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隶属于议论文写作的范畴,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很少把读后感教学作为硬性指标去指导,规范学生。我们作文教学的实际是:为了应付应试的任务老师在课堂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给予了足够重视,很少安排读后感写作练习。读后感写作的教学是不是不重要呢?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读后感写作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分析、概括能力。读后感是理论性文体,我们在写作读后感之前首先必须阅读文本,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文本中兴趣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确定评论的方向,加以凝练的语言抽象概括。其次,读后感写作有利于提高我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读后感的写作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阅读文本的过程,读者的判断力加入到评价,“阅读中的选择既有形象思维又有逻辑思维。”(路德庆《普通写作学教程》)再次,读后感写作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对于读后感写作者来说,阅读文本不同于一般读者,前者虽然离不开欣赏,但无疑更侧重于由欣赏所激发的情感活动、审美感受。阅读的对象文本是文字和情感的统一体,它源于生活,富有情感,给人以美感。读后感写作者必须以审美经验为基础进行高层次的审美才能创作出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作品,使读者在作品的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后者的阅读目的主要还是以娱乐消遣为主。最后,读后感写作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文本的多元要求读后感写作者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如:哲学知识、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尊重读后感写作的科学性,我们才能在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领域写出多元的作品。
怎么去写读后感呢?所谓读后感“则是顺水推舟,仅是借用原材料一下,其目的是说自己想说的话。故必须联系实际生活,所联系部分要占全文的大半,当然也可用原材料中的内容作论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读后感的写作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兼顾多学科知识,评价与审美的过程做到实事求是。具体的读后感写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全面、具体地评价文本
全面、具体地评价文本要求我们在动笔前要充分研读作品,通过全篇去把握,了解作者,熟悉背景,把握作品内涵和外延,作品总的倾向。评价记叙文,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交代清楚,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提炼文章中心思想和主题。评价说明文,可就每一节说明事物主要特征和事理的部分进行阐述,得出优缺点的认识。评价议论文,可分节或部分对分论点、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及论证方法揭示。全面、具体地评价文本切不可只抓只言片语大做文章。文本总的倾向认识应该是对读者、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要更关注进步的、健康的、美的倾向。
(二) 趣味点切入式评价文本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提到:“我在每篇之后加上的一些话,性质并不一致。有的是指出这篇文章的好处,有的是说明这类文章的作法,有的是就全篇说的,有的只说到其中的一部分。”趣味点切入式评价文本要求作者在研读文本过程中选择若干的兴趣点,可以是“文章的好处”、“文章的作法”、句读符号、主要的词、描写方法、感兴趣的问题、文章缺点等等。凡是读后感写作者感兴趣的点都可以确定为写作对象,从而拓展,分析。
(三) 比较阅读式评价文本
比较阅读式评价文本要求作者要把握和当前评价文本相关联的若干篇文本。它们作为读者的审美经验与当前评价文本可以是同类的性质,也可以是反向的性质。读后感写作过程中,若干篇材料同时作用,对当前文本褒贬,反映出当前作品的优劣及社会效应。如巴金《朋友》一文后叶圣陶的读后感:
《朋友说》、《交友的益处》这一类题目,不是从前的以及现在的初学作文的学生常常遇到的吗?他们对于朋友知道得不多,只从“修身”或“公民”的教科书里得到一些概念……这一篇的题目也是《朋友》,然而写来和初学作文的学生全然不同。”(叶圣陶《文章例话》)这里叶圣陶就拿《朋友说》、《交友的益处》和《朋友》一文作了比较,得出了“这篇文章教人家受到深切的感动”的认识,判断准确,语言朴实。
“沈从文先生指导学生写作,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要长’”(王玉强《沈从文先生的写作教学》)可见,读后感写作对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写好读后感,我们更深入地走入文本。读后感的写作过程锻炼了我们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思维判断力。读后感的完成使我们的灵魂在文学的海洋里进一步获得洗礼,审美体验进一步获得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