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是注定要死的,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件事情对谁来说都是迟早要来的。有些人不想去死,千方百计想要得到永生,可是折腾了一辈子,最终还是没能逃出命运的捉弄。仔细的想想,有时候还真觉得人真是一个可怜的生物,明知有死,却仍然选择坚强的活着。
其实每一个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人可以甘愿为了某一个伟大的事业而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可有的人却为了生而选择苟活于人世。虽是如此,但如果抛开世俗的眼光,抛开正义与邪恶的评判,那么无论怎样的生死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就生死而言,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生或者死的权利。
中国人是忌讳谈死的,大多数人都觉得死是一个很不吉利的字眼,常常处处避免,不愿提起。生死无常,人生短暂。我猜大概也并不是我们不原意谈及死亡,而是觉得活着的时间太过于短暂了,死的时间却是很久很久,哪有时间去过多的考虑这身后之事呢。
虽然就大多数人而言死是一个非常恐怖事情,但世界上仍然还是有不怕死的人存在的。一类是拥有极高革命热忱,甘愿为某一个伟大的事业而献身的人;另一种是有着极端宗教信仰,稍加蛊惑便轻易放弃生命的人。这两种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似乎还能理解,可是有一类人的生死观却不是那么轻易猜测就能推断出来的。我觉得这一类人确实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因为你永远都无法明白为什么当你正在感受他们带给你无穷激情和动力的时候,他们却在悄悄地思索着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这类人也并不是什么魔鬼的化身,而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他们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子叫做诗人。
“诗人”是一个我们从小就能耳熟能详的名词,而且这个名词很可能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生命的始终。在我记忆里,背诗是儿时启蒙的开始,是每一个上学的儿童必须要做的事情。记得我学会的第一首诗便是李白的《静夜思》,初学时虽不知道这首诗的整体意思,但也确实带给了我一种唯美的感受。这种感受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每次仰望星空还是能够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名句。
这一切其实都来源于我的母亲。我母亲是比较喜欢这首诗的,我会背这首诗也全是靠着母亲的教诲。不但如此,家妹的名字也是她取了其中的“明月”二字所得来的,可见她对于这首诗的喜爱程度。总而言之,恰恰是李白这个豪放派的大诗人带领我迈出了走向文学殿堂的第一步,以至于后来的好几年里都一直将李白当做一个神的形象在心中供奉。
后来,随着时光流逝,心智也逐渐变得更加强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知识的力量终究是摧毁了内心中幻想的形象。最终,我还是在一个月色正明的夜晚明白了所有的一切,原来他并不是以一个神仙的身份在天上整日饮酒作诗,而是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不知所终更无处可寻。
关于李白的死法众口不一,大抵有病死、醉死、溺死三种。就我而言,我还是比较倾向于溺死这一说。关于溺死这一说,五代时期的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曾云:“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由此看来,李白是投江自尽而终的。王定保似乎又不大接受这个结果,于是就加入了醉酒捉月的情节。或许这种情节的产生可能只是不愿让众人伤心的一厢情愿,也有可能是确有此事,但一切的一切终将改变不了沉江自尽的这一结局。话又说回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李太白要选择自杀呢?这个问题似乎太难回答了,不妨我们先将目光转向另一个当代诗人——海子。
海子是上世纪六四年生人,北大法学院的毕业生,才华横溢,却只活了短短二十五年的美好光阴。他和李白一样都是自尽而亡的,结局却是比李白还要悲惨。三月二十六日的一天,他专门从北京跑到了山海关,手捧着《圣经》和《瓦尔登湖》,沿着铁轨徘徊了一整天之后,最终还是面对着疾驰而来的火车来了个纵身一跃,结果是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一个扬言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的人要选择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呢?或许,世间有太多的为什么了,也可能是海子厌倦了吧,厌倦了尘世间所有的一切。也可能在他的心中觉得,只有天堂才能够面朝大海,才会有春暖花开吧。
