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帝国皇帝选举大会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2-12-14 13:56:10

  质帝死时年仅九岁,自然没有后代,于是继任者只能从藩王之中挑选一个。可选谁不选谁呢?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自古以来,拥立皇帝都是一件最具投资价值的事情,因为它的回报率最高。无论此前你的身份地位如何卑微,如何不得志,一旦干成了这件事,转眼之间便会翻身农奴把歌唱。

  但高收益必然面临高风险,这是一个套餐,谁也撇不下谁。要是站错了队伍,轻则政治生命被终结,重则锒铛入狱,甚至附带一个抄家灭门的礼品赠送。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以上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行事风格,他们做事不分对错,只看是否对自己有利。大汉朝难道就没有那种为了国家和人民,而甘愿牺牲小我的人吗?就没人学习雷锋好榜样吗?

  自然是有的。这个人刚刚出场过,只不过在质帝临死的那一幕中,他是个跑套的,此人名叫李固。

  李固是个官二代,他爸爸李郃曾经位列三公,担任过司空、司徒的官职,这是帝国最高的行政职务。

  不过,李固完全没有身为豪门子弟的自觉。既不天天开趴,也没欺男霸女,相反的,当他还只是个孩子时,便一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汉代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中央有朝廷直接管理的国立大学,即太学,地方上也有各自的地方学校,这两者都是官办学校。

  与此同时,两汉的私立学校也相当发达,尤其是东汉。不像现在,当时办学校没啥资质要求,只要在朋友圈喊一嗓子就行。所以,一众名士大儒都注册开办了自己的私人教育培训机构。

  跟官办学校相比,有名师加持的私立学校更吸引人。名气越大的,课程越火爆,常常是五湖四海的人都赶来报名。

  小李固便是如此。为了求学,小小少年发下宏愿,历经艰辛不远万里前往西天拜佛......呃,拿错剧本了,他虽然也是四处寻访名师,但没跑那么远。

  求学期间,李固特意隐姓埋名,不让别人知道他的家世背景。甚至到了什么地步呢,他后来到京师太学里上学,每次回到在京师的三公府邸,都要偷偷溜进去。

  史书是以点赞的心态记录下这样的事,虽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李固似乎有点做作乃至过于特立独行了。

  但毋庸置疑的是,从这些事情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小开始,李固便是一个清高自傲,有着坚定的自我价值判断的理想主义者。

  正因为心中有家国大义,所以当质帝驾崩后,李固决心要拥立真正的贤德之人为君王。在他心中,这个人就是清河王刘蒜。

  其实,这不是李固第一次试图拥立刘蒜了。当汉顺帝死时,李固便向大将军梁冀推荐了刘蒜,给的理由有两条:

  其一,刘蒜年龄够大,选他当皇帝不算使用童工。而且还避免了阎皇后、邓皇后因贪立幼主而最终深受其害的危险。

  其二,刘蒜为人稳重,一举一动都合乎礼仪,从不干违法乱纪的勾当,这样贤明的人适合当皇帝。

  可惜,梁冀不听,他关起门来和太后妹妹一商议,转手立了八岁的质帝。

  这一次,李固学精明了,他复盘之前的失败经验,认为是因为自己势单力薄的缘故。于是,这一次他以太尉的身份,联合了司徒胡广、司空赵戒两人,抢先给大将军梁冀发了封邮件。

  信的内容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但核心意思就一句:选皇帝是大事,不能只有你和太后两人参与,我们这些大臣也必须参一腿。

  在人心浮动、形势不明的时刻,对于三公的来信,梁冀不得不重视。因此,他召开了一个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让三公、中二千石、列侯一块讨论皇帝人选。

  李固率先举手发言,他强烈推荐清河王刘蒜为帝。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大鸿胪杜乔紧随其后,纷纷为刘蒜打call,表示木有比他再合适的人选了。

  但反对声也此起彼伏,他们心中的理想人选是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这个刘志有啥能耐让这么多人倾心?

  原因很简单,大将军梁冀很钟意他啦。不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刘志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便于操控;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刘志刚奉旨来到洛阳,正要跟梁冀的妹妹结婚,也就是说,刘志即将成为梁冀的妹夫。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作文频道。
喜欢作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