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诗》经典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1-05 19:12:26

  《迷路的诗》是一本由杨照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20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路的诗》读后感(一):与你何涉

  对于青春而言,迷路似乎是常态,因为乱渐欲迷人眼,因为有太多荷尔蒙需要释放,但是却无奈受困于三点一线式的程式生活,在反抗与宰制之间痛苦挣扎,茫然四顾,无路可走。

  对于诗歌而言,亦迷失于文字之中,毕竟默读式的文字代替了吟唱的语言,于是诗歌之美也就丧失于音韵的铅字化之中。内容与形式争论的背后,或许是诗歌的自寻出路。

  由于共同的气质,当青春与诗歌相遇,便自然而然的惺惺相惜,青春在诗歌中寻找呐喊的话语;诗歌在青春的悸动里找寻曾经的美丽。青春藐视一切,规约、束缚、权力、世俗都是其粪土的对象,而仅存的,只是一种无以名状的气息,一如草地被修剪之后所弥漫的清香。诗也藐视一切,小说、散文、戏剧似乎都低其一等,人物、故事、情节、意义都可以略去,只留下诗歌孤傲的气息。

  不存在引起所有人共振的诗歌,一如不存在任何两个相似的青春一样。诗歌是最为自恋的文体,从来不会顾及读者的感受,不会谄媚式地与你耳语,只会等着读懂她的人出现,然后任由其临诗嚎啕或暗自垂泪。青春亦是如此,四处冲撞而不顾及后果,低视甚至敌视一切偶像和口号,自顾自地或张扬或卑贱地生长。

  任何关于诗歌或青春的文字,都只能是某一个体的生命史而已,最受用的还是书写者自己,无关乎他人。

  如青春期的爱恋一样:我爱你,与你何涉?

  《迷路的诗》读后感(二):心中的怪兽再也找不到来时路

  一开始读杨照的专栏,是在《南方周末》的评论版,应该是初中的时候吧。杨照会说一些和台湾有关,和政治又没那么有关的东西。文章内容现在一篇也不记得了。但后来《南周》的报道越来越无趣(没错,我就是个浅薄的高中生读者而已),对杨照专栏的期待几乎和半份《南周》持平。有时候,杨照没有发专栏,这期的选题又都很无趣,就会觉得“真是不值啊”。

  后来,有很长时间,我都觉得是《南周》对我影响更大。

  “当XX被第九家单位拒绝的时候,他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无奈。

  ”XX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

  么得错,就是这样的讲故事的方式,让我对新闻报道看起来没有违背客观性,又体现作者态度的技巧着迷。

  但是,但是,如果没有读过杨照的专栏,我恐怕不会去读这本书。”诗“这种形式,几乎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要说古诗,恐怕还能从小学到高中课本中来上几句,可是,对于现代诗,好像一直欣赏不来。

  杨照说,诗对于他来说,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告诉他们,除了大人们规定好的秩序,还会有另一种秩序存在。

  可能软妹子都是浅薄的,所以我好像一直对现存的秩序很感兴趣,而没怎么想过我也终究会是它的一员。所以我读报,读别人的故事,体会世界的一切,却没把自己放进去过。

  杨照是这样得诗人,他会用拳脚教训欺负小狗的男孩子们,和古板迂腐的教官,又会反思这样的暴力,并为此深深自责。

  当诗人遇上现实,只有迷路一种结局。

  张大春(哦大头春!)在序言里说,与其说诗人迷路,不如说,当作为诗人的杨照,遇上作为杨照的杨照的不知所措(没有翻书大概是这样吧)。

  诗人的世界永远年轻,而杨照却在老去。

  再没有校刊社里的谈天论地,大家都要失去它的保护,走向联考,走向现实。

  也不再有穿黄衣的Y,在公交底站等车。当然,也不会有这样晦涩不明,与丰富绚烂并存的暗恋了。

  对杨照来说,诗都是旧的,父辈的城邦在美丽岛大审后倒塌,张大春不认为这里可以“做政治解读”,所有读过的人都会认同。这更像是对人性最基本的观念的倒塌——文字是无力的,甚至精神世界亦然。诗,写诗,又有什么用呢?

