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bù yì ér fēi
【名词解释】
“不翼而飞”之“不”,【典故来源】作“无”。翼,翅膀。“不翼而飞”指没有翅膀也会飞走。原比喻消息、言论等不待推广便迅速传播。#语本《管子.戒》。后来“不翼而飞”多用于比喻物品无故遗失。“不脛而走”
【典故来源】
《管子.戒》
管仲復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谨声,以严尊生,此谓道之荣。”桓公退,再拜请若此言。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庄子.人间世》、《战国策.秦策三》。
(2)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齐国人。初事公子纠,后事齐桓公为相。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桓公尊为仲父,为法家之祖。諡敬。亦称为筦子、管仲、管子。
(3) 桓公:齐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庄王五十一年,以襄公无道,出奔莒,其后襄公被弒,乃归国即君位,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霸之首;管仲亡后,怠忽政事,宠幸佞臣,霸业遂衰。在位四十二年,卒諡桓。
【参考资料】
《庄子.人间世》
绝跡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偽,为天使难以偽。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
《战国策.秦策三》
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閭嫗,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典故说明】
“不翼而飞”原作“无翼而飞”。据《管子.戒》记载,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有年春天打算去东海边出游,再转往南边。消息传出后,有人便说:“桓公这次出游,有如古代贤王出巡。”桓公听了十分不解,便请教大臣管仲这话是什么意思。管仲说:“古代贤王春天出巡是为了体恤民情,视察农事是否顺利,这关乎国家的民生大计,而不是为了游玩。如果为了游玩而劳民伤财,必定会引起民怨,导致灭亡。”桓公听了一直点头称是。管仲又劝諫桓公说,他贵为君王,所说的话传播速度很快,即使没有翅膀也会一下子飞到千里之外,告诫他一定要谨言慎行。后来“不翼而飞”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消息、言论等不待推广便迅速传播,后来则多于比喻物品无故遗失。
【书证】
01、宋.程俱〈採石赋〉:“金藏于穴,珠安于渊。机械既发,剖蚌椎矿。不翼而飞,无脛而骋。”
02、元.许有壬〈送黎东山游庐山序〉:“余自幼乐登览,所至有山,拨冗必往。读乐天〈草堂记〉,太白、欧、苏诗,知匡卢之胜,恨臂不翼而飞至其下也。”
03、《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八回》:“不见得,倘有甚靠不住,兄弟的一万金就不翼而飞的了。”
04、清.黄宗炎《周易象辞.卷五.泰卦》:“遗,亡也。从贵、从辵。凡物之可贵者,不翼而飞,不脛而驰,易于亡失也。”
05、清.魏裔介〈荆园小语序〉:“申鳧盟困守菰芦中,至长安与余晤,復与杨犹龙、魏环极诸子游,无脛而走,不翼而飞,诗名遂噪海内。”
06、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尊隐》:“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山林冥冥,但有鄙夫、皁隶所家,虎豹食之,曾不足悲。”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比喻物品无故遗失。
使用类别 用在“遗落失去”的表述上。
【例句】
01 摆在饭桌上的钱,突然不翼而飞。
02 咦?我明明将眼镜摆在桌上,怎么会不翼而飞了呢?
03 东西一定还在屋内,偌大的体积难道还会不翼而飞?
04 当她发现放在保险箱里的钻石不翼而飞,整个人都傻了。
05 真是奇怪,我才出去一下子,抽屉里的钱包竟不翼而飞了。
06 今天我一下公共汽车,发现衣袋中的皮夹不翼而飞,就赶紧报警处理。
07 想不到过了几天,那份不翼而飞的文件,完好如初地又出现在我的桌上。
【反义词】
合浦珠还
【参考词语】
无翼而飞
【汉语拼音】
wú yì ér fēi
【名词解释】
犹“不翼而飞”。见“不翼而飞”条。
01、《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源)
02、北齐.刘昼《刘子.卷四.荐贤》:“玉无翼而飞,珠无脛而行,扬声于章华之台,炫燿于綺罗之堂者,盖人君之举也。”
【参考词语】
毋翼而飞
【汉语拼音】
wú yì ér fēi
【名词解释】
犹“不翼而飞”。见“不翼而飞”条。
《战国策.秦策三》:“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