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9分)
严文井:一口柔和的井 林天宏许多拜访过严文井的人,都在文章里描写他和他养的猫。其中最为传神的文字如下:
“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严文井,衣襟上有着明显的油渍,肩上散落着头皮屑。一只黑花猫不停地在我们俩周围踱来踱去,在他身上爬上爬下。他任凭这只猫不断地在身上腻,偶尔耐心地和它说两句话……就像猫是他溺爱的一个孩子。”
严文井爱猫,最多的时候,家中曾养过7只猫。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自己吃清汤面,却给猫开鱼罐头;送人照片,也是他和猫的合影。他还不时借猫幽默一下,说猫和人一样有感情,但人有时候还没猫伟大。比如,“我们家的猫寻找爱情,会毫不犹豫地从三楼跳下去,人有这样勇敢吗?”
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有什么关系。他回答道:“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的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
柔和,是严文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着我,目光渐渐转向柔和”、“我们的心很柔和,还要继续保持柔和”。
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写给他去世的爱人,他们在投奔延安的路上相遇,然后相爱,直到他生命的尽头。时至今日,还有读者感叹:“奇怪,一个老头,怎么能写出那么唯美、感性的文字?”于是,便有文学评论家把这个有着“苏格拉底似的谢顶”,长着又圆又大额头的“童话爷爷”,比喻成“一口井”,“那种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铺陈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这样的“资产阶级情调”,无疑不合时宜。尽管长期担任作协的领导,但在旁人眼中,严文井似乎属于“刻意被权力边缘化的角色”。“文革”中,他的一次检讨竟这样开头:“春天,我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少女骑着自行车从林阴道上过来,我感受到一种诗意和美……”作家阎纲回忆,“5?16”之后,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白天干活儿,晚上接受批斗,用强烈的灯光照着,不让睡觉。一天夜里,他经过严文井床头,蚊帐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来,塞给他几颗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绝望的心,顿生出强烈的感激”。
在韦君宜出版了《思痛录》后,许多人劝严文井也写写那段岁月的回忆,他却拒绝了,因为“不好说”,而且“会伤害许多人”。他宁愿用一幅自画像来解剖自己,并郑重地钤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赠给同事和朋友。于是,这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严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向他约稿的编辑回忆,严文井反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他用这样的笔调写道:“……我本来就很贫乏,干过许多错事。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
2005年,严文井离世。一个前去他家采访的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国儿童文学泰斗的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除了老旧的单人床和书桌,剩余的空间都被书本占满。屋内能见着的唯一的光亮,就是窗外的一棵绿树。树下,埋着他亲手安葬的爱猫“欢欢”。
(选自2007年12月《中国青年报》)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
15.根据文意,怎样理解标题“严文井:一口柔和的井”?(2分)
16.为什么严文井拒绝写回忆录,而宁愿画一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分赠给同事和朋友?分别体现了严文井怎样的思想性格?(3分)
17.文章从描写严文井和他养的猫开始,篇末以严文井亲手安葬爱猫结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4分)
试题答案:
15.作者把严文井比喻成一口井,流淌出柔和的美感,(1分)同时也突出了柔和是严文井的个性和作品的主要特征。(1分)
16.严文井拒绝写回忆录是因为怕伤害许多人,表现了他宽以待人的思想性格;(1分)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象征着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精神被压抑、人性被扭曲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这既含蓄地流露出严文井对那个年代的灾难的愤懑,也表现了严文井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思想性格。(2分)
17.这看似平凡的生活小节,表现了严文井自始至终喜爱猫,也揭示了他喜爱小动物与童话的关系,说明他像小孩喜爱小动物那样的纯真,拥有孩子般的眼睛、心灵、幻想和浪漫,才能写出童话。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严文井个性的细节进行描写,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和感染力;首尾呼应,结构紧凑。(思想内容理解恰当,给2分;表现手法分析恰当,给1分;文句通顺,给1分。如果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