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人》是一本由[肯尼亚] 恩古吉·瓦·提安哥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织梦人》读后感(一):梦想编织的青春标本
梦想编织的青春标本 ——读恩古吉·瓦·提安哥《织梦人》 冀宏伟 肯尼亚著名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自传三部曲之《织梦人》,是恩古吉自传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 1886年英、德国在伦敦签订了瓜分东非的条约。肯尼亚的一部分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1890年英德两国又签订了黑尔戈兰条约。自此,肯尼亚全境成了英国的殖民地。1963年12月12日,肯尼亚正式宣告独立,1964年肯尼亚成为共和国。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自传三部曲之《织梦人》,以肯尼亚从殖民统治到宣告独立为历史背景,叙述了作家在麦克雷雷大学求学期间的经历。恩古吉入学时肯尼亚还是英国殖民地,等他毕业时,肯尼亚已经独立。正是这巨变,促使了一位作家的诞生。本书延续前两部的风格,是对一个少年梦幻者如何成为了一个梦幻编织人的追忆,以纪实的创作方法叙述了作家的大学生活与青春岁月。是一部小体量大格局,信息饱满,视野开阔的自传体作品。 人生小舞台,时代大背景。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自传三部曲之《织梦人》紧贴时代脉搏,社会背景,家族记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一脉相承,息息相通,始终将人物命运放置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中。从自己的祖国肯尼亚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史,到肯尼亚的白人殖民者政权犯下的无数暴行,从独幕剧《心中的伤口》的禁演到“一个英国官员是不会做这种事的”;从一个少年艰难曲折的求学苦读到麦克雷雷大学的红色长袍;从追求真理到关进监狱;从学生会的新闻官到坎帕拉的小说研讨会;从冷战的阴影到肯尼亚宣布独立;从校园剧作家到在《国家日报》工作到获得作家头衔,成为一个织梦人, 青春不解红尘,岁月不负韶华。恩古吉一路走来,移步换景,个人命运与国家巨变交织碰撞,成长历程与时代变迁有机契合,体现了作家强烈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织梦》是一代人的标本青春,编织梦想,追逐梦想的流年碎影。读者看到的是一个具有理想抱负,责任担当,追求真理精神的青年学子,在殖民主义和种族分化背景下,留下的一段不平凡的青春励志足迹。 《织梦人》坦诚相见地记录了校园生活的往事如烟,揭秘了鲜为人知的创作生涯,勾勒了殖民统治的种族歧视……疏密有致,结构清晰,情感深沉。一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有挫折打击,苦闷忧伤,但更多的是如歌的行板,对祖国的热爱,对故乡的依恋,对母亲的怀念浸透纸墨,鲜活地呈于世人。
《织梦人》读后感(二):我是黑人,有错吗?!
“我是黑人,有错吗?!”这是我看完肯尼亚著名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自传三部曲之三《织梦人》之后感觉最强烈的一句话。
在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自传体三部曲作品中(另外两部是《战时梦》和《中学史》),屈辱与抗争始终是作品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作者生活经历的主旋律之一。甚至就是在作者记忆最美好和最快乐的童年时代,都充满了屈辱与恐惧,无助与抗争。
这部作品从作者进入麦克雷雷大学求学开始写起。当时,肯尼亚还是英国殖民地;当作者毕业的时候,肯尼亚已经独立,作者也经过自己的奋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这部书中,作者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在没有歧视、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但是对于作者而言,竟是这样的难。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作品第七章作者对自己黑人身份三次认同的回忆,看起来是那样的心酸、那样无奈,尤其是在东非农业研究所那段关于“卫生间”的较量和作者在领取螺丝钉时的遭遇,将作者所受的屈辱体现得淋漓尽致。是的,谁规定卫生间为白人所独有?谁规定白人就可以无缘无故对黑人指责咆哮?凭什么白人就有这种特权,难道仅仅因为肤色原因吗?不是,这是因为殖民者的特权;这是因为作者背后没有强大的祖国。通过作者的遭遇,我们也在反思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庆幸,多亏我们的先辈的顽强抗争和无畏牺牲,才让我们扬起头挺立起脊梁,所以,在看提安哥的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我们的先辈充满了敬意。
