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韶山朝圣

发布时间:2021-09-04 20:21:40

到韶山朝圣

晨之风

毛泽东在韶山诞生,韶山就成了圣地,韶山也就充满了神奇。在网上我不止一次看过韶山的照片,多少少梦里回韶山,但毕竟是虚幻。

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在今天,我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毛派。这源于多方面的原因,我祖上出身于农家,绝对的贫下中农,我的父亲经常教育我,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毛主席,是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帮我们翻了身,否则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这话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你想,都什么年代了,还讲什么老掉牙的理论。但这是父亲的谆谆教导,我是个有点“迂”的人,对父亲的话似乎深信不疑。在幼小的心里父亲就树立了我对于毛主席的信仰。

秋末冬初的季节,天气微寒,一个夕阳快要到来的日子,我来到通往韶山的道路上。一条蜿蜒平缓的高速公路曲曲折折,周边是低矮的小山,不高而秀美,一切都是那么地平淡无奇,让人不可思议。我们此行到韶山冲其实是带着考察任务的,就是到毛泽东故居看看,其他的景点倒不在计划之列。下高速时,我发现这里确实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收费员的胸前都佩戴着毛主席纪念章,不远处还有巨幅标语“欢迎毛主席的亲人”,这一切都彰显着韶山的与众不同。

韶山的山峰似乎都不高,韶山冲前面是几个水塘。据当地人讲,这些水塘从来没干过。水塘周围是水田,此时已经收割完毕,有人在那里犁地播种。因为是伟人的故乡,所以显得政治氛围浓重了许多。随处可见红色招牌的店铺,大街上以红黄色调为主,展示着韶山特有的基色,但是已经远离了先前的政治味儿,更多的是经济利益。周边的小店兜售着各式各样的主席纪念品。车子稍微一放慢就会有人骑着摩托过来搭讪,问你是否需要带路,或者是住宾馆之类的。好在他们都不胡搅蛮缠,不过总感觉热情过度对人是一种伤害。走下车子,我驻足瞻望,展现在眼前的是韶山的韶峰。

韶山其实有着很久远的历史渊源,据说,远古时期,韶山属苗人统治区。为完成华夏统一大业,舜帝率部南巡到这里,见此地风光秀丽,心旷神怡,便在这里驻扎,命令随从演奏韶乐,载歌载舞。音乐飞扬,空谷回音,引来凤凰来仪,百鸟朝圣,就连敌对的苗民也放下武器,伴着韶乐翩翩起舞。舜帝用音乐而不是武力臣服了苗民,对后世启发很大。后人将舜帝演奏韶乐的地方称之为韶山。而1893年12月26日,影响中国至今的毛泽东就诞生在这里。

转过一道小山,一个狭小的山谷里,毛泽东故居便赫然在眼前。沐浴着金色的阳光,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尽管傍晚,但是从各地赶来的熙熙攘攘的游客依然怀着朝圣的心在这里聚集。大家不需要组织秩序,按照导引路线,自觉排队。毛泽东故居都是土墙房子,苫着稻草,很原始的那种,平淡无奇。据记载,毛泽东在井冈山闹革命正高潮的时候,这里还被作为匪产被国民党政府没收。故居能保存到现在,确实是不小的奇迹。故居的门楣上,邓小平亲笔书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六个金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这是邓小平书写得最好的一幅书法作品。堂屋前的地面简单硬化过,但已经被游人踏出了洼坑。走进堂屋,神龛下的两扇门之间摆放着一张方桌和三条板凳,没有其他杂物,据说是公用的。毛泽东的母亲乐善好施,把自己村的一家穷人搬来和自家一起住,堂屋成了公用的。堂屋左边隔壁就是灶屋了,很有些岁月的灶台、碗柜、水缸、火塘、椅子、板凳一应俱全。隔壁是毛泽东父母的卧室,降生毛泽东的床还在,让每一个游客嗟叹不已。父母卧室旁边紧挨着的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卧室,卧室桌上放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刻苦学习,还有杨开慧和三个孩子的照片。不远处是毛泽东弟弟毛泽民的居处,都很简陋。出了卧室,是一个天井小院,有牲畜栏圈。在十三间半土墙灰瓦的故居里,几乎涵盖了所有农耕时代的用具。

