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巷

发布时间:2019-08-18 14:35:35

他将大衣又裹了裹,想重新进入那混沌的睡眠状态,车厢拥挤且喧哗。外面依然飘起了。他行走的太累,想尽快入睡。

他将在这列火车上呆13个小时,也就是天亮后才能到达衡水车站,然后再乘坐清早的公共汽车颠簸3个多小时就会到那儿,虽然来路他已是走了好久,坐了几小时的车,似乎他已经习惯在这样的路上了,感觉踏实,就如回家。

23年,似乎不堪回首。他们是一个院子里长大的,又惊喜地成为校友,他是沉稳、健壮的,她是淑贤、美丽的。两个家庭虽在一个院子却是不一样的阶层,她父亲是部队干部,他父亲是部队农场的一般职工。他为她打过架,她为他说过谎,谈不上什么青梅竹马,他们都不懂。

他比她高二届,他学电工,她学会计,共同在校的一年,他们相互喜欢了对方,并默默支持着鼓励着对方。他们同看一本书,偷偷去散步,或是跑上几里山路去看一场难得的电影。他是哥,一直用疼爱的目光关注着她,她是妹,一直沉浸在童年的幸福感觉里,不想长大。那年他19,她18。毕业后他进入汉川子弟学校当教师,虽然离在校的她远了点,他们仍然可以经常见面。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那是一个下雪的冬天,没有毕业的她就要随转业的父亲回老家河北。临走时,她去找他,他却在汉口进修学习,她只好给他留下了一封信和匆匆给他买的衣服,说是给他的生日礼物,尽管他的生日还在炎夏。她也顺手拿走了他窗前放的一块石头,那是他们一起在长江边上拾的,当时,他认真地说:吾心如磐石,她说:但愿吧。一个多月后,他归心似箭地回到汉川,却看到她带有泪痕的信笺,他从曾经去过的江边回到住室独坐一宿,信笺似乎更加地泪水模糊了些。

春天来了,他收到她的信,她说她很好,勿挂念,仍然在读书,他父亲在小屯公社任革委会主任,还说若有时间来看她。书信传递着思念,时光细数着长短。再后来,她毕业后去了当时最好的单位县粮食局,作一名财会人员。

第一次去看她是分别后的第一个寒假,也是下了雪。他放暑假或寒假就会去看她。总要大清早出发,第二天的下午才可以到达衡水的那个小镇,他不清楚怎么会有胆量只身一人去那么远且从来不曾去过的地方,这个地方在他心底已熟记了千万遍,张常巷。

她变得羞涩了,他更加地疼爱着她。他不敢去她家或是见她家的人,因为她那已当书记的父亲不允许女儿远离他的视线,更不允许找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家庭嫁了。她能偷偷地陪他吃一顿饭就是最奢侈最浪漫的盛宴了,他们相见只有几个小时,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每次去他都会给她带一些她最爱吃的汉川莲子。他都住在张常巷附近的八一旅社,离她家只隔两条街,她家住在供销社家属院。如果是暑假时间,天黑的晚一些,他就会迫不急待地一边浏览她为他新买的书,一边听她不停地讲述着最近她的生活与变化,有些是在信中提及过的,但他仍然喜欢听她说,她的声音,特别是笑的声音。她关心他,还经常地问及他的父母是否身体健康,家人都在作啥?说一直想去那个曾经的小山村,说只要有他影子的地方她都会眷恋。

她对父母提出过远嫁,可她又是个孝顺的孩子,受不了父亲的军人作风与母亲不舍的眼泪,她不知如何回信给他,他也在自己的父母面前一直躲避着谈婚论嫁。他焦灼不安,因为三个多月没有了她的信笺,他怕,怕失去了她。

又到了寒假,他写给她的信都石沉大海般没有音讯,也没有她的只言片语,她变卦了?他不信。他又一次去了千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她。

腊月的午后,小镇上人潮涌动,他安置好住处便去找她。单位的人都已放假,他不知所措地游走在陌生又熟悉的街头巷口,他仿佛有一种被流浪的悲伤,又像似只断线的风筝,是失恋吗?他不相信她会忘记了他,坚信她曾给他说过的话,她永远都是善良的,她是真诚的,她会认真地对他。寒月冷窗,形单影只,那晚他在异地他乡听着雪落的声音,失眠了。

第二天,他鼓起勇气找到她曾经说过的家属院,那里正在进行新建楼房,施工人员说,半年以前,供销社因为烟花爆竹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几十户人家失火,死伤不详,大多都搬迁四处。人生地不熟的他无助地蹲在地上放声的哭了,那天下了雪,还有很厚的冰,北方就是比南方冷,他的心真的痛了。

他失魂落魄地回来了,心,却永远地留在了张常巷。

一个寒假,他闭门不出,对父母说,病了。开学了,他给学生开始重复地讲述那不倦的课题,他想等她一下,那怕一辈子。可他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在四年后,他还是结婚了。他一直的在每一个寒假或暑假都坐同一列汽车或火车到那个遥远的地方,仿佛是回家。

每次从长江边到华北平原,他的心灵都会经历着时空的变化。她笑靥如花,静静地羞涩地站在张常巷口等着他。他每次都会穿着她给他买的衣服去看望她,他每次去口袋里都会带上她最爱吃的汉川莲子。

他睡不着,车厢里人声吵杂,他总是在混沌中感受着回家,又清晰地记忆着心中的她。

阅读更多情感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