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赏析

发布时间:2024-04-23 15:00:29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一):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地融化在一齐,……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透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

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有选取侧重而已。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构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之后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由www.telnote.cn整理]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他在亲撰的系列自传中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此刻还在紧逼着我。”又说:“又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庭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以上引自《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96版)日本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的性格继续生长发育着,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这一点,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有明显流露,如小说集《沉沦》和《茑萝集》,都充满了感伤情绪乃至带有颓废色彩。他在1920年写给新婚妻子孙荃的一首诗中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悲哀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芦荻间结净庵。”其实,作者这时才24岁。回国后,他说:“1922年,在日本的大学毕了业,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

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为了更明确地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郁达夫散文全编》浙江文艺90版)中的一段文字: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此刻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此刻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期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筛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在送灵枢归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个人,棺里卧着的若不是我寝处追随的一个年少妇人,至少也须是一个我的至亲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到船头上去焚化纸帛。”

这一段文字的意境,竟是如此的阴冷凄凉。

当然,郁达夫也有激进之时,1926年他撰《广州时事》揭露时弊,之后与鲁迅合编《奔流》,直至于1930年加入“左联”。(最后的从事抗日是更为人所知的)但他在1933年移居杭州(如前文所述),性情一仍其旧,从而在1934年写下《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散文,是很好理解的;这篇文章蕴含的情感,与他一生的身世命运及性格情趣也是很相符的。

二、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

唐人刘禹锡句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二首》)这只是偶唱反调而已,其实,反观历代中国文人的著述,可知他们写秋,确实是多为“悲寂寥”的。无论是屈原写“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杜甫写“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兴八首》)、“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还是苏轼在《赤壁赋》中“扣舷而歌”,言说人生岁月“逝者如斯”,直到近人王国维还写诗说:“苦觉秋风欺病骨,不堪宵梦续尘劳。”(《静庵诗稿·尘劳》他们在耳听秋风萧瑟,目睹木叶飘零之际,总是难以自抑,或哀身世,或叹家国,一想到韶华逝去,往往念及个人、国家的凋零,生命在消逝,事业却难成,内心自然是一幅悲戚图景。这一种伤逝情怀,是人类永恒性的悲哀,传统文人们由此习惯性地构成了一种悲秋情结,即便是旷达如苏轼,也只能是自我安慰罢了。

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于是,当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亦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

关于这一点,《故都的秋》一文中有明显的例证,下面举出三处,略作分析。

一是写北国槐树的落蕊。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扫街的扫这一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的情状,并说“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为何觉得落寞呢?因为他由槐树落蕊而想起了“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也就是说他内心此时正弥漫了传统的悲秋情绪,这正是文中所谓“深沉的地方”。

二是在写槐树落蕊后,写“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一节。他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应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杯具”,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心中怎会不联想到自身的悲哀呢?而且,写秋蝉残声也是古已有之的,比如骆宾王《在狱咏蝉》中的“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西陆,指秋天。玄鬓影,指蝉。作者注),就是再也明显但是的例子。

三是文中的议论部分。在那里,作者不仅仅承认“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个性的多”,而且还举出了“秋士的成语”、“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例子,同时指出“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的事实,最后归结出凡“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个性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这一句中心性话语。如果说作者开始写槐树落蕊时的落寞还只是“潜意识下的”,那么这一段议论则已升至意识层面了。

以上三处,说明作者自身就是很着意地表现这种传统的悲秋情结的。

最后我再指出一点,对于《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文章,对于这一种清静悲凉的心境,乃至对郁达夫,对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也许有人会认为析之太细对中学生是不适当的。其实,话也能够反过来说,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的传统,所谓天行有常,春秋代序,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更加奋发进取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已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故都的秋赏析(二):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的游记散文,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少有的清新、素淡,每每读罢,都先有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觉生成,待细细品味,方会渐渐尝到一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滋味。为何呢?就因为作者在这篇短短的散文利用自己的泪和血汇出的故都的秋韵。秋,在文人墨客的眼里,是一个伤感的季节,一片落叶,一滴雨点,一株衰草,一声虫唱,就连天空中那一小片飘荡着的云雾也会使得文人墨客为之概叹不已,以致引出千愁万绪。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虽然以写景为胜,然而素淡的秋色却怎样也遮掩不住他那颗通红通红的心。这种矛盾的载体便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风韵。

