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与疆域》是一本由(法)米歇尔·维勒贝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一):这才是法国的现实
读完这本书,我越来越理解法国社会为何如此多不慌不忙让自己孤老终生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人大概介于发情频繁有着强烈繁衍本能的群居动物和孤傲的观察思索着这个世界的神秘使者之间,这种差异由人们的精神层次决定。当我们深入思考感悟的越多,动物性的一切就变的越来越不值得。所以,思想应该是人类特有的,虽然只是少部分人。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二):第三部分有点狗尾续貂
五一长假选择这本书是个明智选择,因为它能够让你足够缓慢的进入一名艺术家的生活。虽然你之前对这样的生活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文中的“五金”及“职业”系列,结合主角人生际遇的变化而出现,让人读来兴致勃勃。但作者在书中又夹杂了如此多的评论,让读者时不时必须停下来思考一番,所以在阅读途中有时会觉得让人疲倦,那恰好是你该放下书出去散步的时候了。
但是,第三部分的谋杀案很突然的毁掉了这一尚算有趣的阅读,因为我实在看不出安排这一突兀的、骇人听闻的杀人手法,以及那几位警官对小说前两部所阐述的主题(可以说是关于表现目前这个时代人类生存状态吗?)有任何的推动,或者对此增加力度。
总的来说,第三部分我觉得有点多余,似乎没有必要对JED的生活再给予描述了。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三):无欲人的一生
为啥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东西之后,他还是能够做到如此淡定?似乎什么也不惧怕,也没有什么感情?
是因为童年母亲自杀的阴影吗?所以主人公杰德之后一生都没有办法跟这个欲望与关系纠葛的世界相处?或者是他自己选择一手结束,就像他跟女人的关系,或者是他被迫从关系中抽离,就像他跟他安乐死的父亲的那种关系,或者又是无可料想的一种意外,就像他跟被杀的作家的关系。其中之一?或者皆有份数。
无论怎么说,他对欲望,情感这种东西的需求实在是稀薄到非人非动物的地步,也不是惧怕或者逃避,只是都蜻蜓点水,到最后都寻不到,到最后即使有过的那些旧人的形象,也只能被 “层层叠叠的植物所窒息。”
但时代的演进并非不厚待。无论是他前期对地图的摄影,之后对各种职业人的绘画,还是最后回归到对工业品的摄影若非……其实记录的都是这个消费社会的爱恨,若非这种无欲的气质,恐怕也很难在对待作品时候有冷静的视角吧。
所以这样的结局并不让人觉得可悲。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用相机记录,然后,一个人孤独终老。
像枯死的植物一样,无味,轻盈,清脆。转瞬即逝,但也是很美的。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四):《地图与疆域》:艺术家的边缘人生
维勒贝克是个有争议的作家,《地图与疆域》倒比较正经,主要人物几乎都与艺术相关。作家自己也成了书中的一个人物,而且还被谋杀了。
小说从热水锅炉(类似我们常说的暖气管)的损坏开始写起,不得志的画家、摄影师杰德在寒冷的房间里过着凄凉的生活。他和父亲每年只在圣诞节见一次面。父亲年轻时是一个富于理想主义的建筑师,但在战后法国功用至上的设计思潮中,逐渐成为一个经营建筑公司的商人。晚年他患了直肠癌,气息奄奄,记忆力衰退。杰夫的母亲是音乐学院学生,拉小提琴的,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带着一脸幸福的表情服毒自杀了。在功利的现代社会,艺术家走向边缘。艺术的未来在那里?维勒贝克不会给你指出出路,他会告诉你,我们的社会是没有出路的。
维勒贝克继承了巴尔扎克的衣钵,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批评家。在他的书中,会有大段大段论文似的讨论,这种段落对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读者是种考验。不过现在有维基百科,很容易查到来龙去脉。《地图与疆域》没有引起太多争议,最大的争议来自于有读者指出书里有些内容直接拷贝自维基百科。
