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印象》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一):灌肠真香啊!
碎片式的记忆,看的时候非常有亲切感,因为我自身回忆的状态和书中叙述几乎一样。每每进入回忆状态,大抵都是阴天有风吹过的午后。回忆像是一层水雾,不管是回忆浮出脑海还是我钻进回忆里,最后都会打湿一些什么。
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八子》,真有趣。八子继承姐姐的碎花裤被人嘲笑,自己也蹲在地上笑得坦然,“意思是:没错儿,换了别人我也会笑他的,可惜这回是我”。写到他们为了去看电影要偷偷甩掉九儿和石头时,我看着莫名得心惊,好像要被甩掉的是我——毕竟我是有过这种经历的(瞅一眼我姐)。最难忘的还是最后那盘灌肠,真香啊,我也想吃。
对了,他在书里好几次回忆起了教堂,他用了一个词形容小教堂——犹豫。犹豫这个词写得真好,解了我多年的疑惑,原来那些山上山下有名字没名字的小寺庙,吸引我一次次走进去的,是它的犹豫啊。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二):牢笼内外
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写字的人有力量,一种平静的力量。
史铁生、杨绛先生都是拥有这样量的人。
结尾是什么?等待。之后呢?没有之后。或者说,等待的结果呢?等待就是结果。那,不是悲剧吗?不,是秋天。特别喜欢这段,失恋似乎可怜,但我说那只是夏天过后的秋天。
漫长的病痛折磨,没有彻底将他击倒在地,而是更多的思考与体验。
读这样的散文是舒服的,听别人讲属于他的故事,好像投缘的陌生人可以畅谈数小时。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三):言出我言不出的童年
这本书是本期多看读书会所定的3本书目之一,让我欣慰的是,这次的档次明显提高,三本书质量都很高,不再像前两次,看到看不下去,心疼时间,心疼金钱,还心疼精力。
早就听说过史铁生,那是在他去世的时候。当时网上不小的范围都在吊唁、追忆,觉得这人影响力真大。细看了一下,发现是个作家,身残志坚。
然后就“哦”了一声,“原来如此”。
中国一向如此,表面怜悯心极重,“场面上的场合”,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是不容不敬的。即便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弱势群体”的原因,恰恰就是你我所为,也不容你我在“场面上”,流露出一点即使是语气上的不敬。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中国达人秀从国外引进后,风格就从“点评和剖析”变成了“拍马屁和流泪”。
尽管如此,尽管一直没有看过史铁生的书,从别人所写博文里,也对他也印象不坏。
但也仅此而已。
这次有这个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买了下来。
一篇篇读下来,酣畅淋漓,他的文字,似在与我诉说他的过去,他过去所见所思所想,他深深沉浸在记忆中,如此恰当、准确地表达出来他的心意。他的文字,鲜活地呈现在我的眼前,甚至令我忆起了与他文字中同样年龄时的类似事情,当时情景,竟然也鲜活再现眼前。
我激动不已。
我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往往多感慨,却不能把自己的心思表达出来,就像喉咙被堵住了,吼不出来。
他却如行云流水般,任思绪漫延出来,融入空气中,随风流走。
煞是羡慕!
记得原来看过一段话,大意是说如果你的心绪烦乱了,就读读文学。史铁生的这本书,虽没有吸引人的情节,有的仅是他的私人生活,却耐人寻味。也许,这就像“精致”与“粗糙”,同样身处景中,有的人仅看到山石,有的人却看到山石之美之韵之味。
而我就是只看到山石的人,却由史铁生的文字,读到了山石之美之韵之味,如何能不满足、享受?