(一)语言美

郁达夫是位卓越的语言大师,或描述,或记叙,或状物或忆史,都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并且能文随意遣,无复窒碍,《故都的秋》便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文字功力,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的语言的俊逸的风格。

1、音乐美。说郁达夫的散文是情文并茂是一点也但是分的,因为他的散文,个性是后期的游记散文,都是象写诗般的斗学之作。因而,其语言风格便表现了一种音乐美。这种音乐自然不是钢琴曲,而是笛箫重奏。“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开篇这短短的一句,石破天惊,体现出了他语言的本色:清婉朴实而又一唱三叹,既透出了笛声的清越,又显出了萧声的哀婉。前半句一反常态,大有刘禹锡的“古人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气势,然而后半句却又峰回路转,一下子进入秋的悲凉气氛里,一扬一顿,扬,写出作者对秋的万般哀伤,抑,却又勾起了人的万般情思,仿佛《明湖居听书》里白妞的唱书,又像秋天的雨,下的淅淅沥沥,凉的彻头彻骨,至于篇中那写秋雨的句子,就更具有音乐般的美妙了“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雨下的奇,下得有味,下的更像样。”后半句以“下”这个动词为基本点,之后用“奇”“有味”“更像样”依次与之组合,这边很像音乐中的渐强乐指,越唱越响亮,越唱情越浓。“可不是?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这股都特有的韵律真可谓荡气回肠,结尾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跟开头的句式相应和,这反复咏唱的格调完完全全是是一种音乐的语言。

当然,说《故都的秋》的语言具有音乐美,并不仅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能够说,该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种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韵味美。

2、遣词美。《故都的秋》所以清新俊逸,语言美妙,这与作者精心选词用语是分不开的,描绘北国的秋天时,不用多说,只“清”“静”“悲凉”就足以淋漓尽致的写出秋天的韵味,更何况,作者赋予了“秋”以味道。“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但是要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多么形象的修辞啊!一个“尝”字便将作者那满盛秋天的情怀无疑的披露出来。说在南国的秋天里,“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其中的“味”“色”“意境”“姿态”自然不必论,单单是那个“饱”字便能够看出对南国秋天的失望,这其实还是写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的怀念与满足,只但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写而已。一

个“饱”字,力透纸背,韵味全出。综观全篇,运用精当之词不少,但细细品来,唯独从“味”“尝”“饱”中能够看出,郁达夫在故都赏秋,不仅仅是用眼看,还用嘴尝,用心尝,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眼里也不单单具有色彩,更为重要的还是

故都的秋那特有的味道和韵律,这几个词用得真可谓是字字千斤啊。

(二)图画美

郁达夫博学多才,对中国的古典诗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对古诗,他更是痴情过人,因而,在他的散文创作里,便自觉不自觉的借用了古典诗歌的美学观,是自己的散文到达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如果说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画,那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大幅水墨了,说其大,是因为这幅水墨有必须的连续性,是由几幅角度不同,浓淡不一的水墨图组合而成,这仿佛是借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动感。

1、秋园小景:在北国,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来得更清,来得更静,来得更悲凉,那高挂的残月,纷飞的芦花,飘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合着潭柘寺那清越的钟声,更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这幅秋夜小景的色调是素淡的,组合在一齐,展现出很强的立体感。整幅画,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尤其是那秋风里的钟声,隐隐约约,大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魅力。