译者余中先很有名,似乎也很用功,每年要译好几本大部头。水平再高,这样的速度也很难保证质量吧。看他翻译的书,感觉像是在看说明文,说不上坏,但也看不出有什么高人一等的地方。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五):仙风道骨今谁有
我从来没有像读这本书一样读到一半决定弃读,第二天又重新拿起来一气呵成地读完它。正是这本书里弥漫的孤独感、无奈感、困窘感深深映射了我的生活。甚至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所有人的生活。
每次我到公司去找领导签报告的时候,进办公室之前总不忘深呼吸,帮助自己放下骄傲。那种只属于爱写字的人的骄傲。手里的那支笔,原本是灿莲花的工具,却带有了某种铜臭味。以至于这样的骄傲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生活,杰德两次恋爱,两次败给现实。与父亲的至爱亲情也受制于现实的壕沟。
一个理想主义者要如何在物质世界里生存,杰德倒是一个好的范本,当理想触碰到物质的临界点快要被物化的时候,戛然而止。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要的生活。与父亲的感情如此,与两个女友的感情也是如此。像是驾驶一艘小船在湖面上漂流,快要靠岸时又翩然远离。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文艺范十足的警察。我曾怀疑为什么维勒贝克在这个无关紧要的龙套角色上着墨如此不吝,以至于让他从龙套变成了配角。按我的理解,他是给我们树立了另一种将理想与物质融合的方式,与杰德的方式完全不同。他顺其自然,生活中有很多不顺心的事,倒也不是不放在心里,只是淡化它,尽量不要让其占据自己生活的全部。所以这才是他的警察生涯如此坦途的原因之一。他喜欢他的搭档是因为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喜欢养狗是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一个真正将理想主义植根到生活里的人当是如此的,从不去深究真正的文艺是什么,只是保持一颗灵魂不受捆绑。即便他不了解文学家艺术家,不了解收藏家拙劣的犯罪手法。但他懂得如何生活,这是我真正信奉的文艺实用主义。
另,作者为什么把自己写进书里。一、窃以为是暗示杰德是现实世界的自己,而“维勒贝克是自己的真实吧。二、书中的“维勒贝克”是真正理想的化身,从他房间的布局变可见一斑,是个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典型。所以杰德才会与他相见恨晚突生崇拜之情,因为杰德总是被无奈的现实所羁绊,无法有如此的仙风道骨。但仙风道骨今谁有?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六):生活如地图,物质无疆域
第一眼看到书名和封面,就很喜欢,一直以来都对地理和地图类的东西很有兴趣。对于米其林指南也早有所耳闻,它是是法国知名轮胎制造商米其林公司所出版的美食及旅游指南书籍。但其实这本小说与旅游与地图并没什么关系,唯一的联系是主人公杰德因为拍摄了米其林公路地图的摄影作品而大获成功,这才有了之后的故事。
第一次读米歇尔?维勒贝克的作品,对于龚古尔文学奖和米歇尔?维勒贝克本人都没有任何概念,倒是觉得作者在各方面的涉猎十分广泛,在这本书里,从摄影到美术,从建筑到文学,甚至从艺术圈到警察局,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融入到了这个故事里。可是这种种华丽的外面背后,却是一颗颗孤独的灵魂。
读完对于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杰德个人的模糊不清的情感以及他与父亲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这个故事中只出现了两个女人,她们与杰德之间的关系都只能用暧昧来形容,她们与杰德一样,都是事业上的成功人事,但是对于感情却都持着一种不强求不奢望甚至不争取的态度。这似乎也是一种现实的写照,物质生活优越而精神生活匮乏。
作者在这本书里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个高度物质化的社会,书中出现了很多当今社会的名人以及现代化的产品,比尔?盖茨,乔布斯,尼康相机,奔驰汽车等等,甚至还涉及了关于安乐死的敏感话题。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爱情和亲情都被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脆弱,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欲望驱使着人不断往前。
