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2-09-25 14:52:32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想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详解:

  1、小国寡民。

  白话:有道者为国君,国虽大而以为小,故而知爱惜国力,民虽众而以为寡,故而知爱惜民力。

  阐述:小、寡,都是动词,意思是以…为小、以…为寡。有道之君明白:“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所以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而不奢泰,爱惜国力;民虽众,犹以为寡,爱惜民力而不敢劳之。如此,天子、三公以及诸侯人等不敢以泱泱大国、地大物博而有为。“小国寡民”,是老子面对周末之列国纷争、人心扰攮、江河日下而对天子、三公以及诸侯人等提出的为政愿景,也寄托了老子的殷切希望。“小国寡民”,意境幽远,没有兼并、战争、掠夺和流离失所,解读至此,潸然泪下,不由哼起一首歌《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让我拥有一个家。”“小国寡民”,是多少人的精神家园,不由想起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小国寡民”,国君以国为小而爱惜国力,以民为寡而爱惜民力,能有这样国君,能来到这样的国度,是多少读书人向往并愿意终身效力之所在。“小国寡民”,对于为道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心中梦寐以求的圣境:“以国为小”,不再追逐外物,不为外物所役,“以民为寡”,了却无数纷扰,不为荣辱所累,损之又损,身心得以安宁,内心得以清静,灵魂得以安顿。清静则天下正,换得精满气足神聚,为道,势必日有精进。

  2、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白话:使国家拥有的可供十人、百人共用的大型器具,却因不大兴土木、无战事、也无其他集体活动而派不上用场。

  阐述:“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这是“小国寡民”之政下,盛世出现的第一种景象。使,为动词,后面一样。“什佰”相当于“十百”,古代指人的数目或编组,五个人编组在一起为“伍”,十个人编组在一起为“什”,百个人编组在一起为“佰”。“什佰之器”,是指同时满足十人共用和同时满足百人共用的器物,如大鼎、大锅、战车等器械,这里泛指大型公共用具及设施。“什佰之器”,在古代是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也只有在军队中,或服劳役、祭祀、集会等场所才派上用场。意思是,君王有“小国寡民”的心境和修为,整个国度上行下效,“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全国上下“为腹不为目”,不为物所役,不为名所累,不为杂事所扰,各安于简朴,共处于清静,生活自然祥和。政治无为,社会无事,所以什佰之器“不用”。什佰之器,乃国之重器,“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说明天子、三公、诸侯人等爱惜国力,军事、徭役、祭祀、集会等很少或几乎没有。这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白话:使人人活得有滋有味,格外珍视生命,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眷恋着故土,而不用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四处奔波。

  阐述:“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这是“小国寡民”之政下,盛世出现的第二种景象。“民重死”,民不畏死,是因为生不如死,所以轻死。相反,民重死,说明民富足,日子过得舒坦,活得有滋有味,而且民自安,不愿铤而走险,不轻涉险地。“远徙”,远走他乡,背井离乡。一是因躲避战乱、逃避苛捐杂税而游离失所;二是国家大批大批征调民力,民必须远离故土,长年在外。因为古时成年男子必须服徭役,包括力役、杂役和兵役。兵役,主要是戍边,以及守卫都城如皇宫、陵园等。力役和杂役,是指无偿服劳役,主要是从事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等劳动。能做到“不远徙”,对古时来说是非常难的,那是何等之国泰民安,也说明天子、三公、诸侯人等十分爱惜民力。这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4、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白话:虽有舟船、车舆之便利,而无乘坐之需要。虽有铠甲、兵器和军队,而无展示和用武之地。

  阐述:“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是“小国寡民”之政下,出现的第三种盛况。民不远徙,并不是因山高路远,我有舟车之便利,可以代步,无需跋山涉水,可国人上上下下都没有这个需求,上下自安,共处清静自然,无人不安其居而愿远徙,故曰“无所乘之”。虽然国家的军队是兵强马壮,然而“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具有“小国寡民”之心境和修为的君王,自然无争夺之心,“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不愿兵戎相见,而是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相处,故曰“无所陈之”。舟舆,是当时一个国家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国力大小的象征,当时就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甲兵,更是国之重器,但这些都是用于防御而不是进攻用的。有舟舆、甲兵,说明国力强盛,国家富足;不用,说明国泰民安,不以兵强天下。这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景之一。

  5、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白话:使大家回复到结绳记事的社会状态中去,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阐述:“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小国寡民”为政下,出现的第四个盛况,即政治清明,无为而治。“结绳而用之”,意味着为政简单明了,无争执,无纠纷,天下为公,有点类似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跨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结绳”者,是指上古之时,文字未有,书契未造,结绳为政,而民自化。老子用“结绳”来代表无国家暴力机器的社会状态,这种替代在当时颇为流行,不会误解为是要开历史倒车,如《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经?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玉篇序》“政罢结绳,教与书契”,凡此种种,说明“结绳”代表无国家暴力机器之政,也是当时的人们对往昔的一种美好回忆。意思是,使社会回复到没有战争、没有剥夺、没有等级差别,人人淳朴、善良、平等的状态。老子渴望为政者放弃有为之心,回到“结绳而用之”那种粗犷、简单而纯朴的为政状态,不与民斤斤计较,没有尔虞我诈,人人返朴归真,人人明道,而不是主张消灭文化,重回蒙昧。“结绳而用之”,这也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6、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白话:天下治理达到了极致。食物是甘甜的,衣服是美丽的,居所是安适的,习俗是令人愉悦的。

