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之路》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3-27 02:01:20

  《稻米之路》是一部由董浩珉 / 崔凯 / 张莉 / 孙超 / 孙佶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稻米之路》影评(一):稻米之路电影音乐

  《稻米之路 原声带》http://music.163.com/album/80291376/?userid=119309206 (@网易云音乐)

  我部电影BGM真好听,画面感十足。是我喜欢的那种旋律。主题1编配稍差,2和3就舒服很多。飞翔的种子,节奏明快。有很强的作者表达色彩。旋律感优美,安静看书的时候,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陪伴音乐

  《稻米之路》影评(二):同根同源勾勒起整个世界

  《稻米之路》以创新的拍摄视角和立意重新刻画了我们司空见惯的稻米,突破了食物的范畴,延展出更深的意义。稻米以存在于地球的漫长时光印证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追溯稻米之路,首先是看它如何在自然界中拓展生存地域、找寻生长空间。它突破了原始的渔猎传统,突破了北方传统作物小米、耐旱能力更强的小麦等作物的“包围”,还曾漂洋过海地去到彼岸遥远的岛屿,在东亚、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埋下稻作农业的种子。从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追溯到艰难开疆拓土的历程,影像的力量在于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突显稻米强大的生命力,并且映射坚韧的意志品质。

  在此基础上,影片的表述开始从物质层面过渡到精神层面,将人与稻米的关系推向深入,而非停留在表面的“白描式”记叙。例如,第三集讲述了日本文化对于稻米的珍视:日本传统的一人相扑,便是在人和“稻灵”之间展开,每一次获胜都是“稻灵”的胜利,表达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稻米的感恩之情;北海道的阿伊努人时至今日依旧以渔猎为传统,但是他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会怀揣珍贵的米酒洒向大海,以此完成他们的祝祷仪式,祈求平安顺利。从稻米衍生的仪式感来看,影片的立意早已打破了它作为食物的范畴,人们依靠稻米为生的同时,也时刻铭记在索取的同时感恩自然恩赐,勾勒出从器物范畴到理念范畴的传递与展示。

  影片以发散性的思维寻找多样文化之间的联系:中国云南稻田中的牛,其实来源于西方的阿尔卑斯山麓,而以耕牛踩踏农田的耕作技能延续了千百,化作了古代中国的“滚田”成人礼习俗和斗牛现象,也化作了日本著名的“相扑”活动。这印证着中西方文化自古而有的积极交流与融合。再例如,日本每年春耕前以盛大祭典祭拜的农神,正是来自中国的古人——徐福,稻米漂洋过海之后形成了特有的稻作文明,影片归纳着稻米一路向东的旅途,也不断明晰着亚洲文化的密切联系。同时,镜头一路向南,找寻到海峡两岸的福建和台湾,早在5000年前相同的炭化稻米遗迹,以及南洋中的马来半岛,早在3000年前与中国相同的稻米基因,为远古农业文明的研究指引了方向。世界是如何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影片以稻米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带来了强有力的历史佐证。影片以此深化立意,与今天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形成强有力的呼应。

  《稻米之路》给了纪录片全新的启示,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身边一草一木,我们可以得到更多解读世界的维度。

