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一):
我认真详读了《关键在于落实》一书,读后,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让我深受教育和启迪,在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中,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在企业的持续发展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体现。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做好落实的首要前提
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是当科学家,还是做清洁工,或是当部长,都是为人民服务。国家主席刘少奇以前握着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企业职工,肩负企业发展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只有正确对待自己的岗位,对待自己的工作职业,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用心主动落实工作要求,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二、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是做好落实的关键
不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你都就应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对本职工作持续用心乐观的态度,持续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我们不就应以自己对本职工作没兴趣为借口,得过且过,更不就应以本职工作所得到的报酬少为托词,消极怠工。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就应热爱这个位置,因为那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的确,我们只有在起点上上紧前进的发条,才能具备冲刺的条件,正如我们刚刚学走路一样,只有走稳每一步,才能走得越来越稳。因此,只要对自己的工作出自内心的热爱,即使你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由www.telnote.cn整理]
三、服从组织的决定做好落实的天职
军人以服从上级的命令为天职。作为我们企业职工来说,都就应向军人学习,服从企业的各项决定。不然,我们就无法贯彻落实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企业描绘的完美蓝图也就不会实现。
没有任何借口是具有较强执行力和落实力的表现。作为企业的职工,我们就应明确,忠于企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服从企业的各项规定为天职,是做好落实的天职。
管理局结合近三年来企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内外部发展环境,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又进行了准确把握,重新修订了《二次创业指导纲要》,它是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行动纲领,为我们干好工作带给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只有坚决贯彻落实《纲要》,才能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二):
前阵子单位统一下发了《职责关键在落实》这本书,刚拿到书的时候没太在意,可翻了几页后发觉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是一本能让人兴奋的书、一本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书、一本能让人奋发向上的书、更是一本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自己职责心的好书。待把这本好书从头到尾看完后,我静下心来,独自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历程。把书中所谈到的理论与实际和自己作了一下比较,还是颇有感触的。
参加工作的第一天,主任在对新职工的讲话中说到一句话:“工作不可能全懂,不可能不做错,但是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次。”这句话可能对别人来说早已没有印象了,但是对于我来说,它一向影响着我以后几年的工作。我时刻以这句话来要求自己,不懂就问,不懂就学。工作中有什么小错误,就拿本子记下来,经常翻开来看看,以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之后发现同事的错误时,也记下来供自己引起重视。这样使我自己的业务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较大的提高,使我能在教学方面独当一面了。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主任这句话的内涵,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有职责心,要用心去工作。
一个人的职责心有时会被利欲腐蚀,而变得不负职责。
“我要是他也能干得好”,“别提我那老板了,不提一肚子气,一提两肚子气,我干的比谁都好,挣得比谁都少,别看这样还是对我不满意。”可当大家这样去想这样去做的时候可曾替他人想过?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当你抱怨老板的时候,你关心过老板吗?当你抱怨公司的时候,你对公司负责了吗?当你责怨上司的时候,你有没有替他思考过?当你责怪都是同事出的错的时候,你又分担了多少职责?这些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能为本,德为先”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读出了很多道理,用自己的潜力去做事,这是我们做事的基本;而在这之前就应让自己做一个德行好的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承担职责会使你比别人更突出,比别人更值得信赖。做好自己的事情,更主动的帮忙别人做好事情,做任何事情力求完美,所有这些都是富有职责心的表现。我欣赏并依靠这样的人,我们就应也同样期望被别人欣赏和依靠。
有职责的人会怪谁?谁都不会怪,甚至包括自己在内。当别人未能做到的事情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会是怎样呢?人们总是不能给予自己负职责的机会。当困难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绕道而行会是很多人的首选,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很聪明,能够躲避很多麻烦和困难,但他们却忘记了自己同样失去了负职责的机会,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潜力。
我们是做“鸵鸟”还是“猎豹”?生动的比喻划分出了人们对职责的不同看法,鸵鸟喜欢将头埋在身体下边躲过外界的攻击;猎豹遇到敌人的时候却喜欢正面相迎。这慢慢的也就变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性,变成了他们对待生活的不同心理表现。职业人的职责就是敢于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当问题来临的时候不愿当躲避困难的“鸵鸟”而是喜欢当猎物来到时的“猎豹”。我们要坚信,问题到来的时候,方法总比问题多。一流人才的核心素质是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总能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找借口逃避职责。我们为工作而负职责,就是主动争取做的更多,承担更多;我们为工作而负职责,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我们为工作而负职责,就是为学校分担忧虑,给领导减轻压力,给领导以支持,给同事以帮忙;我们为工作而负职责,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我们的职责。让职责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忠于职守,在捍卫学校荣誉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职责心,增强了自己的荣誉感,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尊敬。怎样体现职责感,怎样才叫负职责?就是遇到问题要向前跨一步,遇到困难要向上顶一顶,遇到事情要多做一做,职责就是无处不在,并且我们必须要相信方法总会比问题多。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了领导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的良
苦用心,更让我明白了身上的职责有多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要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今后还要多阅读些如《职责关键在落实》之类的书,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人。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三):
我是一名基层干部,透过认真学习《关键在于落实》一书,认为此书的确很好,因为它形象的把落实的思维以现实的形式裸露给读者,并用超多古今中外地实例,使读者真正领略落实在于“实”的灵魂。
作者以“某企业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奈请来一位德国人管理企业,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使企业扭亏为盈”的事例。生动鲜明的谈起落实。正如书中所说,它将使我们了解到怎样做一个落实型员工怎样做一个落实型的领导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落实意识如何掌握有效落实的重要方法如何让落实具体的在工作中落实到位下面就将我学习此书三遍的过程和方法,浅谈我对此书的学习心得。
一、以疑问从落实的概念到落实的好处。
也就是从本书第一章到第十七章逐节逐章的阅读。本书第一章主要抓住什么是落实讲述了落实是一种观念;落实是一种职责;落实是一种意志;落实更是一种文化。所以我们务必在工作和生活中讲落实、学习落实。第二章至第四章,作者从落实的现实好处和落实不力的后果,构成正反鲜明的比较,使读者反复推敲思考,领悟其落实的内在利益关系。从而引出问题的核心——探索落实不力的根源。
