没深度呢?不尽然,在思考的时候,我们的影响思想的一些因素还有赖于你生理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这就像你和别人在瞬间反应能力上总有差别一样,只是时间延续的问题,倒不是问题的重点。我试图去探究的是为什么中国大陆,在不涉及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总会有那么多人在平常的交流中,传递出层出不穷的虚假表达,本身想法是这样的,却那样说。这种现象还大量的繁衍,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当下的价值取向了,是否还有价值坚守。是不是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就像他们讲的“说”与“不说”之间体现的是关系。

“说”要深思熟虑的说,"不说"要和心善目的倾听,这就是展现出的大陆、台湾一些优秀知识分子给我们传递的文化引领者形象。虽然,他们不一定是昨天的“大师” ,也不一定是今天的“文人”。大陆知识分子间的文化交流更多不应在这种“说”与"不说"之间徘徊,更应是坚定台湾式的“说”,平等的交流思想,去除文化中的弊端。如今,我们知道了看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应从文化的交流出发,从五千年炎黄子孙的共同角度理解。深层次的谈论文化引导,就一定离不开“学者”、“大家”、民众的“说”与“不说”。在这一方面,一些文人墨客应更多的回头,去找回沉静中的兼容并包,静静的思考古老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只要我们少些浮躁,少些经济,相信像季羡林先生这样的优秀学者一定会在大陆的学术土壤中茁壮成长。

作者:阑石

阅读更多文化随笔,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