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著书
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但他高尚的品德,渊深的学问,始终以其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深深影响着我们。
季羡林先生在《读书与做人》的序中引用张元济先生那句简单又朴素的话: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老先生用自己的一生亲身实践了这句话,躬耕诗书,勤于练笔,其著作有二十四卷本的《季羡林文集》。他毕恭毕敬地贯穿终身学习的信条,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和吐火罗文等多种古代语言,获得学术界高度的评价和推崇。
《读书与做人》一书是季老先生写的回忆性文字。有关他的读书学习,有关他的治学生涯,以及探讨他做人处事之道的文字,分为读书和做人两大部分内容,共计六十余篇。先生用谦逊的品格和低调的文笔,细致描摹了自己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并且他自比自己 是一棵只有枝叶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 。他在文中写道: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而在第二部分“做人”的一篇中,季老先生强调:“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三是个人心中思想和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其中,季羡林老先生说的这样一句话, 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每个人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奋斗,争取成为这样一个合格的好人。
大学者写的小文章,深入浅出,信笔拈来,,以平和谦逊的口吻记录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深于情明于理,带给每一个读者心智的启迪和心灵的抚慰。他的文和他的人,相得益彰;他的德和他的行,令众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的文字,像那空谷幽兰,氤氲出淡淡的香气,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他老人家的虚怀若谷、兢兢业业。
光阴是最公平的,给每个人的都一样多。走在暖阳下,欣赏着沿途姹紫嫣红的鲜花,踩着落英缤纷的小道,季羡林老先生抄录的宋代朱子的那首诗将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信念: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