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1-09-05 11:26:01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是一本由钱穆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元,页数:9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一):中华守望者

  宾四先生一生为中华招魂厥功甚伟,徐复观等人以专著批驳他的观点,可民国耆旧从无一人如宾四先生守望中华文脉近百年,以纯粹中华之学术点亮中华文明之孤灯。《国史大纲》成于倭奴犯华间,抱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册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二):中华守望者

  宾四先生一生为中华招魂厥功甚伟,徐复观等人以专著批驳他的观点,可民国耆旧从无一人如宾四先生守望中华文脉近百年,以纯粹中华之学术点亮中华文明之孤灯。《国史大纲》成于倭奴犯华间,抱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册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三):略读国史大纲

  原本只是抱着对老先生的崇拜去读的这本书,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后,又抱起这本厚厚的大部头开始啃,也许是电子书看得多了,对于竖排繁体字看的时候不太适应,总是容易看差行。钱穆先生不仅仅是一位严谨的治史者,他更是一位走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文人,没有对自己民族和国家最真挚的情感,是不可能成为历史大家的。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个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以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这段话对于每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不陌生,开篇便是当头棒喝,给予了当时处在迷茫的青年学子以启迪,这本书原本是作为大学教科书编写的,民国时候的那一代青年,便是日后在中国大地上挥斥方遒,抵抗外辱的那群人。百年的屈辱史中,他们正如天上璀璨的群星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了解历史,发展祖国。现在的我们在重新读起这本书的时候,更是有另一种不同的感觉。拿起现在的教科书,与其对比,《国史大纲》显得是那么生动,不呆板不做作。作为老先生治学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他的治学思想和理念。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四):温情与敬意

  我是一个对本族历史、对人类历史有着天然好奇的人。一有时间,我就会找一些通史、断代史著作来读一读。前些年,读书不问出处,拿过来就读。后来,慢慢知道了钱穆先生,一心仰慕。

  这套书应该是我去年买回家的,杂事繁琐,偶尔心力不足,一直未能尽情拜读。前日取出,见老师首先在卷首申明,一个自认为自己的智识水平在中等线以上的国民,应该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最重要的是,略有所知完全不够,还应该对本国历史怀着一种“温情与敬意”,而不是抱着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认为目前我们已经站在历史的最高点,可以对过去一概否定,并且将目前之种种罪恶与弱点,就归罪于古人。——这是多么令人拍案赞叹的观点啊!历史学家,一方面的工作是记录、陈述史实,另一方面,难道不应该有着自己对于历史的认识、思考与判断吗?最重要的是,我们小时候所被灌输的“社会形态进化论”,在钱穆老师这里被否定。其实,那时候,我也是非常怀疑其“科学性”的。

  不读史不足以明鉴,然而,读史有时候又是沉痛的。尤其是如我这般对历史天然就怀着“温情与敬意”的脆弱之人。这样智慧、坚韧、宽厚的华夏民族呵,曾经多么灿烂光辉,文明之光足以照耀于天地之间。却也正是这样一个民族呵,生息繁衍于复杂广袤的大陆上,于是两千多年以来,各地各族之间分分合合、战乱频仍,令人于辉煌中见其悲壮。

  元代和清代的异族统治悲剧,在先生的著作中更见其详细。想到近代日本对我们国家的侵略,吓出冷汗。要不是吗,美国那两颗原子弹,华夏民族是不是将再一次沦为异族铁蹄下的牺牲品呢?

  先生在著作中三番五次的强调,站在对历史完全否定的态度上的革命,只是农民的野蛮行为,无法长治久安。莫不是一语成谶呵!润芝先生所行之道,正是钱先生所担心的局面啊!

  不细堪秦汉唐宋,不能体味当世之时下层黔首的悲剧境遇啊!惊人的贫富差距,同样的物价和房价,贫富差距分明就是富人对穷人赤裸裸的剥削啊!付出就真的收获吗?哪怕仅仅对于经济收入而言,也完全沦为一则笑话。冗繁的行政机构,逢官必贪的行政理念,买地敛财的地方政府,制造出一个特殊的富裕阶级“拆迁户”……乱象丛生。而愚人的教育体制更从根本上毁灭了民族的未来。先生所谓之“士人的精神”、“民族的灵魂”,荡然不复如屠城。

  我也有我的中国梦呵,愿我们的民族重新成为一个有灵魂的民族。

  中国史,我最心念于宋史。拍遍栏杆的稼轩啊,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放翁,臣子恨终未雪的岳飞啊,凄凄惨惨戚戚的易安……勉强于战乱割据中建国的大宋,似乎从一开始就一步步走向悲剧命运。文人治国,士子之才情与觉悟,功与过,都是为家为国。谁料到靖康难,皇室迁。难以想象钦宗身陷异族为虏,泣于臣子马前,求归家为太史。而赵构为保偏安皇位,忍弃父兄于贼地,更竟杀岳飞、毁忠臣。宋词的悲情与惆怅,曾经的我们,读懂了几分呢?!