好的书,值得反复阅读,经得起时间磨砺,读这样的书,才对起得我们那有限的生命。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四):牢笼以外的天空
我总觉得,史铁生是最适合写命运的。看他的《记忆与印象》,一字一句都是已写好的命运。
就像《务虚笔记》中那根寒冷的羽毛,《记忆与印象》中也多是寒冷的往事。在那个时代,个人在集体的狂热中显得微不足道。书中有许多写到亲人的篇章,读来颇感悲凉,就因为出身,祖辈们遭遇着各自的苦难,曾经光宗耀祖的道路被生生打断。而在这命运的漩涡中,亲情的联结蕴含着偶然,却又那么坚实,让人感到一丝暖意。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史铁生对母亲长久的怀念和对无意中伤害奶奶的悔恨,一棵合欢,一株老海棠,成了荫庇他一生的绿色。而我特别喜欢《老家》中想象母亲出嫁的那一段,十九岁的新娘遥望着浩渺的未来,被前途的神秘所吸引,却不会知晓苍凉的命运已经写好,将在余下漫长的日子里一点点展开。还有那些无处可去的童年和那些死于青春的少年,那些被时代撕裂的亲情和那些曾经意气风发而又归于平淡的人生,看得人胆战心惊,又让人叹息不已。
不知道史铁生是不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年他二十出头刚从医院出来的时候,既没有死,也再不能走,想必也曾无数次控诉过命运的安排吧。而在地坛历经没日没夜的思考与纠结之后,必有一日,他看透了那安排。于是会有《我二十一岁那年》里那个还不懂得有些错一生只能犯一次的小男孩,会有《我与地坛》里那个弱智而美丽的少女和那个被埋没的长跑中年,会有《务虚笔记》中那些用字母指代的爱情,残疾,背叛,恐惧与孤独......他终于明白:「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这大约就是佛之慈悲的那一个“悲”字吧。“慈”呢,便是在这一条无尽无休的路上行走,所要有的持念。」
历史和记忆都是破碎的,一如史铁生笔下的人和事,它们散落在不同的时空中,而这记忆幻化出的印象,却指向更为广阔的人生,或者说命运。我觉得那篇《比如摇滚与写作》真是对生命最好的描摹。春天是欲望勃发的季节,青春的躁动催促着年轻人疯狂地摇滚,他们寻找着爱情,向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呐喊;而待到秋天,浪漫归于沉默,随着万物一起沉寂的,慢慢老去,看过了那么多的人生和风景,早就不以悲喜来评判上天的安排,他微笑地看着刚跑到世上来的孩子,把这永恒的轮回写进了剧本。而史铁生正是这样一个写作者,他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思考,对命运之神的敏感让他用记忆之外的印象描绘了每一个生命的轨迹:「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在我眼中,史铁生是一个极为真诚的写作者,他并不着力于故事或者文字本身,而是借着纸笔,用尽毕生心力去叩问人,命运,存在这些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的问题。他力图突破记忆的牢笼,一如突破轮椅对身体的限制,转而用思想这最为自由的形式在牢笼以外的天空中尽情舞蹈,并将这人间的歌舞炼为永恒。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五):眺望就是回想
内心依旧纷纷乱乱,像极此刻秋天的落叶般,心情也跟着渐渐低落。于是随手拿起早些时候买的史铁生的《记忆与印象》读起来。早起读书真是人生一大乐事,特别是遇见了一本适宜在清早阅读的书。它让我的心从雨点般密集地敲打在鼓上的急促变成了一只悠扬在天空自由挥动翅膀的百灵鸟。那种心情别提有多舒畅。
史铁生的文章,最初接触大概便是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我与地坛》,在他一生中最困苦无助茫然的时刻,他像倦鸟收拢起羽毛,蜷缩在一处给予他无限遐想情思的地方----地坛。他思考着自身的未来、思考着母亲的无奈、思考着上天的残忍、思考着命运的无常。思索的力量让他的心灵重又站了起来,而写作给了他无限痛苦以外的天空。而他思索的写作又无限启迪与丰富了我以及其他人的心灵和生命。
