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禁的在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朱子清先生到底为什么要写下这篇《荷塘月色》?作者从去荷塘的途中走过曲径、树、看到月色。不免产生淡淡的哀愁。在凝望荷塘边景时(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月光 ),不免产生淡淡的喜悦 。
我们眼见的荷花:“袅娜”“羞涩”“点缀”微风迎面还“送来缕缕清香”“仿佛……渺茫的歌声……”;
我们眼见的荷叶:“与花……颤动”“肩并肩密密的挨着”“凝碧的波痕”;
我们眼见的荷塘:“薄薄的青雾”“浮”。
我们眼见的树林:“弯弯的杨柳”“稀疏的倩影”“漏着几段空歇”“树缝漏着一两点灯光” “月光是隔……荷塘上”。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于是朱子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就成了谦谦君子,成了抒情散文中的异苑奇葩,成了
散文史上的牡丹风华。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周敦颐《爱莲说》里说得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我深深的陶醉在这两位大作家的笔下,细细品位,宛如一幅幅淡淡的丹青,幽幽挂在我们的眼中。令我们挂念、令我们思、令我们深深的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