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会得美人无限意》有感
在歌曲《传奇》中这样唱到: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看完这本书觉得这句话真是应了那份情;对于《红楼梦》读过不止一遍,但读了这本书又对它有了更新鲜的体会。
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有情却总被无情怨,若会得美人心意,美人又怎么会有怨?也曾如林黛玉多愁善感,因四季变化、草木荣枯而怅然,因她那一腔的柔情却终无果而感叹以至落泪,读罢此书想,尽管黛玉并未曾嫁心上人,然而这份爱本身已是传奇。
青春心怀萌动时爱一个人就应该是黛玉那样的吧,不见则想,心中似有千言万语诉不尽,而见则怨,怨自己说不尽那心意,又许嘴上独对他一人不留情面,刻薄言词唯对他言,使他以为她可恼可怨,却又懂她心里柔情深种。愈是爱之深,则愈是求其全,不想有人来分享这份情,于是便变得敏感、脆弱、多疑。黛玉不止一次微带酸意地说过宝玉,而每一次宝玉必是急红了脸来辩白,其实黛玉是晓得他的心的,只是想看他的样子,似乎这样的时候她才更能确定他身边纵有红颜环绕,然而心中唯她一人。黛玉是经常折腾宝玉的,而折腾的结果是她会梨花带雨,宝玉越发地离不开她,每折腾一回,这情又浓了一层。定情之物不过旧帕一方,黛玉竟也看得呆了,不由情上心来,提诗寄语,她晓得唯有知心之人才能有他的贴身之物,她明白这一方旧帕里丝丝缕缕缠绕的都是他的一颗心。宝黛不曾说过“我爱你”,却又无时不在表达这深情,真正爱上一个人,不是这三个字所能诠释得了的,唯有用所有一切,一切所有去为她。最终黛玉抱憾而逝,偏是那红烛正红之时,爱终成悲剧,然而我信宝玉的心是随着黛玉走了的。虽然后来的他性格大变,可以对宝钗偶尔温存,自认为那是因为爱是源于感动,他也曾被宝钗感动了吧,但真爱的那份情却再也没有过,他的心只属于黛玉。
犹如现实中的人们当某个年纪正好爱上那样的一个人,会以为她是所有,她是全部,离开她生活便失去了意义,就那样彻底地、毫无保留地、全心全意地去爱了一个人,而最终她终选别人嫁,自己会觉得天昏地暗,生活无味,似乎一切都没了趣味。也许会痛彻心扉,并以为自己再也不能去爱,以为死亡也未必比这痛多少,然而时间终究治愈了你的伤口。当某一天你又遇到了另一个人,也许她的某个地方像她,你的心在微微颤动,似乎久已沉睡的心又苏醒。于是你开始学会了遗忘,遗忘过去,遗忘她,遗忘曾经的自己,回头看那故事仿佛与自己无关,但在心灵最深处,只有你自己晓得:她留下的印记无可替代,那个时候遇到她就是一段传奇。只是这时的你心中不会再有火花,偶尔想起也是感谢她,感谢她给了你平淡的人生,无怨的青春,多彩的年华带来了美丽的传奇如神话。
我以为痴迷于《红楼梦》人都有一颗细腻的心,《会的美人无限意》的作者应该也是这样的一位慧质兰心的女子吧。她读懂了宝黛的爱情,延续现代人的梦幻,也使我从另一角度似乎又读了一遍《红楼梦》。想我若真到红楼,化身成一江南才俊,众美人当中,最爱当选湘云,洒脱而单纯,和她在一起必不会生活枯燥,除吟诗作对,喝酒赏花,也可以爽朗大笑,不拘礼法。爱上黛玉会太累,太折腾的爱情,男人终会厌烦;妙玉太空灵,品茶赏梅,高雅的人只能当知己;宝钗太完美,和她比肩总是仰望,难为自己;晴雯太有性,纵有千金怎够美人挥掷;袭人太温顺,唯命是从爱不随心,而有了湘云生活得多有趣!喝醉了酒可以不问石板软床一睡不起,不怕人笑口齿不清开朗大度,也不会挖空心思让人猜心,爱与不爱干脆彻底,却又有女子不少的柔情蜜意,也不乏豪爽英气,爱得痛快,爱得潇洒!这样想着,我也不觉如宝玉般痴呆了,眼前似走来了一位笑吟吟的姑娘,她带着金麒麟,我不是她的爱哥哥,却是钟爱她的人儿,愿今夜梦至大观园,牵手湘云,演绎一段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