书中的那起谋杀案,起初读来觉得有点突兀,但是回过头来想,跟前面的部分也算是呼应。一副价值连城的画像引发的一起惨无人道的杀人案,是这个社会物质化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当金钱和物质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中心,人心也就变得更加冷漠和残忍了。
读完这本书,感觉心里有点堵有点压抑。作者给我们描绘的这个社会太过现实,现实到连生死都可以自己选择。虽然文明是进步了,可是人心却在退化,如果一个人连爱的能力都丧失了,那么生活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书的装帧漂亮,但是翻译。。虽然余中先先生确实很有名,可是这本书读下来,并没有任何惊喜,没觉得不好,也没觉得好,只是像白开水一样淡得没什么味道。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七):地图的极致将抵达疆域
梁文道曾在《开卷八分钟》里谈及自己从小喜欢画地图,倒不是艺术天赋如何而只是因为喜欢。米歇尔·维勒贝克在《地图与疆域》里,主人公也是一位喜欢地图的画家。乍看梁文道和米歇尔·维勒贝克似乎并没有共通之处,然而因“地图”却有了一些难以言喻的隐秘。可以大胆揣度,米歇尔·维勒贝克正试图将虚化的纸上地图与实体的疆域建立某种联系,既关乎人,也关乎境,甚至在虚境与实境的间隙里,观照人在社会之中内心的地图与疆域。
《地图与疆域》里的主人公杰德,是一位抒情、敏感的艺术家,在他身上始终都有股隐晦而矛盾的冲突,这种境况自始至终。作者从落笔的开始便将杰德陷入极冷与极热的冰火两重天里:热水锅炉坏掉、画室不到三摄氏度,冷得人连打个盹也不能如意,即便是电话请人来修,也是三请四请,永远唱着欢快地嘲讽之歌占线等待----无比的艰难,画家杰德正遭遇外界一切的寒流。与外在的冷相比,在杰德喜欢的这座与巴黎风格迥然相异的画室里,杰德正处于创作的火热激情之中,“眼下他确实有些绷不住弦了,他干得太猛了,他曾同时开始画六幅画,几个月来他就没有停下来过 “。完全可以将杰德的这种“猛”劲视为他在作画中无意触及父亲隐蔽情感的一种兴奋。按往年惯常,平安夜的杰德,应该去父亲家吃圣诞节晚餐,只是作画未完成,只好暂且先拍照留存。
在极冷与极热的反差之中,作者构建起一种父子的联系。这张以父亲告别酒会为主题的画作,表达出父亲“痛苦的微笑”和“无以逃脱的忧伤”而对杰德变得意义重大。这对原本只剩例行公式般相处的父子,因为突如其来的理解、宁静而有了宽慰之意。这个圣诞前夜也因为这画作而有了丝暖色。同样的圣诞晚餐,一年后的却蒙上了绝望和死亡的阴影。父亲已然衰老,一个垮掉的可怜人。
作者似乎有意将之与杰德行将崩溃、令人堪忧的艺术前景相提并论,父子相对无语干涩的圣诞晚餐,就像无法阻挡的时光流逝,寂静、空洞而令人忧伤。颠疯之下毁去了画作,也打开了杰德一生记忆的栅栏。那些来自家庭的影响,父亲母亲的悲剧,以及与美术或摄影的分分合合,还有“自我表达的需要”与“金钱需要”的矛盾,都在杰德与父亲分别独居的现实和似乎交叉的命运线中,也有了彼此的呼应和重叠。我想无论未来是地图还是疆域的呈现,那些异于常人的艺术家的敏锐与争扎,在生的波浪中翻滚和种种精神抵达,都是我们所期待的图景。跨过内心地图的障碍,极致之处必将抵达疆域的广阔,冷调之下的暖。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八):富贵与淡漠
《地图与疆域》是法国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的作品,获得2010年龚古尔文学奖。这本书的故事并不复杂,围绕着一个艺术家杰德马丁展开。前半部分写的主要是马丁没有出名之前的生活和出名的过程。后半部分主要是围绕维勒贝克的死亡案件,附带着写了马丁的孤独生活。
马丁的出名是因为对米其林出版的地图有了一种特殊的感觉,翻拍地图,然后被米其林公司看中,运作他的作品展览后一举成名。正因为这是他成名的起点,所以书名就叫《地图与疆域》吧。在书中维勒贝克借助马丁说出了地图与疆域的一种观点,现实中航拍的地图只是各种不同的色块,但是地图与之不同,包含了大量细节丰富的信息。但是同时我觉得,维勒贝克还有一句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地图其实也是一种提炼和眼光。从这一点上,马丁先前的职业人像创作系列和后来的行业大佬肖像油画系列,其实都是用一种眼光对世界或者历史进行分析或者总结。行业大佬系列不仅从行业角度总结了社会,甚至还有一种回顾历史的眼光。所以从这个角度,甚至本书本身都有一种地图的意味,而疆域就是法国的社会和历史。