  《稻米之路》影评(三):好看

  日本,看似故事非常丰富,但执行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我们在日本的联络人全万石先生有着20多年的电视制作经验,听说我要拍相扑和阿依努人,他这样回复我:日本媒体曾列过一个“最难拍到的十大人群”排行榜,相扑和阿依努人都位列其中,现在《稻米之路》一部片子就要拍两个“最难拍榜”榜上有名的群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泼完冷水”后,全万石先生就开始为我们的拍摄想尽办法。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到来:“荒汐部屋”刚拒绝了日本多家当地媒体的采访请求;阿依努人因为有特殊的顾虑直接拒绝了拍摄请求…… 之所以要覆盖这两个故事,关键问题是,相扑是日本“国技”,在日本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因为相扑源于占卜水稻收成、供奉神明的一种神圣的农耕祈愿仪式。 而阿依努人,他们是日本最早的居民,作为渔猎民族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但正是由于稻种的传入,改变了这些原住民的生活。水稻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本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经济基础,水稻的传入促使列岛的文明景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进《稻米之路》导演组时,我对日本米的印象还只停留在“好吃”的层面,颠覆我认知的是大贯惠美子所著的《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时间的身份认同》一书。日本食品的总体自给率只有39%,但是大米的自给率却长期维持在98%。稻米——这一并非产自其本土,而是来源于中国、看似最平凡无奇的食物,究竟为何能在日本人心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绝不仅仅是出于“好吃”这么简单。稻米对于日本,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食物范畴。 在开机半年前,我开始一边做调研,一边学习日语。跨国寻找故事并不简单,除了大量阅读书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以外,鹿儿岛国际大学的康上贤淑教授、日本“TOP SCENE”国际部的全万石部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秦岭教授、日本金泽大学的小柳美树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系的丁莉教授、王京教授、以及我的日语老师臧京尧先生等等许多老师和挚友都为这次跨国拍摄提供了大力支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最终整理出了一部囊括各种“稻米故事”的超过三万字的剧本大纲。 话说回来,经过全先生多次亲自拜访“荒汐部屋”、坚持不懈地当面沟通,我们才取得了这次宝贵的拍摄机会,甚至拍摄到我们的主人公,来自中国的顶级相扑选手苍国来。而片中最终呈现出来的阿依努人的故事,要感谢东京农业大学北海道分校的范为仁教授,是他最终促成了这次机会。阿依努人慎介是典型的渔猎民族的儿子,腰间总是别着一把刀,他说只要一把刀,他可以在森林里活上一个月。 日本的拍摄对象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有着近乎极致的精益求精,他们要不就不接受拍摄,要参与拍摄就一定要在片中有最完美的呈现。和果子的故事、茶道的故事、米店兄弟的故事,还有因为篇幅的限制,最终没有完整呈现出来的“煮饭仙人”、“办公室农场”和“便当”的故事,每一段拍摄能取得主人公的信任,都是几经周折,非常不易。 记得两年前的春天,阿依努人的故乡还飘着雪,那是我们日本之行的第一站。我和摄影师娄伟,从日本最北部的海面结着冰的北海道标津町,途径东京、大阪、京都、佐贺一直到最南端落着细雨的鹿儿岛,每一站都有来自中国、日本两国老师和好朋友们的共同帮助,我们有幸记录了这么多有趣的、值得分享的“米的故事”,这是值得称之为“人生经历”的宝贵回忆。

  《稻米之路》影评(四):《稻米之路》第三集 导演手记

  日本,看似故事非常丰富,但执行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我们在日本的联络人全万石先生有着20多年的电视制作经验,听说我要拍相扑和阿依努人,他这样回复我:日本媒体曾列过一个“最难拍到的十大人群”排行榜,相扑和阿依努人都位列其中,现在《稻米之路》一部片子就要拍两个“最难拍榜”榜上有名的群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泼完冷水”后,全万石先生就开始为我们的拍摄想尽办法。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到来:“荒汐部屋”刚拒绝了日本多家当地媒体的采访请求;阿依努人因为有特殊的顾虑直接拒绝了拍摄请求……

  之所以要覆盖这两个故事,关键问题是,相扑是日本“国技”,在日本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因为相扑源于占卜水稻收成、供奉神明的一种神圣的农耕祈愿仪式。

  而阿依努人,他们是日本最早的居民,作为渔猎民族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但正是由于稻种的传入,改变了这些原住民的生活。水稻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本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经济基础,水稻的传入促使列岛的文明景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进《稻米之路》导演组时,我对日本米的印象还只停留在“好吃”的层面,颠覆我认知的是大贯惠美子所著的《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时间的身份认同》一书。日本食品的总体自给率只有39%,但是大米的自给率却长期维持在98%。稻米——这一并非产自其本土,而是来源于中国、看似最平凡无奇的食物,究竟为何能在日本人心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绝不仅仅是出于“好吃”这么简单。稻米对于日本,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食物范畴。

  在开机半年前,我开始一边做调研,一边学习日语。跨国寻找故事并不简单,除了大量阅读书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以外,鹿儿岛国际大学的康上贤淑教授、日本“TOP SCENE”国际部的全万石部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秦岭教授、日本金泽大学的小柳美树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系的丁莉教授、王京教授、以及我的日语老师臧京尧先生等等许多老师和挚友都为这次跨国拍摄提供了大力支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最终整理出了一部囊括各种“稻米故事”的超过三万字的剧本大纲。

  话说回来,经过全先生多次亲自拜访“荒汐部屋”、坚持不懈地当面沟通,我们才取得了这次宝贵的拍摄机会,甚至拍摄到我们的主人公,来自中国的顶级相扑选手苍国来。而片中最终呈现出来的阿依努人的故事,要感谢东京农业大学北海道分校的范为仁教授,是他最终促成了这次机会。阿依努人慎介是典型的渔猎民族的儿子,腰间总是别着一把刀,他说只要一把刀,他可以在森林里活上一个月。

  日本的拍摄对象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有着近乎极致的精益求精,他们要不就不接受拍摄,要参与拍摄就一定要在片中有最完美的呈现。和果子的故事、茶道的故事、米店兄弟的故事,还有因为篇幅的限制,最终没有完整呈现出来的“煮饭仙人”、“办公室农场”和“便当”的故事,每一段拍摄能取得主人公的信任,都是几经周折,非常不易。

