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假、大、空 今年
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自己真实的思想。专家指出,近年来发现考生编造情节的现象较普遍,一些考生为博同情得高分,不惜编造,如家里父母“离婚”、“死亡”之类的假情节,很明显看出是编的;还有的考生动辄编造一些离奇荒诞的故事,如星球大战、未来世界等。这类文章今年很可能“碰壁”。 专家指出,一篇作文能否打动阅卷教师、得到高分,因素是多方面的。情感真挚是首要的,即便是源于生活的虚拟情景,也应包含着真情实感。那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必定不受欢迎。 误区二:仿、套、抄 近年来,一些考生抱侥幸心理,临场将考前背下的佳作进行仿造、套抄,这种现象引起了阅卷老师的高度关注,今年评卷
规则规定,一旦发现作文为抄袭作品,将作严肃处理,直至判
零分。 专家称,考生备考多读范文有必要,但关键在于从其中揣摩文章立意、构思,学习语言、表述为己所用,而不是模仿、套抄内容。 误区三:选材老一套 “
材料新鲜”是今年高考作文材料的要求,它考查考生的阅读是否广泛、对生活是否关注。在近年的高考阅卷中,经常发现考生在选取材料方面“老一套”,举出的例子是用过千万次的,如屈原、雷锋、居里夫人的例子都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再则,部分考生喜欢在作文中堆砌材料,却缺乏针对性的分析论证,这样空洞的作文再不可能得到高分。 要写出鲜活有灵魂的华章,专家建议考生可将目光放到身边来:
成长道路、身边人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 误区四:文体怪异 话题作文是不限文体的,于是一些考生在高考中,“怪文体”也就出现了,不符合任何一种文体的规范,成了“四不像”;另外则是考生一心想
创新,写出的作文却是内容与形式严重不符。 专家称,高考中创新可以,但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文体形式一定要与内容符合;二是既然
选择了一种文体,就应按照文体的特点、要求展开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