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杜甫

发布时间:2021-12-28 14:25:39

编辑荐:杜甫一位国爱民的伟大诗人,一生虽颠沛流离,但其忧国忧民的精神确始终如一。

杜甫作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篇不同于李白的洒脱,亦不似王维的简朴,但后人对他诗歌的评价是极高的,几乎超越了对其他同时代诗人的评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其伟大不仅仅是他的诗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在诗词上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更在于他有大量的诗篇蕴含着饱满的爱国之情,爱民之心。一名爱国爱民的人,没有人会说他不伟大。

杜甫于公元712出生在京城的一个名门望族,或许正是由于其生长在帝国都城,从而使得他对于当时的一些zz事件较为敏感。和当时许多年轻诗人一样,杜甫在成年后开始四处游学,主要活跃在帝国的东南地区。在公元735年,杜甫返回京城参加应试,但不幸落第。此后,继续游学,但这次是去东北,在那边待了几年后回到了长安。公元747年,唐玄宗再次要求开科取士,杜甫再次参加应试,但仅仅因为李林甫的一句“野无遗贤”再次落第。落第后的杜甫仕途失意,郁郁寡欢。直到公元751年,杜甫向皇帝进献《大礼赋》,这些诗赋得到了玄宗的赏识,获得了再次应试的资格,但由于李林甫的存在,最后仅仅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小官,杜甫拒绝上任,被改任一个管理兵器的官职,迫于生计,杜甫接受了这个任命。然而不久,掌管着帝国数十万精锐的三镇(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叛乱了,此后,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至此,杜甫的诗风开始大致形成,由于经历了多年的颠沛生活,感同身受,杜甫能够敏锐的感受到底层平民百姓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其先后作下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些诗词都无一不体现,在常年战争的状况下,平民百姓的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但同时,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在这期间也创作出了许多直抒爱国情怀的诗词。如:《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篇。但几乎他的每一篇爱国诗词中无不体现对身处战争中的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关怀。这是同时期的其他诗人所不具有的。或许正是由于他时刻与人民同在,时刻在底层与人们一起逃亡,一起品尝过艰苦的滋味,才能写下如此包含深情的诗篇。“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是他对底层人民遭受如此命运的不公,“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又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爱国的体现。

杜甫一位爱国爱民的伟大诗人,一生虽颠沛流离,但其忧国忧民的精神确始终如一。读他的大部分诗篇是沉闷的,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平生第一快诗,让我以这首快诗结尾吧,愿天下爱国爱民的人都能够感受到诗中的快意,一直畅快下去: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阅读更多名人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