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穿校服说起
南湖居士
因为从小在中国读书,我适应了很多难以适应的东西。我上初中的时候,就遇上了一个脾气暴躁的班主任,加之拖堂、补课、冷不防的体罚,写不完的作业,那叫做“压力山大,压得人要死!”但是,现在总算从中学毕业了,虽然做梦还时而梦见每天穿着校服的初中时光。不过不梦见往事还好,一梦见,就使我对中国的校服觉得不爽。
对校服的不爽,曾在我中考结束的暑假短暂消退。我把初中的校服塞在柜子的最里面,让它变成一段尘封的记忆。
我上高中的情形比初中好一些,不需每日穿校服,只是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大型集会时才有硬性的着装要求。而且我和我的同学找到了应对的策略,就是便装穿在里面,活动举行的一两个小时把校服套在外面。等到散场,立即脱去校服,搭在肩上或捆在腰间,变回我们好看的,舒适的,五颜六色的,各式各样的衣服。如果大家的校服一直罩在身上,连辨认同学都会有些困难了。
但重要的活动,中国的学生仍需一致穿着校服。我所就读的高中是一所示范性高中,在我的家乡小有名气,于是同美国某中学建立了友谊学校的关系,每年双方都要派出几名或十几名交换生到对方的学校学习交流一周左右的时间。我的一位同学幸而成为其中一员,去美国体验了一星期的生活。回来之后,当然要展示他拍摄的照片给全班人看。而这百余张相片,几乎所有反映了一个特点:每个中国学生总是身穿校服。
然而,美国的交流团确实来过我们班听课。他们打扮随意,全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根本找不到穿校服的。美国的学生身着休闲T恤,活泼开放,举止大方,即使在我们班同学的前呼后拥之下,也能保持从容的欢笑。校园校舍,硬件设施,中国的学校显出劣势是不争的实情;素质活力,心态气场,我们的学生也未必能占得上风。唯独令中国人自信的却是学校有严格的纪律,统一的标准。
为了这事,我曾经想了一想。
网上可以找到大量图片,中国的校服及外国的校服,包括美国的、欧洲的、韩国的、日本的……网络的流言“中国校服丑到爆”是另一个不争的实情。相比国外的校服款式新颖,色彩丰富,外表美观,中国的校服真的很难看,很单调,很土气。不仅看上去不爽,穿着也不爽。夏装不透气,不散热,常使人汗流浃背;冬装薄如白纸,不防寒,不保暖,常使人着凉感冒。既是看也不爽,穿也不爽,为什么中国的学校还强迫着学生穿校服呢?
那规定学生穿校服的大原因,是在于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标准并不是恶德。可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情统一标准,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平庸。学校的规章纪律,固然也要遵守的,但也需制定得合情合理。假使有一个学生,表现得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乖巧听话,实际上却是怒火压抑,寻机报复,我实在宁可他当着老师和校领导的面,爽快地讲述他内心的所思所想,并促进自己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善。
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统一的标准——“墨守成规”的一方面发展,服从指挥,人云亦云,才算一个好学生,才能赢得表扬。异想天开,独树一帜,思维新奇……凡是属于“与众不同”的,人们就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古怪”。又因为近年来弘扬中华传统,以示中国教育的特色,便是名义上要向西方学习,骨子里还维持着中国式教育的“统一标准”:欧美学生着便装,中国偏让学生穿校服;欧美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偏让学生齐声朗读;欧美学生自由运动,中国偏让学生集合做操;欧美学生提出独立见解,中国偏让学生死啃书本;欧美学生有各自的特长,中国偏要灌输成绩至上的观念;欧美重视学生的个人空间,中国偏要以集体为重……好像这才是文明的传承,这才是合乎国情,这才不是有悖常理。
其实,由我看来,所谓的“古怪”之中,有不少是学生的本性,也是中国学生本应该有的优点,但因了体制的压抑,意识的制约,已经显得是个别学生的“特立独行”了,现在就连学生们自己也是非混淆,取笑、挖苦、嘲讽、嫉妒出众的同学,当平平常常为美。这是一定要拿回来的,自然得再费一番周折。
即使并非中国文化的传承,只是从国外借鉴的,我们也应该汲取精髓。我在这里要提出如今大家不放在心上的事情来,中国从外国引入的教育新词不少了:兴趣教育、学分制度、义务教育、选课制。这些也是中国教育正在使用的,但是,只要看看国人对待它们的态度,早就知道中国还留着封建科举的遗风。我们正应该学习西方人的教育理念,不是比“戒尺敲打孩子”好许多么?否则,只不过是又一个“浅尝辄止”而已。
我在这里还要附加一句近乎可以省去的声明:我渴望真理,决不是什么“崇洋媚外”,要毁了中国的文化;而满口规矩,弘扬传统,也实际上对中华文明的前途并无益处。
201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