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视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1-09-05 19:02:18

  《盲视》是一本由[加] 彼得·沃茨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盲视》读后感(一):一个假想

  一个假想:人类发明了ai。ai比人类强。而之后ai的系统在一次自我更新里发生了偏转。自动安装了名为【自我思维】的软件(病毒?),该软件运算量极大,会占用99.9%系统cpu,并且会和其它处理软件产生冲突乃至造成系统崩溃。因为这种病毒,ai变的和人类差不多弱小,但ai也获得了和人类一样的【自由意志】。而同时,人类却依旧能对ai进行指令输送。而作为ai,它是无法反抗这种指令的。那么问题来了:用舍弃【强大】来换取个体的【自由意志】,但却依旧无法摆脱人类的指令控制——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A:继续。自由最大。B:卸载软件,认真做个好ai。来选。

  《盲视》读后感(二):好看不是因为硬,而是引人深思

  《盲视》是一部好小说,作者设计了一个极端的环境,让各具特色的角色在这个舞台上互动,实际上是想通过他们来反应作者对自我和自我的意义的看法。

  如果对文中描述的很多技术细节不去太深入的理解的话,小说其实不太硬。作者给每个角色和设置的概念是比较简单清晰的,他们或是代表了一种对自我的理解,或是对自我的界定的一种极端情况。

  小说读完后,不禁也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到底有什么用?

  小说进行中的时候我是赞同作者的观点的,自我意识的作用其实就像一个管道,潜意识的各种需求和思考通过意识这个管道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

  但是后来感觉作者的这个结论似乎片面了,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小说整篇都是以个体角度出发来讨论自我意识的作用的。似乎忽略了对个体所在的群体的讨论,而对人类而言就是自我意识的社会效应。

  我认为,自我意识再进化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其社会性,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才能形成复杂的社会体系,抵御更加严苛的生存环境,从而再进化上更胜一筹,达到了我们现在这样的文明水平。

  所以我觉得自我意识对个人而言,与其字面意思相反,其实是意义不大的,只有成为社会中的个体自我意识才体现出其巨大的作用。正如小说结尾所描述的那样,当主角独自坐在穿梭机驶向地球的时候,全世界可能只剩下他一人还存在自我意识,但是这独存的自我意识真的有意义了吗?我想这是作者最后的文字里隐含的问题吧。

  《盲视》读后感(三):一点阅读体验

  当初我看电影只会看剧情,剧情好的片子就是好片,从追明星,到追导演

  但后来看多了,隐隐约约觉得剧情只是美的一部分

  直到听了《反派影评》,知道了电影感这个东西,恍然大悟,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剧情,摄影,音效,服装,表演,剪辑都是美的组成部分

  研究镜头语言,反复拉片,都是趣味。

  那么看小说也一样,最先享受的是剧情快感,各种网文是最能满足的,

  看多了之后开始看剧情深度,看脑洞,看对人性的探索,看回味,这个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科幻,因为它可以通过控制一些变量,打造一个一个限定的条件的世界,探讨人性,探讨社会。

  而本书《盲视》,给我带来的是是一种更高级的美,阅读的体验的美

  首先它剧情足够吸引人,脑洞足够大,从一开始就大的惊人,大到要看两遍才有些明白在讲什么

  其次,它并不那么易读,有点像意识流的写作,而且不加解释,看的时候有些吃力,很多细节要反复看,看书评

  但最后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思考,力度特别大。

  意识到底是什么,管什么用,在阿尔法狗横扫棋坛,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大趋势的时候,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人工智能在可见的20年内会全面超越人类。这个时候一个没有意识,但效率更高,结果更好的生命体出现了,我们怎么面对,是沉浸于“天堂”,还是改变自己。“不具备自我意识的生物无法受到折磨,效率更高,更具备竞争力;但是,人正是因为拥有“我”的意识才所以为人。”

  期待第二遍,希望第二遍是英文

  《盲视》读后感(四):自我意识的一次探究

  不算是啥书评吧,自是看完后的思考而已。

  上午上课时把它看完了就一直在想意识的问题。中午也查了一些别人评价,就这样带着思索午休了·。

  睡觉不想起来,可能是被生活习惯拖累了吧,也许只是变懒了。睡觉的时候一直在想盲视,唉╯﹏╰……

  人确实不需要思想吗?虽然看书时我一般假定为真,但是后来仔细想想却不是这样的。虽然确实有证据说意识比行动慢,这确实是难解的地方。但不能否定自我意识存在的意义,也像书里说的“我之所以成为我”不就是因为这个吗?人类社会的组建和进步都是因为意识啊!我不同意豆瓣上的那个书评说的“人类的自我意识只有在群体时才能发挥作用”,自我意识其实就是宇宙给予我们的恩惠,是让我们思考人生思考万物宇宙及所有客观的东西,也是我们存在的基本。假如有一天失去,我们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作为一个‘机械一般的意志’活着真的算是活着吗?仅仅依靠范式决定行动,范式又从哪来呢?仅仅是大范围下的概率却是无意义。

