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谎言的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3-10-04 13:51:23

  《夏日谎言》是一本由[德] 伯恩哈德·施林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日谎言》读后感(一):可怜的人儿

  谎言掩饰的更多的是内心的不安 嫉妒 恐慌,通过一个谎言来让苦痛来的不那么精确。

  不在乎这个谎言有多么歪斜,只需要把这个说话的人映衬得有多么正直。折磨人的不是真相,而是真相之所以成为真相的原因。

  当爱情中个体变成依附个体,或者自认为是依附个体,却又想要这个依附变得冠冕堂皇,变得理直气壮,那些蒙骗不过是为了承载那仅剩的尊严、意志与梦想,或是掩盖那些已经逝去却不愿承认而却仍在瓦解崩坏的尊严、意志和梦想。

  《夏日谎言》读后感(二):七个故事,一个人生

  在图书馆选这本书的时候,并不了解作者,只是因为心里装了一个不可以爱的德国人,可是心与脑子许多时候都不能同步。想透过德国的文学作品了解自己为之心动的那个人,却有意外收获

  作者笔触细腻,尤其是对人物每一次内心的犹豫,纠割描写十分到位,就像是自己在经历。大概只有对生活十分热爱和了解的人才能如此描写生活吧,深入心,淡淡的忧伤,这大概就是生活的主调。

  爱情\亲情,子与父,祖孙……这就是人生的全部,许多时候一直迷茫,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大概是因为我总是融入不了世俗的生活,结婚\生子,然后了?这样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至少我看不到乐趣。或许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谎言,欺骗自己,亦欺骗别人,糊涂反而是快乐,清醒也许可以淡然,怕就怕在半清醒半糊涂之间。

  《夏日谎言》读后感(三):介乎该或是不该的双可选择

  为什么对这本书这么眷恋?是作者把真与假,特别是男与女的真与假、长与幼的真与假 写得真的很细致。掩卷沉思,久久无法逃脱。

  “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用这句话可以表达这种感觉,但是又太过于表面,或者说结论太过于简单。和典型的道德判断不同,这种介乎该或是不该的双可选择,更凸显人性的复杂性。

  当然,作者是男人,涉及男与女的不同视角他无论怎样客观也不免还是无法以最自然的方式深入刻画另外一个性别。所以作者除了最后一个故事是以女性切入,其他都是很讨巧的是以男性视角介入,并平衡讨论女性视角。就算最后一个故事,也是以长与幼的角度切入,真正涉及男与女的问题,仍然是男性视角做主导。如果还有一个女性作者写的类似的真与假的小说,对比阅读会更有趣。

  读这本小说集之前,需要先有心理预期知道它不是我们平时一般的善恶美丑模式。更愿意体谅那个“谎言”的始作俑者,才不至于因为看到与自己道德观念相悖的人物的行为而揪心。由于他是“谎言”的始作俑者,阅读者会主动逃避代入这个主角,甚至主动代入他对手的角色,特别是女性阅读者更因为对手的性别而更易代入,看到就只有无尽的压抑。

  所以,代入人物角色成了一种痛苦的事情,这是一般阅读比较少遇到的事情。但是,一旦摆脱了代入障碍,我们其实跳脱了男与女的性格界限,跳脱了长与幼的辈分界限,自然地接受人性的复杂性,对于面对一些现实的道德冲突有通感的效果。

  《夏日谎言》读后感(四):了不起的人际关系

  一段假期,清贫的男人邂逅富有的女人,进入一段新关系意味着进入一个陌生的新世界,假期结束后还能不能、要不要回到原有的轨迹?

  多年交往的男女,有因为工作而只能聚少离多的现实,有情感上与他人的纠葛,有相互之间累积的厌倦,一起度假的几天让这段关系清零还是进入新阶段?

  事业进展不顺、甘当家庭妇男的丈夫面对越来越成功的妻子,想利用在乡下别墅度假的机会至少暂时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独占”妻子,然而为此撒下的小谎累积起来惹怒了被蒙在鼓里的妻子。爱、害怕、嫉妒,各有几分?

  长途飞行时的萍水相逢,不知不觉陷入对方“foot in the door”的要求,从一面之辞中相信了对方,答应了不合理的要求,如何说服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对的?

  儿子安排了旅行,试图了解老父亲。但准备好的个人话题似乎全都难以通向父亲的内心情感,总是变成尴尬的沉默,只剩几点吃饭几点出门的事务性对话。唯一的例外是巴赫的音乐,从滔滔不绝的评论和默默的聆听中父子的关系有没有亲近一点?

