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很黑,寻不着任何光明!
曾今不谙世事的小孩,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他叫刘枫,从小家境贫寒,却生得一表人才,他生性腼腆,性格极其内向,或许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他就失去母亲,可以说在他印象里完全没有关于母亲的任何回忆。小时候,父亲都骗他说:“你是我在外面捡来的。”这种谎言终究只能骗小孩,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迫于儿子的压力,父亲终于在一个晚上将实情告诉了他。原来,母亲是个疯子,那时奶奶也还在世,由于奶奶经常打骂母亲,在生下他的第二天的下午,母亲在附近的铁轨上自杀了。父亲讲完后,泪水从眼角淌下,那一晚他哭了,痛侧心扉的,或许是对妻子的哀伤,也或许是对儿子感到愧疚,毕竟这么多年儿子受了不少委屈。刘枫那晚没有哭,他靠着墙一言不发,愣了好久,在他印象中父亲是个硬汉,从没见过他流泪,空洞的眼神似乎在找寻什么。整个场景在那一刻凝固了,深深的烙进刘枫心里,这是她一生无法忘却的回忆。夜很漫长,很静谧,躺在床上的刘枫久久不能入睡,听见火车驶过的声音,对母亲的思念油然而生,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这时刘枫才刚小学一年级,或许这些不幸落在一个小学生身上,在旁人看来多少有些心酸,但刘枫还是选择了坚强的去面对,因为除了去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他无路可走,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坦然地接受。虽说那时刘枫还是个小学生,却表现的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事,学习上一直很刻苦,成绩也是很优异的。在农忙时他会主动去帮父亲,锄地,播种,插秧,割稻,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的时候,他却只能在忙碌的农活中度过。记得一次在帮父亲采摘棉花的时候,他躲在一个角落,眼巴巴地望着对面的农家屋里的补习班,里面的都是他的同学,他默无声息的在那掉泪,他怕同学看见,因为他自尊心很强,他不想被同学看到自己灰头土脸,他想能像他们一样坐在补习班上课。细心的父亲看见了,心酸不已,其实儿子在想什么他都知道,儿子越是强忍伤痛,他心里就越发内疚,正如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划向他的心口,无奈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他发现自己亏欠儿子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想到这他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巴掌声很响。刘枫循声看去,看到父亲表情凝重,脸上红红的掌印清晰可辨,他拭去眼角的泪痕,朝父亲笑笑,示意自己没事,就这样父子俩又开始干活。晚上,闲暇时,刘枫会与父亲一起坐一起看电视,电视机很旧了,画面有些许模糊,时不时还会发出吱吱的声响,但父子俩却很享受。借着广告的间隙,父亲通常会语重心长的告诫儿子:一定要好好读书,以后好出人头地,爸爸没用,在村子里都要矮人一截,窝囊了大半辈子。此类思想被灌输的多了,在刘枫心里潜移默化,使他从小就畏首畏尾,总觉得自己很卑微。这种影响是父亲万万都没有料到的,或许就连刘枫自己都没意识到。那时他还小,九岁的他面对社会的世态炎凉,深知在那势利的年代,没有人会给他帮助,他必须依靠自己,那刻他暗暗下定决心日后定要出人头地,为了父亲也为自己。社会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不该带给这个孩子太多的心理负担,对于一个九岁孩子来讲,他本该稚气未脱,可是露骨的社会剥夺了他本该拥有的。这种环境下的心理发展是畸形,注定刘枫的一生将以悲剧收场。
时间很快的过去,或许在刘枫看来并非,我不能体会什么是度日如年,因为我是个旁人,我不在乎,我只在乎的是自己,不要说我自私,我只是迎合社会。那一年,他步入大学,一直憧憬的大学,希望能有所作为。
入学不久的刘枫很快发现在大学完全寻不着高中时那种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奋斗感觉,相反的堕落成风。现在的“大学”与早些时候的“大学”有着不一样的内涵。民国年间的大学追求学术上的“大”,不大的校园云集了学术造诣过深的大师,各类文化百花争鸣,文化发展空前。而今大学空洞的追求校园占地面积,楼房的“大”,与大学的本意偏离甚远。
这一刻,刘枫迷惘了,彻彻底底的。但现实不容许他有任何放弃的念头,他很努力,真的。
大二那一年,他情窦初开,他喜欢上了自己班上的一个女生。那一年,他20岁,这种年纪的年轻人本应肆无忌惮,很敢的,对于心仪的女生会大胆的表白,可是自小,自卑心理在他心里滋长,任何想法他都习惯地憋在心底,从不和任何人诉说,他自尊心很重,怕别人不理解自己,就这样把这份纯真的爱意深埋心底,大学三年,他始终不能摆脱自卑心理的枷锁,始终没能向心爱的女孩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许,我们会说刘枫的做法太过懦弱,爱情是纯洁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苦笑,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么你或许是个不择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正视现实,爱情的存在往往需要物质的保障,有房,有车是基本条件。我不否认这有什么错,确实,在拜金主义丛生的年代里,这将是必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刘枫一个生长在贫穷的单亲家庭,从小就活在自卑中的孩子拿什么去爱,我理解刘枫,这三年他一定过的非常纠结,试想一个人深爱一个人,却只能放在心里,三年,漫长的三年,没有经历过是始终不能体会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