第五、六、七章以不同的对象,具体的从不同的角度,以一个领导、员工的角度,抓住每个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作者就从实际出发,用准确的,科学的,哲学的理论,纠正每一位读者,使读者处于同一层次的,把问题通俗易懂化。统一思想及每个人的行动。正如俗话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用团队组织观念约束个人主义行动,整体的、群众的向前发展。
二、以一名普通落实型的员工,用心认真的学习第六章,懂得了怎样做一名落实型员工。
首先在工作中要有职责心,因为能不能把落实的问题解决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种精神、一种职责、一种内在的动力。如果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职责感,落实的问题才能解决,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做到落实、再落实。同时我们在工作中有了职责,才能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诚;用100%的热诚去做1%的事情,这样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才能从爱一行,干一行的误区迈入到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作风。
超多的事实也证明,一个工作者的态度和职责心,往往在劳动质量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上起决定性的作用。自然而然的也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努力的要求自己,甚至以前自己认为工作有多努力,而往往忽略了自己是否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了实处,即所谓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常言到:“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嘛。
三、用学过的这本《关键在于落实》一书扪心自问,以思想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总结。
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指导自己。使自己的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四):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个性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职责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狠抓落实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领导工作。
一、充分认识抓落实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重要好处
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落实到哪里去?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建立已90年、新中国成立已60多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在全国各族人民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享有崇高的威望,靠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构成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靠的就是全党同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那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
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对于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和党的主要领导同志先后都有过很多精辟的阐述。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必须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些论述,把抓落实的重要好处和基本要求讲得很清楚很深刻,我们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遵循和认真贯彻。
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潜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潜力的重要检验。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前进中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只有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我们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如果自满懈怠,心浮气躁,就不可能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丧失。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透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推荐,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改革发展的具体思路、政策和措施。此刻的关键就在于落实。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抓落实的工作力度,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个性是中央对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采取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加强督查等措施,保证和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但是也要看到,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中央的一些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口头上讲了、文件上也写了,而贯彻落实得却不好;一些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屡禁不止。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狠抓落实的要求,切实解决好领导工作中存在的抓落实不够有力、不够有效的问题,对于推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
二、抓落实务必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
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无疑需要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诸多障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持续不竭的动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各项工作都务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好处上讲,是否抓落实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在其位,谋其政。我们党是为人民执政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有执政为民的高度使命感和职责感。抓落实,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这种使命感和职责感的重要检验。此刻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不求进取,满足现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样的精神状态怎样能抓好落实呢?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懂得,党和人民把为人民服务的重担放在我们肩上,这是一种多大的信任和职责。要把这种信任和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地盯着榜样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抓落实过程中,不同的政绩观会有不同的抓法、不同的结果。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贴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贴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一些领导干部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很重要的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说到那里,我想起了山西右玉县植树造林、改造山河的感人事迹。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开始治沙造林。60多年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一任之后一任、一届之后一届,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此刻树木成荫、生态良好,年降雨量较之解放初期已显著增加。老百姓记着他们、感激他们,自发地为他们立碑纪念。正可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右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我们抓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就应这样去做。
三、抓落实务必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矛盾和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发展。因此,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抓落实及其全部工作中就应具有的根本态度。