马丁这个人有一种比较疏离的感觉。他的第一个女友做应召女郎养活他,他挺无所谓的;米其林的俄罗斯美女主管成了他的女朋友,他也似乎没什么特别感觉。这一点给人印象特别深,这种感觉似乎来源于两处:一者是马丁是一个专注的艺术家,对这些事情并不特别在意,那些女友和周围的朋友,对他宽容也好怜惜也好妒忌也好,都是把他当做书呆子来看;二者从大环境上来看,这也是物质非常丰富之下的一种空虚和茫然。第二种在书中很多人和事上面都可以感觉到,比如马丁把价格几十万欧元的油画送给维勒贝克,送收的过程两人都显得很平淡,完全没把那么多钱当回事儿。这不是在故意作秀,而是一种物质丰富之后的迟钝,不再以之为意。就像晏殊作词,非常厌恶平常词人文字里面夸张的色彩,他的词总是那么平淡隽永,却是真正的富贵气象。而《地图与疆域》则弥漫着一种整个社会的富贵,人们对很多事情都不在乎,或者变迟钝了。
马丁的老爸甚至在得了直肠癌之后一心追求安乐死,对于马丁老妈何以自杀,他老爸也是语焉不详,感觉似乎也是轻易放弃一样。不过马丁对老爸的一心求死跟他老爸对老妈的一心求死的痛恨有着很类似的地方—他追到瑞士安乐死团体,狠揍了那个团体的成员。虽然那个组织成员的官僚主义腔调让人讨厌,但显然马丁是借题发挥,发泄对老爸的怨恨。维勒贝克作为作者,对于小说里的维勒贝克被肢解成碎块也语气平淡,全书对于死亡是一种淡然超脱的态度。
我觉得这像是一种文化走过极其绚烂阶段之后的时期,好像花开极盛之后,打蔫儿的花瓣。法国最赚钱的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而工业已经消失,农业也随着人口减少和迁移在渐渐消失。一方面是马丁这样的富豪买下大量的土地任其闲置,旅游业同时大量圈地,另一方面农业人口随着生育率降低和迁移越来越少。当然,专门卖“法国”这个招牌得到的钱足以支撑社会运转无碍。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将来也会变成那样吗?可以有其他选择吗?那样好不好呢?还真不知道。作者维勒贝克只是精准地描写了这样的社会。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九):艺术,商业
米歇尔?维勒贝克创作了一本将自己“分尸”的书。书中的他既不是主角,也不是叙述者,只是一个名人,一个怀旧的犬儒主义者,而且正处在精神不振的状态,隐居在爱尔兰某地。因为主角杰德?马丁为他画的一幅价值90万欧元的画像惨遭虐杀。
现实中的维勒贝克喜欢挑衅,口无遮拦,支持卖淫合法化,而且就伊斯兰教发表过惊世骇俗的言论,加在他头上的恶名包括“玩世不恭、虚无主义、种族主义、厌女症、文坛坏小子”,等等。有一次记者问他哪来的勇气发表那些过激的话。他说:“很容易,只要假想自己已死就行了。”
书中的名人除了作者自己之外,还有09年雷诺多文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克?贝格伯德(他的《一部法国小说》中译本与本书在同一译丛);以及法国著名电视主持人让-皮埃尔?佩尔诺,全球轮胎科技领先的米其林公司管理者。《地图和疆域》书名中的地图也指米其林公司发行的旅游地图,此地图带有详细的餐饮住宿指南,是一种强大的商业营销产品。
本书中维勒贝克把自己杀掉的一幕略为“滑稽”:杀手将他的脑袋和狗的脑袋一起割下,并且整齐地摆放在长沙发上,四目相对。当警察发现他时,苍蝇已在其尸体内大量繁殖,“臭气十分熏人”。盗贼的行为很有讽刺性——为动取肖像不惜杀掉真人——但这并非本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艺术家的成功,即艺术和商业上的双成功,它意味着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能无限攀升。这似乎揭示出艺术的新时代特征:中世纪对艺术施加的强烈影响的宗教,现已被商业所代替。或者说,商业已成为现代最大的宗教,拥有自己的神学体系,和新神职人员,比如广告人、推销员、新闻官和执行经理。