人与人的联系未必要相逢相知,在书本与人的碰撞中、在不同时空与不同时间的汇合处、在心灵慰藉与百感交集的情感里,人们的缘分已落地生根,长成参天大树,去荫庇着生生世世的有缘人。“生生露生雪,生生雪生水。我们友谊,幸福长存。”这句在史铁生梦中走过的吉光片羽已很好的诠释了人与人不解的缘分。生生不息,永世长存。
在他的文章里,写亲人,写童年,写儿时遇到的人或事,写荒唐年代凋零的闪光的爱。在他枯萎的身体中,仿佛记忆仍在茁壮成长。丰沛的创作让他重新走进刚出生时那个大雪封路的夜晚,2岁时见过的教堂和肃穆的钟声,童年院子里母亲种下的合欢树以及懵懂少年时的顽皮与初遇苦难命运的慌张。写下来,也许这些往事中的欢乐与磨难就有了证明,就有了不被时间吹散的痕迹。相反,这些明证播撒在了更多素不相识的人的心田,好让我们明白,人的一生是被欢笑与泪水;幸福与痛苦;得到与失去交替掌管,即使是致命的挫折也不能将头永远得低下。在绝望的尘埃中也能开出希望的花苞,耐心守护自己的命运,细心浇灌对于未来的祈望,生命之花会因泪水而更加娇艳、会因风雨洗过而更显茁壮、会因懂得而更美丽。
对母亲,姥姥,奶奶,父亲的描述总让我热泪盈眶。人生的吊诡之处总在于无知时对至亲之人的伤害到成熟时想弥补,亲人却早已远去。内心的忏悔与自责无处倾诉,唯有一纸文章纪念。辛酸往事,伤痛回忆,是否也在告诉捧读的人,莫去做伤害亲人的事,莫说太多尖刻的话去顶撞亲人。那样,除了怀念与伤感,任何弥补都惘然。
读史铁生的文章,就像站在死中去看生。活透彻了的人的句子总带着一些寂寥的况味,这一生你就只能与灵魂对话,对上话了,心灵也就安恬了。而人生呢,也不过是我轻轻地来,再轻轻地走。如此,便知晓全部。
史铁生走了,却不枉这一生。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生死同一。他的死,也为生。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六):关于生命,我们可以谈些什么
“关于往日,我能写的,只是我的记忆与印象。我无意追踪史实。我不知道追踪到哪儿才能终于追踪到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与印象。有位大物理学家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话给了我胆量。”
——史铁生?《记忆与印象》
原本是部门里要求写的读后感,没被采用,反正写的时候是带着很强的读者意识的,便拿来贴上。因为是暑假在乡下老家写的,心境比较闲散,这篇书评可能没有很努力地思考,多了些感性的东西,写的时候就如同困在 一篇迷雾中,写完了也没走出来,很多事情没想明白,如果你有些赞同、批评和指正,那就跟我讲一下吧。
死亡于生存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黑洞,吞噬着现阶段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同时也毁灭着我们于过去的时日里所创造的一切价值。那是一个充斥着未知和猜测的境地,我们总是害怕着虚无,心境已接近死亡边缘的人所能看到的东西是我们常人不能轻易看见的,他们说不好是以一种更为敏感还是更为冷静的心态在回忆着过往,但在其语气当中,总是有一种世外的存在,那便是死亡。
这本书表面上是作者沿着时光轨迹编排的一部自己的成长史,但却实实在在是一部关乎存亡的心境史。在书中作者轻轻问道,“不知道别人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由衷的惊讶:往日呢?往日的一切都到哪去了?”但在我读来,这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轻声叹息,我的生命呢?我的一生怎么不见了?既然往日可以如同并不曾存在过一样,那生命呢?终点之后还有继续吗?这又是否是一个可以谈论的问题?显然作者把这个问题巧妙的回避掉了,因为我并不曾从这其中可以找到答案,至少现在是如此。书中并没有伤春悲秋的感怀,而是如作者所言,“站到死中,去看生”,懵懂的被教堂里的琴声和歌声所感动的幼儿,愚顽的四处撒野的孩儿,略经世事小心而又试图洒脱活着的少年,直至今日终于摆脱病魔的折磨平和应世的老者,似是走过一条漫长的小巷,一路从晨露走到斜阳,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但不重要了,因为已经快结束了。这个已将生死看淡的老人在试图整理一生所完成的答卷,真挚坦诚,虽然我不知道这答卷该要交向何处,但这是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做好的唯一的事情了,不是吗?
