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窝头作文

发布时间:2019-05-15 15:32:22

  窝头,方言中也叫“窝窝儿”的,词典注曰:用玉米面、高粱面等杂粮面制成的圆锥状食物,底有窝儿,因此叫窝头。

  其实,窝头的种类多得很,按制作原料的分类,就有玉米面、地瓜面、高粱面、柿子糠、榆皮面以及菜、叶等几十种。每一种里根据程度不同又有几类之分,如玉米面窝头就有全玉米面,两把玉米面一把地瓜面、一把玉米面两块杏叶之分。好在我不是窝头研究专家,否则一一列举出来,谁也吃不消。

  小时候吃过几年窝头。现在想起来最软的是地瓜面窝头,最甜的是柿子糠窝头,最难咽的是树叶子窝头,全玉米面的窝头从没有吃过不知怎样。叶、菜窝头吃得最多,是掺了榆皮面的,榆皮面很粘,菜叶什么的就粘在一起了。但很苦很涩,咽不下去。

  七八岁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鼓了农民干瘪的钱包,餐桌上的样渐渐丰富了起来,我也告别了天天吃窝头的历史。日子一久,我便忘了窝头的滋味。

  意外的,九零年市里实行粗细粮搭配,学校食堂每周一、三、五中午蒸窝头。铁饭碗里有了窝头,师范生们个个愁眉苦脸,不情愿得很。那种窝头,掺了不少的白面,也有糖,甜甜的,我觉得很好吃。后来接二连三地出现了“黄金塔”的风波,泔水桶和洗刷池放满了金黄的窝头,甚至,竟有些跑到了老师办公室的窗台上。结果,后来窝头换成了煎饼,后来煎饼换成了米饭……后来我毕业离校,学生的伙食就不知道了。

  父亲也不用吃窝头了,但五十年前,邻家老妈递给他的那个窝头却让他至今难忘:爷爷被抓壮丁下了关东,七岁的父亲饿倒在路旁,昏昏沉沉的睡了不知几天,一个窝头救活了父亲,他终于站了起来,到了邻村的姑家。那个几乎完全是杏叶、羊荚叶团成的窝头,成了父亲饭前永久的话题。

  四岁的哥哥老盼着父亲回家,父亲出夫修水库,临回家时饿了半天肚子,省下个窝头带回家,让终日吃糠窝头菜窝头的哥哥拿在手里玩了半天,才一小口一小口吃完了,生怕掉了一粒饭屑。幼小的心里,“父亲回家”和“领窝窝儿”连成了必然,可他哪知道,四十岁的父亲眼中流出了多少无奈的男子汉之泪。

  一个盛着几块咸菜,一个窝头的小瓦罐,哥哥提了整整三年。在五里多路外的学校上完了初中,哥哥没能继续升学,带着第一名的成绩和装满小瓦罐的遗憾和无可奈何,回了村。当终于能够不吃窝头时,他早已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只能整日与土禾为伴,重复父辈的旧路。

  饭桌上彻底消失了窝头时,我长大了,并且当了教师。可是,当我向学生讲述一些窝头的历史时,有好多学生问我:“老师,窝头是什么东西?好吃吗?”

  我不能准确的解释什么,但我却想让他们知道:当你们连馒头也吃的乏味时,请你咀嚼一下父辈们曾经吃过的窝头。

阅读更多叙事作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作文频道。
喜欢作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