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朱元璋明朝的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12-28 14:14:28

  传说,元天顺元(1328年)八月初八的夜里,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农户家中突然冒出一片红光。周围的邻居都以为是着火了,纷纷前去救火。结果等大家赶到这农户家时,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原来是这农户有婴儿出生。面对这一奇怪的景象,邻居们都惊叹不已。当时民间流传有赵匡胤在出生时红光满屋的传说,大家便纷纷恭喜这家主人:“五四,你真是好福气啊,这可是天降祥瑞,这小孩长大后一定会大有出息。你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少年朱元璋明朝的历史故事

  这个叫五四的男人,便是婴孩的父亲——朱五四。因为第一次看到如此奇观,老实巴交的他边点头边说:“借大家吉言,希望这臭小子能有点出息,也让我们朱家能脱贫致富,让我这把老骨头也能享几天福。”朱五四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在若干年以后真的让朱家“脱贫致富”了。

  元统一后,定下个奇怪的规矩,没有读书和做官的汉人是不允许有自己的名字的。穷苦人家都以自己出生的日期或者父母年龄相加的岁数为名。以朱五四家为例,朱五四的爷爷叫朱四九,父亲叫朱初一,大儿子叫朱重五,二儿子叫朱重六,三儿子叫朱重七。而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因为出生在八月初八,则取名朱重八。

  元朝后期社会动荡,小重八的出生并没有给家里带来祥瑞,而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本来就贫穷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生存下去,朱重八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去给地主刘德放牛。就算是这样,朱重八仍然是严重营养不良,饿得皮包骨头。不仅如此,小重八还经常被地主责骂甚至毒打。一次,因为实在太饿了,朱重八和一大帮放牛的小伙伴把刘德家的一头牛杀了,找了个破瓦罐炖了,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餐。吃完后,大家突然意识到要大祸临头了,虽然肚子饱了,但是牛没了,刘德问起来怎么办。谁家能赔得起一头牛啊!小伙伴们都非常害怕,朱重八也不例外。这时他突然看到地上那根吃剩下的牛尾巴,顿时计上心头。他收拾好牛骨头,把牛尾巴牢牢地插到山上的一个石头缝里,然后带着小伙伴回到刘德家。朱重八装出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对刘德说:“老爷,不好了,牛不见了,钻到山里去了。”刘德自然不信,跟着朱重八来到了石缝处,发现牛尾巴就像长在牛身上一样,怎么拔都拔不出来。吃了哑巴亏的地主拿不出其他证据,只能责打朱重八一顿了事。因为这件事,朱重八在小伙伴中有了很高的威信,成了小伙伴们的“头头”。

  虽然儿时的日子很艰苦,却也有快乐的时候。朱重八和小伙伴们最玩的是一个叫“当皇帝”的游戏。小重八每次都被推选为“皇帝”,并且有模有样地封这个小伙伴为大将军,那个小伙伴为大丞相。小重八将一块木板戴在头上假做王冠,坐在一个土堆之上;小伙伴们则各拿一块木板,捧在手上,然后全部下跪,高呼“万岁”。此时的小重八俨然王者,玩得不亦乐乎。

  也许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小时候的游戏,在几十年后却成真了。这个曾经坐在土堆上的少年成了后来的明太祖,而这些在下面“叩拜”的小伙伴中很多人都站在了金銮宝殿上。像徐达、汤和、周德兴等,长大后跟随朱重八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加官晋爵,显赫一时。

  明朝的历史故事:时势造英雄

  朱重八十六岁的时候,濠州发生了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人民生活极为艰辛。为了生活,朱重八的三哥倒插门做了上门女婿。次年春天,旱情缓和了,农民们终于松了口气。可没两个月,濠州又发生了虫灾,蝗虫铺天盖地满天飞,把地里的庄稼吃得干干净净。正当农民们欲哭无泪的时候,更大的灾难来临了,濠州发生了瘟疫,先是一个人又一个人倒下了,后来是一个村子接一个村子的人染上了瘟疫,到处都是尸体,到处家破人亡,整个濠州哭声一片,惨不忍睹。