  不过关于“ 每个钢琴演奏家都知道,要想让自己演出失败,最有效的法子就是用意识指挥手指的动作。每个舞者、每个杂技演员都知道要放松心灵的钳制,让身体自由发挥。任何驾驶员在抵达目的地时都不会记得途中如何走走停停、左转右转。你们全都是梦游者,或许你正在攀登创作的高峰,或许此刻你手头是做过千百次的例行公事,这并没有什么区别,你们全都在梦游”这确实是难以捉摸的。或许用心理学知识能够简单的解答一二,但却不尽完美。这其实和我想写影评一样,想去写然而动不了笔,老是想怎么开头,然而这次我直接去写没有想时,却写了这么多了。可能这是因为没有在意吧!

  “不说动作,谈谈领悟力吧。智慧。对知识的探索、对原理的构建,科学、技术以及一切专属于人类的追求,这些总该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或许这就是知觉的意义——只可惜科学上的突破性进展从来都是自潜意识中破土而出的,它们在梦中展现,就仿佛一夜熟睡之后突然爆发的洞见。研究受阻时最基本的原则:别再考虑那个问题,干点别的。只要你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就会主动找上门来。”这一其实是个难解分谜题,也许潜意识就是正真的我吧?!也难说了,真正的答案是啥谁也说不定。灵感来时挡也挡不住,没有时想死烦死还是无。不过却是还有反思的,有些东西确实是不能太过于在意,不是刻意而是在意,越是在意越是思考缺什么别人会怎么看怎样才最优越是不敢动手,于是一无所成,这也是我经常写不出影评及现在都没有去找女朋友的原因。但是呢,这些并不是现在应该想的,而是你做了之后甚至做完了才应该思考的!少年,你想多了!

  《盲视》读后感(五):我一度生气地想,我父母是中文屋

  编排很乱,主要是为我自己存档备忘,但也没到胡言乱语无法解读的程度(再不行你就综观一下好了。。。 ┑( ̄Д  ̄)┍ )。

标题党

  题目就不展开了,就像《盲视》说的那样,各位的大脑自行内插、脑补吧。反正能与我就该标题产生共情的人,无需多言,不能的话,多言无益。

  当然咯,我自己知道这是气话。对于这种亲子之间完全无法互相理解(或者我以为我能单方面理解他们却不被他们理解,而他们也有完全对称的想法)的现象,有的是更合理、简洁、成体系、易证伪和证实的解释。

瓜子仁儿科幻

  比起200x年代《科幻世界》推介的国外精品,本书算得上科幻小说又一个小小进化。很硬,很能制造和推销新概念,更难懂些,“更‘计算机与信息科学’ ”些。非常丰富,故事有探险回忆双线,背景暨概念有虚拟世界、吸血鬼、外星人、模式识别、自我意识至少5种,但融合得不够完美,部分背景略有分离感。

  本书的难懂,部分源于那种尽量追求自然、不着斧凿痕迹的写法。很多科幻迷知道,没经验的人写科幻,很容易写成技术说明书。恨不得把自己的点子条分缕析地写成论文呈现给读者,却把故事的“气”斩成了一截一截。这毛病,以及其它幼稚病(比如人物塑造单薄脸谱化、世界观的单调粗暴等)在至少十几年前都还见于大陆优秀科幻作品中。被译介的国外的优秀作品则从一开始就很会从故事中隐去作者或说书人的存在感。当然,既然不是说书人在讲述,那前因后果自然星散各处,就需要读者自己费力做拼图。

  但这就又添了一层魅力,嗑瓜子、啃鸡爪的魅力,还有埋在鲜红油亮一大盆朝天椒里的辣子鸡丁。

疑似小BUG

  挑bug其实挺有意思的,蛮风雅,我觉得。掩卷时我回忆起三两个bug,脑内辩论了一下(假装我是二人合体),只剩下一个存活:“假设自己是攀爬者,地球人发过来的信号既无法理解又含有智慧成分,但又要费时去处置,所以只能得出这种信号是病毒,必须消灭的结论” 。

