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23 14:22:12

  《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是一本由[英]伊恩·罗伯森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读后感(一):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压力是如何让我们成长

  先摘出来两句这本书里,我认为非常好(有道理)的两句话:

  第一句:“我们所需要处理的其实是我们对压力的态度以及超越自身客观条件限制的控制感”

  第二句:“只有当你清楚明白自身的新的局限性,了解自己当下能干些什么,那么你才能做出改变。这一过程必定是异常痛苦和艰难的。”

  按照这个书名,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部“心灵鸡汤”,最开始我也是惴惴不安的怕他写的就是一些励志类的故事,而且目录的章节小标题也看不出什么门道。不过读完这短短200页不到的书,心里是满心欢喜的。

  这本书整个都是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阐述挑战(压力)会给我们的大脑带来怎样的变化,面临挑战,我们的大脑会产生那些化学反应,并由此怎样影响我们的行为。

  其实你完全不用害怕——怕这本书太科普了,怕它说的内容晦涩难懂。实际上,这本书讲的非常通俗了。作者跟我们分析了一些他在工作中遇见的案例,并且把自己几十年的在脑神经科学的工作中做的研究、发现串联起来——这正好是一个发现“挑战——压力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我总是有一个疑问,就像阿德勒写的《超越自卑》,为什么面对相似的童年经历、困境等,有的人会把这些挑战处理的很好并从中获得成长,为什么另一些人就会因为这些挑战而活得自怨自艾呢?

  在这本书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比如研究人员对一组大学生进行了三次脑部扫描,考试前3个月,经过3个月学习之后,考试后的3个月,通过核磁共振扫描结果我们看到,考试(挑战)让学生的大脑长大了。你看,我们的大脑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它会发展出更多的脑细胞来帮助我们处理生活。

  但实际上,虽然生理上我们的大脑会活得成长,但实际上我们的自我意识(观念)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压力事件的行为反应。

  这是一个压力和行为互动的过程。

  比如作者发现,一些人天生就单侧大脑的活跃度具有优势,偏偏优势大脑这一侧会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这样人就不可避免的会焦虑、抑郁。相对的,因为我们发现了控制情绪的具体部位,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自主行为上的变化,来使我们产生积极大脑反应的脑区更加活跃,从而改啥我们的认知和情绪状态。

  书中有另一个案例,脑部受损伤的一名患者只能注意到自己视野右侧的事物和人,对左侧视野没有任何反应,比如他吃饭的时候餐盘里右侧的食物都吃干净了,左侧的一口没有动还声称已经吃光了。检查视力双眼没有任何疾病,为什么他注意不到左侧呢?作者发现只要让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患者就可以注意到少量的左侧视野内的事物。

  书内都是这种小案例以及一些有趣的脑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发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相信你一定会逐渐明白“挑战”在我们的脑内是如何的运作过程,我们又如何更好的利用“挑战”带给我们脑部的变化更好的生活。

  《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读后感(二):精神的铠甲和软肋—应对压力与专注的生理基础(本书解读)