  阐述:“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小国寡民”为政下,出现的第五种盛况,即百姓幸福美满。第一,“至治之极”,是真正的天下大治,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生活非常充足,人人满足于自然赐予自己的一切。“甘”“美”“安”“乐”四字代表了极高的生活水平,并且从“美”“乐”,可以看出老子是文化、艺术的倡导者。“俗”,主要是指文化生活,既包括婚俗、丧俗、节日习俗,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和行为规范,还包括体育、绘画、雕塑、音乐等文体娱乐活动,这些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故曰“乐”。有人将这几句译成“民自以其饮食为甜美,自以其服装为美观,自以其居所为安适,自以其习俗为欢乐”,不妥。老子讲的是真富,而不是以“贫”为“富”。老子曾说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又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我无事而民自富”,可见,老子希望人民实实在在的富足,而不是徒有精神之富足。这又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白话:邻国之间相互可以望见,鸡犬之声互闻,民风纯朴、不慕浮华,民心清静、自然、强大,各安本分,自享天年。

  阐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小国寡民”为政下,出现的第六种盛况,即国与国和睦相处,人人可安享晚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是一派繁华、富足、和睦之景,一是指社会和谐、人丁兴旺,而“千里无鸡鸣”,常用来形容萧条凄凉之景象;二是指国与国和睦相处,没有纠葛,没有纷争,相安无事。春秋晚期,诸侯国多如牛毛,大小不一,所以会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现象。“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死”,老子在第五十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意思是人活于人世,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或夭折,或横死。民能慢慢变老,最终寿终正寝,说明生活安逸平和,少有疾病痛苦,说明无欲无念无忧无愁,说明内心强大而宁静,说明内心明白,这是何等之境界与修为。“不相往来”,此处强调的,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完全满足了各种的需求;二是人们各安本国,各享天产,各乐其俗,而不图他国财富,不慕他国风俗;三是人人为道,各修其内,各悦其道,内心强大、清静、自然,不求于外。“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指的是一种境界,内心富足又清静自然,并非实指彼此隔绝,断绝往来,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也是相去甚远。

  综述:

  上一章,老子谈“善人”之道。老子的“善人”比现在我们所讲的善人,境界上要高出许多。无亲无疏,无恩无怨,无善无恶,无分无别,谓之善,能达到如此境界之人,谓之“善人”。老子呼应“上善若水”,即上上之善如同水,而作为人,何以“为善”?老子喜欢用否定法,“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和解、化解大的怨恨,只是怒气暂消,余怨在心罢了,这种余怨,就是植根于心的可怕种子,是毒瘤,它根深蒂固,难以根除,它会像恶魔一样缠绕吞噬着人。所以“和大怨”算不上上乘之法,不足以“为善”。那怎么做呢?“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以圣人只是把财物借出去,至于财物能不能收回来,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你想还、能还,自然会还;你不还,失信于我,定有难言的苦衷,我既不索求,也不去责问,一切只顺其自然。当然,这是老子的一个比喻,言外之意要符合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所以真正有德的管理者,只把握方向与原则,因为他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德的统治者却到处设规则,无事忙,招惹得天怒人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很公平,并不是说你今天拿猪头拜他,他就对你好一点,不管你拜与不拜,皆一视同仁,绝无亲疏。天道只会眷顾“善人”,只要符合天道,天道就会永远与你在一起。其实,并不是天道帮你,而是你自己帮自己,因为你与天道合一了。

  本章,老子谈“小国寡民”,老子开篇就提出“小国寡民”的体制,君王以国为小,则爱惜国力,以民为寡,则珍惜民力。“小国寡民”,也是落实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接着,老子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小国寡民”体制下的富庶、繁华以及人人得道的盛况。一是“使有什佰之器而是不用”,说明上位者爱惜国力;二是“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说明上位者爱惜民力;三是“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舟舆、甲兵,皆为国之重器,虽有,说明国家富足,国力强大,但不奢侈,不以兵强天下;四是“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说明政治清明,天下为公;五是“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说明天下大治,百姓幸福美满;第六“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说明国家和睦相处,民众人人可安享晚年。“小国寡民”,是老子替为政者开出的以道莅天下的良方;“小国寡民”,也寄托着老子幽远的情怀——人人为道得道,人人内心安宁,人人内心强大,人人幸福美满,人人安享晚年,人人寿终正寝。对于这样一个社会,对于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天堂般美好。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作文频道。
喜欢作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