当前,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比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增大、自主创新潜力不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等矛盾和问题,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又比如,在对外开放中涉及的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封锁问题,以及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长远发展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也越来越多。再比如,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党员队伍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增大,持续党的先进性面临许多新状况新问题。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迎难而上,敢于应对并认真探索解决之策。如果眼中只有成绩和经验,看不到问题和困难;如果回避矛盾,遇到困难绕道走,见到难题就躲避;如果报喜不报忧,有了矛盾推职责,出了问题捂着拖着,那么抓落实就有落空的危险。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积累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多种原因,但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遇到矛盾畏难情绪占上风、解决问题不得力有直接关系。抓落实,还要求领导干部增强预见性,及时发现并尽早解决矛盾和问题,努力使简单矛盾不演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不延误成大问题。领导干部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
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抓落实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样能把工作落实好呢?抓落实,必须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抓落实能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对领导干部的原则立场是一个现实的考验。坚持党的原则,怀着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公心办事,这两条对抓好落实工作十分重要。如果不讲原则而讲关系,不讲纪律而讲人情,落实工作就必定做不好或者走样。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持续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和政治本色,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得失,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唯有这样,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岂因祸福避趋之”。
四、抓落实务必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此刻,大多数领导干部是能够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但在有些领导干部中也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这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却高高挂起、形同虚设;“文山会海”屡禁不止,习惯于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工作;各种检查评比考核过多过滥,催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看风向、赶时髦,喊不着边际的空口号,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求大轰大嗡的所谓“规模效应”;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去深入了解群众真实的状况和要求,等等。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资料,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这是对“文山会海”的讽刺。开会是为了了解状况、倾听意见、集思广益,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制定文件,是为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带给遵循和依据。因此,开会和发文件是必要的,也是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会议精神和文件再好,如果不落实,仍会劳而无功。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下个决心,坚决砍掉那些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群众就拥护;落实得不好、落实得慢,群众就会有反映。因此,抓落实的重心必须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要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状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调查研究要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触及矛盾,以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抓落实的工作务必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这也是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许多问题客观地存在着,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决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工作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的过程。从细处入手,落实才会日见成效。有些领导干部总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抓大事、管宏观,习惯于坐机关、发指示,而不习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决具体问题,不愿意去抓所谓“小事”。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全面、不恰当的。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和部署作出之后,还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职责,一环扣一环地去抓,这样才能实现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
五、抓落实务必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构成完善的工作机制
抓好落实,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很重要,建立科学管用的制度和机制同样很重要。要制定强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个性是要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职责制。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现象,与目标职责不明确、工作任务没细化有很大关系。要科学进行职责分解,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以职责制促落实、以职责制保成效,构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完善巡视督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状况通报制度、重大职责追究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状况,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
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检验着每个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潜力,也是考察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就会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构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同用人导向有关。评价一个干部,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看他做得怎样样。要抓好工作落实,务必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优良的工作作风是一级一级带出来的,要注重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和督促作用。有了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的一把手,才能带出抓落实的好班子、好团队。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五):
读《关键在于落实》有感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作用。学习习近平同志《关键在落实》后,我对“落实”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抓落实,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持续不竭的动力。
抓落实,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
透过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关键在落实》,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当一个想法产生的时候,它只能算作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只有我们用行动来把它转化为现实的时候,才真正赋予了它生命。拿破仑以前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才会实现它的价值,否则,也只能是一个空想。