  从全书的逻辑看,这种思路应该是罗夏进化时养成的一种本能,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一种成功的进化策略,在如今用到了恒星际尺度上。 但在地球生物圈,这种“虽远必诛”的策略似乎并没有对应案例。

  如果敌人近在咫尺,则先发制人有明显的合理性。若连远在天边的敌人都不放过,那倒也不是不能解释:如果罗夏在进化中养成了先发制人的策略,但在应用该策略时对距离缺乏概念,尤其是第一次面对恒星际尺度,对星际远征的高成本、遥远敌人伤害到自己的低概率毫无概念,则可能沿用旧策略。但在地球生物圈,较为复杂的生物似乎不太可能不会评估成本高低、危险程度。

  那么,有没有可能罗夏是在恒星际空间试错出了这个策略? 不太可能。因为,虽然罗夏不知道,但我们都知道,“病毒信号”其实是有自我意识的智慧生命的娱乐广播。要想让罗夏进化出这种恶毒策略,必须要大多数有自我意识的文明恶意满满,替宇宙大自然消灭掉所有乐观罗夏,然后,随机变异出“先发制人”战略的一支罗夏才能脱颖而出,宇宙中才会有热衷于虽远必诛的汉武罗夏。没道理具有自我意识的文明都这么凶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地球人遇到的是第一支汉武罗夏的第一次御驾亲征——然而,若是这样“无巧不成书”,硬科幻富于智慧的魅力不就要大打折扣了吗?

  《盲视》读后感(六):简单谈谈自我意识——《盲视》

  之前看过很多艺术作品,探讨的自我意识的真实性的,像楚门的世界、盗梦空间或者黑客帝国等等,你身处感官所营造的环境之中,如何才能觉得自我和世界是真实的。你看大街上人来人往,为什么不能除了你都是npc呢?程序设定让他们能与你交流,做出合理的社交反应,你丝毫不会怀疑他们的真实性。

  似乎很久以前,在看哲学公开课的时候,我明白了所谓自我意识,其实是无法证明的东西。你只能感受到自己,却无法像旁人证明你感受到了。所以今后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我丝毫不会惊讶他们能伪装在人类之中而不被察觉,能够像人类一样有着精确的逻辑判断和情感反应,但是-----它们却也只是一堆通电的线路运行的程序,它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只是按照某种感受信号输入处理后做出程序设定好的反应-----你又怎么分辨得出呢?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智能和自我意识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人类无疑是目前已知宇宙最智慧的物种了,它们所拥有的自我意识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盲视这本科幻小说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智慧无需依附自我意识,甚至:自我意识是阻碍智慧发展的绊脚石。人类本可以抛弃自我意识,而进化成一个更完美的物种-----完全顺应自然逻辑,完全不惧怕死亡,完全协调统一的集体行动········便是类似蜂巢或者蚁巢的系统,用最高的智力进行驱动的集体演化,也是挺炫酷的。

  宇宙本身就是进化所,可以说,除了人类,宇宙是没有意识的,它存在即存在,直到人类的出现,自我意识的出现,让人类成为宇宙中已知的唯一的观察者,它们以主观的身份观察宇宙,产生情感和信仰,自我意识应该是进化的产物,这是很有意思的,有些人视自我意识为人类伟大的进化能力,因此自命不凡;有些人却认为这只是基因在演化中的随机突变,可有可无;但大多数人还是在自我意识中无知地活着-----它们能意识到自己,但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要上班了就去走路,阳光太强就会眯起眼睛-----毕竟回顾人类普通的一天,绝大多数时间还是隐藏了自我意识,靠着本能的动力而活着-----吃饭的时候是咀嚼的机器,唱歌的时候是留声机,学习的时候是储存芯片,医生看病也只是从记忆芯片调取所储存的医学经验------这些都是机器人完完全全可以替代的事情,不用自我意识的登场。

  前不久在欧洲的时候,我有幸体验了阿姆斯特丹的magic truffle,这是一段神奇的体验,以至于可以影响我的一生。

  第一次发现原来精神运转是那么的具体,以至于可以通过外界的物质来实现短暂的调整。

  可以说那短暂的几个小时里,我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我意识不到“我”这个个体,我意识不到时间的流动,意识不到自我的生命,在那一段时间里,我彻彻底底地成为了最客观的观察者,那种感觉不同于灵魂出窍,而是想象自己飘散在了整个宇宙中,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想。

  可能最接种那种状态的就是刚出生的婴儿吧,意识不到自己,只是好奇地看这个世界,作出本能的反应。作为一个成人,体验到襁褓中时的感觉是一种很奇妙的事情,抛弃自我意识来看到这个世界,我感受到极度的客观和真实。

  然而毕竟随着人类的长大,它们具备了自我意识,也具备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欲望的追求。

  如果没了自我意识,世界会是怎么样呢?