回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原本的模样便是零碎而模糊的,而为了表述,往往又会被人描述的过于准确而显得不真实。真实是如此之难。所幸作者在一开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前言中作者写到,无意追踪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与印象。亚里士多德曾言,诗比历史更为真实。想是因为那些记忆与印象在人心中因引发生命的悸动得以长久地存留,比之那些所谓真实的时间地点事件更能证明和影响一个生命的存在吧。但要准确得刻画出自己的心绪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欺瞒别人或者欺瞒自己,因为本就繁复难明的事理、他人的眼光,还有企图躲避自责的欺瞒的本性。可作者已做得很好,他可以平静的谈起自己曾经的背叛和自私,谈起自己那颗“不敢醒的良心”,也许在他心中会存有些许苛责,但在当时的情境下去看,一切都很正常和自然,因为我们都是这样的普通人。让这部作品读起来更真诚的是作者的文字。我们已经学会了把自己学到的看到的现成的文化产品化为文字去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但作者的笔却像摄像机一样力图为我们还原现场,朴实而细致。
读罢这本书也许会觉得问题多于结论,而我又为何要去聆听一个年迈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磕磕绊绊讲的那些我出生之前就不直溜到哪去的陈年旧事呢?可我就是无力卑微到如此境地,妄图从他人的回忆中探寻自己存在的价值,想要看看,关于生命,我们可以谈些什么。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七):世间已无史铁生——读《记忆与印象》
常常听人赞美某某写作者,说,他是用生命写作的。这是一种极致的赞美了,然而,这句话,到了史铁生这里,却并不是赞美,至多算是陈述。我生得晚,但庆幸很早便读到史铁生的文字,被他个体的疼痛感染,常常在阅读他的文字时反观自己。史铁生是一个可以照见我们自己的作家。的确,他是一个临界的写作者,几乎一度,他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那种难以涉及的深邃与绝望,被他挖掘了出来。
是的,翻开这册《记忆与印象》,第一篇便写到生与死。在这篇《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中,史铁生写道:“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地耐心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
因为一场车祸,史铁生遇到了自己的内心。煎熬、煎熬,多少日子在他的内心里被熬成了文字的珍珠。他自己也曾经坦言,是上帝安排了他体会这一切。史铁生对生命的参悟是被迫的,他一生所做的加法都是自己用文字积累的,是他自己向身体内部挖掘出来的温度和体悟。生命给他的,只是减法。一开始,生活便减去了他的双腿,在他最想奔跑的年纪。这像极了哲学命题里突围,一个极大的屏障囿住了史铁生,然而给他的条件,却是失去双腿。
每一次看《我与地坛》,我都十分感激史铁生。这篇长长的散文里,史铁生给我们呈现了生命是如何拔节的,在生锈的生命现场,在灰白色的内心里,如何看见生活的其他颜色。拨开生命迷雾的经过是如此困难,但终于,还是拨开了。然而,生活又减去了他的母亲。
母亲对史铁生意味着坚韧又永远无法松弛的一个怀抱、沉默而热爱的背影。史铁生的很多文字涉及母亲,比如那篇非常著名的《合欢树》。母亲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他,却还是给史铁生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财富。《记忆与印象》里的大多数人和故事,都源自母亲的口述。最让我感动的是那篇《一个人形空白》,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个人形空白。通过父亲或母亲的口述来拼凑出来的一个长辈人的模样,连照片也没有见过。
