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的课程仅仅4天,我却学到了各种食品雕刻的技巧:旋、刻、削、戳、切、压等各种刀法,整雕、零雕散装等各种雕刻类型,围边、对称、盘心等各种布局方式。然而学习过程中体味更深的,则是“食品雕刻”这项历史悠久的艺术遗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经过3天系统的学习,终于进入了自主创新阶段。早在第一天,我们小组就开始谋划了:“我们先雕一个亭子,另外刻上几朵梅花,名称就取‘来往亭前踏落花’。”“不行不行,没深度。”“那就做一颗爱心,取名‘让世界充满爱’。”“这怎么可以?题材也太老旧了!”“哎,咱连有什么材料,怎么搭配颜色都不知道呢!还是到了周四再说吧。”我们终于停止了讨论,恋恋不舍的,每位成员依然在心中悄悄勾勒着“最美的图画”——色彩与画面相配,诗情与寓意并存。 到了周四下午,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便积极的讨论起来:我们采用对称布局,要有比例、有角度,但却在具体内容上发生了小小的分歧:有同学说:“用心里美萝卜雕刻一个红色的小家,旁边以土豆为栅栏,再加上星星点点的香菜作为篱笆四周绿色的生物,颜色多鲜艳,感觉多温馨,创意多新颖!”,也有同学说:“我们用白萝卜雕刻宏伟的教堂,四周用黄瓜做成的月牙花瓣当路边的绿化,再用胡萝卜、土豆、心里美萝卜雕刻5瓣小花,带给大家圣洁而美好的,对爱的憧憬,不是更好?”直到最后,我们投票决定也没分出个谁胜谁负。我与另一位同学不谋而合地想到:将两种想法融合在一起,不是一幅完美的、充满爱的画面吗?定能带给大家温暖、和谐与爱的感受。 我们一致通过了这个绝妙的想法,接着便行动起来:早在学习基本技能的时候就已经分工好了的——两位削正方体光滑平整的同学做房子与教堂;一位男生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他自告奋勇学做自己从没学过的房子栅栏;而我擅长于月牙花瓣与梅花的制作,负责教堂边的绿化。我们小组成员各取所长、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大家并不关注自己在整件作品制作中是主角还是配角,因为我们心里很清楚:红花需要绿叶衬托,小草需要土地滋养。在制作过程中,大家专注于手中的作品,精雕细琢,没有人妄自夸大自己的刀技,这也使我我想起了一首小诗: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由于我们小组几位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的作品极其漂亮,在本期食品雕刻班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带教的老师甚至宣布可以放到互联网上去展示。我们一个个心里美滋滋的,甭提有多高兴呢!
通过这期的劳技学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