2、秋晨写生:月落下去了,东天漏出了几缕阳光。透过槐树叶底洒落下稀疏斑驳的影子,照在那缠绕着破墙壁的牵牛花上。人从那破屋里走出来,踏在那满地槐树的落蕊上,顿时添了几分秋意。作者从高处写到地处,从物写到人,从眼中景写到心中景,使得整幅画浑然一体而又层次分明,尤其是那蓝的或紫的牵牛花,更是惹人眼,看着它,在这秋意浓浓的早晨又怎能不生出几分凄凉呢?在这牵牛花底下那“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的确是这素雅的秋牛花的陪衬,使得这故都的秋味更浓,也更令人伤感。心绪郁闷的人儿,在这幅秋调里,显的是那般和谐那般匀称,那般有味。从而也使得这幅秋晨小景添了几分动感。观赏着这幅画,就仿佛喝了一杯味道不烈却很浓的醇酒,喝过之后芳香犹存,让人时不时的回味

3、秋雨蒙蒙。太阳渐渐的高起来了,整个宇宙都亮堂起来,夜里、清晨的那些寒意也渐渐远去,这似乎能叫人暂时忘却秋天的来临,然而这些情感瞬间便被那衰弱的蝉声消退了。听着那有气无力的叫声,人会怎样想呢?能不感到秋天的味道吗?更何况,随着一阵秋风吹过,秋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了”。

这淅淅沥沥的秋雨忽的使人想起“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话来,这幅图画是变化着的,作者的笔力侧重描摹景色,读过之后,使人仿佛看到蝉那微微颤动的薄翅,仿佛感受到了那凉丝丝的雨滴,仿佛看到了那“衔着烟管”,袖着双手,站在桥头树底下的闲人,自然也仿佛听到了他的那近于唱的对白,这幅秋雨蒙蒙图,作者侧重的不是色彩,而是声音和感觉,这在绘画史上倒是很独特的,就仿佛齐白石老人那幅“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名画,画面上仅有几只蝌蚪,留在人心里的却是那悠扬不绝的蛙声。

4、秋意枣子图。初读《故都的秋》时很不明白,这篇以素淡、凄冷为基调的散文为何著出这么红艳的一笔,等细细品过之后,便从中尝到了秋的真正滋味,枣子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一株的长大起来”,这其实是作者心中那股郁积了好久的力量的写照。枣子由鲜绿到微黄,继而便是红艳艳,这红色是生命的象征,当这红艳艳的色彩涂抹在这整幅水墨画上时,凄冷中便透出一丝暖意,使人禁不住想起那“春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的诗句。正因为作者没有被这秋天的凄凉所淹没,所以作者笔下的秋才没有变态,才在冷色调中透出一股欣欣向荣的力量,从而在艺术鉴赏方面,使得这“枣子红”与前面几幅画的素淡在色彩上构成了鲜明的比较,也从而使得整幅水墨在变化之中显示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

(三)意境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用前人的这一标准来欣赏郁达夫的散文,不难看出,他的散文便属于“有境界“一类,这从《故都的秋》里也可领略到。意境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篇《故都的秋》便属“有我之境”,通篇看似写景,但通观全文无有一处不是“以我观物”,诸“物皆著我之色彩”,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为何要颂北国的秋呢?因为当时的作者由于受到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威胁等原因,从上海移居杭州,从斗争的前线撤退到游玩山水的隐逸闲适的生活之间,思想苦闷,其内心世界自然也是以“清”“静”“悲凉”为主旋律的,因而,他便对合乎这种内心色调的北国的秋天充满了感情,借助秋天的“清”“静”“悲凉”宣泄胸中的苦闷,并且到达了人和物的共鸣、。正因为作者是用真情来描绘物体的,因而便使得一切秋景都蒙上了作者那沉郁的主观色彩,使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随情来,情随景生,到达了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你看:“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概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是单纯的写

景吗?不,那里跳动着一颗看似平静实际落寞惆怅的心!