让时光带回到唐朝,再次回到李太白的身上。我觉得李白和海子是有共通的地方的,这种共同之处是诗人们共有的一种特性,或者说是一种性格。诗人,是不一样的作家,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品格,不愿意迎合任何一个人,甚至于最为忠实的读者。虽然诗的字数对于长篇小说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足为论,可是一首好诗的所承载的分量甚至要高于某些长篇小说的分量,因为他们的每一字都是生命在进行创作。
一个伟大的诗人,如同一个有着一身极高武艺的世外高人,虽然向往孤独与寂寞却又十分的渴望得到别人对于他武功造诣的理解和承认。因而,诗人笔下的每一个首诗都是都是灵魂深处最深刻的声响,静静的发出却又希望听到从读者心中反射回来的回声。虽然渴望得到共鸣,却不愿意听到任何一句的否定,因此诗人不是在为某一个人而创作,而是为自己而艺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杰出的诗人选择自杀,我觉得倒不是因为江郎才尽,空有意象在他们眼前飘荡却不能很好的将其传达出来,而是少了一些能够真正懂得他们自己的读者存在。由于他们又不愿意迎合读者的口味,结果就变成了如同戴望舒笔下所写的那样“冷漠、凄清、又惆怅”。
李白和海子在最为绝望地时刻大概已经都为他们自己找到一个理想的境地,并且他们也坚信那里的人们一定能够理解他们的诗,理解他们的寂寞。于是,李白选择了水中的蟾宫,海子选择了如瓦尔登湖一样美丽的天堂。轻轻地他们走了,正如他们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了无尽的感动与无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有很多值得我敬佩的诗人依旧在某一段历史的时空里好好的活着,并且不断地用他们的诗为人们传递着正确的能量。比如说食指、汪国真、舒婷,正是因为他们诗给了我很多的感动,所以我将他们深深的铭记。每当读起他们的诗,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力量在胸口冲撞,好像诗人的灵魂进入了我的肉体一般,以至于全身颤抖,热血沸腾。虽然我喜欢这样的诗,但是真正让我迷恋的诗人并不是的他们,而是海子和顾城。我觉得读一首诗,如同读这个诗人的人生,而我恰恰又并不喜欢那种完美的人生故事,相反我所喜欢的倒是那种波澜起伏的残缺结局。因为,残缺可以带来很多的回味,残缺意味着传奇。
传奇的故事有很多,我所钟情的却仅仅局限于文人轶事。文人借助于文字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了他的读者,因而使得读者与他有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于是陌生人之间的心灵便架起了一座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桥梁。我觉得这样的解释还是说的过去的,因为我有过诸多这样的感受,并非无中生有。当然,文字有时候还真的一个非常恐怖的东西,假若你一旦喜欢上一个人的文字,便会义无反顾的包容作者所经历的一切。我认为,就对于自身而言顾城就是一个例子。
顾城是一个我很早就熟悉的诗人,也正是他诗帮助了我在生命中最为黑暗地的日子里看到了光明。顾城说曾经写道,“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似乎就是从他的这句诗里为自己找到了光明的,可他却早早的随着他那黑色的深眸走向了无尽的黑夜,再也没有出来,陪他走的还有一顶奇怪的帽子。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顾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谋杀犯,杀掉了妻子,然后又畏罪自杀。这个事实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太接受的,我也是一样。我觉得他的自杀原因也不一定就是一种畏罪心理的驱使,大概也是和海子一样对现实充满了太多的失望了吧?急于解脱,急于达到一种别人难以理解的境界。
不管怎样,死亡这个话题在任何地方谈起都会显得异常的沉闷。那些天才诗人的过早离去虽然为他们的诗和人生都平添了悲剧性质的传奇色彩,但回到现实的土地之上我却是不敢苟同,我也不希望再次出现任何一个与之相同的故事。因为,不管你是诗人还是其他,一旦来到世上就注定永远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
死亡是悲哀的,活着却又是那样的奢侈。有很多人不想去死,最终还是无法逃避命运之神的捉弄,可是有些人却不想好好的活着,满怀激情的想要早点的离开人世。哎!人真的是一个奇怪的生物啊!不管是静安先生为文化沉湖,还是三毛因病抑郁自缢,也不管谜团有多么的扑朔迷离,都无法改变死亡这个残酷的事实。死亡或许如同一支开的非常烂漫的花,虽然能让某些人如痴如醉,但他们却忘记了那朵花的名字——罂粟。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是要死的,不管是文人还是我们自己,谁都无法逃避死亡这个事实。虽然每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生命只有短暂的一次。只愿大家都能理解死亡,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