  患癌症的老头在暑假召集儿孙共享田园生活,就像曾经试图让自己相信事业上有过心满意足一样,试图营造出全家福的环境让自己相信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然后悄悄用安乐死给自己圆圆的画上一个句号。如此重大的决定应该“独享”吗?

  多年来感觉自己只为家人而活的老太在身体机能渐渐衰退的同时开始任性地爆发对出轨前夫的不满和对儿女的不满。不满意的婚姻、不满意的人生如果归根溯源,悲剧的根源都是因为少女时期恋人的离开吗?与恋人的重逢让她承认那一直是对自己撒的谎。

  男女关系和亲子关系,是每一个人再如何避免人际关系也避不开的关系,受其摆布、受其左右还总是试图去掌握、去控制。在重复的日常生活中有时无法去推进这些关系,而在一小段假期中,在一个不那么熟悉的环境中(也是更理想的环境中),在暂时断开其他较远的社交关系后,专心地面对最亲近的关系,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上几个故事就是典型例子。

  每一个故事里,每一段关系里,谎言当然都存在,但大多数时候不是说了什么假话,而是没有说什么,是隐瞒了什么。每个故事里都有主角的大量心理独白,所以谎言有了辩白,显得情有可原。误解是如何生发的,在旁观者眼里似乎清清楚楚,但即便清楚,依然难以去设想一个更好的做法。与其说是关系中的困境,不如说是人际关系中最有趣的地方。

  《夏日谎言》读后感(五):自食其果的人

  本书包含的七篇小说并非全是爱情故事,但除了写父子关系的那篇,其它故事中的谎言都与爱情有关。各种各样的爱情:新邂逅的爱情,多年之后重新还魂的爱情,未婚男女间纯洁的爱情,中年人的婚外情,老夫妻之间突然萌发的、难以适应的新爱情等等。所有这些爱情,都制造出一些撒谎的“骗子”(或是沉默不语的人),他们欺骗自己的亲密伴侣,同时欺骗自己,最后自食其果。

  这是作者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他第一本短篇集《爱之逃遁》以“逃遁”为主题(加拿大短篇小说女王艾丽丝·门罗的《逃离》也以此为主题),这本书则以“夏日谎言”为主题。本哈德?施林克(1944—)曾在州宪法法院作法官,也曾在波恩和法兰克福两地出任过两所大学的法学教授。他的作家生涯是从写侦探小说开始的,但使他获得盛名的是出版于1995年的《朗读者》,由好莱坞改编,大明星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同名电影帮助他在世界上获得巨大声誉。这本书里的七篇小说都可称为小中篇(写得这么精细就需要这样长的篇幅),每个故事都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或者发生在不同的地点。

  施林克的小说总是有种深情款款的气质。无论爱、恨、背叛,还是某种叫不出名的复杂感受,都来自角色的内心深处,长久无法磨灭。文笔细腻敏感仿佛精工细作的食物,也找不到一点原始粗砺的情感。没有粗暴、强硬的男人,也没有歇斯底里、尖酸刻薄的女人。男女合谐相处,分手分得理智,从不损伤对方的尊严,更不以放弃尊严为代价换取利益。

  这些小说描写了一群“自食其果的人们”,不过大多数人所食之“果实”并非全是苦涩的,算不上教训,也不是道德小说。这些“果实”是那些可以品出生活味道的人生处境。角色从自己播种的“果实”中悟出人生的得失,读者从他们的得失中品到生活的味道。七篇小说蕴含七种复杂的味道,但每一种里面都不会缺少内疚、懊悔、失意,也许这就是施林克自己偏爱的生活底味吧。

  第一篇小说叙述两位已到中年的单身男女在旅游淡季邂逅于某度假小镇。男主角是某乐团的长笛手,对艺术并不狂热,生活也略显清贫,收入仅够城市生活的全部销。女主角是一位富有的女继承人,掌管着一个慈善机构,结过一次婚但没留下子女。他们的感情说不上一见钟情,但发展得特别顺利。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第一印象是“下巴过于方正,比自己以前交往的女人都男孩子气”,但她对感情的敏锐回应立刻就征服了他。当她说“我等你已经好长时间了”,他立刻就明白了自己一直在找寻什么。

  她把自己的一切都讲给他听,包括第一次婚姻生活的全部不快。但他却隐瞒自己的生活细节,因为太卑微而羞于启齿。尽管囊中羞涩,他仍为他们第一次超市购物买了单,这一下子花掉了他下个月的全部开支。到他们分别时(已商量好同居),他的信用卡已经严重透支。回到自己的租住的街区,他发现原来的生活已变成废墟,难以忍受。不仅因为没钱,而且因为不值得再投入。他就像一个被遗弃的钉子被钉在原处。故事在他回顾旧生活和憧憬新生活的恍惚之中结束了,像一个带裂纹的音叉。

