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之一--------越逃离越痛苦

发布时间:2023-04-27 11:05:43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之一

--------越逃离越痛苦

2013-5-23

小灯(佟丽娅饰)怀着怨恨,不断逃离。

逃离上海,逃离记忆,逃离亲人的寻找,亲人的思念,逃离妈妈的悔恨与无穷的歉意。

然而那份与生俱来的思念却无法放下,那是无法抹去的印痕。那是擦不掉的记忆。

美国也是人间的世界。每天面对的错综复杂有简单明了的世界,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醒,总是有意无意地刺激。因为这还是人间啊。

无论是冷漠,无论是温情。都是时时刻刻萦绕于心,又怎么能逃离呢。

因为这分情感扎根于自己的心中,枝繁叶茂。

有时,它的养料是刻意忘记,越刻意,越肥沃。

有时,它的阳光是刻意回避,越刻意,越茁壮。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越逃避,越痛苦。越逃离,越接近。

正是我们的刻意逃离,滋养了心中那颗伤痛的种子。

自以为是的认为,外面的世界,就可以冲淡内心的忧伤。

可是,自己却在心里用刻意逃离的砖瓦,每天都在修建一座坚固无比的堡垒,任凭时间,任凭空间,任凭什么也不能攻破。

可怜的小灯,你怎么能够逃离。

面对,是痛苦的。

逃离更加苦痛。

无论你的方法多么巧妙,多么极端。

你都不能挖出你的内心,挖出的大脑。

有这样的存在,又怎么能够躲避。

我们往往这样,当我们也同样面对着不愿面对的人。

有时,逃避,远离是我们的优先选择,

可是我们错了,我们谈不上懦弱,谈不上冷血,但我们很无奈

大结局是总是显得笨拙,显得愚蠢。

越逃离,伤越深

越躲避,痛越甚

可我们不是圣人,有时,明明知道不应逃避,却也只能是暂时躲到偏僻的地方,舔舐自己的伤口,犹如受伤的野兽。满眼泪痕,故作坚强。

可是面对苦痛,谁能真正勇敢的面对?

逃离,也许是个办法。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之二

------------选择是的答案:下意识

先救哪一个???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不是件容易事。

和苏西的开颅手术不一样。这个选择,可以用理性去判断,开颅还有一半的机会,不手术就没有机会。

这必须做出理性而非感性的判断。

先救哪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有办法理性,没有办法感性。

最后,小达给出了答案,就是下意识的选择。

下意识的选择,是什么样的选择。???

很明显,没有理性更没有感性。

可是,32年的怨恨,就在于小灯对妈妈的选择,以为那是理性伴随着感性的判断。以为有了亲疏远近,以为妈妈抛弃了她。在与弟弟的对比中,无限怨恨。

最后面对老年痴呆的妈妈痛哭流涕,悲伤后悔。

面对这样的灾难,他们都没有错,错在那样的灾难。

巨大的灾难来得太过突然。

这种下意识的选择,

是慌乱中的无奈??是惊恐中的迟疑??

是震惊中的迷惘??是恐惧中的被动??

我不知道。

人世间处处要你选择,时时要你选择。

平淡的生活中,总是理性的选择岂不累死人???

镇定的生活里,总是感兴的选择也不合逻辑。。

从来没有计算过,那么多的选择,下意识的选择的比例是多少??

错误的选择又有多少???

所谓正确的选择又有多少???

我有点不太敢去计算----我不信你能计算得过来。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