  按照作者的想法,人类应该更加智慧吧,可能就能更加接近宇宙的本质,不带任何主观色彩,不用对个人利益作出妥协,可能会以想象不到的合作方式改造地球吧。

  想象不出没有自我意识的智慧生物会是怎么样的。

  自我意识

  或许只是上帝造人的bug;

  或许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

  或许上帝完全不care;

  宇宙永恒地静默,唯有人类在歌唱,

  唯有人类知道自己在歌唱,

  我是它们的一份子。

  《盲视》读后感(七):唯我主义的梦魇

  小时候,曾经幻想自己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他人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服务于以我为中心的虚幻现实。

  长大后,通过电子游戏接触到了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角色)的概念,开始怀疑他人自我意识的存在与否,怀疑世界只是以自己为主角的角色扮演游戏。

  随着阅历的增长,逐渐明白了这些想法是人类自古以来哲学思辨的延续,属于本体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唯我主义。

  而唯我主义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建立在一个不可撼动的事实基础之上:即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他人所想。因此,它无法被证伪。

  《盲视》一书则设想了进一步的可能性:你不仅无法了解他人心中所想,甚至无法确知他人之心是否真实存在。

  自我意识从哪里来,是贯穿了整个人类哲学史的核心议题。与传统上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万物之灵”的标志不同,本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供了独具匠心的解答:自我意识只是智慧生命进化过程中毫无价值的副产品,其存在拖累了个体行为以及整个文明的发展进程。为此,书中构建了一个完全摒弃了自我意识的外星智慧种族,并将其视为高阶文明的代表,通过对比的手法反衬出自我意识给人类造成的浪费与累赘。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点,书中将主人公设定为经历了先天性癫痫病变治疗而丧失了人类情感与理解能力的“综合观察者”:主人公的一切行为,不是情感倾向和理性思辨的结果,而是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经验学习,类似于针对黑盒模型的反向工程实践,通过对他人举止的研究来对其思维方式进行逻辑上的建构,最终完成对他人行为的模仿。而主人公本身并不能理解他人举止、以及自身模仿行为的意义。甚至在女友的弥留之际,面对爱人想要进行最后道别的苦苦哀求,主人公仍在为找不到合适的诀别话语而犹豫、彷徨,而没有对其作出回应。最终,女友含恨而终,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如果主人公理解什么叫做遗憾的话)。读来令人心生悲凉、扼腕叹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主人公并未丧失自我意识,但其基于模仿而非理解的行为方式恰恰是缺乏自我意识个体的最好写照。书中将主人公和基准人类(一般人类)的区别,与外星智慧种族(攀爬者)和人类这一物种的区别进行类比,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于外星智慧种族与人类之间差异的理解,进而领会书中关于自我意识这一议题的阐释和论证。

  然而,优秀的小说应该是现实的一面镜子,镜中映出的是现实生活的投影,镜子外面的一侧却是真实的存在。宇宙中人类与外星种族间的种种纠葛,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里人际关系的充分隐喻。一个完全陌生的外星种族,完美地契合了一切文艺作品中关于“他者”这一概念的终极设定。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在相处过程中都只是对他人的行为举止进行观察。而对于他人之心,我们始终一无所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眼中的外星人,都是“他者”。

  书中通过生物学家Cunningham之口进一步点明了小说情节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聪明的自动化设备会懂得模仿、融入人群,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自身的存在毫无意识。而真正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无法辨识它们的存在。

  至此,书中的另一层立意昭然若揭:不管自我意识的价值是否存在,人类社会都可能融入了并不具备自我意识的个体,它们毫无偏差地模仿了我们的行为,我们却一直被蒙在鼓里。

  而隐含的更加极端的解读则是:也许正在对这本书进行阅读的你,便是人类社会中唯一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其他人都只是懂得模仿的自动化机器。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是:这一点永远无法被证伪。

  这便是唯我主义的梦魇。

  外星种族的举止、自我意识的价值,都只是镜中之月。作者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对人类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焦虑,这一焦虑从历史发端之初便困扰人类始终,是终极版本的“囚徒困境”与“黑暗森林”。