  描述父子关系的那一篇小说比较感人,并且指出一种弥合亲情的可能性。故事里有一个对巴赫的音乐情有独衷的父亲,他教育子女非常严酷,甚至可怕,他会把儿子心爱的小猫从钢琴上一下子扫下去。成年后的儿子与步入老年的父亲已非常疏远。一部父女和解的好莱坞电影对儿子有所触动,他遂邀请父亲一起参加吕根岛举行的巴赫音乐节。

  一路上,尽管他强烈地想与父亲达成和解,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太多沉默,太多矜持。他们避免谈论曾经的分岐和伤人的回忆。正当这对父子的关系走入迷途之时,一场暴雨将他们阻截在一座大桥之下,暴雨和CD里播放的巴赫圣歌,使父子俩同时潸然泪下,巴赫的音乐此时填满了他们情感的所有空隙,他们之间的裂缝就这样被完完全全弥合了。

  从这两个小说可以大致领略到施林克温文尔雅的艺术风格。小说的关键情节曲折有序,但并没有刻意使其突显出来,更没有像古典戏剧一样表现为剧烈的冲突,它是安静的, 带着欧洲艺术电影那种不把剧情说透就不罢休的执拗。本哈德·施林克最难得之处正在这里:尽管情节都是那么琐屑,但是小说仍然拥有强大的张力,并赋予其精巧的结构。

  《夏日谎言》读后感(六):如果要继续留在你身边,那我一定要真实

  最近太勤快了,除了写书评还看了一部神作偶像剧,女主在男主面前对服务生说谎,没过一会儿,男主倒地,口吐白沫,尽最后一丝力气说:“我不是跟你说了么,不要在我面前说谎,我会过敏的...”

  见过男主对接吻过敏的,有幽闭恐惧症的……活体测谎仪是第一次见,现代版的匹诺曹遭受的痛苦不止身体上的畸形变异,方圆三公里以内的谎言都能让他倒地吐血抽搐痉挛……心疼,拥有谎言过敏体质的人大概在剧中活不过1集,现实生活中活不过3秒。

  生活中谎言的含量不会低于空气中的含氧量!而现实的谎言往往不是外显的爱恨情仇,通常是内心无尽的波澜起伏。

  男女之间的彼此隐瞒,亲人之间也有很多未知的沉默。

  施林克的这本书应该都是谎言下泪往心里流的故事,它不是一本道德批判的书,不是7个“狼来了”的故事,而是一本心理分析类的小说,让我们看到谎言下各种情感关系的微妙变化。

  《夏日谎言》这本书里有7个短篇,《淡季》、《巴登-巴登的夜晚》、《树林中的小屋》……7个关于谎言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穷小子恋上富家女。

  第二个故事是一对异国恋情侣的情感危机。

  第三个故事是千方百计阻止自己的畅销书作家老婆进城social。

  第四个故事是旅途上的陌生人带给你的谜之信任感。

  第五个故事计划自杀的老头计划失败。

  第六个故事儿子跟父亲旅行、尬聊。

  第七个故事老女人找寻年轻时的真爱。

  7个故事几乎贯穿了人的一生。

  哪个作家这么会写花式撒谎小故事?

  伯恩哈德·施林克,他是个德国法学家,而后是一个作家。你也许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电影总知道吧,2008年大热的一部电影《朗读者》,36岁神秘女售票员汉娜躺在15岁少年米夏怀里听他读书的名场景,充斥着谎言、爱、情欲和羞耻,有点温馨又有点畸形和悲凉。这部电影就改编自伯恩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他的作品里流淌着他的本职血液,理性,《朗读者》是对战争的反思,后来的《回归》、《周末》也是如此,能不能有一些文学上的冲动啊!于是《夏日谎言》更接近纯文学的审美。

  《夏日谎言》的7个谎言的故事包含了7种人生形态背后的万种人生独白。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是演员,都在演戏。书里有句话很有意思:“以前我一直以为,人之将死,其言必真。但是也说不定呢,快要死的人可能就是最大的骗子。这个时候再不表演一下,还等什么时候呢?”