  “凡不能杀死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很多人都很信奉这句话,但是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遭受生活打击后一蹶不振的情况,有的人遭受的甚至并非什么致命的问题,这种遭受冲击后人的为何至此的原因是作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本书作者最早是一名精神科护士,那时他秉持着人类的大脑成年后就固定的想法,认为大脑的生理结构决定了精神状况,然而随着他知识的拓展,从认知科学的角度他发现了思维和大脑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也解释了开篇提到的问题,有的人遭遇挫折后可以更加强大,而有的人却不能。当然本书最终也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是按照书中的内容来看其实作者也方案,能够重新自我评估,面对生活的现实,能让我们把自己拉回平衡的脑回路中来,有助于自己的认知平衡。 以下是我的解读。 一、本书的结构 本书以作者的研究时间线为线索,渐渐落脚到压力、意识和大脑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核心概念是倒U形觉醒曲线、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左右脑额叶的功能。抛开书的内容不谈,本书的结构也为我们呈现应对压力不断成长和科学探索常见的模式,那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这看起来简单,但大部分人到解决问题这一步就结束了,因为总在被动的等待新的刺激源,他们的右脑始终要处于活跃状态,不断关注周围可能的“威胁”进而导致了焦虑,刷手机、看视频,虽然看起来在休息,实际上却是过度消耗了脑内有限的认知储备“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于是他们就陷入分心和焦虑的恶性循环,认知能力的最高点被不断下压,最终被压力也就是刺激源压垮。 二、压力与认知关系的宏观结构 这里要提到名为“耶克斯-多德森觉醒法则”的概念,这背后就是认知觉醒程度的一个倒U形曲线结构,我们认知的觉醒程度通常受到节律的影响,凌晨最低、上午最高,简单说来就是凌晨精神差,早上精神好,同时外部的刺激也会调解我们认知的兴奋程度,通过强行提高认知水平到顶点,我们会迎来一段时间更好的表现,但之后就会暴跌,呈现出一种倒U形的模式。 这其实正好就契合了一些人面对压力崩溃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就是通过平时的数学成绩分出两组人,一组实际上成绩更好,但是他们对自己的成绩很焦虑,另一组成绩稍差,但是并不焦虑,当面对大型测试的时候,前者的整体成绩出现了下滑,而后者反而提高了,因为前者平时的焦虑逼迫他们的认知水平其实已经达到顶点附近了,进一步的刺激反而降低了认知水平,而后者则相反,他们在刺激面前还有前进的空间。 三、压力与认知关系的生理基础 造成倒U型曲线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例证(没有提供详细数据,但是实验名称和相关发表刊物有详细提及,我还未做验证),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专注的生理基础就是去甲肾上腺素,它实际上可以看做我们的认知储备,当面对新的刺激时,它会分泌出来,让我们得以专注行事(甚至有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但是如果任务超过了我们大脑能够分泌的量,我们的认知系统就短缺了,认知水平反而会出现下降,同时这种认知短缺造成的失误会冲击我的右额叶进入活跃状态,它主要负责警觉和自我抑制,这时它会对所有可能的危险都做出反应,所以就有了我们摔倒时会觉得街上的人都在注意自己的感觉,而这种寻找刺激源的模式一旦开启,它就很容易被自己设想出来的一个个刺激源激活,继而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然后人就进入了过分焦虑,甚至崩溃的状况,于是压力就击垮了我们。 四、关于如何应对的一些看法 本书中提出的一些治理案例更多的是具有生理性病变的个体,而且治疗方法也不详尽,但是根据我自己的总结和一些经验提出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参考。 首先,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主动管理自己的认知资源,防止分心导致我们的“蓝斑“(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域)长期活跃而功能下降,同时也减少自身长期处于认知顶端的情况,这需要我们在一个任务完成后学会主动休息,做冥想、出去走几分钟,让生理状态不要过度疲劳。 其次,要学会为自己的长段任务主动制造新的刺激,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和新鲜感密切相关,相同的长时间任务极易让人疲劳分心,需要学会为自己设置一个定期的拍手或者类似“注意起来”这样的小活动,主动调动大脑的活动,当然也可以和上一条结合起来。 最后,要学会重新改变自己的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右脑的激活本身是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应对压力的,因为它会让我们重新评估现状,但是如果右脑过度活跃反而会抑制我们的自我意识,结果就是被对环境的评估所困。这背后的原理也是我们长期自动运行的认识模式,保有僵化思维的人,因为认为自己的性格、能力是定型的,每次的表现都希望没有瑕疵,结果就是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极易激活右脑,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相反,自己是可以进步和适应环境的,因而失败后右脑的激活水平更低。 为了调整自己的认识模式,我推荐认知行为疗法,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对《掌控》的解读。

  《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读后感(三):那些杀不死你的,真会让你变得强大么

  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吐槽:

双十一马上就要来临了,还没找到跟我成双成对的那个人,压力山大。公司又发绩表了,不知道能不能晋升,一大把年纪了,还不晋升,是不是没有希望了?房价又涨了,要不要买房?想到每个月月供那么高,整个人心情都不好了。面对压力,除了逃避和死扛,还有什么办法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去网上寻找答案,无意中发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名心理教授的视频,她对压力的看法,彻底颠覆了以往人们的认知。

  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把压力看作朋友的人。这样的压力,是生活的动力,也让我们生活的更有意义。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那些杀不死你的,都会让我变得更加强大