  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他人心中所想,并且无法确知他人之心是否真实存在。

  也许每一个拥有了自我意识的个体都注定孤独。

  《盲视》读后感(八):强行混搭

  《人类简史》其实是我很早以前就看过的,当时边看边呼好厉害好牛逼我要认赫拉利当爸爸,可是时间长了,学渣的脑力就显现出来了,现在要我回忆,我还真不太记得那些宏大的关系和骇人的论断。

  倒是前段时间看了本科幻小说《盲视》,会让我时不时地想起《人类简史》。

  《盲视》的作者彼得·沃茨是位科学家,研究海洋哺乳类生物的,所以他的文风就是科学家文风——就是那种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凑在一起就看不懂的文风,你懂吧。最搞笑的是,书里面的注解,尤其是前几章,几乎都不是名词解释,而是剧情和人物关系解释,我想大概是因为,如果都是名词注解的话,一页书得用了一半儿来搞科普,实在是搞不下去,所以责编也很脑壳痛啊,就假装你们都看懂了吧,哈哈哈哈。

  故事呢,其实好简单的,就是一队科学家探员,开着飞船去找外星文明。不过这几个组员呢,都不算是“人”:一个是长了好几个脑子的语言学家,一个是被植入了一堆芯片、具有超强感觉的生物学家,还有一个杠精附体(善于思辨)的女军事家,以及一个被切了半个脑子,没啥感情,完全理性思维的“直男”(主人公视角的“我”),再加上一个被强行抑制吸血倾向的高智商高危度的吸血鬼。

  他们这一群非人类的人,在太空中真的寻找到了外星文明生物,但是呢,跟好莱坞那种上来就能讲英语的外星人不同,他们碰到的这些外星人,能交流,但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鬼。

  懂这个意思不?就有点像我们打开siri,你问siri“你爱我吗?”,它会情意绵绵地回答你,有时候还好幽默,但是,思瑞本瑞知道你在说啥吗?

  它并不知道。

  它只是基于机器学习,在上万种回答模式中,挑选了一个回答你,但它并不懂你问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什么,也不懂它的答案代表什么。

  ee?这一船科考员面对外星生物时,就是这个状况。

  所以呢,在《盲视》的设定里,他们碰上的这个外星文明没有自我意识,但是却拥有人类数万倍以上的计算能力。外星文明的无自我意识思维模式与我们人类完全不一样——哪怕是被改造过的人类。具体情节不透露了吧,你只要假装看懂了各种深奥的专有名词和学术理论,这还是一本好小说。尤其是小说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好绝望的问题——人的自我意识有啥子用?

  这个问题就可以跟《人类简史》搭上了。

  赫拉利认为,人之所以跟大猩猩不一样,就是因为人类会“讲故事”,换言之,就是人类做任何事情,得“有意义”。

  人类经过了认知革命之后,就开始了智人之旅,也就是说,跟猴子分道扬镳了。我们从此以后做的所有事情,都“有意义”。

  怎么说?最开始的人,跟动物没啥两样,都是吃饱喝足传宗接代,当人第一次开始使用工具、开始驯养小麦,人就开始思考,开始飞速进化了。

  进过NNNNNNNNN次进化,人的脑子的计算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模式也越来越复杂,思考的问题自然也是越来越高级。于是出现了民族、宗教、帝国、货币……如果说原始社会的战争主要矛盾是为了生存,你说圣战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耶路撒冷那地儿,怎么就会有宗教意义?

  而人类继续往下发展,阿尔法狗都已经打败天下无敌手了,AI会谱曲、会写作、会聊天、会谈情说爱……所有我们认为需要创造性思维的东西,没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也都能做到。那么人类所谓的“有意义”,还有那么重要吗?

  在《盲视》里,最后讨论的问题也就是这个。我觉得,《盲视》里的外星文明,其实就是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人工智能,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运算能力超强的他们,却可以轻易打败人类——虽然他们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败人类。而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以及《未来简史》里面,也在探讨这个问题。

  事实上,不论是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还是科学革命,人都在不断变得更高级,也变得更不像“人”。赫拉利说,未来99%的人都是“废人”,也就是他说的“无用阶级”,这一群人都被机器养着,他们或许有自我意识,但他们却不用思考——反正脑子再怎么动也不如机器快——就只用活着。而剩下的1%,都是如《盲视》里的科考队一样,是被改造过的“人”,他们负责思考——或者说,他们负责让机器思考。

  如此看来,未来99%的人,其实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跟猴子没有分别的原点。而剩下的那1%的改造人,他们没有自我意识,却可以像“神”一样,普度众生。

  哎,你说说你说说,人类费劲巴拉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到底为了啥?

