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业内调侃,创业者见投资人谈投资,“如果腾讯抄袭/入场了,怎么办”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现在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已经陆陆续续有企业/团队交上了不错的答卷。
一方面是腾讯在业界怨声载道的唾骂下收敛,从抄袭走向投资并购。
另一方面则是整个行业趋于成熟
,原先创业者发展业务要趟很多坑,导致业务发展受制约,留给竞争对手的时间很多,这催生了“先抢市场、剩者为王”这种战术,前有滴滴/快的,后有摩拜/ofo,等到腾讯想入场已经晚了,只能投资当金主爸爸。
字节跳动是另一种典范。字节跳动从数据理解/精准分发的角度,而不是腾讯所总结出来的产品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设计产品。这一层比纯粹的产品法更深刻,高效地提升了数据分发的效率,使得产品成为了纯粹对接终端用户的载体/界面,不过多拘泥于产品形态/产品体验这些次要点,专注于数据的生产和分发,在效率上领先,形成自己独特的壁垒。这种领先终端用户很难通过使用产品倒推模仿,就算看得懂但一时半会也学不会,也就赢得了时间优势。短视频风口从上半场走向下半场,下半场都差不多要走完了,微视还在辛苦的跟随。实在是太不像腾讯了。
现在来看:
1.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对效率和执行力的追求始终都不会过时
2. 时势造英雄,当下看起来无解的问题,在环境改变/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很可能就有了转机
3. 面向未来,形成自己独立(注意不是独特)的判断,坚持下去,金子总会发光,价值总会带来财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