  朱重八一家也没有逃过这场瘟疫。眼看着父亲、母亲、大哥先后离开人世,可家里却穷得连口棺材都买不起,更不用说安葬亲人的方寸之地,朱重八真的是一筹莫展。无奈之下,朱重八只能找到邻居刘继祖帮忙:“大叔,您看我爹妈没了,大哥也走了,虽然现在我们没得吃没得穿,但我还是想让他们入土为安。您能不能行行好,施舍我一块地,让我把爸妈和大哥埋了。”刘继祖是看着朱重八长大的,知道这孩子从小懂事,又孝顺,想了想说:“我们家就剩那块坟地了,本来是留给自己的,我先送给你吧,等你以后有办法了再还给我。”于是朱重八和二哥找来几张草席,包裹好离去的亲人,让他们入土为安。

  走的人已经走了,但是活着的人还得生活,为了生存,朱重八和二哥只能另谋出路。他们最终决定分开,各自逃命。离别时,朱重八几次想调转头看二哥,但他强忍住了,埋着头一直往前走,心里想着一定要闯出一条生路。

  当时的元朝,饿殍满地,各处都在闹灾荒,朱重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在附近一个叫皇觉寺的寺庙出家,做了一名和尚。朱重八到皇觉寺后,每天要扫地、上香、敲钟、洗衣、烧饭,忙得团团转。尽管这样,他仍经常被老和尚斥责。随着饥荒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靠收租过活的皇觉寺也支撑不下去了。无奈之下,住持只好让和尚们到各地化缘。朱重八也被迫拿起钵盂出去化缘了,这一去就是三年。

  如果说贫苦的生活让朱重八过早地尝到了人情冷暖,而想有一番作为的话,那么,三年的化缘生活则使朱重八增加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结交了不少的英雄豪杰,为他以后成就一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当朱重八重返皇觉寺时,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和尚了。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以韩山童为首的白莲教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一时间各地民众起义风起云涌。次年,郭子兴与孙德崖也在濠州发动了起义。元政府为了平定叛乱,到各地征召壮丁。同时对起义军进行了非常残酷的镇压,在各地也增加密探,一旦侦查到有参与起义的人就立即捕杀以儆效尤。

  这时,朱重八的儿时玩伴汤和给朱重八捎来了一封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朱重八看完信后,不动声色地把信烧了。本以为这件事处理得神不知不觉,谁知还是被人告到了官府。为了活命,二十五岁的朱重八只好脱下袈裟,含泪和师兄弟告别,投奔郭子兴的义军去了。从此,朱重八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

  当时濠州已经被元军包围,郭子兴的义军已是自身难保,很多人不看好这支义军的前途。郭子兴见危难当头竟然还有人来参军,十分高兴,直接让朱重八做了自己的亲兵。朱重八感激不尽,表示一定好好干,不辜负郭子兴对自己的厚望。

  到了义军后,朱重八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不但英勇善战,处事冷静,而且人也极讲义气,不仅得到了郭子兴的器重,更是得到了普通士兵的拥护。再加上汤和的帮助,两个月后就被提拔为亲卫九人长。当了军官后,朱重八的才能进一步得到体现,打仗的时候智勇双全,身先士卒。他将获得的战利品全部上交郭子兴,又将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这样朱重八在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郭子兴也越来越倚重朱重八,视其为自己的智囊,并任命他为一支部队的统帅,还将自己的义女马秀英嫁给他。也就是这个时候,朱重八将自己的名字正式改为朱元璋。所谓璋,是一种顶端较尖锐的玉器,朱重八是想把自己变成诛灭元朝的利器。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适时势”,在动荡的时势中,朱元璋被一步一步地推到了刀尖浪头之上,但他很快适应了当时的时势,并在后期反元的浪潮中,建立起了自己的不朽功业。

阅读更多精选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