  那么今天为你介绍一本书,《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

  作者伊恩.罗伯森是临床心理学家,曾在剑桥大学休斯厅做过研究员,经常以主讲嘉宾的身份出席世界大脑功能学术会议。

  他也是《赢家效应》的作者。

  这本书,作者认为压力能让人的思维变得活跃,强化个人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强大了,就能更好的应对压力,对生活有了更强的控制感。从本质上说,它让大脑产生了强有力的”修复性“化学物质——去甲肾上腺素,用以修筑人的认知储备,释放更多的思维能量来解决新问题。

  当然书中谈到的不仅仅是压力,还有其他的亮点,我选取了一部分,下面分别聊一聊。

  1

  自我的临界点

  2008年,《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哈佛大学做一次关于失败的演讲。

  作为一名贫困、失业的单身母亲,她的人生走进了一段黑暗的隧道,她茫然,完全不知道隧道的尽头在哪里,也不知道哪里会有一线光亮。

  这样的失败,让她有背水一战的想法,她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作家。放弃自己之前的很多目标,潜心待在了暗处,正是那个最为阴暗的角落里,一个始终如一、闪闪发光的人生目标诞生了。

  正是这种贴近于回避、奖励与惩罚、努力奋斗与迂回撤退、满意与焦虑的混合,让J.K罗琳找到心理的平衡区间,唤醒了作者的自我意识,从新的角度来一场自我评价。

  所以,对于某些饱受折磨、一心只想逃避现实的人来说,”回避——贴近“周期性心理循环,才是变得强大的真正解药。否则,所有伤害你的,都会让你心理全线崩溃。

  2

  注意力是情绪恶意循环的根

  我的一位前同事,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一直以来,他的生活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每次聚餐,他抢着去买单,每次打车,他抢着坐第一排,但他身上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次公司业务演讲比赛,他搞砸了,这是长久树立的自我形象的一个污点。从那以后,他的家庭生活、工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最后,他因为太追求完美,主动离职了。

  只是一次小小的失败,把他内心焦虑的星星之火变成情感上的燎原大火。焦虑时,思想立马启动威胁来袭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个系统保持着高度的敏感,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总能侦查到。

  最终的结果是,注意力很难集中到积极的思想、信号。

  越注视,目标物就显得越大。失败恐惧症,就是目标物。

  3

  生活需要良性的压力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很多人担心会失业,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文章,天天贩卖焦虑。

  但有些人却把这种焦虑,化作充分认识自己、开发自己的动力,从人工智能的普及中找到最佳生存策略。

  他们告别单纯从事流程化的工作,为客户提供“更有温度”的价值感,那么人工智能也拿他们也没办法。

  这种良性的压力,让他们找到了面对生活的控制感,加强了个人应变能力,从本质上讲,降低了大脑额叶的对焦虑和恐惧的活跃性。

  以上,就是这本《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给我带来的启发。

  作为现代人,没有压力的环境是种幻想,“压力之战”的最终结局,就是把真正的问题搞定。

  我们每个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认清压力的真实面目,把握节奏,找到控制压力的区间,在与压力抗争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最终把真正的问题搞定。

  《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读后感(四):科学应对压力的挑战,我们将走出逆境。

  尼采曾说:所有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压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处,工作、学习、家庭、交际……方方面面都会有它的身影。压力对我们影响有哪些呢?心情抑郁、睡眠障碍,甚至脱发,暴饮暴食。但是有些情绪的反应和身体的反应,很难让你联想到“压力”,例如:警觉、兴奋、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心跳加速,或者是阿尔茨海默病。

  当我们面临压力的挑战,陷入逆境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临床心理学家、认知神经科学家伊恩·罗伯森教授潜心研究了40年,《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一书提出了对抗压力、利用压力、转化压力的“治愈”方法。

  思维挑战

  思维挑战和社交会将大脑带到一个最理想的唤醒区域中去,而且就是这种持续的唤醒状态保护着我们的大脑不会患上痴呆症。当我发现认知储备的四种组成成分——教育、智商、需要动用心智的工作以及心理活动——合力运作时便能将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一半时,我对上述假说进行测试的动机便是想将这一结论进行推广。没有任何一种医学疗法或任何一种药物能够产生一点那样的疗效。它们具备着异乎寻常的巨大效用,但如果我要将它们投入使用的话,我就应该先清楚它们的运作机制。

  精神挑战非常重要,而且适度的挑战能让你变得更聪明。当然,这里面也有问题存在,那就是当压力不断增加的时候,我们就会被推挤到觉醒临界点:这样的话,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会变得过高,一些类似皮质醇的破坏性压力激素就会进入我们的大脑和全身。所以精神挑战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位于觉醒的倒U形曲线的顶点而不会超越这个点。