在作者的三次屈辱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倔强,同时也看出作者在不断地思索,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民族独立贡献力量。最终作者得出结论:黑人掌权是应对白人权力唯一的答案。唯有如此,双方才能平等地对话。于是作者就通过自己的方式,开始抗争与反击。当然,作者没有去参加独立战争,而是用他独特的方式进行反击,这种方式就是对通过手中的笔,去唤醒肯尼亚的民众;也正因为他手中的笔,促使了一位作家的诞生。
作者编写校园独幕剧,为报纸撰写评论,他在作品中控诉白人殖民者所犯的累累罪行,虽然作品屡次遭禁,作者也无所不惧。他在不断寻找合适的工具。戏剧遭禁,那就写评论;评论通不过,那就写小说,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于是作者从一个求学青年,到获得《国家日报》工作,再到小说研讨会的召开,作者走向成功。
回望来时路,虽然充满坎坷,但作者毕竟走过来了,他的梦想终于成真。
再次翻阅这部作品,回味这部作品,能够深切感觉到书中无处不在的抗争与奋斗,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他脚下的那片土地,对于自己国家的那份深情。是的,那是他的祖国,那里有他的家园,同时还有自己的亲人。所以他义无反顾,于是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七十年前,眼前浮现出我们祖辈们为了独立自主而流血牺牲、努力奋斗的身影……
《织梦人》读后感(三):这一次,我想为了国家
苦难的经历会给一个人带来不竭的力量,屈辱的国家历史会不断激励人民奋斗向前。百年屈辱史是每位中华儿女心头难以愈合的伤口,被英国殖民四十多年的肯尼亚人民无不向往自由和独立。
作家恩吉古·瓦·提安哥是万千被殖民的肯尼亚人民的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自小目睹了殖民者在自己家园的种种暴行,亲人因参加反殖民斗争被残忍杀害,家国一体这颗种子在他心里牢牢扎下了根。
一个青年学子如何成长为一位“终身非洲作家”,小说《织梦人》,给了我们答案。有的猛士选择拿起武器追求自由,有的人选择拿起笔,控诉这黑暗的世界。
由恩吉古我联想到了鲁迅,他们都是在国家受到殖民统治时,选择用文章唤醒麻木不仁的民众,以笔为刀,屠尽世间殖民压迫者。
恩吉古的童年一边是黑人,一边是白人,两极分化的成长环境就决定了他对殖民者发自内心的仇恨。辛苦创作的小说《心中的伤口》因将矛头对准白人被取消在国家剧院演出,只因一句“一个英国官员是不会做这种事的”。殖民者所犯下的无数暴行只因他们是高高在上的英国官员就能轻易抹杀吗?那么流血的土地悲哀的呜咽声又能轻抚谁心头的伤痛?
可以说,恩吉古是幸运的,他作为英属殖民地臣民进入麦克雷雷大学,这里早就了他。踏上行进的列车,恩吉古满脑子想的都是“逃脱,终于逃脱了”,逃离肯尼亚这个充满恐怖与动荡的国家。在入学宣誓仪式上,“追求真理”这四个字深深刻进了恩吉古的脑海里。
真理是什么?真理是依附于信仰而存在的,信仰就是布鲁诺和托马斯哪怕被教会烧死也要坚持自我的理念,作为一个殖民地的臣民,信仰就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哪怕流血牺牲,也要不断为之奋斗。想到了《觉醒年代》中无数为革命牺牲的先辈烈士,我们以后人的眼光来看这段历史,知道他们终将取得胜利,可在当时,没有人知道明天究竟是怎样的,即使不确定,即使希望渺茫,他们依然愿意为了心中的信仰赴汤蹈火。肯尼迪就职时说到“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拿起笔的那一刻,恩吉古不知道明天会遭遇怎样的事情,伤痕累累的肯尼亚何时能摆脱黑暗的统治走向光明,但,拿起笔是他对宣誓效忠的国家最深沉的爱。
在恩吉古成长道路上,他的母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亲经常问他一个问题“这是最好的吗?”什么是最好,我们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它却能指引你在通往卓越的路上不断向前。在殖民地国家,一位黑人母亲有着这样的眼界和思维,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中国人有句老话“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很多人浅显的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以为只是给予财富的多少,殊不知,这穷和富指的是精神上的教导,让儿子经受磨砺,让女儿眼界开阔,才不会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迷失、走歪。金银财富、人脉资源很多都是过往云烟,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才是最重要的事。
