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婆婆媳妇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结合体,在我家当然也不例外。
婆婆有五个儿子,自然有五个儿媳。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五个女人绕不过就是一台大戏。可是,在婆婆的里外周旋下,这台大戏唱得悄无声息,就算有些不合拍的锣鼓点,也当不了大事,婆婆不是总导演,但是,婆婆却是整个家庭中那个颇受争议、但谁也不敢违背其指令的总编剧。
先说说婆婆坚决不帮儿媳们照看孩子。都说儿媳生孩子婆婆负责照看,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我家,从大嫂生第一个孩子起,婆婆就没有为儿媳们带过一天孩子。带孩子、做饭、春种秋收,都是儿子媳妇自己的事,不管儿媳有多忙,婆婆都不为所动。婆婆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女人生来就是搀早带晚偷空忙闲做生计;再者说,孩子这么多,给谁带,不给谁带?将来都是容易起口舌、起争议的由头,干脆在事情之初就来个各管各家、各做各事,谁做得好,那是本事;谁做得不好,那就加强学习,婆婆还得忙着种照顾那些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们挣钱呢,哪有空管那些拉拉撒撒婆婆妈妈的琐事。
于是,嫂子们的艰辛只有嫂子们粗糙的双手知道,孩子们的不舒服只有孩子尿湿的裤子和红红的小屁股知道。试想,此时如果婆婆搭把手,该是件多么幸福。
可是婆婆的原则性很强,偏不。
就连我这个在医院做护士的小儿媳对婆婆的坚持和固执是也深有体会。
1998年正月十六,我被周村区人民医院派去齐鲁医院CCU进修学习半年,孩子刚刚四岁无人照看,老公跟妈妈商量戌久亥时,婆婆只有一句话:家里忙,不去!
老公万般无奈一个人在家上班辛苦带孩子。男人带孩子本就是外行,再加上老公也很少有这方面的经验积累,期间狼狈百出可想而知。曾经有次儿子突然鼻出血,年轻的老公手足无措着急忙慌抱着来到医院,科里我的小姊妹看见都唏嘘不已:曾经多么讲究爱面子的姐夫哥啊,竟然衬衣上满是点点血迹顾不上擦拭,衬衣领子看得出也是好久没洗。
我回来听说后,心痛得不能自持。这样的情形对婆婆能有什么好印象?除了暗暗抱怨婆婆的不近情理,实在找不出几句为婆婆开脱的更好理由。就连老公也对亲妈颇有微词:唉,我这个倔强的老妈!
婆婆看也好,不看也好,一个个孙子孙女就像春天里的小白杨,一棵棵玉树临风茁壮成长。有的成了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在青岛邮政银行做讲师;有的是山大在读;有的东渡日本求职;有的就读于青岛大学编导系;有的在山东建筑大学念大一(嘻嘻,俺儿子)。
婆婆固然“狠心”,但是,婆婆的“狠心”并没有让儿媳们怀“恨”在心,虽不像传说中的待婆婆如亲生母亲,但是情理之中、大原则的事,我和嫂嫂们从没有含糊过二句。
婆婆不论到了谁家门下,媳妇儿子一定高接远送,不亚于接待一国元首的待遇;婆婆说出一句,儿子还没怎样,媳妇先比着看谁做得更好一些。
其实,千万别指望婆媳间就像母女,那真的只是传说而已。婆媳间只要客客气气,只要不吹毛求疵,只要和谐和顺,一个大家,就熨熨帖帖的。再者说了,谁让我们嫁给了这个女人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儿子呢?爱她的儿子,就要尊重这个女人,就算她有一千种不足,有一万个不是,那也是过去的事,揪住不放,只会让自己沉浸在痛苦的过去里不能自拔,不仅不利人,而且更加不利己。
哪位大师说得好,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得不偿失。况且,严格意义来说,谁规定婆婆就一定要给媳妇带孩子?(当然如果愿意带,俺也是求之不得滴)
当然,一个大家庭要能风平浪静不起波澜,经济方面也要一碗水端平才是,否则,好多的家庭就因为你多了我少了闹得沸沸扬扬、风声鹤唳。