文章的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是能够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是整首乐章的最强音,是整幅画中最精彩的一笔,言已尽而意未止,在艺术效果上到达“如撞钟,伸缩有度”的境界,既充分展示了作者艺术上的独具匠心,而又水到渠成不露雕琢之痕。

最后顺便提一下,欣赏故都的秋不可不把南国的秋也放在欣赏之列,只有比较着欣赏才能真正体会到故都的秋味、秋情、秋韵。

故都的秋赏析(三):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构成比较。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述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一、诵读提示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离这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述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但是啊,北国的秋,却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整体感知

1本文题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述的地点,内含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述的资料,与“故都”结合在一齐,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透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比较,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述有机地结合在一齐,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述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

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比较,《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三鉴赏要点

1比较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比较。比较的目的十分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比较(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2描述

本文直接描述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那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十分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那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那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那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十分细致,也证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情绪十分愉快。

3人物

那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4文化氛围

本是写景文字,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那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5排比句

文中有许多排比句,具有语言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抒情味很浓厚,表现作者很强的驾驭语言的潜力。

解题指导

一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写故都之秋选取的平常景物: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

融入的思想和生活情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实秋意中,能够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能够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能够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

体会作者融入的思想和情趣,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中表现力极强的语句,个性是主观感情色彩极浓的语句。

二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写景抒情的妙处。

学生作答只要涉及听觉、视觉和触觉,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就能够,不必求得一致见解。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三这是一道延伸拓展题,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发表创见。学生写诗歌散文或有关诗文的鉴赏文章,能够自由发挥。

教学推荐

本课用两课时教学。

这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文是比较典型的抒情散文,也便于教师与学生一道,透过解读、品评,总结出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下面就从几个方面作些提示。

一提倡美读

要带着完美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的美味。最好是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强烈、深厚的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句段、精警的句段,最好能熟读成诵。美读是为了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课文鉴赏说明”中的“诵读提示”作了一些介绍,能够参看。

二品赏景物描述

从文章标题就能看出,“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赏其中的景物描述能够用理性的、分析的方法概括出“课文鉴赏说明”提及的五种景况,但是要注意让学生自己概括。也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品赏出景物描述的精彩细腻。作者调动了多种感觉来描述景物,给读者以多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少而精。可见写景贵在精选,以一当十。在写法上,都十分具体,形象感很强,容易唤起读者的想像。能够鼓励用感性的、动情的读法,感悟出景物描述中渗透的浓浓情意。本文写景不是那种客观冷静式的,而是主观热情式的,学生应能较为容易地感悟出作者感情,例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是一种提示,领起下文的来去匆匆的秋雨描述,这些提示话显然带着作者热情的赞美和浓浓的赏雨趣味。

三揣摩精警语句

从有关资料和文章本身看,本文的写作是一气呵成的。作者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值得认真品味。例如开篇说“但是啊,北国的秋,却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除“课文鉴赏说明”中说的作为文眼的好处外,还能够进一步品味其中的深厚意味,不妨试作简省:“但是,北国的秋却个性地来得清、静、悲凉。”稍作改动,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又如上文提到的秋雨景象,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还有许多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都颇显文采。一些字词也很见功力,如“想饱尝一尝这‘秋’”“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四消除时代隔阂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但是啊,北国的秋,却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也许在学生看来,“清”“静”是“正面”的感受,与之相应的该是“优闲”“欣喜”之类“正面”情绪、情感,所以“悲凉”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能够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述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这就需要教师帮忙学生消除时代隔阂。让学生想像着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最后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里,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还要指导学生反复读,带着深情读,渐渐感悟到作者的心态意绪,便是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五感受人文精神

培养人文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那里试着对本文的人文精神作一些例释。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齐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感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三《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黄清华)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构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资料: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必须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但是啊,北国的秋,却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在评论古人悲秋时,文章写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个性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将上述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创造诗一般的意境,但大多在对客观生活的描绘中完成,郁达夫却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必须的鉴赏潜力才可完成的话,那么,也能够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这篇散文,对于自然风物,既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点染,便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从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热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再看对枣树的描述: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节是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的,是从动的角度描绘色彩的。读者可依靠文中色彩的细微变化展开想像,从而认识事物。很显然,前面的画面是由空间的若干色点来组成的。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无疑是一条线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学上的光谱图,轻度的差异都能分辨出来。若不是对事物观察得细致,感触得入微,是难以如此准确表现出来的。

