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忆古惜今
可怜四面皆蛮城,未晓何时起楚歌。
看得峡湾不设舰,东迎美佬北牵倭。
冤魂血迹今犹在,欲以深情洗冤仇。
叶落花开今比昔,枯枝老藤不可朽。
花艳何期枝作碍,为拈花蕊暂低头。
珠散盘落前功弃,失算不改悔千秋。
人心凝聚坚如玉,同甘共苦永不休。
——有感于抗战胜利60周年
历史不必全记得,全记得就难以抛下昨天;但历史更不能全忘记,全忘记就会少很多前进的勇气。 (这段文字有点哲学的味道。)
六十年有多久?(问得也很有意思。)
六十年可以让一个豆蔻女儿成为一个耄耋老人;六十年,可以将一个呀呀学语的孩童变为年过花甲的老人;六十年,可以让两代人先后走过“而立”……(这段文字就更精彩了---说明作者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
沐浴在和平的阳光和雨露中,我们也许很少会去回忆并思索那个渐行渐远的战争年代,那段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历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这个特别的年份里,我们再次看到在世界每一个珍惜和平的角落里掀起的纪念抗战胜利的热潮,再次感受到爱好和平的人们对抗战英雄们由衷的怀念和敬意。(这个语段中,作者用到了几个长句,这一点看似容易,但做起来挺难。因为一般同学想短句都会出错,何况长句?长句修饰成分多,可以表达复杂的意思,但很容易写成病句。所以,没有足够把握时,还是不要写长句。)
今天我们站在60年的门槛上回顾历史、缅怀过去。卢沟桥的炮声还在耳际激荡着抗日热潮。我们有什么理由忘却那些因战争而逝去的鲜活面孔?那一群人带着中国的子弟兵粉碎了法西斯的侵略,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捷。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把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他们是永垂不朽的人们。(这一段文句就别扭了,最起码念起来不顺口。)
60年后的今天 ,或者他们都在某个地方审视着我们,看着中国大病初愈,看着中国在文革后绝地重生,看着中国在一路艰辛中进步中。让我们时时记住他们的教诲,把他们的牺牲消融在祖国的建设中!让我们铭记这些人吧,还有他们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段文字像喊口号,缺乏感染力。)
点评:本文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精彩,主要原因在于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前半部分更有文采,后半部分更像是某人在做思想工作。段与段之间跳跃性过大,缺少过渡和联系,是本文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