故居旁的上屋场有晒谷坪,出身农民的少年毛泽东曾在这里耕耘,洒下过辛勤劳作的汗水,也养成了他农民固有的本性。他把这种习惯一直带到城里,直到晚年。据讲解员讲,在上屋场,童年毛泽东曾在这里挑灯夜读,少年毛泽东曾在这里生活劳动,青年毛泽东和杨开慧曾在这里向穷苦百姓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共产党员,酝酿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韶山冲是毛泽东点燃革命火焰最早的地方,也可以说韶山冲是毛泽东革命理论最早的试验田。

毛泽东故居前面是一个大池塘,初冬时节,里面唯有残荷败叶,水还算清澈。可以想见当年,少年毛泽东在这里游泳嬉戏。池塘边是绕山小路,山上百草丰茂,树林阴翳,到了初夏,荷叶翩翩,蛙声一片。少年毛泽东在这里寻找诗情画意,激扬文字。他胸怀大志,指点江山,十六岁就才华横溢,他的《咏蛙》言志诗,一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霸气外露,语出惊人。伟人毕竟是伟人,一开始就不同凡人,后来的发展确实都一一印证了。风水先生都说毛泽东故居占尽风水神韵,说少年毛泽东吸纳韶山灵气,养成了自己的浩然之气,这当然都是事后诸葛亮,不足为信。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壮丽山川必然孕育大气象,大气象自然诞生大人物,大人物自小就有大志向,大志向必然产生大境界,大境界从来就是大手笔。”年龄稍大,毛泽东依然气度不凡。到省城长沙求学,他改写了日本月性和尚的言志诗,又是语出惊人。“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回顾毛泽东一生的足迹,他真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毛泽东是中国穷人的大救星,这一点在后来的中国现实可以得到印证。从韶山走出去的毛泽东,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他领导中国千万穷苦人民打土豪,分田地,等贵贱,均贫富,“红旗卷起农奴戟”,千千万万泥腿子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从长沙到北京,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从三次反“围剿”到遵义会议,从奠基直罗镇到抗战八年的艰苦卓绝,无不展示着毛泽东的魄力和智慧。尤其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被推举为实际领导人以后,他带领这支濒于灭绝的军队绝处逢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置于死地而后生,创造了军事上的奇迹。继而,巧渡金沙江,爬山,过草地,抢夺腊子口,最终化险为夷,为中国革命赢得宝贵的机遇,这一切无不说明一个领袖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军队是何等的重要。赶走了倭寇,国共两党又是一场大厮杀,毛泽东运筹帷幄,最终国民党败退台湾,原因很多,但是毛泽东的智慧确实是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共产党内部是得到高度统一认识的,就连蒋某人也不得不承认毛泽东确实技高一筹。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带领以前最没有地位的农民阶级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建立了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彻底颠覆了自己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外斗顽强,内惩奸凶,克服重重困难,在世界上独立自主,敢于亮剑,又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其间尽管历尽艰险,但是却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工人阶级也扬眉吐气。尽管在后人看来,犯过“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是现在看来,他的错误是应该理解的。看看今天的现实,他当年的一些观点未必全是错误的。毛泽东始终争取的是大多数,打击的是少数。这就是毛泽东为什么始终得到绝大多数人民拥护的原因。在今天,毛泽东始终是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做过统计,那些诋毁毛泽东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五类分子”的后代,这个值得理解。那些所谓的靠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富起来的人是共产党依靠不住的力量,共产党必须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一点已经被事实证明了。

在毛泽东故居前,在故居前的荷塘前,夕阳西下,枯荷零落,我若有所思,踽踽前行。此时此地,我浮想联翩,我在思考当今的中国。100多年前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解放,但还不是真正的解放。我们目前还需要解放,还需要解放形形色色的奴隶,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但是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越来似乎越尖锐。我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毛泽东思想里汲取智慧,汲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民族的智慧,服务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强壮,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坚挺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任务。

从毛泽东故居出来,我前往毛泽东广场,拜谒了毛泽东巨型塑像。毛泽东塑像前摆满了社会各界敬献的花篮,完全是自发的。还有好多人胸佩毛主席纪念章在塑像前磕头烧香,有工作人员上前制止,引来争执,一些人情绪激动。我在思考,信仰是人活着的理由,没有了信仰一个人会失去力量。唯利是图的社会终究要出现危机,这个危机直接导致人伦颠倒,叛经离道。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信仰,那些所谓的普世价值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

夕阳的余晖洒在每一个游人身上,远处山川无限秀丽。我带着思考,在无尽的浮想里离开韶山。

阅读更多经典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