  记得两年前的春天,阿依努人的故乡还飘着雪,那是我们日本之行的第一站。我和摄影师娄伟,从日本最北部的海面结着冰的北海道标津町,途径东京、大阪、京都、佐贺一直到最南端落着细雨的鹿儿岛,每一站都有来自中国、日本两国老师和好朋友们的共同帮助,我们有幸记录了这么多有趣的、值得分享的“米的故事”,这是值得称之为“人生经历”的宝贵回忆。

  《稻米之路》影评(五):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

  四年前,当总导演董浩珉在描述纪录片《稻米之路》的总体和分集拍摄构想之初,我对稻米这种平日里最常见的食物还是充满了偏见。生于面食之乡的山西,小麦是我最熟悉的农作物,它的生长环境和口感的韧劲,在我看来天生倔强、豪放。况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物产和物流并不发达的情况下,稻米对于我来说更像一种“零食”,印象只是它生长在南方温暖水乡,这样一株“温柔”的植物,身上能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故事?

  在此后的几个月内,我们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广西开始,途经云南、贵州、湖南、福建、浙江、河南和东三省等地,几乎涉及了国内所有的重要稻米种植区。这个主题的拍摄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旅程,对我而言曾经“以为”娇柔的稻米印象一扫而光。

  在这篇手记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拍摄中的几个场景,它们也许在正片中一闪而过,也许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的背景信息来讲述,但这些场景在《稻米之路》制作过程中,让我最直观的重新认识了这种最为“普通”的农作物。

  在广西的深山密林间,我第一次见到野生稻,也就是未经人类培育,稻米最初的形态。如果不是有农业学家的介绍,我绝不会认为它和田间种植的稻米有任何关联。

  当我观察这些“野草”的时候,第一念头就是这些细小的颗粒是怎么变成今天洁白晶莹、颗粒饱满的稻米?它都经历了什么?纪录片最大魅力之一就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对于纪录片创作者而言同样如此。探索稻米蜕变经历成为我拍摄《稻米之路》最大的动力之一。

  从12000年前,稻米的食用价值被发现之后,便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惊奇的改变。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的壮阔总被世人惊叹,但如果你是哈尼的梯田的耕作者,生活却远非那么诗情画意。我们跟随哈尼人高那脚到达他的梯田时就已经气喘吁吁,梯田地块分隔狭小,他还要牵着耕牛辗转腾挪,才能耕作完属于自家的梯田,机械化的农具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

  西南的群山为哈尼人挡住了蔓延的战火,但恶劣的自然环境应该也让当时避难的哈尼人感到绝望。哈尼人开山劈石,因为他们相信手中紧握的稻种能带来了希望。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稻米的食用性和适应性都获得了大幅提升,同样耕种条件下,水稻的产量往往领先于其它大部分作物。尽可能获取食物,是族群繁衍的基本保障。哈尼梯田的拍摄让我理解了我们为什么无法割舍稻米的根本原因——生存。

  感受到哈尼耕作的艰辛,当在泰国乌汶府看到温揣一家人的耕作方式后,我们只能暗叹“命运的不公”,这里地势平坦,温揣的家甚至就在稻田上搭建,相比哈尼人精耕细作,增加稻米产量,换取族群生存的保障,这里的稻种随意抛洒在田间,之后人们祈祷神明保佑风调雨顺,再之后仿佛剩下的工作就真的交给“神”了,几乎不在进行什么施肥,灌溉等我们印象中稻田的必要工作。看到这种景象,大家应该跟我当时一样,对这种稻米的品质不抱有什么希望。但这里却是闻名世界的泰国香米核心产区。当温揣将蒸有香米的锅盖打开,米香四溢。我第一次在没有任何配菜的情况下,生吞了一碗白饭。感受总是主观的,但相信如果大家能够品尝正宗的泰国香米的话,就知道我所言不虚。广阔的农田让产量不再是泰国人的重要诉求,于是稻米终于可以在这里将自己作为食物的属性发挥到极致——美味。

  稻米好像总是能够根据人们的需求,将自身某一种属性发挥到极致。

  当我们梳理稻作遗址的时间节点,从距今12000年,9000年,6000年,4000年,稻米像一个懵懂的孩童,缓慢而坚定的成长着,这种感觉和看英雄电影类似,你看着它从资质平平开始,然后受到高人点播,经过机缘巧合和自身努力,剩下的就是改变世界了。稻米的这个时刻我在浙江的良渚看到了。

  这些黑漆漆的东西就是良渚文化的稻米遗存,有数吨之多,距今4000年左右。它们虽然已经碳化,但从外形上看已经与我们今天食用的稻米相差无几,良渚我去过几次,以往的目光往往会被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城市的形成所吸引,我甚至对这些黑化的稻米全无印象,但这次拍摄当我看到它们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一路走来,看着它的蜕变的历程,终于吐了一口气,心念“你终于成了”。