  我们已经发现了挑战与压力会共享同一种非常相似的身体知觉反应,但我们的大脑会将这种感受转化为另外一种。挑战会让你变得更聪明,而压力会让你变得更愚钝。我们可以将压力定义为某种超越了你的能力并且需要你全力去思考与应对的要求。相比不需承受重压的人,处于长期重压之下的人一般都会有着更差劲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而且处于长期重压之下的人患上痴呆症的风险也会相应增高。

  这样看来,压力似乎并没有增加我们的认知储备,反而起到了一个削弱的作用。所以挑战与压力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会不会存在着一种良性的压力呢?

  良性压力

  如果“没有杀死我的东西会让我变得更强大”能在一些人身上应验,那么他们一定会对发生在自己生命中的事情有着强烈的控制感,即使那种控制感是有限的。压力,对有些人来说,只有在自己可以对它保留一些控制感的时候,它才能被称为一种“良性”的东西。

  但这里也有一个与认知储备相关的关键点:这种大脑思维上的改编意味着激烈而持久的大脑额叶活跃性。而这样就会降低与压力相关的大脑主要情绪中心杏仁核的活跃性。所以通过对能造成压力的事件进行“重新评价”,不光是设法降低了自己的焦虑感和愤怒感,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大脑额叶。

  如果你对一些事件有着更为强烈的控制感的话,那么我们推测,这可能就会造成你会更喜欢将脑海中一些坏的、有压力感的事件进行改编。这种持续不断的改编就会让你运用到自己的额叶功能——与我之前发现的能够帮助老年人保持自己思维敏锐度的“认知强化”原理相似。

  将这种压力视作“良性”可以让事情变得不那么绝对。比如你的人生伴侣患上中风,它本身是件令人心情沉重的事,也会造成你的压力。而与家人产生冲突也是件很痛苦的事。但这些压力会迫使你提高自己的思维活跃程度,所以说它其实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良性方面的特征。这些压力着实是种挑战,而且挑战——如果你的心态良好的话——能增强你的大脑思维,因为它会迫使你的大脑进入一种活跃模式,强化你的认知能力。

  认知强化

  当一个人的性格正在形成的时候,在这一人生阶段中都进入一种自我探索阶段,他们想要努力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达成心灵的和解。它就像是对“自我”这一软件的大规模改写,而且对很多人来说,这项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停歇的那一天。但有件事或许又是令人欣慰的,那就是:这种事实上永远无法停止的“重写”是发生在我们的大脑额叶部位的。这种对大脑额叶自我认识系统和自我反射系统持续不断的锻炼,可能正好是种强有力的刺激——能够经年累月地激发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复释放,从而对认知功能产生这种积极作用。换句话说,对惨痛的经历进行思考,可能正好就起到了强化认知的作用。

  所以,是的,没能杀死我的东西能让我的认知能力变得更为强大,有了更强大的认知,我就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也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因此也就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强的控制感。对我们形成了挑战的问题其实就是一种精神刺激,它能让我们的大脑产生大量强有力的“修复性”化学物质——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修筑起我们的认知储备,给予我们足够的思维能量去更好地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个性坚毅

  想象一个装满了冰水的小桶。让你把一只手放进去,然后让你尽可能久地保持这种状态。当你把手放进去的时候,桶里尚未化开的冰块会发出一阵细微的撞击声,接着你的整个前臂就会被一种冰冻感包围。这种冰冻的冲击力随后会慢慢变成一种抽痛。请问你可以坚持多久呢?

  这种“冷加压测试”就是用来测量你对疼痛的忍耐程度的。在人生初期他们从未经历过艰辛的生活,要是他们把手放在冰水中的话,那他们所能坚持的时间肯定会比以前经历过适度艰辛的生活的人要短很多——他们根本无法忍受身体上的疼痛。对在过去的生活中经历过沉重苦难的人,情况也是一样的。所以说,对“没有杀死你的东西”会让你的意志变得更顽强这种事,其实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的。它不仅是指身体上的疼痛,还有那种精神上的疼痛,比如失败感和焦虑等。