  杨照的结尾说,诗教给他的,是尊重自己的内在骚动。当心中的怪兽有一天终于跳出来时,我们摸摸它的头,说:“你不会找到来时的路了。”

  《迷路的诗》读后感(三):混合着诗意的青春·混合着青春的诗

  什么时候,你会想到诗?什么时候,你会想到要写一首诗?这种感觉在胸腔里奔腾、冲撞到无法抑制的程度?我想,那应该是在我的春天,15岁那年,春天将要过去,夏天即将来临的那一段梅雨季节。

  上海的梅雨是漫长而拖沓的,空气中是那种另人腻味的潮湿。不过,这夏天终究是要来的,在梅雨过后就是夏天。所以,梧桐树、夹竹桃、花花草草都郁郁葱葱,打足精神等待这阴霾过后的艳阳天。

  我们何其幸运,在14岁的时候遭遇余光中、痖弦、郑愁予、杨牧。又在15岁的春末遭遇席慕容的飓风来袭。在那个自以为是的年纪,能够抚平心灵成长期的凹凹凸凸,只有诗。那些意象,那些支离破碎的文字,那些讲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情绪。不过,那时候,我自以为那就是爱情。是爱情,在春天的温暖和潮湿里悄悄蔓延。直到我读到杨照的这本《迷路的诗》,我才懂得,爱情,只是青春的一段开场白。所有的诗,写在春天,却印在秋天,深深埋藏在厚厚的积雪里。路,不是纵深的。路,总在交错。而我们只有在秋天,静静的深夜,才有时间,把它偷出来重新揣摩一遍。

  台湾才子杨照的《迷路的诗》我从十月冒头的时候开始读,终于在10月的最后一天读完。不是说,这么一本200来页的书有多么难读。而是,其间有太长的时间,我的心在浮游,空落落的,没有依靠。没有依靠的心,不知道要做什么才好,不知道怎么做心才能安定下来。就像青春期的少年,对前途一无所知的茫然。所以,对于眼前的一切,都是看不上眼的,都要反抗。反抗书本,反抗朝会,反抗玻璃窗户外面的烈日。诗,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出现得正正好。

  “诗,之于我是耽溺;小说,是报复;而散文,是无止的发泄。”我们自愿耽溺,耽溺在风起的云雾里,在哗啦啦作响的大树下,任轻衫鼓胀,我们变成一只随时可能起飞的鸟。诗,迷路了吗?不,是诗人。诗人迷路了。在来来回回的寻找和追溯中,诗人迷路了,我们迷路了。所有青春的少年,长成中年。从那一刻起,我们突然醒悟----原来,我们迷路了。

  不作挣扎了。真的,没什么可挣扎的。如果还有什么可以做的,那么,就请给我们一扇窗吧。因为“自从有了天窗,就像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迷路的诗》读后感(四):诗会迷路,因为诗人会老……

  诗不是遥远的星辰,触不可及。它,或许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一种不得不写诗的冲动。

  如作者本人,或许诗,就是那个曾经喜欢过的女生,是那个远去的中学时代,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整个台湾,是那个生活在那个时代台湾的自己。因为这些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诗。

  当然,诗人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起初,诗句只是因为情绪的宣泄。而后,会思考到底诗的价值在于公众的认可,还是纯粹属于个人无法抑制情绪的宣泄?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诗迷路了,因为诗人老了。

  诗,当然会迷路。因为,诗人会老。

  和诗相伴相生的,贯穿整本书的,还是那个女生,那个曾经的她。当然,也不仅仅是她。文章的开头也是这样的一个场面: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她说所有有关诗的书,都是作者送给她的。

  然后时间慢慢的推移,镜头慢慢的回放到那个属于他们的年代。

  回忆可以有很多线索,不仅仅是诗,还有气味。视觉是不可靠的,因为视觉是道德的。嗅觉却不管你什么道德不道德,它什么都留着,它什么都记得。

  所以,凭借着这关于气味的记忆,他们作者回到了那个夜晚,把教官推进荷花池的那个晚上,长年淤泥的气味翻滚而出。

  然而,记得却从来不曾去唤起的记忆,应该算是记忆还是遗忘呢?没有去唤起的记忆,又如何能确定究竟是记得还是忘却了?

  这时候,或许诗,或许气味,能帮我们麻木的记忆中枢分担一些生命的内容。

  书中言:

  很长一段时间,生活里完全没有诗的踪影。少年时代早已逝去了许久,浪漫情怀也逐渐无从负担,每日在熙攘喧嘈的街衢间掷荡来回的脚步,习惯了偶尔纵情放歌的心情代换,便不再想起诗,不再觉得有躲到哪个冷冷角落咀嚼一首诗的必要。

  可是,旧时光不再。又是另一番光景:

  十几年后,我才敢称你为我的爱。至于那首的撕碎了几十张稿纸也没写出一个段落来。我发现,诗与存在主义,完全无法描摹我一逝不回的爱情。

  然后呢?然后:

  我把所有的颓废无聊和对你的爱一起埋葬,不是遗忘不能遗忘,只是对自己宣布闭幕,并且决定再也不见你,不让后来的你混淆借来时光里深深为我所爱的你。

  很多事,很多时光,折射在我们身上,弯弯曲曲地映照出最真实的人性。诗,也是一种人性的再现形式吧。

  人的流浪还有死亡作为终点,或是段落。永恒,其实是很令人沮丧的一种威胁。以诗为段落,伸向永恒。

  《迷路的诗》读后感(五):诗一般的青春,飞一般的少年

  给散文集写评论其实是件很难也毫无必要的事,因为读散文读的就是一种闲。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没有复杂的技巧结构,没有隐晦的意象符号,随时可以停止,随时可以进入。年纪渐长,越来越觉得,读散文是最轻松愉悦的阅读经验。

  好的散文就像诗的起兴,是优美婉转的“关关雎鸠”“蒹葭苍苍”,它只是一个引子,引着我们游向更深更远的记忆空间。读过散文后留下的,多半是幽微难索的情绪流动和细密琐碎的情感体验。

  因此读过好的散文集,我会有种冲动,把这些阅读感受写下来,并非“评论”,只是“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着这样的画面: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子,白衬衣,黑框眼镜,斜跨着帆布书包,蓬乱的头发,脏脏的球鞋,漫不经心地踢着石子走路,右手握着卷成筒状的皱巴巴的一本书,摊开来看,出人意料地是痖弦或杨牧的诗集。

  这部记载着杨照青春回忆的散文集,以“迷路的诗”命名,果然名副其实。作者全部的青春记忆都和诗密不可分,而这些记忆和感受又同样充满着迷茫和惘然若失的情绪。

  诗是什么?古人说,诗言志,歌永言。诗歌是用来叙志抒情的。然而古代的诗和现代的诗终究是有所不同的。古诗终究还是讲求羚羊挂角含蓄蕴藉,今诗更大胆更直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今天的诗,更像是专为青春写就的。那些断章残句带着某种毫无理性的逻辑不成篇章地跳跃着发泄无望的热度,那种热度来自于沉潜在血液中鼓噪的冲动和蓬勃的生命力,只有青春才拥有的新鲜滚烫的热度。

  作者在书中直截了当地供述:“之于我,诗是耽溺,小说是报复,散文则是无望的发泄。”

  令作者耽溺的是什么?诗歌,爱情,反叛。它们加在一起,等于一个老题目,青春。有这样的青春,纵使仍有不胜数的遗憾,也应无悔了吧。

  难得作者有一支细笔,能将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绪描摹得丝丝入扣,让人在阅读时,既经历着与自己全然不同的青春,又感受着似曾相识甚至完全契合的情感共鸣。大概,青春就是这样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装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着的一个舞台。他们迫不及待想体验想经历从书本、荧幕中看到的轰轰烈烈,于是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着他们狂热地相信着但又一知半解的话。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演出中,他们全情投入。当然,每个人的方式有所不同,对杨照来说,读诗,写诗,办校刊,虚构凄美缠绵的Dear you的故事,自虐般地爱恋着Y或M,是他实践轰轰烈烈的爱情和人生,体味疼痛的方式。

  每个人的青春各不相同却又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时地人事,一样的是红烛昏罗帐,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透明,流动,虚无,是蝴蝶翅翼承载不住的潮一般的感伤。

  就像这样,杨照老师在书中所写:“那个夏日,我听见如雪的声音宣示诗的真理,而碧潭里埋着我的诗集,以及我错误的初恋。”

  《迷路的诗》读后感(六):诗,青春的出口

  今天中午窝图书馆,把杨照的《迷路的诗》读完了。

  《迷路的诗》是本散文集,15年前联合文学曾出版过。我读的是广西师大的新版。(新版最值得注意的是最后收录了一篇《诗和少年时光》,算是作者对于这段诗与他的青春的总结。)

  关于这本书,写三点。

  一、哦,嗅觉!

  杨照在《气味》一文里写了一段他学生时期和死党们一起把学校的督学(?貌似)推到了荷花池里。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件事在他记忆里却未再现,所以自然以为是忘了。

  然而就是某一次,他闻到了一个熟悉的,特定的气味——荷花池底的淤泥味。因了这味,少时那段“恶劣行径”在脑海中重现,一切都历历在目。他以为他忘了。是的。折腾督学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值得称颂的行径。

  我们对某件事的记忆,很大一部分是靠着我们的视觉。

  而,作者因为这件事,发现视觉是“有道德的”。在漫漫的记忆长河里,很多东西渐渐被筛选被洗涤。最后呈现在我们记忆里的,都是被我们自己粉饰了的“事实”。

  在很多心理书上接触到一个观点,我们看东西,是有选择性的。也就是说,眼睛接受的信息是经过了筛选的。我觉得这和人的关注力、关注点有关。

  记得,古人有云:“目迷五色。”但是从上面看来,这“五色”也并不是皆能入目的。而是有着心的指引。

  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中,望出去“看到”的肯定不会完全相同。

  正是这一点,从客观上说,人的眼睛是不可靠的。

  关于这一点,确实很值得玩味。

  但是嗅觉不会,它公正无私地记录了一切。只待某个特定的“按钮”,它就会为你昨日重现。

  这是更有意思的一点。

  人们渐渐发觉了“视觉”的不可靠,会渐渐投向“嗅觉”的怀抱吗?