  没想到的是,在《稻米之路》首播当天,“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人类早期稻作农业,是这个遗产的核心内容。

  集中且多产的稻作农业,推动人类社会穿越渔猎经济,进入农业社会,一种更为先进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时候,一个巨变开始在人类社会中悄然发生。食物增加和财富的积累,导致社会分化,于是城邦开始出现,并催生了我们最初的国家形态。

  稻米诞生之初,脆弱渺小,但与我们先民的一次偶然邂逅,它抓住机会,经过近万年的努力蜕变,最终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文明根基中一抹耀眼的金黄色光芒。稻米之路本身,对我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新的启迪。

  《稻米之路》影评(六):央视纪录片《稻米之路》从一粒米窥见世界

  最初的稻米什么样?它从何而来?中国人的稻米情结为何如此深厚?稻米的种子是如何传遍世界的?这些都是《稻米之路》要解答的问题。

  由中央新影集团出品,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优酷全网独播的系列纪录片《稻米之路》于7月6日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该片通过对“稻米”这种日常生活中主要食物的全新审视,展现了稻米所负载的中国文明如何与各国文明相融相生,稻米如何将中国和整个亚洲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的文化圈。该片总导演董浩珉表示,“稻米之路”其实折射的是一部亚洲文化简史,他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就是希望开启观众对“一碗米饭的世界史”的基本认知。

主题宏大涉及学科众多

  稻米是世界上的重要食物之一,全球近60%的人口以此为主食,稻米种植区几乎遍及整个地球,中国更是名副其实的稻米故乡。以“稻米”为题拍摄纪录片,董浩珉说他对《稻米之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千万不能做成“农业科普节目”,如何将纪录片做出深度和新意,将“稻米”这一概念上升到探索人类文明的高度,其难度超出了他原有的预判。

  董浩珉曾获多个国内纪录片重量级奖项,他的团队从2012年开始涉足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其执导的大型纪录片《瓷路》《景德镇》完成了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文明影响的叙述。尽管经验丰富,但这部《稻米之路》还是让董浩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董浩珉告诉《综艺报》,该片于2015年12月举办开机仪式,但局部调研和拍摄工作在同年10月就已先期启动,“开机前,我们就有了一部分素材积累,因为题材特殊,拍摄稻米依赖天时地利,所以一定不能错过收割季节的拍摄,但其实我们当时并不完全知道这些素材,会在未来的成篇布局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作为中宣部重点项目,《稻米之路》的拍摄内容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为此拍摄组在开机仪式后邀请众多专家提供学术支持,“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稻米’不仅仅是一个农业课题,还是一种人类文明,背后涉及很多学科的交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学者和机构专门研究这个主题,相关参考文献和学术书籍也十分匮乏。”董浩珉表示,设定整体框架的过程十分艰难,各路专家分别从植物考古、人类学、文献历史、农业学等角度提出了各自领域的建议,由于主题宏大,涉及学科众多,梳理和平衡各学科专家的意见成为一大难点。“毕竟是拍纪录片,专家提供内容之后还是需要我们从一个综合的角度去理解、整合,去权衡哪些能拍,哪些不能拍,以及怎么拍才会更好看。”去年,整体拍摄完成后,《稻米之路》又经历了严格的审片过程,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多次调整。从纪录片开机到最后成功播出花费了将近四年时间。

用生动故事吸引观众

  最初的稻米什么样?它从何而来?中国人的稻米情结为何如此深厚?稻米的种子是如何传遍世界的?这些都是《稻米之路》要解答的问题,拍摄组的足迹遍布中国的东北三省、西南、西北,以及日本、泰国、印度、俄罗斯、意大利等全球主要稻米种植区,选取生动案例展现数千年前人工栽培稻米的起源,以及向外传播的途径。董浩珉表示,如何将专家们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思路,以可视化的现实角度落实到“故事”中,是制作团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纪录片的创作要优先考虑故事性和艺术性,毕竟6集纪录片体量有限,虽然需要专业知识做支撑,但终究还是要靠故事吸引观众;虽然要做出深度,但如果展示的内容太复杂就会不利于大众传播,不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

  比如第三集在讲述两千年前,一路向北的稻米穿越朝鲜半岛到达日本列岛,对日本文明产生深远影响时,创作团队选择从“日本相扑”的视角切入。董浩珉介绍,制作团队在深度分析了专家提供的专业知识及背景资料后,发现了“日本相扑”与稻作文化的内在关联性,“横纲是日本相扑运动员资格的最高级,在相扑仪式上,最高级别的相扑选手腰间佩带的装饰就是稻草形态演化而来。”此外,在日本神社入口,人们随处可见由稻草编成的“注连绳”,“这集我们从这些细节切入,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讲述日本这个国家,因为日本是稻米传播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稻米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日本人,而且渗透到了日本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方方面面。”第五集介绍稻作经济随着移民从陆地和海路两条路线向南传播,深刻影响了东南亚的宗教、zz和经济,创作团队选择以马来西亚华裔首富郭鹤年的传奇故事串起这个主题,“郭鹤年是个隐形富豪,当年就是做粮食贸易起家的。他的经历很符合我们的主题,而且非常正能量。”谈及选取故事的标准,董浩珉表示,这些故事不仅要与稻米有一定的关联性,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还需要有一些深意和启示。