  “没有杀死你的东西”能给你一个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大多数时候,困难的时期总是会过去的。如果你总也没机会得到这个教训的话,那么即使是一些很小的事,比如把你的手放入冰水所造成的那种疼痛,都会让你觉得它是一个威胁而不是一种小小的不适:但生活并不会提前给世界上所有像乔这样的人一些真正的心理或生理创伤,那他们又怎么能去得到这些经验教训呢?而且因为被疼痛“击败”所造成的失控感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它会加重你的焦虑,并且还会进一步削弱你在面对疼痛时的顽强精神。

  如果在过去的时光中,在你身上曾发生过一些很严重的事,但你已经顺利地从那种境况下走了出来,那么与压力相关的所有想法、焦虑及身体反应对你来说便不会是陌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你会知道最终一切都将回归正常生活轨道。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就好比给你打了一种能预防疾病的疫苗:你的身体曾被暴露于一些已经被削弱了或死亡了的细菌或病毒面前,然后它就此产生了抗体,从此你便能用它来防御更为真实的人生境遇。

  伊安·罗伯森在《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一书里,科学地解释了压力是什么,又阐述了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压力带来的挑战。他结合了心理学、神经学和大脑科学,通过各种测试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压力。

  伊安·罗伯森的压力研究富有启发性,针对我们怎样和为什么应对压力的问题,对于指导我们怎样生活,提供了真正实际的好处。

  《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读后感(五):打倒你的从来不是压力,而是你自己

  前几天去夜市逛街,发现路边有一个小摊位围满了人群。摊位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娃娃,醒目处贴着广告语:“从1按顺序正确写到600,免费送礼品”。是不是看上去十分简单?可事实是,尝试的人很多,能够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这个游戏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虽然说不限时间,但要求不重复不涂改,不跳写、不倒写。另外一条规则是,挑战失败,交款10元。完成这样的游戏,挑战者的心态非常重要,一旦心不在焉或者压力太大,必然要出错。

  我们都知道,大脑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写完600个数字大约需要半小时,大多数人在5-10分钟之后就开始走神了。再加上周边环境嘈杂,更难集中精力。在这种游戏中,得失心越强的人,往往越写到最后越焦虑,甚至在最后关头败下阵来;恰恰是那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轻松应对的人比较容易成功。

  生活中经常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我们处在一个“焦虑时代”,在面对挑战或者难题时,对结果越期待,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反而越不容易成功,甚至有些人因为太过焦虑而走向心理崩溃的边缘。

  那么,压力是怎样作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压力呢?在伊恩·罗伯森的《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这本书中,我们或许能够窥得这些问题的答案。

  伊恩·罗伯森是英国的一名神经科学家,也是非常有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他是皇家爱尔兰学会的成员,在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有250多篇,对脑科学和心理学都颇有研究。罗伯森目前是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也是多伦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威尔士大学的访问教授。

  在《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中,罗伯森以自己临床心理学上40多年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典型病例入手,结合神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压力的形成、对人脑的作用以及怎样应对等方面,运用全新视角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解读。通过科学地认识压力,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应对情绪问题,直面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压力。

我们的大脑如何响应压力?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分别称为左脑(理性脑)和右脑(感性脑)。人的左右脑形态和结构上基本相同,只是在处理问题方式上有所差别。

  罗伯森的研究表明,当我们面对压力时,我们的大脑中也有两套运作系统在起作用,一套更趋向于左侧的定位,代表着贴近;而另一套则更趋近于右侧的定位,代表着回避。

  我们经常会面对这样的场景:要不要辞职换一份新的工作?要不要买一辆新车?对新事物的向往驱动我们向前,对惩罚的恐惧又让我们产生回避,我们不得不权衡利弊后作出选择

  这时,大脑中的“贴近系统”和“回避系统”就如同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它们的拉锯战中,哪个占上风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走向。有研究表明,负面情绪比较敏感的焦虑症患者,往往遇到事情时更倾向于逃避。

  那么,大脑中的两个系统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在面临压力时,人体自身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类的化学物质,比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等。多巴胺可以说是神经的“快乐素”,它主要作用于左脑,可以让你变得更加积极,因此进入“贴近模式”;而大脑中的右额叶,掌控着“回避系统”,当你陷入低迷的情绪时,它会让你变得悲观、爱犯错,进而走向失败的境地。

  大脑两侧贴近与回避机制的平衡制约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博弈关系。罗伯森指出,当你面临一定的压力(或者可以称之为挑战)时,位于脑干深处的“蓝斑”区域,就会产生去甲肾上腺素,相当于给大脑打了一针兴奋剂,能够让你的大脑处于唤醒状态,集中注意力去应对当前的情况。

压力是把双刃剑,掌控权在你自己

  有压力的人生就是消沉灰暗的吗?完全无压力的人生就会幸福吗?