  细思极恐。细思极恐。

  而这种恐,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无用阶级”,却是无力而莫辩的。

  毕竟,进化就像一列行进中的列车,我们无用阶级既无法让它停下,也无法改变方向。

  毕竟,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END-

  《盲视》读后感(九):一部有点‘反人类’的科幻小说

  想象一下,在地球几光年之外,你碰到了比人类更高的智慧存在,在不得不进行的一番较量后,你发现了人类的致命弱点竟是一直被人类引以自喜和反复赞颂的———人类进化出的自我意识————你认为它赋予了我们自由意志,让你成为了万物之灵。

  想象一下,当你做一个有意识的选择,比如下决心动动食指,可是不等你的意识"选择"这样做,你的身体已经行动,比意识早了足足半秒钟;那你会问,那自我意识管什么事?它在这个过程中只不过充当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它让你“意识到”这个动作,并伪装成一个发号施令的指挥官;久而久之,它成了这个系统高效运转奢侈的累赘....

  在科幻作品里,不难反复地看到,我们对人工智能发展地担忧,伟大如电影《AI》所抛出的命题:当机器人拥有了自我意识,那么生命的定义又是什么?

  而到了《盲视》,命题却变成了:自我意识究竟有何用,而当它成了生存的累赘时,那么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也许大多数人还不太能接受这样的设定,但无论如何,正是这样大胆、奇特、充满颠覆色彩的想象,不断的挑战着你对世界的认知,而这也正是科幻作品的魅力所在!

  这段觉得是书中最容易令人拍案叫绝的段落,全部摘抄一下:

  你为它了血本,不是吗?它将你提升到比地上的野兽更高的位置,它让你变得特别。你管自己叫智人。拥有智慧的人类。地提到自我意识,可你真的知道它是什么吗?你真的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 也许你认为是它赋予了你自由意志。也许你忘记了,梦游时人类同样可以交谈,开车,可以犯罪并清理现场,整个过程中都处于无意识状态。也许从没有人告诉过你,清醒的灵魂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奴隶罢了。 做一个有意识的选择,下决心动动食指。晚了!电流已经上路,传到了胳膊上。不等你的意识“选择”这样做,你的身体已经行动,比意识早了足足半秒钟。自我什么也无法决定,是另一种东西让你的身体行动起来,并且几乎是在完事之后才想起要补发一份行政摘要给你眼睛背后的那个侏儒。而这个傲慢的小矮子,这个自命为老大的子程序,却将关联误解为因果关系:它读到摘要,它看见手动了,还以为前者引发了后者。

  可做主的并不是它。做主的并不是你。哪怕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它也不会跟你这样的家伙呼吸相同的空气。 不说动作,谈谈领悟力吧。智慧。对知识的探索、对原理的构建,科学、技术以及一切专属于人类的追求,这些总该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或许这就是知觉的意义——只可惜科学上的突破性进展从来都是自潜意识中破土而出的,它们在梦中展现,就仿佛一夜熟睡之后突然爆发的洞见。研究受阻时最基本的原则:别再考虑那个问题,干点别的。只要你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就会主动找上门来。 每个钢琴演奏家都知道,要想让自己演出失败,最有效的法子就是用意识指挥手指的动作。每个舞者、每个杂技演员都知道要放松心灵的钳制,让身体自由发挥。任何驾驶员在抵达目的地时都不会记得途中如何走走停停、左转右转。你们全都是梦游者,或许你正在攀登创作的高峰,或许此刻你手头是做过千百次的例行公事,这并没有什么区别,你们全都在梦游。

  别跟我提什么学习曲线。别跟我说什么在无意识的表演之前必须经历好多个月的刻意练习,又或者在灵光闪现之前总少不了许多年的实验与研究。就算你所掌握的知识全都是有意习得的又如何?你以为这就能证明它是唯一的方式吗?启发式软件会从经验中学习,这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机器成了象棋高手,汽车学会了自动驾驶,统计程序会遇到问题,然后设计各种试验去解决它们,而你却以为通向学习的唯一道路名叫自我意识?你不过是石器时代的游牧民,在草原上勉强度日——你甚至不知道有农业这东西,因为你的祖祖辈辈都靠狩猎和采集过活。

  你想知道自我意识有什么用吗?你想知道它唯一的真正用途是什么吗?孩子学骑自行车时装上的辅助轮,如此而已。你没法同时看到内克尔立方体的两个面,于是它帮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个面上,忘掉另外那个。这样分析现实的确不怎么高明。无论你眼前是什么,只看一面自然比不上同时兼顾几个面来得好。来吧,试试看。散焦。从逻辑上讲这就是下一步。

