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未来将被这十大矛盾所左右

发布时间:2019-03-01 23:27:38

未来十年中国发展将面临以下十大矛盾,将遥控着我国经济方向与路径选择。看起来这很宏观,但是,只有彻底理解了这十大关系,你才有可能立足于未来的中国。

 

  1.供给侧改革与创造新需求拉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开启了我国改变过度依赖三驾马车“埋头拉车”而忽视发展质量、全社会投入产出平衡问题;也开启了从“供给侧”重视市场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更加关注每个细分市场消费诉求供给、促进发展结构优化;开启了从“供给端”的政策释放与人才、资本等的优化....

也开启了重视经济精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方向。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物之不齐,物之情也”,“需求拉动”的发展理念在一些区域仍然仍然有效,例如:一些落后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仍然需要传统“需求侧”的基础设施大规模和投资投入,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所有,在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不应该搞“一刀子切”或“矫枉过正”,而应该辩证的看待“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解决了经济发展的“推力”和“拉力”的平衡(而不应该陷入类似“林毅夫和张维迎”式的毫无意义的无聊学术争论中)。

  2.批发型改革与零售型改革

所谓“批发型”改革和“零售型”改革是《世界是平的》一书提到的一个概念,前者强调“集中精力办大事”系统整体推动区域快速改革发展,而后者则强调的通过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制度性改革释放和平台搭建,释放每个微小个体的自我创造力,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如何平衡这两种改革将比以前更加重要,如:一方我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战略、长近经济带战略的“批发型”改革,进行区域间的“兼并重组”;而另一方面又放宽各种政策管制、办事流程、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等,都是试图通过“零售型改革”释放每个个体的活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如何的更好的统筹这两种改革仍然十分重要。

  3.去产能化与"新动能"培育

由于我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入拉动的,而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缺少自主性,更没有应有的产业预警和弹性应对机制,再加上前几年的四万亿计划,我国目前已经身陷与巨大的产能过剩危机中。

目前国家正在下大力采取各种政策、策略来破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困难仍然重重。同时,我国又不能放弃对战略新兴产业的研究和关注,否则又将失去一次新产业革命的机遇。

如何统筹好这两者的关系需要确实一系列智慧化的解决措施,或者是两者同时进行、或者是“继续做大增量,化解存量”需要针对不同的产业细分研究。

  4.“去地产化”与地产的再定义

我国高歌猛进的房地产经济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过于盲目发展,目前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许多大城市德楼盘已经出现严重的空置率问题,鬼城现像严重;而普通老百姓又难以承受这种高房价,导致地产市场进入恶性循环,许多地产企业也面临资金断裂的危险。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还处于推进阶段,仍然需要一批高端视野和运营能力的地产商为其提供更系统的区域运营和细分市场解决方案。这么看来,地产业貌似又不是简单的“去地产化”那么简单。而是如何重新认知地产的作用,如:把地产做为平台经济、也或者是与其它产业结合,如何创新实践者考验着地产界的智慧。

  5.老龄危机与创新驱动发展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坚守的“一胎化政策”导致我国新生代人数减少,年龄失调!男女比例失调!!我国老龄化的危机正在袭来!!!将给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另一方面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刚刚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开始有意识的进入创新驱动阶段,老龄化将被这种创新驱动套上一具沉重的“枷锁”。

如何在从2016年开始到2030年前的老龄化危机来临前,通过加速产业转型增减全社会财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养老产业和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等多种途径结合起来,才能保障未来中国经济不止于陷入日本年的“经济泥潭”!

  6.成本上涨与企业转型困境

土地经济带来的“螺旋型”上涨推力,导致了我国劳工成本、生产成本、住房成本的大幅上涨,极度的蚕食了我国企业的利润。再加上我国本身的产业水平附加值和利润率就比较低的“多重困境”,我国企业经营的压力比以前更严重了,转型也面临巨大难度!

未来如何统筹这种矛盾,如:通过精确减税、整合产业链、统购统销等各种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我国民营企业大规模失守,将成为相当长时间内一项巨大挑战。

  7.互联网+与传统特色产业

“互联网 ”上升到国家战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将重新定义未来的经济,一场新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世界正在朝着更加便捷的“智能化社会发展”。

而同时,进入体验经济和个性消费时代,我们的一些传统的特色产品,如:地方文化遗产、特色农产品、手工艺等具有“原生态和传统”的又开始被热捧。如何把现代和传统结合,既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俱进,又不至于迷失自己、放弃自身的特色,将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当然也是机遇。

  8.制造业立国还是金融立国

到底未来我国应该是把重点放在以德国和日本为师,积极发展制造业来提升我国的“硬实力”呢?还是积极学习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把金融放在头等位置并提升我国的“巧实力”?这类问题在经济学界也有许多争论,但是笔者坚持认为不能把这类问题对立起来看,而是应该如何统筹好二者的关系。

建议把“像打造生态系统一样搭产业子系统 金融子系统的融合体系”,搭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开发金融、商业金融、普惠金融、生态金融),让良性的资本渗透到“多元生态化的产业系统”中(含制造业)。

  9.城市中国与乡土中国

在我国经济界和城市研究界,针对我国应该是大力发展城市,还是发展中小城镇和美丽乡村的争论已久。前者认为城市的集聚经济特征促进了市场要素的化学反应、促进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和集约化利用、并促进了消费力的释放;而后者认为中心城镇和乡村更加绿色环保、交通压力小、更加人性化和宜居等。

如何合理的统筹这两者的关系,如何优化空间布局和发展载体将更加重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分布式智能制造及我国高铁的发展的迅猛发展,一些原有的时空界限被打破,可能会对城乡中国和乡土中国带来新的思考)。

  10.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是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数次世界气候大会上都吵得不可开交。而做为发展中国的我国必须通过发展来改善民生问题,无可避免要来带一定的污染。但是又必须防范环境的污染达到一定界限,给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甚至使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尤其是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向高级形态发展,许多新兴的产业的发展越依赖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氛围,如何处理好环境污染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如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加大环境保护措施来合理统筹这对矛盾显得日益重要?

阅读更多生活排行榜,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排行榜频道。
喜欢排行榜,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