《故都的秋》像一块晶莹的玻璃,还透射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颜色,请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上面几句,并没有直接表现色彩的词句,但由于作者将一些具有某种色彩的特征性事物展示给了读者,读者能够根据作品的艺术境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给事物“补”上它的色彩(客观或主观的)。不是吗,透过上面的叙述,人们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的形象;看到沙尘灰土的飞扬,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的冷落荒凉的悲感。文章的资料也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度。再如“廿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那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作过明确的阐述。他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能够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这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是能够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正是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散文二集的前夕,因而这篇作品是较好地体现着这种艺术主张的。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述: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述: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首先作者选取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王渔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托尔斯泰以前说过:“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论创作》)由于《故都的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情绪的折射,在郁达夫超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选自周振甫、徐明主编《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四着意绘秋景,闲笔出真情(方世教)

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以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深浅,情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透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它独特的风姿,独特的彩色,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一)

《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秋的早晨,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那铺得满地的似花非花的槐树的落蕊,“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这秋的傍晚,这到处都是树的树底下和到处都是矮屋的墙根底,都能听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显得“奇”“有味”“更像样”的,那是故都的秋雨:“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作者先景后情、景中寓情,闲闲散散地让读者体味到:的确,故都的秋,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故都,也“GoldenDays”(即“金色的秋天”)的佳日,那“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作者如此淋漓尽致地绘秋景、谱秋声、摄秋实,真实地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热爱的感情。作者有意要读者了解,富于个性的故都的秋色秋声,更能体会到一种独特的秋意,更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秋味,以及由诸多成分糅合而成的深情。作者的笔调是那样明快、清新,又是那样含蓄、深沉。

《故都的秋》中的这“清”“静”“悲凉”的特点,不像某些咏秋之作那样铺陈许多古刹胜迹,也没有传统的带有“秋”色标记的陈词套语,而是透过平凡的词句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与秋味。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就在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以及高高的天空里。作者虽然在回忆中点数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故都胜景,但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存在于千家万户之中的秋姿、秋声、秋意与秋实,这就使文章的主题更富有生活的情趣。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而议论成分又较多的抒情散文。所以,文中对于“秋”的形态、神韵的着笔,目的在于表达对故都的眷恋与哀婉之情。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所以,作者在最后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的爱国、爱民与“落寞”“衰弱”的真实感情,融进了故都的以至北国的秋中,因而既独特,又平凡。读完全文,我们的确感到:“北国的秋,却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诚然,南国的“秋”,也是“清”“静”“悲凉”的,只但是欠“个性”罢了,作者本人当时不正处在这“清”“静”“悲凉”之中吗

(二)

《故都的秋》的确是“清”“静”“悲凉”的。作者为了透过故都的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传递他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着意调动了以下一些表现手法,在运思谋篇、遣词造句、文笔风格以及记叙、描述、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上表现了独特的色彩。

1烘托、对照手法。作者除了直接叙描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如第二、五、六、十三段,都透过关联词如“但”“或”“但是”“并且”等连词和“也”“更”“都”“总”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动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表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笔;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透过这间接手法将读者引入秋的里层,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2复沓、跌宕手法。读过《故都的秋》,难免有这种感觉:这是诗式的散文,还是散文式的诗其实,作者是饱含诗情写散文的。我们读这篇写景文字,之所以有一种情深意切的快感,这不正是“诗”的功力吗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深感作者的情是真切的。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渊源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对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的“秋味”这个抽象的“触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于“秋味”的描述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透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与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结构上采取了叙述、描述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发情,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透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3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能否这样说,《故都的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作者的闲情漫话。从开篇到结尾,那里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如在选取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拣来的,平凡极了;但是它们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齐就再也无法拆开了。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拣来配在一齐,就产生了个性的美感效果。再如动词与形容词,作者是很注意它们的表现力的,尽管作者是精心选取与搭配的,但读者却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我们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那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所以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在句式的选取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构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

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之后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个性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这些话概括《故都的秋》的语言特色,是当之无愧的。

故都的秋赏析(四):