公公生前就曾有过一次很严肃的家庭会议,会议上一干家庭成员举手表决,一致达成共识,规定好谁交多少粮食,谁交多少钱,每年年底交齐。多一斤粮食也不要,少一块钱也不依,亲父母明算帐,秋毫不差,当面锣对面鼓交代得一清二楚。到了年底,儿子媳妇们不仅纷纷兑现承诺,而且往往都是比规定多交一部分孝敬两位老人。公公婆婆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手上一个劲地推辞。
婆婆虽已年老,心却比年轻人还细。一双凹陷的大眼睛,老了老了看人还这么犀利,谁也甭想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耍什么猫腻;表扬五个媳妇们,那是常有的事,其实媳妇们也明知道婆婆的表扬都是些无中生有的事,但是这些话婆婆在外人面前说得自然流畅,绘声绘色,让媳妇们忍不住在她表扬的基础上更加daydayup(天天向上)。
在外地的嫂子每年春节回家,饺子馅都是剁好了,韭菜也淘洗了,鱼也捯饬得干净整齐,单等下锅就是。
就连我这最不会过日子的小儿媳(结婚最初我和老公不会做饭,公公婆婆曾经很是担心我俩今后的生存问题),现在看来我俩也有模有样,每次也颇得婆婆的表扬:看你们,都买的些啥?浪费些钱干僧么(胶东话,什么)!真是闲滴。
婆婆爱喝酒,有公公在世时,婆婆没有这个嗜好,或许公公的离去,给婆婆晚年带来了太多的孤寂,于是学上了每日喝酒解闷。每天两顿小酒,且都是高度白酒,一二两为止,酒后微醺,忘却许多烦心事。
孙子孙女回家,有懂事的带只烧鸡或者一瓶洋酒,不懂事的什么也不带,婆婆也自得其乐不去计较过多。给她买东西的是孙子孙女,不带给她东西的,她的脸上依然笑眯眯地,看不出有什么不满意。
我对老公说,咱妈真是活出境界了,等我到了她的年龄,实实不如矣!
婆婆没上过学,却不知道怎么就认识字,每次有新报纸来了,她就横过来竖过去地问,跟孩子们讨论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我说妈你智商很高,要是上过学,怎么地也是集团公司CEO之类要职。
婆婆不屑地说:那是!我娘家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两个弟弟都是老中专生,大弟弟还是响当当的工程师;我两个侄儿都是北大高材生,一个留校当教授,一个去美国搞啥子生物,嫁给你爸,唉,你爸脑瓜子笨哦,孩子们的学习也受连累喽……
婆婆的坚持和固执,谁也扭转不了,但是婆婆对孩子们柔情的一面也时常让大家动容唏嘘。
婆婆83岁了,胶东大饽饽蒸得个大白胖,饧发得松软香甜犹如面包;年三十早上四点就起床,在我们还沉浸在梦乡里时,婆婆就悄悄忙乎着为我们做传统的胶东大包子。当我们起床时,掀开厚厚的锅垫,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正喜笑颜开等着我们去品尝,这样温暖的场面,让远道回家的孩子们充分享受到年的味道和团聚的乐趣。不论是饽饽、包子、年糕、发糕、锅饼,每次回家婆婆都特意给我们多准备了几个,让我们带回这边,让淄博的亲人尝尝婆婆的手艺。
婆婆很严厉,说话气如洪钟颇有底气;婆婆也很会来事儿,媳妇受了委屈,当娘的先对着儿子数落一大顿不是,等媳妇这边消了气,婆婆再好儿亲儿孝顺儿地和儿子们拉近距离。
媳妇心里明镜似的,婆婆永远向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媳妇也知道,婆婆的聪明和机智,也不是一般老太太所具备的能力。其实说真的,婆婆聪明,媳妇也不笨,有时一眼就识破婆婆的伎俩,但是媳妇们乐得睁一眼闭一眼装糊涂,是因为不跟婆婆一般见识。
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真的把家务事断得清楚明了不差分毫,那也不是维系家庭的长久之计。
可以清楚,但是难得糊涂;可以严厉,但是不能缺少爱的付出。
史上最难搞定的是婆媳之间的关系,要紧别计较,计较必失败。谨以此文,且对婆媳们或者即将成为婆媳的女子们进此一篇,以供茶余饭后消遣娱乐之时读上几句,若蒙大家一气读完不嫌啰嗦,本女子将不胜感激。
——(实际是说给我这个将来成为婆婆的人说的——加油哦宝贝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