小说的主人公杰德?马丁既是摄影家,又是画家。从书里的描绘看,他有一定的艺术才华,勤奋务实,但为人木讷,不擅交际;直觉不敏锐,处世不圆滑;连一次像样的爱情都不愿坚持;有耐心无野心,个性暗淡。他艺术上的成功在于创新,商业上的成功来自于机遇。总之很难把他与现代社会中定义的成功人士等同起来。他日复一日地积累出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品序列,终究一炮而红。他不是以其单幅作品中独特的、卓尔不凡的美取胜,而是以系列作品的风格统一、规模够大才显示价值……
当然,杰德?马丁的作品的确具有商业价值。首先系列作品最适合大型展览,或者超级博览会的需求;其次其单一的主题更容易理解,更便于走向公众;最后系列作品在收藏方面更有气势,也容易打动收藏家的搜集欲望,等等。总之系列性作品在美学上与商业社会不断膨胀的野心非常契合,这确实蕴含着在商业社会成功的重要条件。
不过,这种艺术品商业模式将使艺术变成工业一部分,规模化的生产之后是盲目求新,维勒贝克在书中借机批判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对新产品的苛求心理,工业家不断抛弃那些精美的、耐用的、成熟的产品,而制造出花样翻新、功能过剩、工艺上并无改善的产品。这种舍本求末的运作理念最终将导至工业的衰亡,消费者不是上帝,而是傀儡。
维勒贝克曾抱怨批评家过于关注他书中的理论,对书里的角色漫不经心。他喜欢与普通读者形成共鸣。他写的是那些紧贴时代的角色,并开创此种角色与当代人互动的故事模式。本书主角杰德?马丁就是读者最常见的喜爱摄影和绘画文艺宅男,其成功的道路也是文艺宅男们实现理想的模式:一个通过奋斗,最后成功的自由职业者,其成功之后过上天堂般的独身生活:居住在无人打扰的乡间大宅,工作就是观察和继续拍摄大自然。
书里所有次要角色都让人感兴趣,比如对美食富有见地的同性恋男厨;对杰德?马丁的成功在发挥极大作用的女新闻官;精明的画廊老板;心事重重的刑事警察,杰德做建筑师的父亲,甚至是那个杀掉维勒贝克的变态盗贼。通过他们,维勒贝克对现代职业,特别是一些新兴的特种职业进行解密式的描述,就像一本职业指南,包括主角马丁表面上看是艺术家,其实也是个职业美术家。
这本书从09年之后(贝格伯德已获雷诺多文学奖)写起,一直写到主角杰德?马丁去世,按推算的话应该是2035年之后的事。也就是说它有未来幻想色彩,但它描述的不是科技的未来而是商业的未来,一种不可避免的衰败,因此我们可以称此书为商业幻想小说。本书获2010年的龚古尔文学奖,法国文学奖历来商业气息浓厚,维勒贝克得遂心意,获得文学和商业的双羸。
获奖之后的维勒贝克十分高兴,在庆祝酒会上,他说:“我很高兴……人们经常批评我穿的派克大衣,但在风雨天里,它毕竟很有用。我想,假如我不拿这个奖,在法国恐怕会有一种紧张,这谁都不希望看到。我们国家不需要它……必须成就维勒贝克的龚古尔奖,现在此事既然已成,那我就很高兴能置身于你们这些爱我的朋友中。”此时的骄傲和自恋与书里那个握着酒瓶呜哑哭泣的颓废形象判若两人,龚古尔奖使他扬眉吐气了。
《地图与疆域》读后感(十):植物的欲望(孔亚雷/文)
刊于2012-4-23 上海壹周
植物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而我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老子、禅宗和维特根斯坦——得知,没有欲望比有欲望更强大、更持久,甚至,更有生命力。
但这次,向我们重申这一论点的,是法国文坛的坏小子,米歇尔·维勒贝克。在他的最新作品、获得2010年龚古尔奖的长篇小说《地图与疆域》的结尾,主人公杰德·马丁,一位知名艺术家,将他生命的最后15年都献给了一部过于富有象征意味(以致于显得有点肤浅)的综合视频作品,其主要内容是一些“催眠般的长镜头,工业品似乎溺水于其中,逐渐地被不断增长的植物层面所淹没……同时,它们的表面渐渐风化,显露出微处理器、电池和内存条卡”。他的创作灵感来自多年前在德国鲁尔区的一次旅行。他惊讶地发现,当地那些废弃的旧冶金工厂,仅仅过了一个世纪,就已经完全被茂密的丛林所覆盖、所埋葬。小说的最后一句是:植物的最终胜利是彻底的。
但就维勒贝克来说,他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动物,而不是植物。他是一头闯入法国文学宫殿的野兽,或者歹徒。而他的武器非常简单,极其古老,并且充满了动物本能:那就是性。