工作也是这样,无论计划的再好,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空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要真正落实,务必要做到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认认真人对待每一天;不断学习工作方法,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满足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踏实肯干,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抓好各项工作。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六):
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把每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关键在于落实"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落实为什么是关键、怎样落实各项工作呢《关键在于落实》给我们用生动的例子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对抓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前深刻地指出:"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抓落实,是所有我们所以企业员工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战略目标固然重要;战略目标一旦确定,关键问题是要落实、落实、再落实。下面我就针对我公司的一些现象谈一下我的看法:
在我们公司中还有很多便买企业财产的现象,例如柴油、机械配件等,公司也出台了很多政策遏制这种现象,但是便买企业财产的事情还是屡见不鲜,找其原因就是我们在执行公司相应政策的时候落实不到位。我们总是抱着得过且过,或是都是同事不好说等想法,给一些一心想谋求私利的人员创造了空间,使企业资产间接的从我们的手上流失,给企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及能源浪费,这样的现象还存在很多。透过阅读此书后我更加理解到落实企业兴衰的分水岭,落实则企业兴,落空则企业衰的道理,我们在四川乙烯项目的施工中坚决做到落实,付诸于行动。
《关键在于落实》一书,诠释了落实的真谛,点击了落实的现实好处;揭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探寻了落实不力的根源,并为有效落实带给了建设性的意见。透过阅读本书我了解到怎样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怎样为做一个落实型的领导而努力,以及如何培养创新的落实意识,如何打造高效落实的经营管理机构,如何良好的落实企业文化,如何再造合理的管理落实流程,如何管理好时间促落实,如何为落实制定制度保障,并掌握有效落实的重要方法,从而为领导和企业员工有效落实带给有益的帮忙。
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第三个准则,就是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正在工作。这时,有人走过来问他们在干什么。甲工人回答:“我在砌砖头。”乙工人回答:“我在盖房子。”丙工人则充满激情地说:“我正在建造一座雄伟的教堂。”
三个人的回答显示了他们对工作的不同态度。甲工人显示出他是为工作而工作;乙工人显示出他是为生活而工作;丙工人则是为理想、为事业而工作。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三个人不同的命运。若干年后,甲、乙工人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而丙工人则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就得把它当做事业去做。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怀有激情。“激情像浆糊一样,可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地把自己粘在那里,坚持到底。它是在别人说你‘不行’时,能在内心里发出‘我行’的有力声音。”作家拉夫尔爱默生的话说出了对工作怀有激情的好处。
科学实验证明,在客观条件相同的状况下,劳动质量的优劣,工作效果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工作者的态度。工作者热爱自己的工作,以用心进取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去从事本职工作,那他的工作就会做得十分出色;相反,工作者厌恶自己的工作,以消极怠工的态度去“撞钟”,那他的工作就会做得十分糟糕。
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怀有敬畏。所谓敬畏,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以虔诚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老先生就说过:“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用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是,对工作怀有敬畏之心,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基础;怠慢轻视自己的工作,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关键。
对工作怀有敬畏,就要持续对本职工作的信念并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也就越来越具有多样性。职业虽然多样,但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对工作怀有敬畏要求的根本之点,就是员工要持续对本职工作的信念并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最有好处的,最有价值的。不管这一职位隶属哪一级,不管这一岗位归属谁管,不管这一工作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正当合法的工作本身,并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工作的态度的高低之别,决定着工作效果的好坏之差。如果你在工作时,想的只是薪水,想的只是应对领导,那么,你所能做得只能是“砌砖头”,而且砖头你也不必须能砌得好;如果你不单单是为了薪水而工作,还为你的前程、为你的团队而工作,把手中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那么,即使你是在做砌砖头的工作,你也会做得比别人更漂亮。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七):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
近来,我认真阅读了刘玉瑛教授的研究成果《关键在于落实》一书,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让我深受教育和启迪,受益匪浅,对“落实”一词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所谓落实,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负起职责,自觉地引导本单位全体成员立即行动起来,自觉地将本年度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意图、工作意见及其措施、要求等资料付诸实施,并到达预期的目标。我们国税系统的每一名公务员,是各项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我们每个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构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推动税收事业实现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跨越,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体现。“关键在于落实”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落实为什么是关键,怎样落实各项工作呢?《关键在于落实》用生动的例子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首先,落实是一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职责观是首要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缺乏大局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就只会唱高调,不管实效。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岗位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处于何种岗位,工作本质都是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无论是适应政策法规的调整、机构设置的变动,还是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国税队伍始终持续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士气高昂,全力以赴,坚决执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我们务必树立正确的职责观,以用心的姿态开展工作,主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落实是一种潜力,在落实中展示才华潜力、开拓创新。工作能否圆满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潜力。潜力强,落实会迅速而准确,效果会充分显现;潜力弱,落实则会大打折扣甚至变形走样。落实的过程正是一个人施展才华发挥潜力的过程。正确理解工作的全部内涵,把握所要到达的标准,坚持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包括:把上级要求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不呆板,不僵化,不断赋予上级要求鲜活的生命力;把工作细化,使之更有可操作性;遇到新状况新问题,及时调整,使落实的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具体到税务部门,近年来提倡“两个减负”,即减少办税环节,减轻纳税人负担,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大刀阔斧地将工作化繁为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步能够依照流程,对落实迟缓、落实不力的环节及相关职责人进行一一查实和追究,为兑现奖惩带给客观依据,针对不足之处,务必分析总结,以期改善提高,不断增长我们的潜力和水平。