意境——《故都的秋》赏析

初识郁达夫,始于他的代表作《沉沦》,那酣畅淋漓的心境表现和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着实令人震惊,于是便知,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位放浪形骸的名士。而他的写景散文《故都的秋》却丝毫不见小说中一以贯之的颓废和病态,取而代之以清丽和幽寂,令人顿感意蕴无穷,美不胜收。这缘于他在文中对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一个典型中国化的理论概念,是在古典诗词的创作和鉴赏中常用的术语。意境理论的正式提出是在唐代,以后不断有人阐释它,丰富它。童庆炳先生曾对它作如是定义: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必须义可说是全面而系统。

郁达夫是一个注重意境追求的作家,他的超多散文都体现出他对意境的营造。而这篇《故都的秋》正可谓是他的散文意境美的典型。

一、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大凡写景的文章,首先面临的就是取景。这是一篇郁氏描述故都——北平之秋的文章,他精心选取了北平之秋的典型景物:清晨静坐庭院,手执浓茶所看到的碧绿的天色;叶底漏下来的丝丝日光;喇叭似的牵牛的蓝朵;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柔软无声的槐树的落蕊;随处可闻的秋蝉衰弱的啼唱;灰沉沉的天底下,一阵凉风后便息咧嗦落下起来的秋雨;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立于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以及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北方枣子颗。这些犹如一组自然融合的水墨山水画,清新宛丽。绘景的方法多种多样,朱自清先生擅长对景物作浓墨重彩的工笔描绘,在《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重要篇什中,他都对景物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精雕细琢;而郁达夫则不同,他绘景好采用白描手法,对景物三言两语,几笔勾勒,特征便跃然纸上。如在清晨静观图中,只突出“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很高很高的碧绿”,“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便绘出了景物的安闲和自在,亦如曹禺笔下的“秋风吹下一片泠泠的鸽哨响”。又如槐树的落蕊,只突出了它的柔软和悄无声息,及扫街后扫帚留下的丝纹,就传神地绘出了景物的清幽和空寂,而对槐蕊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却只字未提。再如都市闲人,也只

突出了他们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烟管以及缓慢的声调。总之,郁氏只几笔精要的粗线条勾勒,故都之秋的清、静和透着凉意便凸现出来。鲁迅说,白描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郁氏的这种手法酷似鲁迅塑造人物时的“画眼睛”。

借景抒情的文章,绘景是手段,传情乃是目的,因此景与情是密不可分的。清代王夫之说:“景、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又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这篇《故都的秋》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的字字句句都饱蘸着浓郁的情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作者对景物清丽静幽的描绘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北平之秋的喜爱和悠悠的思念。而在作品的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已胜过爱自己的生命,真是情之真真,意之切切。

如果仅是咀嚼到作者的喜爱和思念是远远不够的,景语中还透出了另一种感情,那就是淡淡的悲凉。如写牵牛花的花色时说,“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因为蓝、白属于冷色调,最适合表现悲凉之情了。再如描述落蕊的清闲时,更是突出了落寞之情。其他如蝉声的衰残,秋雨的凉意,北方果子的淡绿微黄,都是作者悲凉、孤寂心迹的流露,这种心迹在他的其他散文如《春愁》《寂寞的春朝》等篇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种孤寂和哀愁亦如惨淡的月光,令人怅然。

二、虚与实的相映相生

中国传统的绘画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叫留白,即画者并不让所画之物充斥整个画幅,而是有意留出大片空白,让观者有足够想象的空间,善于观画者往往能从画面的空白中想象出丰富的资料,体味出无尽的意蕴,这就是虚与实的相映相生。如郑板桥的兰竹,黄宾虹的山水等,都给人虚实相生的效果。

而好的文学作品有时为了丰富作品的资料,增添作品的意蕴,也会采用此法。如这篇《故都的秋》,我们能从有限的实中领悟到无限的虚,真乃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驯鸽的飞声中我们看到了观察者悠然的姿态,闲适的表情以及流露出淡淡忧郁的眼神;

从牵牛花下的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读到了北国秋风的萧瑟;

从寒蝉的残声中,我们品味到了秋意的凄切。

而整个秋景的清、静及深埋内心的情愫都是我们借助于有限的实体味出来的无限的虚。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欣赏此文,犹如欣赏一朵田野上的丁香,清淡而典雅;又恰似欣赏一曲月光下的古琴,空灵而哀怨。