从戏剧创作成长为小说家、政论家,恩吉古的心中始终想着为国家做些什么,并不断去做到最好。1963年肯尼亚宣告独立,他的笔,始终没有放下,这一次,依然为了国家、为了人民。
《织梦人》读后感(四):织梦人|以这样的形式,与非洲相拥
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在文学版图上,非洲好似是缺失的一块,但大家不会因为这块缺失而感觉遗憾、叹息,好似非洲不输出它的文学,是理所应当之事。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非洲作者写的书。
但每一片土地,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只不过属于非洲的,多半是外界强加给她的,而不是她自愿讲述给外界听的。
我们很小的时候,便看《动物世界》,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动物的迁徙,我们从中可以知道一片土地可以如此辽阔,一片土地上可以有如此庞大的动植物群体而不被人类所侵扰,渐渐长大,才发现小时候的理解是多么天真,非洲自来被文明世界称之为野蛮的地域,而文明战胜野蛮,文明欺辱野蛮,被看作是理所应当的。
这样的征服,从大航海时代开始至今并没有结束。这样的征服,让非洲的地域文化在其独特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外来人痕迹,而毗邻她最近的,便是欧洲。
欧洲征服非洲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希腊罗马时期,只不过当时人类活动范围有限,仅仅是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与地中海周围的地区被记录,什么希腊民主、罗马荣光,埃及艳后等,都极早将非洲与欧洲的血脉连在了一起,但在历史所记录的文字中,非洲一直是欧洲的附属、殖民地或者属国,从大航海时代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非洲独立运动高潮迭起。
《织梦人》的作者肯尼亚文学家恩古吉·瓦·提安哥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渐走向文学创作之路的,当一个国家从殖民地走向自由过程,生活在其中的文人敏感的情绪也会在文字中闪现,我们无意从历史中打捞现实,且从恩古吉的个人自传中来一窥20世纪60年代给世纪以极大冲击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些许面貌。
这是一部薄薄的书,是作者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战时梦》《中学史》,作者以记录自己的生平遇见来阐述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织梦人》一方面是说自己走向文学创作之路的过程,一方面又呈现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国家在历史的路口所面临的选择。时代是艰难的,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也是艰难的,好在心中还有火光,还有去织就未来梦想的愿望。
相对于大多数非洲人,作者是幸运的。他能够读到大学,他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耕,他能够有机会在白人办的报纸上发表文章,他有机会进入白人的报刊机构实习工作……当黑与白不再是单纯的对抗,作者在苦难中,让我们依旧看到人性的光辉。
作者以跳脱的形式,沿着基本的时间轴,向我们呈现大学四年中自己的努力与遇见,自己从一个刚入学的懵懂的学生,一步步成为一名作家的过程,行文中,他把早年创作的作品以及产生的背景做了记忆性叙述,给研究他文学作品 的人提供很好的借鉴。同样,像世界上大部分作家一样,他生活的地方是他余生写作的源泉。
恩古吉也是如此,他写战争、写苦难、写压迫、写虐待、写对抗、写反抗,写个体与国家,每一个故事都是发生在他所生活的大背景下,用非洲化语言去建构专属于非洲的故事,然后让世界听见非洲人的声音,听到真实的非洲故事,这一点他做到了,最起码生活在距离肯尼亚万里之遥的中国看到了他文字里的故事,并对那个时代的肯尼亚报以同情。
相对于激烈的革命性,恩古吉的自传中没有过于激烈的情感,但因为文字的书写与倾诉,让他不可能与监狱和流放保持距离,这部书中没有细究和呈现,正好给了我去阅读他其他作品的理由。但这本自传恩古吉说是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写作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写作是一种工作,一种献身。
这就是他把写作当成是织梦的缘由吧。
《织梦人》读后感(五):一个非洲殖民地男孩地编织“梦想”之路——读恩古吉自传《织梦人》