第三,落实是一种意志,服从组织决定是做好落实的有力保障。落实,说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目标,实施计划,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作为一名国税干部,我们就应以服从组织分工为己任,完成好本职工作为追求。否则,单位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即便是再好的方针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描绘的完美蓝图自然也就不会顺利实现。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于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又要瞄准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毅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最后,落实是一种文化,养成良好的国税行为习惯能有效促进落实。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出台措施只是给落实工作一个开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落实要成为一种国税文化,就需要国税全体成员在工作实践中长期坚持落实的观念、职责和意志,并养成一种国税行为习惯。具体地讲,要将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制、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检查考核制度等资料落到实处,成为全体成员自觉的执行行为。领导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虽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也要发扬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要在增强成员个体“落实意识”的同时增强整体协作的落实氛围,真正构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国税文化。
对于一个单位的每个成员而言,落实就是对本职工作出色的完成,落实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作为一名国税干部,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落实型的国税人,坚持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落实是关键”的理念,养成勤于落实、善于落实的工作作风,为推动国税工作的不断前进充分发挥自己的用心作用。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八):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一个良师益友。最近,我读了《关键在于落实》这本书,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受益匪浅。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受就是让我心里为之一动。个性是封底、封面的警句更是给人以警醒。封面的话是这样说的: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更需主动!伟大的战略不如强大的落实行动!封底的话就更直接:没有落实,再伟大的目标也是一句空话;没有落实,再周密的计划也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再严格的制度也难发挥其作用。翻开这本书,两篇序言更道出了落实的含义和作用。序言中说,落实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如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规划、方案、意见,付诸实施,并到达预期目标,这就是落实。事业成败关键在落实,一分布置,九分落实。
读完这本书,略有所悟,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确定了《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的读后感题目,并引发一些思考,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对地税事业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古语说: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古诗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事地税事业时间久了,往往会使我们对地税事业的神圣和庄严在感觉上有些减退。就不如局外人看待我们事业那样神圣。拿我自己来说,十五年前,刚考入税务局的时候,刚穿上着装的时候,那种神圣感和庄严感,至今还能回味得出。所以透过读这本书,对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洗涤,只有对地税事业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才能把工作落实好,才能真正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这也让我想起荀子说过的一句话: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用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是,对事业怀有敬畏之心,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基础;怠慢轻视事业,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关键。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作为新时期的地税干部,只有肩负事业发展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用心主动地落实工作要求,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二、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岗位怀有一份职责感。
书中说:一个缺乏职责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职责感的组织是注定失败的组织,一个缺乏职责感的人是不可靠的人。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05年的一天,广州市政府收到50多年前带给建造广州珠海桥钢材的英国企业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建桥的钢材已经有100年的历史,接近使用寿命,推荐进行检测加固。原先建桥所使用的钢材是从当时英国的一座旧桥上拆卸下来的,所以估算其寿命有100年了。
从遥远的来信让我们掂量出“职责”这两个字的分量。岁月流逝,当年的设计者、供应商恐怕此刻已是退离工作岗位,或者是已经不在人世。然而其组织的职责没有丢。公司的工作人员传承了这种职责感,依然在履行着他们的神圣职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以前说过:人生的中极好处在于承担职责,去寻找很多人生问题的答案,从而不断完成对每一个人设置的任务。负责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义务。实践证明,富有职责感的人无论承担何种工作任务,都能比那些没有职责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何种工作,都就应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持续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就应热爱这个位置,因为那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我们只有在起点上扭紧前进的发条,才能具备冲刺的条件。只有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对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长春市地税局于海军局长也曾说:事业心和职责感是使我们的工作变得不俗的源泉。的确,职责感比潜力更重要,一个富有职责心但是潜力有欠缺的人,能够透过其他的途径来保证最后落实到位。而十分有潜力却没有职责心的人,常常因为缺乏落实中必要的职责心,也不能够保证最后落实到位。所以,对税收事业而言,只有我们有了职责感,才能激发内动力,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能开创崭新的工作局面。
三、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培养一种团队精神。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很多时候,要把一件工作落实到位,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团队的配合。因此,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必须要培养一种团队精神。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不管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还是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都不要忘记这样一句话: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怎样培养一种团队精神呢书中也告诉我们在团队合作中要做到“善于交流、平等友善、用心乐观、理解批评”。作为我们地税系统的每一名干部,是各项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只有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忠于职守、尽心尽责,构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推动税收事业实现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跨越,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体现。
四、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养成一种很强的服从意识。
