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台魁星楼

发布时间:2022-12-12 14:37:42

翻开《肇源县志》第536页,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27年,在头台街南修建魁星楼一座,采用方形须弥座,共三层,高16米多,为青砖木结构。连供飞缘。远翘高拔,造型极其完美。楼内顶层的魁星神像,是我国著名老艺人魏玉章亲手雕塑绘制,艺术价值极高。魁星楼门侧楹联镌刻金字:‘文运昌明隆万世,魁星炳焕照三江。’横批‘辉镰珠斗’。此楼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被红卫兵勒令拆除。”《肇源文博志》也有关于头台魁星楼的记载:“此楼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毁于1970——1971年间(即:文化大革命期间)”。就是这样一座老百姓企盼文运昌盛的魁星楼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轻而易举地毁灭了。据说,个别头台人家中至今还有用魁星楼木料制成的面板。

魁星楼被头台人视为本镇的标志性建筑,在老百姓心中,魁星楼是头台人的骄傲和自豪,魁星楼属于善良执着的头台人民,同样也属于头台杨、张、王三大家族的先人们,当时是这三大家族出钱出力出土地才修建起来的。这三大家族说得上是头台镇的土著人了,他们的祖先是最早来头台的站人。在建魁星楼时期,这三姓都是有一定资产的代表人物,其中王姓的后人王毓恒是当时知名的大地主,由于兄弟排行老三,人称“王三爷”。其次是杨姓的后人,也是兄弟排行老三,叫“杨三爷”,也是一个财大气粗的地主。这两个人不但出人出钱,还让出了自己的土地建造魁星楼。在他们的带动下,头台的一些平民百姓也都纷纷加入兴建魁星楼的工程当中,其中有一个叫张王氏的妇女就曾为建筑工地的人们制作了近百双布鞋。

魁星楼建好了,但是不只是无意还是有意为之,三层楼上的魁星塑雕的底座是活动的,没有加以固定。张、杨、王三姓人都希望魁星的正面朝向自家门院,好让魁星为本家族点出个“状元”来,于是,就出现了魁星的正面今天朝着张家,明天朝着杨家,后天朝着王家,就这样,头台魁星楼里的魁星成了天下最忙碌的魁星了。

魁星楼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有1。5米高的砖墙围护,东西100米,南北120米,院落门前有石拱桥,桥下水流不断,院内有道观一座,道观东西两侧各有5间配殿,与魁星楼主楼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魏玉章老人雕塑的魁星神像在魁星楼第三层上,魁星正面朝向头台镇内。魁星面目狰狞,赤发环眼,金身青面,头上有两只角。魁星右手执一大朱笔,左手持一墨斗,右脚踩在一只鳌头之上,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一说是在造型上呼应“魁”字的大弯勾,一说是根据“魁星踢斗”的传说而来。魁星楼建成后,游客络绎不绝,香火兴旺。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毁于一旦,后被当地老百姓逐渐夷为平地。

在魁星楼被毁40多年后的2009年,头台镇党委,政府向社会各界发出重建魁星楼的倡议书,倡议书一发出,首先得到头台镇张、杨、王三大家族的积极响应,三大家族发扬先人建造魁星楼的精神,号召族人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同时,得到了肇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魁星楼再建工程于2009年4月28日奠基。同年秋一期工程完工,主楼建成。位置不是在头台正南方的原址,而是在头台镇的东南,占地面积30。500平方米,是原来的205倍。

“文云昌明隆万世,魁星炳焕照三江。”对联还是那幅对联,但楼已不是那个楼了,新建的魁星楼更高、更大,气势也更加宏伟。但愿再建的魁星楼给头台古驿站善良而执着的人们带来文运昌盛的新时代。

阅读更多经典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