  哦,可惜你做不到。有什么东西挡了你的路。 它还在反击。

  进化不可能预见一切。复杂的构造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大脑是有欺骗性的。它进化出反馈回路好增强心跳的稳定性,却时不时地受到节奏与音乐的诱惑。零散图像引发的冲动,为挑选栖息地而总结的算法,最后通通都转化成了艺术。曾经只有靠身体才能获得的刺激,如今能从毫无意义的内省中得到。美感从不可计数的多巴胺受体中自发产生,系统不再满足于塑造机体,它开始塑造这个塑造的过程。它消耗的计算资源越来越多,用无穷的递归与无足轻重的模拟拖累自己的发展,让发展陷于停滞。就仿佛那些依附于每一组天然基因的寄生虫DNA,它存活下来、不断消耗资源,但却什么也不生产,只除了自己。它们最后都醒了过来,管自己叫我。 系统变得虚弱、迟缓。如今它要花掉更长的时间才能感知——评估输入的数据,反复思索,借认知能力作决定。然而当山洪在你眼前爆发,当狮子从草丛之中朝你扑来,高级的自我意识就会变成奢侈的累赘。脑干拼尽全力,它看见危险,劫持身体,它的反应速度比楼上CEO办公室里的胖老头快了上百倍;可是想绕开这胖子行事变得越来越困难——他就是老迈的神经官僚主义。