  董浩珉强调,《稻米之路》的内容虽然辐射历史、经济、zz、宗教等各个方面,但它并非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类纪录片,片中所呈现的也只是稻米从起源到传播的基本脉络,“如果观众看到这部纪录片,觉得里面的故事还蛮有趣的,被激发起了兴趣,想要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稻米之路》影评(七):透视《稻米之路》:是“粒粒皆辛苦”,更是“粒粒皆世界”

  稻米的种子随风播散、随水漂流,所到之远、之广,回首看去,同根同源之文化基因足以勾连起整个世界。

  文 |黄彩良 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副总监

  大米,是世界大多数地方餐桌上的主角;稻米,穿越岁月长河坚挺地生长。六集系列纪录片《稻米之路》于7月6日起开播,讲述稻米背后深刻的渊源,从平凡食物中重新了解世界的发展。影片第三、四集的讲述主要聚焦稻米在地域上的不断突破,不同土壤滋养着不同的稻米,不同的稻米孕育出不同的风俗,而在不同的风俗之中,我们又能够找到相同的文化基因。《稻米之路》之稻米,不再是一株单纯的农作物;《稻米之路》之道路,更是世界文明演进之历程。

延展“稻米”之概念,打破食物的单一范畴

  《稻米之路》以创新的拍摄视角和立意重新刻画了我们司空见惯的稻米,突破了食物的范畴,延展出更深的意义。稻米以存在于地球的漫长时光印证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追溯稻米之路,首先是看它如何在自然界中拓展生存地域、找寻生长空间。它突破了原始的渔猎传统,突破了北方传统作物小米、耐旱能力更强的小麦等作物的“包围”,还曾漂洋过海地去到彼岸遥远的岛屿,在东亚、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埋下稻作农业的种子。从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追溯到艰难开疆拓土的历程,影像的力量在于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突显稻米强大的生命力,并且映射坚韧的意志品质。

  在此基础上,影片的表述开始从物质层面过渡到精神层面,将人与稻米的关系推向深入,而非停留在表面的“白描式”记叙。例如,第三集讲述了日本文化对于稻米的珍视:日本传统的一人相扑,便是在人和“稻灵”之间展开,每一次获胜都是“稻灵”的胜利,表达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稻米的感恩之情;北海道的阿伊努人时至今日依旧以渔猎为传统,但是他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会怀揣珍贵的米酒洒向大海,以此完成他们的祝祷仪式,祈求平安顺利。从稻米衍生的仪式感来看,影片的立意早已打破了它作为食物的范畴,人们依靠稻米为生的同时,也时刻铭记在索取的同时感恩自然恩赐,勾勒出从器物范畴到理念范畴的传递与展示。

见微知著的讲述,从一粒米开始的博古通今

  从稻米为切入视角,影片重新复盘了社会的发展轨迹,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粒米同样可以见微知著的解读历史的脉络。种植农作物、获取粮食并不是稻米之路的全部,从果腹的食物开始,农民们不断发挥智慧,以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耕作方式,因地制宜地种植了糯米、占城稻、小站稻等不同的种类。在主食之外,久负盛名的绍兴黄酒、日本精致的和果子以及创意的“一期一会”全米宴,都是由稻米精雕细琢而出的美食文化与品质追求。“仓廪实而知礼节”,影片以此为发散,记录着酒文化、茶文化、诗词、绘画以及四大发明的壮举与稻米之间不可切割的联系,让食物也散发出艺术化的气息。

  “民以食为天”,影片突破了食物的单一维度,以小见大地归总出稻米对于经济和zz的影响。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变化,便可见稻米对于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从稻米的迁徙之路与中国zz经济重心的移动轨迹的吻合,影片归结着稻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稻米飘香的江南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古代运河必经的济宁也因为无数粮食在此辗转而富庶,稻田一季一季成熟收获,但大米带来的城市气质却得以沉淀至今。从一粒米出发,影片描摹了带着稻米清香的社会发展图景,小切口、大情怀的叙事方式让观众从平凡之中窥见不平凡。

突破稻米的地域界限,找寻“天下大同”之根基

  《稻米之路》的第三、第四集聚焦的是稻米在不同地域的发展轨迹,而在地域差异之上,影片要找寻的还是因稻米而生、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这也是稻米之路的深层意义之所在。