落实是一种意志,服从组织决定是做好落实的有力保障。落实,说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目标,实施计划,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我们的人民军队,就是服从命令的典范。在战争年代,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国民党军,靠的就是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决地执行中央的各项战略决策。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战役,就是作战部队严格执行命令,一夜飞奔240华里,挽救了红军。还有塔山阻击战,战士们用血肉之躯阻挡了敌人,为辽沈战役扭转了战局。相反,国民党军队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各揣心腹事,最后导致失败。作为一名地税干部,我们就应以服从组织分工为己任,以完成好本职工作为追求。否则,单位的发展目标、各项决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即便是再好的方针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描绘的完美蓝图自然也就不会顺利实现。
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总之,透过学习这本书,使我更理解了落实是一种观念,一种职责,一种意志,一种文化,一种有效的执行力。我要在具体实践中坚持落实的理念,养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工作作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九):
近期,我认真详读了一书,读后,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让我深受教育和启迪,在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中,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在企业的持续发展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体现。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做好落实的首要前提
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是当科学家,还是做清洁工,或是当部长,都是为人民服务。国家主席刘少奇以前握着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企业职工,肩负企业发展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只有正确对待自己的岗位,对待自己的工作职业,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用心主动落实工作要求,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二、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是做好落实的关键
不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你都就应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对本职工作持续用心乐观的态度,持续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我们不就应以自己对本职工作没兴趣为借口,得过且过,更不就应以本职工作所得到的报酬少为托词,消极怠工。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就应热爱这个位置,因为那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的确,我们只有在起点上上紧前进的发条,才能具备冲刺的条件,正如我们刚刚学走路一样,只有走稳每一步,才能走得越来越稳。因此,只要对自己的工作出自内心的热爱,即使你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服从组织的决定做好落实的天职
军人以服从上级的命令为天职。作为我们企业职工来说,都就应向军人学习,服从企业的各项决定。不然,我们就无法贯彻落实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企业描绘的完美蓝图也就不会实现。
没有任何借口是具有较强执行力和落实力的表现。作为企业的职工,我们就应明确,忠于企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服从企业的各项规定为天职,是做好落实的天职。
管理局结合近三年来企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内外部发展环境,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又进行了准确把握,重新修订了,它是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行动纲领,为我们干好工作带给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只有坚决贯彻落实,才能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十):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作用。学习习近平同志《关键在落实》后,我对“落实”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抓落实,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持续不竭的动力。
抓落实,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
透过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关键在落实》,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当一个想法产生的时候,它只能算作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只有我们用行动来把它转化为现实的时候,才真正赋予了它生命。拿破仑以前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才会实现它的价值,否则,也只能是一个空想。
工作也是这样,无论计划的再好,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空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要真正落实,务必要做到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认认真人对待每一天;不断学习工作方法,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满足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踏实肯干,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抓好各项工作。
关键在于落实习近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个性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职责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狠抓落实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领导工作。
一、充分认识抓落实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重要好处
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落实到哪里去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建立已90年、新中国成立已60多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在全国各族人民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享有崇高的威望,靠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构成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靠的就是全党同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那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
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对于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和党的主要领导同志先后都有过很多精辟的阐述。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必须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些论述,把抓落实的重要好处和基本要求讲得很清楚很深刻,我们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遵循和认真贯彻。
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潜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潜力的重要检验。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前进中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只有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我们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如果自满懈怠,心浮气躁,就不可能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丧失。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透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推荐,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改革发展的具体思路、政策和措施。此刻的关键就在于落实。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抓落实的工作力度,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个性是中央对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采取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加强督查等措施,保证和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但是也要看到,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中央的一些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口头上讲了、文件上也写了,而贯彻落实得却不好;一些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屡禁不止。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狠抓落实的要求,切实解决好领导工作中存在的抓落实不够有力、不够有效的问题,对于推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