使维勒贝克获得国际声誉的,是他出版于1998年(那年他40岁)的第二部小说《基本粒子》。在我看来,它依然是维勒贝克迄今为止最好、最强有力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米歇尔和布鲁诺,前者是一名清心寡欲、几乎与世隔绝的科学家,后者则是一个信奉性解放(并身体力行)的浪荡子,故事以他们各自的叙述为线索平行推进。在这里,维勒贝克为我们贡献了文学史上——至少在我看来——最杰出的性描写之一。(遗憾的是,海天出版社的译本基本都将其变成了省略号,你只能读原版、英文版,或者等待新的中译本。)没有比喻。没有渲染。没有特写。没有任何扭捏和迂回。只有一种完全客观、中性、直接的描述。就像一份汽车驾驶说明书。它缺乏感情到了如此地步,以致于有时会让你产生强烈的感情(用《纽约客》书评家詹姆斯·伍德的话说,一种“近乎高贵的伤感”)。这也是把它和真正的色情小说区分开来的重要(或许也是惟一)标准:后者会让你坚硬或者潮湿,让你始终处于一种做爱之前的前戏状态;而维勒贝克会把你带到做爱之后,让你疲软、失落,甚至——忧伤。造成这种效果的原因,除了他的说明书式笔法,还因为那些维勒贝克式的性场景,似乎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当中。
性虽然是生命的表现,但它也像是对死亡的一次次模拟和演习。当维勒贝克把这种演习与实战混为一体,便出现了《基本粒子》中最令人震撼的一幕:布鲁诺和他的情人,克里斯蒂娃,在地下俱乐部参与群交时,她突然感到背部一阵剧痛。布鲁诺立即停止了动作(同时也制止了其他几个人的动作)。他们从俱乐部直接去了医院。那显然是克里斯蒂娃最后一次做爱——她因为突发性骨病而半身不遂。她很快就死了。小说的结尾,米歇尔最终研制出一种无性繁殖技术,从而制造出了一种超越动物性欲望——也就是说,类似于植物——的新人类,而布鲁诺,作为旧人类的代表,进了疯人院。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基本粒子》还是《地图与疆域》,其实都在探讨完全一样的主题。这个主题,与作者本人激进的姿态相比,几乎陈腐得令人厌倦。它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欲望的最终失败是彻底的。只不过,面对人类的黑暗未来,维勒贝克用了一种极其讽刺、肆无忌惮、充满挖苦与攻击的语调,以表明自己对此不想作任何批判或反思,而只有绝望和无奈,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幸灾乐祸。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重新回到杰德·马丁身上。我们会发现,维勒贝克不仅善于重复他的主题,而且善于重复他的手段。跟前几部作品一样,《地图与疆域》同样采取了两个对立人物的双线平行叙事。这两个人物不像两个独立存在的人,而更像同一个人双重人格的分身,或者直接一点说,像维勒贝克本人的分身。不管是《基本粒子》里的科学家米歇尔和性瘾症患者布鲁诺,还是《地图与疆域》里的艺术家杰德·马丁和小说家维勒贝克,他们都像是作者本人的两个侧面。一半是宁静,一半是疯狂。一半是永生,一半是速朽。一半是植物,一半是动物。杰德·马丁代表的一半是宁静、永生和植物。虽然他拥有全巴黎最性感美貌的女人,虽然他的画作卖到上千万欧元,但自始至终,我们感觉不到他有任何欲望。他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他的欲望就是绝望。而这种绝望又没有任何来由,所以很难令人信服。但不要紧。我们还有另一半。疯狂、速朽、充满动物性的另一半。鉴于布鲁诺的出色表现,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这次亲自在小说中粉墨登场的维勒贝克本人抱以很大期望。但这次他使用的武器不是性,而是谋杀。他没有像写说明书那样直接、冷漠、干燥,而是间接、迂回、故弄玄虚。虽然他让自己在文本里被人碎尸万段,却只收获了一个二流的侦探故事。但也许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他终于荣获了龚古尔奖。因为很显然,至少在小说世界里,谋杀比滥交的历史更悠久、更普遍,从而也更安全。
但我依然要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小说。因为它清澈透明的结构。因为它平滑流畅的叙事。因为它对细节极具专业性的关注。而这些几乎快具有古典美的文学特质,配上维勒贝克独有的黑色幽默和谩骂,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混搭效果,一种风格化的品牌效应,一盘“维勒贝克沙拉”。难道我们还能要求更多?无论如何,它虽然无法触及灵魂,却能给我们带来适度的愉悦。所以——总之——跟当代的许多著名小说一样(比如《1Q84》),它值得一读,但不值得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