  影片以发散性的思维寻找多样文化之间的联系:中国云南稻田中的牛,其实来源于西方的阿尔卑斯山麓,而以耕牛踩踏农田的耕作技能延续了千百年,化作了古代中国的“滚田”成人礼习俗和斗牛现象,也化作了日本著名的“相扑”活动。这印证着中西方文化自古而有的积极交流与融合。再例如,日本每年春耕前以盛大祭典祭拜的农神,正是来自中国的古人——徐福,稻米漂洋过海之后形成了特有的稻作文明,影片归纳着稻米一路向东的旅途,也不断明晰着亚洲文化的密切联系。同时,镜头一路向南,找寻到海峡两岸的福建和台湾,早在5000年前相同的炭化稻米遗迹,以及南洋中的马来半岛,早在3000年前与中国相同的稻米基因,为远古农业文明的研究指引了方向。世界是如何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影片以稻米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带来了强有力的历史佐证。影片以此深化立意,与今天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形成强有力的呼应。跟随一粒稻米的种子,影片展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而在诸多的不同之上,又以稻米为纽带,将世界各地的文化基因系在一起,找寻共同的起源与情愫,应和着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力呼吁。

  换一种角度认识稻米,便可以换一种思路来理解世界。稻米,是农作物,是粮食,是人类果腹的主食;稻米,也是生活方式、是历史文化、是城市气质、更是世界文化的共同语言。《稻米之路》给了纪录片全新的启示,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身边一草一木,我们可以得到更多解读世界的维度。

  《稻米之路》影评(八):稻米与文明

  稻米与文明

  ----写在纪录片《稻米之路》开播之际

  作者:曾雄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一万多年以前,当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的远古先民,将他们采集而来的普通野生稻试着加以种植的时候,一场革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此后稻米便跟随着人类的脚步,开启了漫长的旅行。稻米之路从远古走来,经过上万年的跋涉,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东亚到东南亚,经印度洋,到达非洲,再从非洲远渡重洋到达美洲;或从东亚经古老的丝绸之路,进入中亚和西亚,再辗转经地中海世界进入欧洲。稻米的生产与消费几乎无处不在。

  稻米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小麦、小米、大豆、玉米、马铃薯等旱地作物相比,稻在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必须在淹水的环境下生长,虽然生长在水中会给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成为大面积种植和机械化生产的障碍,但水稻的稳产高产,依然使数千年来,世界各地的稻农遵循着古老的传统进行生产。为了给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人们总是不辞辛劳地兴修水利,深耕细耙、育秧移栽、灌溉施肥、中耕除草。在这一过程中,稻米还塑造了人们的性格,种植水稻的农人采取更加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行事更加集体主义,人与人之间也更加相互依赖,而且更能吃苦耐劳。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当欧洲牧羊人开展“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的时候,从事稻米生产的亚洲人则正进行着“勤勉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

  稻米的旅行,丰富了人类食物的种类。一万年前,当新石器革命同时在西亚和东亚爆发的时候,大麦、小麦,大米、小米等从众多的植物种类中被人类选育出来,成为人类的主要食物,随后这几种作物,便随着人类的迁徙,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分布版图和势力范围,并且相互渗透,丰富了人类的餐桌。以美食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因为中世纪后期,有来自东方的稻米经阿拉伯世界的传入,使得他们的餐桌上除了有小麦制作的披萨Pizza、面条spaghetti之外,还有稻米作的什锦饭risotto。

  稻米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相较于畜牲业和其它旱地作物而言,稻米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同时稻米的产量,和其所含有的特殊的营养物质,如精氨酸等,也能够繁殖和养活更多的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水稻生产最多的地方。公元100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首次突破亿人大关,其中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要靠大米来养活。而据明末宋应星的估计,这一数字更高达70%。今天,稻米已成为地球上30多个国家的主食。一半以上的地球人以稻米为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60-70%的热量和20%的蛋白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占全世界35%的产量。印度总人口中约有65%是以稻米为主食。日本是世界第九大稻米生产国,国内约有230万稻农。

  稻米改变了历史进程。虽然现在有种观点认为,水稻种植中产生的“一氧化二氮”也是全球变暖因子之一。但作为人工湿地,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方面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在中国,由粟作建立,麦作维持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之所以在历数千年之后没有走上如同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消失的命运,其原因即在有一条同样自西至东与黄河平行的长江,以其富有增产潜力的水稻作后盾接班,缓解了黄河流域的负担,而且后来居上,继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两千余年前,稻米经由海路和陆多种路径和多次的传播,进入朝鲜和日本。在日本,原本从事渔猎采集的绳文人受到了以种稻为生的弥生人的冲击,并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日本民族。日本人通过使用稻米作为自己的隐喻来反复地重构自我。稻米在日本人的身份认同问题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犹如‘韩国稻草屋顶’所象征的那样,稻米也是韩国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稻米作为一种作物、食品和商品在形塑和连接非洲、美洲、欧洲和几乎所有的亚洲地区的历史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2010年,英国丁堡大学的白馥兰(Francesca Bray)教授领导一支国际小组就开展了一项全球性的新稻史研究,并于201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们的研究成果:Rice: Global Networks and New Histories,稻米:全球网络和新史学。白馥兰教授认为,稻米的历史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交织在一起。