  有时候压力就像一根琴弦,太过松散,弹出的声音低沉压抑;若琴弦绷得太紧,又可能会随时断掉。压力是把双刃剑,关键看我们怎样去应对它。罗伯森引用了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倒U型觉醒曲线”,向我们解释了压力与大脑觉醒水平的关系。当然,这条曲线同样也可以用来反映动机强度与个人表现、以及压力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

  就拿我们熟知的高考来说,一些平时非常聪明的学生,在考试时由于动机过强、压力过大,往往考不出好成绩;而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反而会超常发挥,成为高考中的黑马。

  这种现象就可以用“耶克斯-多德森曲线”来解释,适度的压力,能够提高大脑的觉醒水平,从而提高个人表现,而过高的压力会抑制思维活动,甚至引起情绪的崩溃。

  面对压力,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消除压力,而是要把压力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我们可以将这种程度的压力称之为挑战,既不至于超出我们的最高承受能力,又可以经过努力之后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精神挑战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位于觉醒曲线的顶点,而不会超越这个点。

  换句话说,压力让人变得愚钝,而挑战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有压力、有挑战性的环境,正如公路上不时出现的弯道一样,可以创造新鲜感,这种新奇的体验能够引起大脑内部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打开大脑的“唤醒开关”,提高大脑的认知水平和决策能力,而认知水平的提升又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是压力还是挑战,这一切的掌控权都在你自己。正如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东西,只会让我变得更强大”,那些拥有自信、内心强大的人,更善于把压力转化为某种需要去面对的挑战。

  当你对自己的生活拥有了很好的控制力,并不断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这时的压力已经成为了动力,它并不会压垮你,只会令你的大脑更活跃、更强大。

我们该怎样应对压力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甚至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在《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中,罗伯森给出了多种经实验证实的,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应对压力、缓解焦虑的方法。

  (1)切换到自信模式,启动大脑“唤醒开关”

  当感受到压力或者焦虑时,我们可以通过抬头、握拳等身体姿势来找回自信,或者通过捏握压力球、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来动作来缓解心中的焦虑。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能像公路上的弯道一样,帮助大脑建立起一个类似“注意力唤醒机制”的开关,加强大脑的觉醒。

  自我激励的话语或者自信的动作可以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相当于给自己注射了一剂天然的兴奋剂,大脑中的“贴近模式”被启动,你会变得更加积极,就好像在充电一样,助你重新获得自信和力量。

  (2)设置小的可达成的目标,不断建立成就感

  设置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目标,并通过努力逐一实现,在这期间你会获得任务完成的成就感、满足感,甚至是瞬间的幸福感。这些小小的成功经验,都会通过大脑中的“多巴胺奖励系统”,积少成多地让我们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3)保证对生活的掌控感,并不断坚持

  在极大的压力下,还能保证自己不崩溃,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控制感。对你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进行掌控,能带给你安全感,并增强大脑的专注力。能帮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事物积极一面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是坚持下去的坚定信念和勇气。在压力之下,强迫自己进入贴近模式,并一往无前的坚持下去,就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一块浮木,总能够坚持到达希望的彼岸。

  (4)对过去重新评价,转换思维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因为过往受伤的经历,而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产生恐惧或焦虑。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评估过去,调整内心的期望值,全盘接纳现实,坦率地重新评价和认识自己。

  只有当你能清楚明白自身的新的局限性,了解自己当下能干些什么,你才能做出改变,在压力下变得更加强大和坚韧。

  转换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心理转变,将压力进行重命名,焦虑便可以被重新解读为兴奋。这种转变可以及时调动起人的积极性,让我们在应对挑战时信心十足,神采奕奕。

  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在面对压力时可以淡定从容,但是真正想要修炼到这样的境界,还需要持续不断的练习。翻开《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一书,你会发现,压力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可怕。

  决定在压力中就此沉沦还是获得新生的,从来不是压力本身,而是你自己。毕竟那些杀不死我们的东西,终将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作文频道。
喜欢作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