  虽然我认为嗅觉还是有一定局限的,但这也不失为一个方向。

  且看仙师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其中写遍了“视觉”、“听觉”、“味觉”,偏偏就是没有写到“嗅觉”。

  也许是在暗示什么?

  二、Dear You

  Dear You,Dear You,Dear You......这个“Dear You”啊,是杨照青春记忆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个人认为)

  Dear You是他虚构的一个“人”,他曾经爱过的一个女孩,他不断地给她写信写诗,直到那个女孩去世也没有停下来。

  他最后写道:“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明了,少年的自己虚构了"Dear You" ,为了要叫这"Dear You"承受无法摆放在其他处所的、沉重的真实。”

  接着,他又表示他决定不写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已经疲于真实。真实叫我精疲力竭了。暂时再会了,Dear You。等我恢复可以再面对真实的勇气与力气。也许一天也许一个月也许一年也许十年也就是诗里讲的半生。等待重逢。Dear You。”

  看到他写"Dear You"这篇的时候,我渐渐对他生出了一丝亲近感。

  为什么呢?

  因为我也有个"Dear You"。

  但我不知道我的Dear You 和杨照的Dear You是否是同一类的。

  也许得过些年我才能懂吧。

  三、诗,青春的出口

  杨照在新版里特意添了篇文章,而且这篇文章据他说是有不得不添的理由。(即,我前面提到的《诗和少年时光》)

  这是一篇带有强烈的纪念和总结性质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明显觉得和前面文章在内在上有不少差异。

  这也是杨照回母校建中校庆上的演讲稿。

  里面着重记录了一位对他影响很深的老师。不过这不是我这里想说的。

  我更想说的是,他演讲稿结尾中的一些话。

  他说:“人生有多少令人无言以对的时刻!无言以对,就是超越了语言范围,在这种经验之前,语言是无力且无能的。但是,所有这种"无言以对"的时刻,不都是人生最激动最深刻最重要的关键点吗?换句话说,人生越是激动、深刻、重要的关键,语言都进不来,也出不去。”

  对于这段话,我大体上是赞同的。

  人生有很多重要的时刻都是“无言以对”的。在那些重要的时刻人们往往会觉得要说些什么,但是却往往词穷了。

  英文里有个表达——word failed me.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我想,也许这是基于长久以来,人们表达方式的苍白。把语言选作了第一表达方式,甚至是唯一的。

  不可否认,语言的确是很重要的表达方式,但是它却不应该成为唯一的。

  而且它本身的传达也往往会引起歧义。

  有点不同意的是“语言都进不来,也出不去。”

  首先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也许是理解不同,但是它也是能引起歧义的。

  既然都知道了这些时刻是“超越了语言范围”那为什么不顺势就把语言丢了呢?

  为什么不去寻找其他的出口?

  而作者在下面便给出了他的解释:“对于诗,我心中已经有了偷车的认知,认识诗虽然表面用的是语言,然而其内在却是一种异于语言的表露。”

  我觉得这个解释非常暧昧,且不具有说服力。至少没能说服我。

  记得高中时期上美术课。那个很艺术家的美术老师曾经无意间说过一句话,至今我仍记得。她说:“绘画是一种表达。”

  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一下子对绘画有了灵魂层次上的领悟。

  所以以后每当我看一幅画的时候,我不仅会“研究”它的技巧,更会进一步去思考,画家想表达什么?

  同样的,音乐也是一种表达。

  一切艺术都应该是一种表达。

  我想,杨照对于诗,对于他青春的这种认识,并不能说他不对,尽管我难以苟同他的解释。

  但是,对于诗、对于青春,这些都是非常个人甚至隐私的事。

  在他的青春里,能找到诗,作为青春的出口。毕竟是幸福的。也是应该庆幸的。

  也就像他说的“近中年的心境里,坦白地说:能够迷路的少年时光,竟是一种幸福。”(——《迷路的诗II》)

  “诗,沉迷于读诗的岁月,教会我太多太多事。教我相信自己,尊重自己内在的精神骚动。”(——《诗和少年时光》)

  总之,整本书,我读下来,最深的就是它留给我的一种朦胧感。像极了诗,写尽了青春的懵懵懂懂。

  小广 于 2012年05月16日中午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作文频道。
喜欢作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