  稻米之路,也是稻作农业技术的传播与交流之路。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的牛耕,在大约2000年前中国东汉的时候,便由中国内地传到了今越南等地。用于稻田耕作的江东犁,自9世纪以前在中国唐朝的江南地区出现之后,也在中国及东南亚种稻区得到广泛使用。17世纪时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处看到当地中国移民使用这种犁,很快将其引入荷兰,以后对欧洲近代犁的改进有重要影响。用于稻田灌溉的水车,在唐朝的时候已传到了日本,用于稻田灌溉。12-13世纪日本从中国引进水稻品种“大唐米”,在日本围海造田中大显身手,成为低温地种植不可缺少的品种。源于中国宋代的旱地育秧技术,传入朝鲜之后,称之为“干畓稻”,并出现于17世纪韩国农书中。朝鲜干田直播稻品种也系从中国传入。

  作为稻米之路的源头,中国人对稻米所做的贡献,获得了世界的肯定。清代的康熙便运用单株选择法,对水稻的变异植株进行有意识的选择,成功地培育出一种新的优良品种“御稻”,并向南北各地推广。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对康熙此举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由于这是能够在长城以北生长的唯一品种,因此成为有价值的了。”20世纪60年代,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台湾本土稻种,培育出“奇迹稻”(Miracle Rice),为东南亚国家的水稻增产立下了丰功伟绩。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的论文更是被2002年4月5日的国际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评价为“具有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性工作”,对“新世纪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响”,“永远改变了我们对植物学的研究”,是中国“对科学与人类的里程碑性的贡献”。

  然而,稻米之路对中国来说,并不是单纯的一条技术和产品的输出之路,也是一条交流和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原产占城国(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稻由福建引种到江淮两浙。因其早熟、耐旱、不择地而生,尤其是适合于高仰之地种植等特点,促进了梯田的开发,粮食产量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其后不久,中国又从朝鲜引进了一个名为“黄粒稻”的品种。1955年6月7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要将缅甸深水稻种子引到中国来。

  稻米连接着人类的未来。截至2018年,世界人口估计为76亿人左右。据联合国估计,2100年将增加到112亿。这意味着粮食的需求也将相应的增加。而人类未来口粮所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作为人类最重要主食之一的稻米仍然被寄以厚望。2004年,联合国首次设立国际稻米年,主题为“稻米就是生命”。为一种作物做出这样的安排,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尚属首次。此前的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了被视为关乎未来(A Legacy for the Future)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的大型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GIAHS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这个项目中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水稻为基础的农业系统。到目前为止,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总数目前达到了56个,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欧洲、拉丁美洲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多的就是稻作农业系统。

  稻米之路依然漫长。

  《稻米之路》影评(九):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稻米之路映射的,无非是人类探索自然、文明繁衍的进步之路。它像是窥见中国人万年历史的万花筒,有奋斗之艰辛,也有丰收之璀璨。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与友人游历赤壁古战场时写下的名句,他形容人是像是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一粟一米,是非常渺小的不起眼存在。但事实上看似小小的稻米也有超过万年的繁衍历史,也有自己的天地和来处。

  7月6日,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稻米之路》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优酷视频全网独播。碰巧的是,当天,良渚遗址在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史前稻作文明乍听晦涩又单调,毕竟人类的日常生活已经对稻米这种食物分外熟悉了。但事实上,这种经过千万年依然延续着的植株,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其食物的身份,它的发现栽培与驯化之路所负载的更是人类文明的前进之路。

驯化“稻米”,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伟大插曲

  1993年,全身武装的探险队跨过崇山峻岭,披荆斩棘走到一处几十米的小山坡旁,没人想到,这个地方是人类文明一块不可忽视的高峰。在这里,人类第一次发现数万年前稻米的种子。《稻米之路》开篇便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荒郊野岭”,绵延万年的故事随之娓娓道来。

  第一粒稻米是如何被人类发现并食用的?