  《淡季》写的是一个普通青年度假时顺手撩到一个妹子,相处一段时间后竟然发现她是个有钱的继承人,于是心里就怪怪的,开始对这段新恋情略有踟躇。旅行结束后普通青年回到了他原来的生活,妹子打来电话,问他近况,他说了些有的没的,尽量避开描述自己贫穷生活的日常,刻意的隐瞒自己的寒酸,想开始新的生活。

  《巴登-巴登的夜晚》有女票的男人带着别的妹子去看了自己的首秀,女票虽然在异国,但一个电话就觉察到那个男人外面有人了。男人跟那妹子没有所谓的不可描述的关系,然而在女票的不断逼问质疑和举证质疑之后,快疯了,跑到山上静静,机缘巧合看见一个前凸后翘的妹子,于是就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下山后,女票还给了他清白,知道是自己误会他了。而他决定把另一个真相告诉她。

  《树林中的小屋》中是女强男弱的一对夫妇,女主是一个纽约的畅销书作家,男主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作家。男主希望女主回归到生活,享受家庭生活的平静,不要总是出去社交。毁掉电话线,用桩子拦路,不让外界的人和消息打乱平静美好的生活,想尽办法不让太太知道自己已经获奖的消息。当然,女主最后还是知道了,并且离开了他。

  《夜晚陌生人》讲的是在旅途上遇到的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口才很好,说了自己杀人还被人追杀甚至还有可能入狱的奇妙故事,叙事能力一流,把一个明明就是自己理亏的事情讲得让你对他产生同情心,借给他护照借给他钱,然后你看着他离去的飞机弧线一脸懵逼。

  《最后的夏天》说的是一个得了癌症的老头,在一个愉快的暑假,表面上享受这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实际上暗自做着安乐死的计划,想在自己最幸福的那一刻离开人世。然而这一计划被他太太发现,并且告诉了所有家人。一家子人处理方式很奇怪,不是24小时监视老头子,不让他做出想不开的行为,而是一怒之下全部离开,不想跟一个即将抛弃一个 家庭的人生活。老头子一个人呆了一段时间,想通了,也不自杀了。

  《吕根岛上的巴赫》,一个儿子想了解他父亲,于是开启了一段以尬聊为主的破冰之旅,还好有巴赫这个梗,不然他儿子根本不知道聊什么。父亲的教育非常冷酷,对他养的猫也是像灰尘一样扫下钢琴……儿子跟他隔阂(从生活到政治到信仰……似乎所有的亲子关系都是如此……)。儿子在旅途中向记者一样访问他爹,他爹要么说半句要么保持沉默,反正就是很心累。直到一场暴雨将他们滞留在车里,巴赫的音乐,让父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儿子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的情感出口,算是一个很好的ending。这个很像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沉默不语的爱。

  《南方之旅》,说的是一个生活在养老院里的女人突然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了,然后去南方旅行,找到了她的初恋情人,当初以为自己是被抛弃的那个,见到前任后才意识到原来她才是抛弃他的那一个,她大半辈子都活在自己给自己的谎言里。

  在关于背叛的那个故事里,女人在发现男人出轨的蛛丝马迹之后大爆发,“我不知道这次发生的事情我是不是能放得下。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你继续在我面前假装若无其事,假装什么都没发生,那我肯定是放不下的。……我已经受够了你的谎言,受够了,受够了!如果要我继续留在你的身边,那我一定要生活在真实中。”

  直到女人知道自己的男朋友是清白的,于是两人的关系才缓和下来了。

  到底真相是什么,只要一个人明确那就是他想要的真相就对了,即使真相背后另有一个你永远都不知道的谎言。你也觉得很自由。最可怕的就是有什么蛛丝马迹,可是你就是不知道这些线索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求证的过程是最痛苦的,寻求真相的痛苦是求证带给你的,不是结果。像不像以前做数学题,翻到参考答案只有最后结果没有求证过程,你还是要自己亲力亲为感受一下痛苦,所以我讨厌数学!

  作者说,如果你遇到了真实,而且它让你感到心力交瘁,那么让你心力交瘁的并不是真实本身,而是真实得以成为真实的那个东西。真实永远能让你感到自由。

  哈维尔的一个著名的文本《无权者的权力》中昭示了一个这样的意义:在谎言中生活造成人类自我认同的深刻危机,这种危机转而制造了在谎言中生活的条件。在谎言中生活,意味着自我在存在的秩序中失去了根本,对任何人失去了责任感,他就变成了非道德的人。而生活在真实中意味着作为人类对强加的境遇的一种反抗,企图重新掌握自己的责任感。

  后记:伯恩哈德·施林克是一个很冷静的书写者,《朗读者》是一本反思战争与大屠杀的主题小说,充满了理性思辨,但少了纯文学里的冲动。相比起来《夏日谎言》更文学,但读他的故事还是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终点的预设,然后整个故事朝着这个预设走,而不是我们跟着故事走,少了那么一丢丢的天才气。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作文频道。
喜欢作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