二、抓落实务必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
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无疑需要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诸多障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持续不竭的动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各项工作都务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好处上讲,是否抓落实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在其位,谋其政。
我们党是为人民执政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有执政为民的高度使命感和职责感。抓落实,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这种使命感和职责感的重要检验。此刻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不求进取,满足现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样的精神状态怎样能抓好落实呢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懂得,党和人民把为人民服务的重担放在我们肩上,这是一种多大的信任和职责。要把这种信任和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地盯着榜样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抓落实过程中,不同的政绩观会有不同的抓法、不同的结果。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贴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贴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一些领导干部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很重要的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说到那里,我想起了山西右玉县植树造林、改造山河的感人事迹。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开始治沙造林。60多年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一任之后一任、一届之后一届,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此刻树木成荫、生态良好,年降雨量较之解放初期已显著增加。老百姓记着他们、感激他们,自发地为他们立碑纪念。正可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右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我们抓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就应这样去做。
三、抓落实务必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矛盾和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发展。因此,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抓落实及其全部工作中就应具有的根本态度。
当前,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比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增大、自主创新潜力不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等矛盾和问题,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又比如,在对外开放中涉及的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封锁问题,以及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长远发展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也越来越多。再比如,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党员队伍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增大,持续党的先进性面临许多新状况新问题。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迎难而上,敢于应对并认真探索解决之策。
如果眼中只有成绩和经验,看不到问题和困难;如果回避矛盾,遇到困难绕道走,见到难题就躲避;如果报喜不报忧,有了矛盾推职责,出了问题捂着拖着,那么抓落实就有落空的危险。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积累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多种原因,但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遇到矛盾畏难情绪占上风、解决问题不得力有直接关系。抓落实,还要求领导干部增强预见性,及时发现并尽早解决矛盾和问题,努力使简单矛盾不演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不延误成大问题。领导干部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抓落实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样能把工作落实好呢抓落实,必须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抓落实能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对领导干部的原则立场是一个现实的考验。坚持党的原则,怀着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公心办事,这两条对抓好落实工作十分重要。如果不讲原则而讲关系,不讲纪律而讲人情,落实工作就必定做不好或者走样。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持续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和政治本色,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得失,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唯有这样,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岂因祸福避趋之”。
四、抓落实务必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此刻,大多数领导干部是能够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但在有些领导干部中也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这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却高高挂起、形同虚设;“文山会海”屡禁不止,习惯于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工作;各种检查评比考核过多过滥,催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看风向、赶时髦,喊不着边际的空口号,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求大轰大嗡的所谓“规模效应”;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去深入了解群众真实的状况和要求,等等。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资料,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这是对“文山会海”的讽刺。开会是为了了解状况、倾听意见、集思广益,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制定文件,是为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带给遵循和依据。因此,开会和发文件是必要的,也是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会议精神和文件再好,如果不落实,仍会劳而无功。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下个决心,坚决砍掉那些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群众就拥护;落实得不好、落实得慢,群众就会有反映。因此,抓落实的重心必须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要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状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调查研究要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触及矛盾,以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抓落实的工作务必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这也是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许多问题客观地存在着,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决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工作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的过程。从细处入手,落实才会日见成效。有些领导干部总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抓大事、管宏观,习惯于坐机关、发指示,而不习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决具体问题,不愿意去抓所谓“小事”。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全面、不恰当的。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和部署作出之后,还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职责,一环扣一环地去抓,这样才能实现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
