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的启迪”为话题作文。
注意: (1)自拟题目。
(2)文体不限。 (3)字数不限。 话题分析 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不能只是观看,历史是应该给我们一些启迪的,什么样的启迪呢?国家兴衰、个人命运,国防、外交、教育、科技等各方面都有启迪。写作时可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感知,对现实的体味来抒写历史对自己、对他人的启迪。 访问名人古迹、历史景观,阅读历史名人著作,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历史演变角度探索文化、科技诸方面的问题,都是与话题有关的,都在可写之列。
佳作示范
江苏 周三省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我奔向曲阜,以我十二万分热血与热泪的拌和;我奔向曲阜,以我五千年思愁锻铸的铁骨和忠肠;我奔向曲阜,以我年轻
生命磅礴时空的大智与大勇;我奔向曲阜,从每一道夹满历史风尘的砖缝中邂逅一位久违的圣人…… 一道又一道高高的门槛,一级又一级长长的台阶,一重又一重巍巍大殿,一层又一层深深的院落。秦砖、汉瓦、唐松、宋柏、清碑。古人已远,只可仰望万层台阶之上的琉璃殿宇,任空灵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前方,圣人的威严高高在上,萋萋绿草中仍可想见当年弟子三千的大家气派;身后,斑斑红墙虽经雨侵风蚀却依然炫目,似乎还可映出千年电闪雷鸣中岿然不动的身影。谁也说不清有过多少回日升月落,可谁都明白,有个古老的魂灵在这方圣土上回旋不散。他日夜如约地凝望九州的每个角落,因为每一寸土地无不灌注他博大思想的血液。肯定地,他见过山长水阔的豁达,见过巷陌人家的灯火,见过胡马嘶风的悲凉,见过仰天长啸的壮烈。可最终,他依然执著地在这儿留守,日复一日地倾听暮鼓晨钟,接受凡夫俗子的拜谒。 不知不觉,已走到路的尽头,回过身去看,这仅仅是一个古老的庭院吗?不,那是岁月留痕刻下的一帧残简。曾经,大地是它浩荡的书页,一砖一瓦是它挥洒的字印。如今,它只剩下一阙断章,立于纷嚣凡尘,供今人悬想她原先的厚重与繁华。 历史给了中国人一个孔子,一处圣迹,可它也开了个着实不小的玩笑。它让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却终不得志,死后留与儿孙的也只是三间茅舍,一座孤冢。后来秦始皇烧过他的书;更后来,汉武帝给他扶了正,一纸“独尊儒术”的诏书让他在供龛中被参拜两千多年。一
时间,他似乎平步青云,飞上了九重灵霄宝殿。可谁也不曾想到,当这位老先生安静地沉睡了近两千五百年后,又莫名其妙地刮起了一场“批孔”的血雨腥风。有人撞倒他的碑,砸毁他的像,掘了他的坟。可怜一世圣人生前奔波游历,身后竟也难求一方清净! 记不清了,有多少帝王将相戴着你的面具生杀予夺;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打着你旗号褒贬评说。你心力憔悴地为一顶顶皇冠加冕正名。时过境迁,又是你,无可奈何地亲手点燃焚烧每个王朝没落的火把。你亲身交付每位君王一套钳制民众的枷锁,可你不明白呀,锁得最深的人儿正是你自己!可悲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啊,你竟成了帝王统治的仪仗!开国王朝震天动地的乐声中,你恰是那站在最低台阶上的拜者。 今日大成殿依旧香烟缭绕,清香燃起,烟尘升腾。冥冥中,老夫子向我款款走来,脸上依然挂着千年不变的凡人的微笑。历史的笔开始在我手中颤抖,教科书上那笑容可掬的老头儿,被涂过太多的油彩。 还世人一个真实的孔子吧,老人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简评 文章把孔夫子放在五千年历史雨侵风蚀中审视:既看到夫子身前寂寞身后名,又看到夫子经受“批孔”的血雨腥风;既看到夫子受世代凡夫俗子的拜谒,又看到夫子站在最低台阶上朝拜后代封建王朝天子;既看到夫子的宏博威严,又看到夫子“被涂过太多的油彩”……开篇四个“奔向曲阜”似排山倒海,破空而来。在作充满激情的理性思考以及形象的描述之后却以“还世人一个真实的孔子吧,老人家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作结,似慨叹,似调侃,似无奈,似沉思,触发读者思考与探求的欲望。
天津 韩素
我在万物肃杀的冬天遇见你 看你怎样在冷冷的西风中 唱白衣如雪的壮词 我在夕阳满天的古道遇见你 远望你纵马踏
花而来 我当肃容裣衽为礼 我在明月如水的夜晚遇见你 看你在湖边横剑起舞 我会殷勤侍奉 拂开你眼前飘满的柳枝 风迎面吹来那昏黄的画幅 是团溯古的火焰 我倚着暮春的修竹 悄数你洒落衣襟的泪珠 你爱山清水秀 抑或滚滚黄沙 如果你忧绪无边不妨去看看 江南的
春雨和杏花 简评 本文作者把这个历史命题用诗歌来迎对,让人耳目一新。 诗要用形象思维。此诗构思了大词人辛弃疾面对西风唱壮词、纵马踏花夕阳道、月夜湖边舞飞剑的意象,让“我”相遇,表达“我”对词人的崇敬和热爱。时空错位点燃溯古的火焰。“我”的崇敬中又交织着对大词人终生壮志难酬的愤懑与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