《织梦人》是我读的第二本非洲裔书籍。作者恩古吉是一名肯尼亚人,《织梦人》是他自传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非洲是一块神秘而美丽的世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和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们”收获了太多心地向往;各类催泪悲情的影视作品让无数善良的泪水记住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我第一次真实见到“黑人”是在校园里低头骑在自行车上的猛一抬头。至今还清晰记得我惊恐的表情令他“抱歉”的低头而过……。“黑色”有时确实会带给人沉重与忧郁,但不应作为歧视他的借口。
非洲风景
本是多么的蛮横霸道,却又是这么振振有词。《天生有罪》,是一本入选比尔·盖茨年度书单的书。什么样的人才可冠以'天生有罪'这个名号……。此书的作者特雷弗·诺亚,是出生在南非的一个年轻人,根据《背德法》,他从出生的时候身上就带着罪,因为南非在当年是实行种族隔离的制度。1927年的时候,南非出台了一个《背德法》。《背德法》里规定如果是白人和黑人生了孩子,在这场生育过程当中的男性要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女性被判处四年以下有期徒刑。他的爸爸是瑞士德国白人,而妈妈是当地的科萨黑人。“有罪”是因有“黑色"地参杂,这就是原因………,与恩古吉的独幕剧《心中的伤口》被禁止在坎帕拉国家剧院的全国戏剧节上的演出如出一辙:“一个英国官员是不会做这种事的。这就是原因………”“一个英国官员。这就是原因。就是这样。”
恩古吉照片
肯尼亚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自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曾到过肯尼亚后,这片土地从此进入了西方人视野 。16世纪,这个民族就开始了它深重的困难历程。在葡萄牙、英德国家的武力改造下,肯尼亚最终成为了英属殖民地(殖民地前期曾叫英属“东非保护地”,“保护”是多么温暖的一个词语),直到1963年12月肯尼亚才成为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
个人的命运是依托在国家命运之中,如果与它断裂,个人的命运多是流向囹圄或者流放。《织梦人》是关于一个1938年出生的,早期处于英属殖民地的牧羊男孩、童工和读中学的理想主义者是怎样一步一步编织成作家梦的故事。《织梦人》主要是讲述作者在进入麦克雷雷大学后的求学与求职经历,思想上的转变,以及国家的种种社会现状。书中的“黑色”屈辱,“白色”权力已有太多的影视作品给我们普及过,但透过作者自身感受的文字,每一个字的笔画勾勒出来都自带血泪,殖民者的罪行罄竹难书。然而,独立后的肯尼亚并没有通向和平与发展,殖民者的身份也并没有完全退去,加之内部权力的争夺与膨胀 ,独裁者们把肯尼亚人民带去了另一困难深渊。恩古吉就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跌跌撞撞的追寻着自己的梦——用力透纸背的文字追求着真理、追求着平等。换来的不是秘密羁押、毒打,就是被流放。追求真理、追求梦想的路从来就没有平坦过,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肯尼亚国旗
通过他国的历史联系到自己本土的历史,让我们更加清醒地去认识这个世界,认清自称为“文明”国家的真实面目。14岁就进入英语学校读书的恩古吉,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在接受他们对“真理”是什么的解答学习时,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如果我读到过“布鲁诺因持有与罗马天主教信仰相左的看法,在1600年2月17日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二十岁的苏格兰学生托马斯·艾肯海徳因信仰与基督教长老会不同的真理,于1697年1月8号被绞死”。但在此时,这是令人兴奋的,就好像在一片只有唯一真理——殖民者的真理——的土地上生活已久后,我终于有权提出疑问,并为人类的知识库做出贡献。”后来,在恩古吉认清了殖民者用基督教进行帝国主义文化殖民的本质后,彻底抛弃了对基督教的信仰,并将英语写作换回用本土语言写作。
恩古吉的文字带给了我深沉次的思索,重塑了我对宗教的定义。记得一个朋友曾问过我:“你信仰什么教(她当时信仰的是基督教)?”。当时,我脑子里快速的闪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天主教……,沉思后回答到:我信仰“爱”,信仰“仁慈”。她惊诧而又不得不认可的点了点头,想游说我皈依基督教的想法从此断绝。那时的我只是懵懂的觉得哪一个宗教都带着“服从”和“等级”,都不是我想要信仰的,不像这次如此深刻的去对比思索。从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来看,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哪一个教派内不是等级深严、苛刻;所谓的“真理”、“平等”、“自由”无不是存在于有“条件”之下的;哪一个没有犯下过血腥、掠夺,不是纷争不断;耶路撒冷的战火至今不断,“哭墙”屹立千年岿然不倒!“宗教”的意义是“慰藉”心灵?还是心灵的一剂“毒药”………
恩古吉,你的文字已经给人类知识库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