  (暂笔记于此,未整理。)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五):进退之间:中国古代宗教比较——《国史大纲》阅读笔记

  从未正规涉猎国学,却从这部历史书里有所学习。Mark一些学习笔记:

  中国古代宗教以皇帝为“天子”,为上天与人世之间的仲介,皇帝能尽此责任,就是圣君。这一点与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古代文化非常接近,比如说埃及的法老。

  正好在读一本Mark Lilla写的《夭折的上帝》,里面对早期人类的这种近乎本能的思考有这样的讨论:为什么有些宗教信仰被转化成了有关政治生活的教旨?如果我们真的把神看成是一个有意图的人,而宇宙秩序就是那些意图的结果,那么神的意图就是一种积极的意志,而非沉默的结果。政治就此掺和进来——政治生活围绕着关于权力的讨论:谁可以合法地行使权力去支配别人?出于什么目的?在怎样的条件下?

  然而神对于中国人而言后来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可能与儒家的兴起和长期统治有关。儒家注重“人道”,而非“神道”,因为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的地上王国,统治于圣君之下,推行一种圣贤政治,以道德理论教化人民(sounds quite familiar)。对于个人而言,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大众谋现实,不为个体营虚求。人生理想,唯在此生此世。

  相对于儒家的“教化”,道家则主张“不教”,他们的理想是“小国寡民”(这点在今天看来太反自然,因为民乃人,人乃动物,动物乃以繁殖为目的,如何可以始终保持“寡民”呢?),不愿有团体和社会的压迫(与西方社会六、七十年代一些乌托邦团体的实验社会有相同的诉求),不乐于为团体社会作个人牺牲。所谓“鱼相忘于江湖”,其理想社会,正如江湖,群鱼自得其乐,丝毫无束缚。既然无求于社会,则一切需自给自足,即不可能,于是幻想做“吸风饮露”的仙人。

  于是中国古代文人,于盛世则追求儒家的大众人文业绩,如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于乱世则转向道家的私人修行解脱,如东晋士族从“经学世家”转而追逐庄老,只求“致性逸情”,不用世事。比如著名的东晋头牌知识分子大V王羲之,早年追求文学书法,晚年就喜欢跟着一帮道士到处寻丹访药,而他的好儿子王徽之也以一个浪漫的“雪夜访友”的故事立下flag:某夜王先生忽然来了兴致要去看一个朋友,于是不顾大雪,打了一艘船上路,等到天明到了朋友家附近,觉得意兴已尽,也不上楼了,直接掉头返回自己家里。

  除了儒和道,后来又来了佛。

  佛教从东汉末传入中国,于南朝开始兴盛。与儒家“融个我入大群体”的思想相反,佛教要“脱离大群体而完成自我”。小乘时期,强调轮回果报,与中国世俗祭祀阴阳巫道有相通之处;大乘时期,强调世界虚实,名相有无的哲理思辨,与中国的老庄玄学有相通之处。而天台、华严、禅宗则重视自我教育,人生修养。

  而中国古代各朝代对于佛教的态度也是多有反复。南朝梁武帝崇佛,于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据清代人考据,当时南梁境内有两千八百多座寺庙,单是都城建康(南京)就有超过七百座。

  但是从南北朝的北周以降,却有三次著名的毁佛运动。主要是统治阶级发现大批民众信佛以后,要么入寺为僧,导致社会上从事生产的人口减少,同时民众把大量钱财捐到寺庙,令得国家的财政受到影响。比如北齐时代就有人说“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国之为给不充”。到了北周武帝,认为“六经儒教,弘政术;礼仪忠孝,于世有益;佛教费财,并宜罢之”。于是倒佛:“八州寺庙出四万(僧人),三方释子,减三百万(信徒)。皆复军民,归还遍户”。到唐武宗时期“恶僧尼耗蛀天下”,毁寺四千六百,归俗僧尼二十六万。

  ……

  如今的中国人,又当如何选择呢?貌似具有大量“机构”的佛教如今在民间的势头最强,道教始终不成气候,而儒家虽然最具有文化的亲切感,虽然最适合支持中国式的政治统治,然苦于意识形态之限,无法堂而皇之地回归,又会走向何方呢?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作文频道。
喜欢作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