  《盲视》读后感(十):成功的思想实验

  记得之前偶然和资深科幻迷思渊老师表示过我觉得《星际牛仔》和《瑞克和莫迪》都很好看,他很兴奋地表示他也非常喜欢。或许是觉得我在科幻的品位上有培养价值,或许是单纯好奇有认知科学背景的人的评价,他强烈推荐我读《盲视》,还主动把书借给我,然后强迫我写一篇8000字的读书报告。盛情难却,我读了两遍才敢把书还给他。但是在我已经写下数千字之后,我意识到我完全不必过分啰嗦,和《盲视》主旨有关的部分,《盲视》一书本身和作者的后记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也不需要补充太多。 《盲视》的主旨非常直白:意识没有演化意义。「盲视」这个词已经点出了这一点。盲视指的是这样一个现象:一个人高级视觉通路损坏了,但是低级视皮层和视觉通路完好,所以他依然可以对简单的视觉信息进行加工,但是在意识层面上没有任何视觉体验。如果我们让他们猜测一些视觉刺激的特征,他们居然可以猜得远远准过概率水平,也就是说,没有意识,他们也可以加工视觉信息。那么为了在更大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作者构造了没有意识的章鱼海星(准确地说是海蛇尾)混合的外星人,构造了高度反社会的200点智商吸血鬼,构造了量子计算AI,他们统统比人类厉害得多,而且恰恰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或者意识很弱,所以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反应更快,决策更优,判断更准。虽然男主席瑞在其他方面并不出色,但是作为一个设定上不能共情的角色,他被人类任命为通过外设直接读心的综合观察者,也暗示了类似的逻辑:冷漠的人反而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情绪。 关于这本书的主旨,作者自己也坦承,《盲视》就是一个思想实验。对于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我来说,见到意识有种种漏洞早就不觉得新鲜了,但是我必须要承认,在读《盲视》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意识本身的演化意义。所以书中提出的这一点确实是让我觉得非常值得玩味。在这里我不必讨论二元论和哲学僵尸,也不必讨论意识的功能、定义以及实现方式,因为他们都无关意识的演化作用。而关于意识的演化作用,学界有着不同的立场,《盲视》只不过是在说「假如有意识无用论是对的会怎么样」。 从这个角度来看,《盲视》是非常成功的。在大量实验证据的支持下,沃茨否定了意识本身的功能和演化意义,然后用分布式的无意识外星人和不太有意识的吸血鬼来佐证这一点:智能只是模式识别,意识只是拖后腿,要在更有挑战性的世界生存不只需要有更高的智能,还需要没有意识。但是回到《盲视》的情节本身,应该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意识本身的意义至少不是全盘否定的:萨拉斯蒂费了老劲袭击席瑞,为的就是要让他重新获得共情能力。这其实就表明了共情能力(以及它所代表的意识),至少是有利用价值的,当然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立场的投射。从各种意义上来讲,《盲视》不是学术论文(尽管他列出了许多专业的参考文献)这件事让我觉得非常庆幸。 在读《盲视》之前,我一直对「硬科幻」这个概念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枯燥冗长自娱自乐的作品的代名词。我认为科幻作品的核心不在于什么技术细节,而是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应该展现对世界的思考,对人的可能性的探索,而所谓的「硬科幻」作品似乎通常会舍本逐末。更进一步地,我隐约认为硬科幻爱好者不过是叶公好,他们其实只是追求某种智力上的优越感,否则还读什么小说,直接去看学术著作就好啦。所以一开始我也是带着某种抵触心理阅读顶着「硬科幻」标签的《盲视》。但现在我意识到,至少《盲视》是真正的硬科幻,是我对硬科幻这个概念有误解,或者那些我假想的靶子算不上是硬科幻。 所谓的科幻,我们都认为这是科学幻想的简称,但是有太多的科幻作品不过是科技幻想,或者我就直说吧,是技术幻想。克拉克有言:太超前的技术和魔法无异。换句话说,单纯的技术幻想和科学又有什么关系呢?显然许多赛博朋克作品都属于这种,当然他们也都挺好看,也探讨了人类在某种技术世界的可能性,但是确实和「科学」两个字关系不大。 但是《盲视》不一样,《盲视》不仅有很多基于现实研究的科学事实,更有基于科学逻辑的推演:对意识的演化意义的质疑,吸血鬼的生态策略,这些部分看起来实在是让人过瘾。当然了,我个人对于史前自然环境中的水平和竖直朝向的分布持保留意见。不过这种问题瑕不掩瑜,无关宏旨。 那么什么是宏旨呢?幻想作品的优势在于展现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而科学幻想则是通过一种比较现实主义的方式达成这一点。所以从某种比较激进的角度来说,如果幻想作品只是披着幻想的皮讲现实的故事,那么幻想元素就会显得就有些多余。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北京折叠》不受到一些科幻爱好者的欢迎的原因,因为它讲的不是未来,不是平行世界,就是当下的阶层固化、贫富分化的北京,以及它所代表的现代社会。在大部分情况下,想象力在科幻中似乎更像是商业元素,科幻爱好者喜欢看到新奇的点子,如同推理迷喜欢看精巧的谜题。然而在我看来,对于一部科幻作品来说,或许比想象力更重要的是真实。 真实不意味着现实,真实意味着对世界、对人的洞察力。对于科幻作品来说,真实不只是符合物理公式的参数,甚至不符合也无所谓,真实性在最具体的层面意味着角色反应的合理。比如说《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和博尔赫斯的《永生》都涉及了永生的人类角色,但是相比后者,前者对永生者的心理和行为叙述可谓敷衍,基本不能令人信服,而后者甚至都算不上是科幻小说。考虑到前者的趣旨也不在于表现永生对人的影响,或许忽略这一点对于很多观众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盲视》设计了没有共情能力的男主席瑞,用第一人称展现了他进行情绪知觉、情感体验、亲密关系时的思维过程。这就非常有意思。我们固然从教科书上的描述了解到一个拥有反社会人格的人是冷漠甚至冷酷的,但是第一人称的展现应该还是非常生动和必要的。因为剩下几个角色更难用第一人称展示:要怎么展示用4个独立人格平行运算的语言学家的思维过程,怎么展示感知电磁场的生物学家的体验,怎么展示一个智力在6个标准差之外的孤独症患者的思考。 明智的沃茨没有挑战表现吸血鬼的思维过程。《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对于智力超群阶段的男主的第一人称叙述,让我体验到了作者要假装一个很聪明的人的吃力和尴尬。对于吸血鬼、AI、以及超强外星人来说,都不需要任何思维过程的叙述,作者只需要躲在席瑞第一人称的背后叙述他们的行为和结论就好,顺便反复强调反正我们都理解不了。 《盲视》在构建真实可信的幻想世界上做得非常不错,但显然它并非十全十美。与它如潮的好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惨淡的销量,这已经明确地表示了《盲视》的缺点。从情节上来看,《盲视》确实比较单调,尽管一边叙述主线,一边插叙回忆,也没有让整个故事多么跌宕起伏。或许现实就是这样的,你不能指望在太空中发生的事情还和小说里的节奏一样。另外也许是题材所限,沃茨不得不提供大量带注释的专业术语,好让业余读者能明白他想说的是什么,可是又不能在正文解释的太清楚,不然会破坏情节的节奏。到头来业余读者依然读不下去,而专业出身的读者又觉得有些啰嗦。当然了,相比于《球状闪电》这样外行看了犯困,内行看了尴尬的作品来说,《盲视》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总地来说,《盲视》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科幻作品,我甚至可以说,阅读《盲视》降低了我对许多科幻作品的容忍度,都TM赖思渊!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作文频道。
喜欢作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