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养生的电视节目收视率高,养生的报纸阅读率高,养生的书籍销售量大,养生的网站点击率高,人们对养生的讲座趋之若鹜,街头巷尾公园广场茶楼酒肆凡人群聚集之所都在交流养生心得。也就几年的工夫,我们已经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全民养生时代。
在古代,只有衣食无忧、人数极少的社会上层才讲究养生,绝大多数食不果腹的平民百姓只求活命。民以食为天,如果年复一年丰衣足食,便誉为太平盛世。太平的本义就是足食,足食而后安宁。《汉书》对太平盛世的定义是:三年足食有余日“丰”,九年足食有余日“登”,十八年足食有余日“平”,二十七年足食有余日“太平”。即使在太平盛世,终年辛勤劳动的平民百姓也只是不饿肚子而已,哪有资格谈养生。上下五千年,只有西汉文景时期、唐代唐玄宗时期、清代康乾时期勉强算是太平盛世,此外的漫长历史都与饥荒相伴。不读史书不知古人的饥饿,那就看看近现代来推测古代吧。且不说国民政府时期兵荒马乱水旱蝗灾饿殍载道,就说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三十年,粮食一直短缺,特别是刘少奇定性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饿死恁多人,50岁以上的人至今记忆犹新。而实行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食品极大丰富,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丰衣足食而后养生。但是,我们是处在全民养生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新的观念虽然树立但不牢固,旧的观念虽然过时但尚未退场,许多人身不由己地面临着两难抉择。
先说吃,难以控制食欲。过去医生讲营养不良,就是指营养不足;现在医生讲营养不良,主要是指营养不平衡: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维生素、粗纤维摄入过少。关于营养平衡,许多人都能认识到,但是许多人都难以做到,因为美食美味是挡不住的诱惑,口腹之欲是管不住的享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好几年了,做到的人少,做不到的人多。
再说胖瘦,难以摆脱榜样的影响。“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杨贵妃三干宠爱于一身,唐代流行胖为美。如今的女子,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却仍然盯着影视明星时装模特东施效颦,执意减肥瘦身,不惜牺牲健康。男人们呢?几千年来社会上层的胖人制定价值标准,胖是富态,瘦是可怜,到如今,胖人仍然虚荣,瘦人仍然自卑,许多人宁愿胖不愿瘦。
第三说运动,难以抛弃玩的心情。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许多人认为运动在于乐趣,于是把玩当运动,比如玩球,比如野游等,而玩的运动只有周末才能进行,那么周一到周五,就以车代步,结果“一曝五寒”,健康减半。若把玩的心情抛弃,便可做到天天运动:每天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生命在于运动,这话太简练,应再加上两个字:生命在于天天运动。
第四说烟酒,戒与限,何其难。每天抽烟,喝酒一次超过半两,必然影响其他方面的养生效果,明知有害,却不能自拔,盖因心瘾作怪。更有调侃者,以伟人的年龄和嗜好言之凿凿作辩解:喝酒不抽烟活到七十三,抽烟不喝酒活到八十三,抽烟又喝酒活到九十三。其实,这个段子是解嘲。解嘲者,内心必然矛盾。比如,马克·吐温说:“戒烟有
什么难,我已戒了100次了。”反反复复,内心怎不矛盾?
第五说精神,难以保持追求。精神养生不亚于物质养生,“知足者常乐”,就是精神养生,但不如“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境界更高,这点“精神”,就是追求,追求倾注的事业,追求人生的完美。想起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它们合理膳食,不胖不瘦,尽情玩耍,自由运动,无不良嗜好,除了天生的遗憾——只能拍黑白照片,拍不出彩照,别无所求,一切满足。养生,我们要做大熊猫吗?不,还是要有精神追求。
养生,何止这五个方面,就这,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全做到。可以说,在全民养生的初级阶段,养生没有100分。(分享来源:www.caizic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