  在远古时期,人类依托于渔猎资源,生存全仰仗于大自然的馈赠。谁也无法想象数万年前沼泽旁边的野草能作为食物乃至后来成为财富信仰象征。

  稻米的原始物种特性喜欢雨水充沛湿暖气候,这样的生物特质就决定了其无法在北方大规模种植。稻米种植的初期对生态系统的要求条件很高,但是这种食物本身又具有着优良的口感,种植的艰难反而给与了珍贵和稀缺的特质。

  贾长有,本是个地道的农民。他的人生都因为发掘了9000年前的完整带壳稻米而改变了,时隔多年他依然激动。因为贾长有发现的稻米可以称得上是黄淮流域迄今为止最为饱满的稻米遗存。这也能够直接的证明稻米的演化,并非突然的演变而是渐进的改变。

  多个考古学专家在描述种植稻米时使用了“驯化”一词,这个词语原用于野兽。事实上稻米的种植过程中,野生稻到今天的栽培稻也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是一场数以千年的人类接力,挑选出稻群中颗粒最大的反复种植出最好的植株。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文明时期,“驯化”意味着无法确定的漫长等待。

  《稻米之路》结合了实地考察、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的各种数据,娓娓道来人类最主要食物之一的稻米从古至今的传播,以及与人类社会密切的关联。

  关于稻米在人类社会中的繁衍驯化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拼凑出了历史的痕迹,从野生稻再到栽培稻,物种本身的驯化历史超过万年,栽培技术和劳动工具的历史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农具发展促进了原始族群的长期安定,风餐露宿的渔猎经济得以终结。

  当然,更多的真相依然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已经无法考究。

  因为过于珍贵与来之不易,对稻米的感情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稻米是《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劳作的艰辛;又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对富足的向往……这种向往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金色无垠的稻田可以称得上是每一个人精神中最满足的场景,而追寻稻米驯化过程的本身便是一部人类探索自然的不朽篇章。

成长的稻米,是农耕文明繁衍的变奏曲

  汾城李安用黄土混合麦秸秆做成泥缸盖,他精心选小米洗净蒸好再放入透气性强的陶缸内。缸盖的制作要沿用古法不仅工艺麻烦,蒸熟的小米要再发酵4个月之久。与许多用高粱酿醋的人截然不同,汾城因为一贯高产的小米一直延续使用小米酿醋的传统。

  时间回溯,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如果稻米本身继续遵循着自然天性,它还会成为世界上三分之一人口的主食吗?

  无论是现代还是远古,北方地区的主要作物还是以小米等作物为主。稻米天性喜温暖潮湿,在寒冷北方无法量产,因此无法与北方的原生抗旱小米植物相抗衡。若就此却步,我们今天的食谱也会截然不同,而事实上因为稻米的稀缺与珍贵反而使人们更加喜爱。因此也直接导致了南北方对于主食的不同选择,甚至间接的影响了南北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

  《稻米之路》展现出其独特的学术严谨性和辩证思维,真实的史料加上动人的故事,给观众描绘出了在上万年自然环境的极致变化中,稻米被中国文化驯化的奇妙之旅,很好地诠释了食物的变迁,以及背后人的精神文化的变迁。

  透过这部纪录片的独特视角,我们能够看到,稻米的繁衍之路与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历史上多次的zz中心南移,使得北方的劳动力和耕作技术得以转向南方,也导致了南方的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北方的结果。

  年过六旬的老人们激情澎湃的唱着华阴老腔,这种艺术世代相传,已逾千年。老腔风格活泼富有生命力,有人称老腔是祭祀使用的,而考古学家则认为华阴老腔改编于船工号子。

  这些合理的推断在《稻米之路》中的精彩呈现,进一步勾勒出中国人与稻米的特殊关系。而这种“命中注定”的不期而遇,也最终构成中国人命运中的骨气与血性,乃至形成最终的审美。

  事实上人类的介入已经完全改变了稻米的地域限制。封建社会时期发达的漕运,更是将南方稻米输送至北方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达。在政权更迭较快的古代,流转的人口也将喜爱稻米的饮食基因扩散至全国。因此可以说,“稻米之路”与中国发展的命运总是息息相关的。

  植物的驯化总是与人类社会的进程相伴相生的。如同《稻米之路》中所讲的“农业社会之后,农业作物的生存都是由人类决定的”。无论是对稻米的培育再到对稻米的运输,种种痕迹都直接表明了植物接受着人类的影响。

  食物供给给人类能量,也在不同程度塑造着人。而以稻米为主食的稻作文明更一步步的影响了东亚乃至世界。

  从目前已经播出的两集内容来看,《稻米之路》绝非简单的植物学内容,其内容不仅覆盖了商业、民族、信仰、古代zz范畴,它更是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的话题。稻米的种子发源于中国,接着横跨大海到了日本,除了南极和北极,已经遍布了每一片适合生长的地盘。

  穿越亚欧大陆,稻米给予了地球半数以上的人口生存能量。它促进了多种文化的产生和民族间的融合。一碗米饭不仅仅是可以补充能量的食物,它更是一条由远古延伸而来的路。《稻米之路》用一帧帧精致的画面,和一个个质朴的故事描摹出一条清晰可见的“路”——当我们与万年前史前人类的足迹相遇,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驯化植物、建立城邦、振兴科技,直到成为现在的我们。

阅读更多原创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