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有一户人家,父亲有一个儿子,父亲性格喜怒无常,他爱喝酒常常喝的烂醉如泥,喝完酒他就喜欢发飙,而他发飙的对象就是这个可怜的儿子,儿子常常看到父亲喝醉酒后就不敢回家,因为他在家里面临的不是挨骂就是挨打。但是,他也并不是完全讨厌父亲喝醉酒,因为有时候父亲高兴,喝完酒常常抓住他像个孩子一样和他一起玩耍,他也喜欢一起玩耍时的父亲。所以,实际上他所希望的不过是父亲每天都能够有值得高兴的事,父亲的情绪影响着全家人的情绪,父亲高兴他就会得到快乐,父亲低沉他就会陷入苦难。
父亲在当地颇有威望,一般村民都会顺从着他说话,但大家都知道越是有威望的人他就越有不为人知的苦处。这位父亲也不例外,他出身低微,在他的父亲那一辈没人能够瞧得起,在他已经成家立业将近三十岁的时候,他默默发誓一定要让本家族的人在他这一代抬起头,经过不为人知的努力他终于成了这里最有威望的人。然而在他这期间,他每次的痛苦与磨难只有他的儿子最能体会到,因为他是用酒来消愁的,喝完酒回到家就是打儿子,并对儿子讲他的难处,儿子毕竟是儿子,他最有感触的只不过是身上的疼痛,至于他的难处是无暇顾及得上听的。
时间在慢慢流动,儿子也终于长大了,父亲也终于抬起头了,喝酒也比以前少很多了,现在喝酒更多的是怡情,因为父亲的苦难日子已经烟消云散了,但是儿子却始终忘不下儿时的疼痛。那时候父亲接近于酒鬼,而儿子常常像是受到惊吓的小绵羊,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做一个动作,儿子自卑复杂的性格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现在世道变了,父亲也终于完成了他翻身的愿望,但是孩子却成了一个会说话却不敢表达的哑巴。可怜的儿子,这是谁的错?大家在背后对孩子议论纷纷,但是在父亲面前却又是对孩子赞不绝口,目的不过是取悦于父亲。
孩子的个性也非常的明显,他有些继承了父亲年轻时的性格,经常动怒,对事物常常看到的都是坏的一面,他生活的很忧郁,他厌恶身边环境的虚伪,他从来不迎合任何人,因此他也从来不招人喜欢,在学校也是如此。
父亲当时看到了上学的好处,便极力支持儿子上学受教育,也幸亏儿子脑袋还比较灵光,上到了大学。在大学里他看到的更是整个社会的无耻与下流。他调不过来自己的思想,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因此他常常在痛苦中生活着,他是一个可怜的人,从小到大都是。
现在父亲已经转变为一个慈父了,他寄希望于儿子,因为儿子上到了大学,在儿子上大学期间他每天都思念儿子,好像有滔滔不绝的话要对儿子说,但是现在他很难见到儿子,也很难接近儿子。每次儿子回到家他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因为儿子受到这么高的教育在村子里还是一件少见多怪的事呢!但是儿子对父亲却并不买账,他知道父亲太过于注重外人对他的看法了,父亲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自己享受到光荣,但其中又何尝没有包含父亲的感情呢!儿子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和父亲对抗,让他和解一时半会儿他还不能够接受,因为儿子觉得这对他不公平,因为从小到大他都是受害者,从来都是,没有一次不是。但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他是不可能让父亲还的,儿子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这个家庭的矛盾已经从一个矛盾转变为另一个矛盾了,只是不知道这矛盾什么时候才能消除。
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仍然持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