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笔本站共收录文化随笔7041篇

“相亲”

前天是个星期天,也不知是什么驱使,下午突然决定出去见个人。走之前,我叫上了两个学生,一个是两年来一直陪伴我的爱徒,好几篇杂文都曾提到过。他姓锁,开锁的“锁”,不多见的姓氏,祖籍宁夏,信奉伊斯兰教(回族),有十余年的社会经历,早年在酒店做服务生,后来当了部门经理,又转行从事营销,在青岛的公司和我同事,这次跟随我一同来到温州,目前担任公司培训部教练。他年龄不大,可也到了而立之年,不过还没结婚,有个漂亮的女友,暂没来温州,算是“分居两地”,至于婚姻真不好说,只能看他俩的缘分了。他为人谦逊,性格温和,乐于助人,做...

文化随笔 2022-11-03 11:51:39 赞(0) 阅读(760)

冬日漫步

在一个即将离去的年份的冬日,我一个人默默的呆在家里,准确的说是在多年漂浮不定的“临时”的家。很长一段时间了,不得不卧床,虽不是什么大病,可也算比较伤人的病毒重感,加上那个常年落下的,不死不活的“老慢支”,连续数日的三五分热度,折磨的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一大早,我走到屋子后面的花园里,说它是花园,比起自己上海的园子真没得比,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草丛、树木和阳光。抹去淡淡的雾气,漫步在清馨的晨曦中,仰头的感觉真好,几个喷嚏之后,整个肺叶都舒展开了,看着明晃晃的天空,仿佛第一次领悟到生命的含义。在一块溜滑的...

文化随笔 2022-11-10 13:14:08 赞(0) 阅读(1007)

漫谈“海刁子”

说起“海叼子”,也许北方人知道的不多,杭嘉湖一带,尤其上海人(老上海)一定都知道。其实,“海刁子”就是百姓中不登大雅之堂的,对浙江“海宁人”的一种“贬称”,就像说上海人“精刮”,山东人“侉子”差不多。从字典上查,凡带“刁”字的都不是什么太好的词语,比如“刁钻”、“叼很”、“小刁模子”(上海口语),听上去就给人“坏”的感觉,这种“坏”还不是一般的做人“差”,里边还包含这“阴险”、“恶毒”之意。就说“刁钻”吧,一般解释“狡诈、狡猾”,就是为人极刁,专打听人家的细事,喜谈乐道(不上台面的隐私)。有的做人刁钻的,...

文化随笔 2022-06-15 09:38:11 赞(0) 阅读(331)

暑热意爽

今天真热,说是最高温度35°,其实真不止,主要是气压低,让人感觉窒息。好在是双休,很多人躲在家里,我也不例外。看了一下台历,才知今天是农历大暑。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介绍: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天是农历23,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也最高,因这时太阳正在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20°),此时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有旱、涝、风灾等情况,因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的任务很重。小时候读书,课本里都讲过二十四节气,可城市...

文化随笔 2022-09-26 10:45:30 赞(0) 阅读(2039)

关于酒

酒确实是个妙物。不喝酒的日子,大家彼此都相似,喝了酒的日子,就各不相同了。几杯酒水落肚后,觉得飘飘然、醺醺然,于是,平素沉默寡言、道貌岸然的人,会绽出笑脸,玩话、笑话、差话、脏话、下流话就会被梗直的舌头从两片唇间不断顶出,生活透明的色调和柔和如蜂翼的韵味就溢满了空间,再被量大壶空者灌下几盏,则就玉山颓欹、吞吐纵横,甚至撒疯骂座,哭笑无常了,这是酒劲。 对于酒,我有着多年的体验。第一次饮酒是在西师大和几位多年未见的同学聚饮,其时我们在座的是三女五男。八个人高中时可以用相交甚笃冠之,于是大家鼓噪而饮。我开始坚...

文化随笔 2022-03-07 08:49:51 赞(0) 阅读(563)

我的“七夕”——2011

哇,唱唱歌太爽!好久没这么唱了,K歌的感觉还真好,如同被人扯开肺叶,让气息穿透全身。大前天是七夕,本想当天就感言一下,可回来就感到累的不行,K完歌喉咙都哑了。七夕的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早先这都是女孩子家的事情,老爷们很少沾边。七夕的夜晚,女人们会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自从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被称其为“中国情人节”。可好多年了,这样的节日似乎与我无关,会写点文章“过过瘾”、“痒痒心”,过了就一了百了。坦言说,我也想过“情人”问题,好...

文化随笔 2021-09-27 06:46:29 赞(0) 阅读(935)

“小聪明”与“大智慧”

“小聪明”与“大智慧” 现代汉语中,人们常常将“聪明”与“智慧”两个词组并列使用,称之为“聪明智慧”,用来表示某个人的精明和才智。其实,“聪明”与“智慧”这两个词组虽然可以并列使用,却并非并列关系。 以愚门外之见,“聪明”与“智慧”在内涵上的区分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小处说,“聪明”可以表示一个人的精明程度,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才智深浅却显内涵不足;“智慧”可以表示一个人的才智深浅,用来表示一个人的精明程度却显外延有余;从大处讲,“聪明”可以表示一个人的技巧,却不能表示一个人的雄才大略;“智慧”可以表示一个人的雄...

文化随笔 2022-07-28 02:20:58 赞(0) 阅读(416)

伟大之神

营销,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起“营销”我很感慨,风风雨雨几十年,一路走来可谓蹉跎秋夏。有时在街上,我会遇见一个小小的销售员,可能手里只是一份人生保险单,也可能是一张新楼盘的推介书,或者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商品:生日卡、毛毛绒、易拉罐、方便面……诸如此类会有很多。有人会说,不就是些“跑街”的?除了油嘴滑舌,充其量是个苦力活。毋须辩解,销售人员就是这样,一天不卖出手里的商品,可能吃饭住宿都成问题。如今社会更现实,人与商品的关系亦是如此,说白了这也属于公平交易——“等价交换”! 有个词句叫“敬畏”,是对人和对...

文化随笔 2022-08-02 20:40:40 赞(0) 阅读(1233)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大家好! 我是10级中文3班的木子三皮猪,我的演讲题目是: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莎士比亚说,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可见文明礼仪是一剂挺不错的开胃药。而我要说,在社会生活中最让我们快慰的就是我们交往对象的礼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明礼仪。 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如果不讲文明礼仪的话,就像一个人在大街上行走没有穿衣服一样的让人胃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刺猬取暖,靠近了会扎着,离远了,又冷,所以保持一个好的距离,刺猬们才会和谐相处。而文明礼仪就是让我们和谐相处的一个好距离。 我们共...

文化随笔 2021-12-21 08:08:07 赞(0) 阅读(1092)

文史(1):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鲁迅先生有一本杂文集,取名《南腔北调集》。先生解释说,:“据说,我极喜欢演说,但讲话的时候是口吃的,至于用语,则是南腔北调。前两点我很惊奇,后一点可是十分佩服了。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表面看,一个南腔北调的人,总不免有些滑稽,而实际上,鲁迅先生要表达的却是一个保持独立个性,不做随声附和的传声筒的品性。这正如他的诗:“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他永远带着不媚俗,不向黑暗现实社会妥协的人生态度。 谈南腔北调,追根溯源,巧得很,这个成语出自鲁迅的...

文化随笔 2021-11-15 17:09:12 赞(0) 阅读(627)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