郁达夫是个平民作家,他的散文创作中处处流露出一种平民意识。这首先表此刻取景。在本文中,他没有选取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没有选取巍峨高峻的万里长城,也没有选取色彩绚丽的香山红叶,而是“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故都的人也没有选取政界要员、达官贵人,而是“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足可见郁达夫是始终生活在民间、和民众同欢同悲同命运的平民作家。

郁达夫酷爱自然,在文学上主张“返归自然”,不忸怩,不作态,一任胸中之情如泉溪般汩汩流出,这一点深受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影响。

三、审美空间的诱发拓展

正由于有前面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本文开拓出了必须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营造出了独特的意境,那就是清幽、感伤。

午后,一觉醒来,欠欠慵懒的身子,揉揉惺忪的眼睛,细细品味此文,仿佛窗外西风飒飒,雨打残荷,顿感别样滋味;

黄昏时分,独步蹊径,于小草乱石间随心一坐,重新咀嚼此文,又恰似独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远处青山隐隐,秋水迢迢,便觉形伤黯然。

清代集意境之大成的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应对此文,于虚实间肆意辗转,却无法感受自我的存在。郁氏表面造境,实则写境,于是便构成了此文表面收敛、实则浪漫的风格。

刘禹锡的一首《秋词》给我们的是雄奇和豪放,王维的一首《山居秋暝》给我们的是空灵和纯净,而从这篇《故都的秋》中,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侯馆残梅”的落寞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伤。

郁达夫是浙江富阳人,在艰难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命运是坎坷多舛的,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尝冷暖的,他曾一度寓居北平,这都是构成“达夫式忧郁”的主要原因。然而郁达夫的文艺思想还受英国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感伤主义的影响。感伤主义,也叫“主情主义”,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的反动,它崇拜感情,崇拜人的关系的纯朴、真诚;提倡刻画内心活动,描述自然风景,强调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郁达夫特定的审美特质,因而他的作品具有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风格。

宋代大学者苏东坡曾这样评论唐代王维的诗,“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郁达夫的这篇大作,也不失为充满诗情画意的上乘之作。

记得现代诗人臧克家曾说,“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我想,《故都的秋》正是文坛大家郁达夫先生献给广大读者的一樽意味无穷的醇酒吧。

故都的秋赏析(五):

《故都的秋》赏析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作者善于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五幅图画,写“庭院读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写“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静”;写“秋蝉啼秋”,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写“闲人秋叹”天灰、风凉、雨歇、云卷、天晴,突出沉重凄凉;写“柿枣映秋”,让故都之秋“悲”而且“壮”,平添了一份眷恋向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个性偏爱冷色,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枣子颗儿”,柳阴下的丝丝日光,这些单的、纯的、淡的、暗的色彩,都与作者寂寞的感受有关。

作者注意调动不同的感觉写秋,如视觉,天是“碧绿的”,“秋草”是“尖细且长”的,如视觉作者个性选用一些很轻很细的音响,如“西山的虫唱”、悠远的钟声、“驯鸽的飞声”、寒蝉的嘶鸣、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微叹。这些细微响动,普通人很容易忽视,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却留下很深的痕迹。

作者还很细腻地展示自己在观景赏景时的感触,如:“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看“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踩在槐树的落蕊上,“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起笔便见不凡,直接切入主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但是啊,北国的秋,却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但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不远千里竟是为了饱尝一下北国古都的“秋”,其情的强烈溢于言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大的悬念,究竟这北方的秋,因何以这样引人?

之后作者又很简约的把文章递进开来:这古都的秋,只有在北方才能领略得到。因为“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同时,还蛮有深意的说出了一番话:“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适宜的。”显然,要想领略这秋,并不在于人人都懂得的都赞美的名花和美酒之美上,秋之领略,就应在哪里呢?此时,他笔锋一转,把我们带进了北方的秋天里。从常见的几样毫无关联的景物里,并列的,散散的,曲尽其妙又极研尽致勾勒出秋“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阅读更多作文素材,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作文频道。
喜欢作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