五、抓落实务必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构成完善的工作机制
抓好落实,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很重要,建立科学管用的制度和机制同样很重要。要制定强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个性是要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职责制。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现象,与目标职责不明确、工作任务没细化有很大关系。要科学进行职责分解,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以职责制促落实、以职责制保成效,构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完善巡视督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状况通报制度、重大职责追究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状况,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
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检验着每个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潜力,也是考察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就会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构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同用人导向有关。评价一个干部,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看他做得怎样样。要抓好工作落实,务必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优良的工作作风是一级一级带出来的,要注重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和督促作用。有了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的一把手,才能带出抓落实的好班子、好团队。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十一):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
读了关键在于落实一书,对落实一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所谓落实,就是各级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职责,自觉地引导全体员工立即行动起来,自觉地将企业所宣讲的、所规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意图、工作意见及其措施、要求等资料付诸实施,并到达预期的目标。
落实是一种观念。有一个故事,令人启发:一个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可奈何,聘请了一位外籍专家来管理。员工以为这位专家来后肯定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但是出乎意外的是这位专家来后却什么也不改。制度没变,人事没变,生产设备也没变。他只带来一种观念,就是把这个企业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结果,不出一年,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位外籍专家靠什么绝招使企业起死回生的呢?落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
落实是一种职责。说它是职责,是因为岗位职责所使然,“职责到此,不容再推”。所以抓落实是我们各司职守、达成工作目标的必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对抓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前深刻地指出:“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抓落实,是全体员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公司、中心、片站三个管理层级的职责资料。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我们后四个月的工作而言,时间紧迫,机不可失,既然目标已经确定,主题已经明确,方案已经公布,措施已经出台,资料已经知晓,要求具体到人,那么关键问题就是要层层抓落实,构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我们的中层管理人员和部分员工曾学过《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比较全面地了解到这本书所讲述的影响成败的细节思想,成败的关键在于解决那些起关键作用的细节问题,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落实。所以我们要立足岗位,履行职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把每一件事做细做精,不辱使命。落实是一种意志。年内时间不多,虽然下步工作安排得比较周密,但是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于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又要瞄准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毅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没有这股坚定的意志力,工作往往会半途而废或功亏一篑。
落实是一种文化。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出台措施只是给落实工作一个开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落实要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就需要我们全体员工在工作实践中长期坚持落实的观念、职责和意志,并养成一种职业行为习惯。具体地讲,要将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制、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检查考核制度等资料落到实处,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执行行为。为此全体员工务必坚持着装上岗,挂牌上班,爱岗敬业,用心服务。从主要的、关键的角度来讲,油车司机务必坚持落实“十检”,务必中速行驶,务必保障行车安全,务必保证油品及时运抵油站;押运员务必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务必坚守卸油现场,履行卸油主要监护职责;收油员务必做好油站进销存基础工作,务必按操作程序验收入库油品,把好油品入库验收关;加油工务必坚持做到熄火加油,不脱把加油,不载客加油,不漏加一台车,服务及时,记录准确;统计员务必及时报送报表,全面准确地反映油品进销存状况;片长务必履行检查、监督的职责,树正气,倡新风,纠违章,刹歪风;公司、油料中心两级管理人员要切实坚持落实各项检查考核制度,查看片长的作用是否发挥,规范操作的风气是否构成,违章现象是否减少,工作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虽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要发扬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要在增强员工个体“落实意识”的同时增强整体协作的落实氛围。
落实是一种有效的执行力。只要我们坚持落实的理念,养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工作作风,我们的安全工作是有保障的,服务工作是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的。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十二):
“想的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是更聪明,落实好是最聪明又最好”!这是拿破仑以前说过的话。前段时间,销售公司组织大家学习了《关键在于落实》这本书,我有幸阅读,并对赢在执行、关键在于落实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获益匪浅。
“关键在于落实”,这是一个企业完成计划目标任务的最终手段,也是一个人实现理想的有效办法。书中说:南方某企业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奈,请来一位德国人进行管理,员工们期盼着德国人能将企业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但德国人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决落实下去。不到一年,企业扭亏为盈。德国人的绝招是什么?是落实。就是真正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付诸实施,使其到达预期的目标,这就是落实。
在我们的身边,虽然每一天经历的都是平凡琐碎的日常工作,但如果都能够扎扎实实的去完成它,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大有起色。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落实型的员工呢?我认为,首先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主动意识和用心进取的精神,把自身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做好;其次是树立一种高度的职责意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再次是对工作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克服马虎轻率的毛病;最后就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提高自己,自觉执行制度,遵守纪律,不找任何借口以强有力的执行力去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