母亲去世后的十年里,也成为史铁生家里的一个“人形空白”,在《老家》里,史铁生这样写道:“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妹妹曾跟随父亲一起去给母亲扫墓,但是母亲的墓已经不见,那时父亲就是这样的表情,满脸通红,一言不发,东一头西一头地疾走,满山遍野地找寻着一棵红枫树,母亲就葬在那棵树旁。”
母亲在史铁生的生命里被减去,相当于他的轮椅在上坡的时候,少了一双至关重要的推手。生活种种的吃力内化成怀念,甚至力量。被生活减去了太多的元素,史铁生只剩下素色的自己。他坐在一个叫做地坛的公园里,看着阳光变成灰尘,或者鸟的叫声。我常常想,地坛就是一个可以比喻一切的神龛,和史铁生默默地静坐相比较,我们都不过是一个匆匆路过的过客。然而,世间的事,终究抵抗不住时间的侵袭,史铁生之后的地坛也越来越远离安静了。
在最后一次写地坛的那篇《想念地坛》里,他这样写道:“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史铁生用自己的笔和思索给自己的生命增加了无限的深度和宽度。他不能四处行走,却可以神游在时间的深处,他不能天天和世俗生活擦肩,却可以和内心里的自己反复交谈。他虽然已经离开了地坛,但地坛却成了他留给我们的遗产。他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正如他在一首叫做《遗物》的诗里写到的,山河树木以及安静的一切,都是他留给我们的遗产。这册装帧精致的《记忆与印象》也是,书里的人、事件,以及观察这些世事的角度,都能打开我们的视野,营养我们,又安慰我们。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八):站在生命远处回眸
站在生命远处回眸
胡燕丽
史铁生是这个时代文坛的奇葩,是少数几位能够写到灵魂深处的作家之一。他一直居于自己内心深处,用阅尽沧桑的眼睛,不断品味感悟冷暖交织、灵魂飘泊的生命真味,在时光深处,他把四季轮回升华成命运交响,用文字的形式让它们不断回响、奔流。
这一部《记忆与印象》便是史铁生的生命回眸之书。随着书中那个黑黑瘦瘦小人儿慢慢长大,一座城市、一代人的记忆被慢慢唤醒了。老北京的京腔京韵宛若重生,沾着阳光味道的蝴蝶开始翩翩起舞,那些紧闭的大门被一重重、一扇扇次递打开,如同生命的通道,慢慢通往越发喧嚣、荒芜、燥热的时代。
生命之初的记忆必定是模糊的,也是片断式的,但在作者的笔下,时光却颠倒了顺序,越是幼时的记忆越清晰完整。一个小生命在奶奶的牵引下一步步走出房间、走下台阶,走进阳光斑驳的午后。小街、细巷、云影、蝉燥、驼铃声、风琴声,还有钟楼里传来的钟声,听来的缥缈故事,穿流的陌生身影,把一个小人儿所有的嗅觉、味觉、视觉、感觉熏染成形,氤氲成记忆的底色,为日后包容生命中的苦难和悲愁埋下深沉的伏笔。
时光渐次打开,记忆开始纷乱,北京、豚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二姥姥,爸爸、妈妈、舅舅一大家子的记忆扑面而来,这些记忆慢慢缺失了生命之初的单纯,有些颠倒,有些模糊,甚至姥爷只是一个人形空白,躲在大家隐藏的话语和感情背后,不能被触及却无法与一家人的命运、感情相割舍。他们的生命被裹胁入时代的洪流,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出生时身上烙下的印痕,开始被挖掘成不同的符咒,张开血盆大口随时吞噬人们的未来、希望、安康、还有人性。一切人们在意渴望的东西,被命运不置可否,抛来荡去。生也好,死也罢,我们看不到这些人在不幸和冤屈降临时悲天怆地的情感体验,一旦生命被抛入这个尘世,偶然和必然便构成了命运身不由已的和弦。他们都是小人物,个人生命中惊天动地的故事只能是寻常巷陌的一声叹息和低吟。
书中作者对成人世界着墨不多,而儿童、少年的世界,却写得细致丰满。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孩子世界的故事已经遥远、淡忘了,似乎那里只有一片天真浪漫,但这个世界对孩子们的改变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那些孩子模仿着成人世界里的一切,他们崇拜权利,懂得运用心机,虚荣、势利,见风使舵,成人世界原汁原味的投影到孩子的眼中,再由他们表现出来,让成人观看,这种感觉触目惊心!孩子的心智并未成熟,也远未达到明辨是非、读懂历史滑稽的程度,但他们却被时代洗脑了,有些人甚至丧失了自己的心智,及至他们成年,生命燥动褪去,不知他们还能否有能力重新回问生命最初人之为人的意义?
生命的沉重在作者笔下化得无形,只有时光淡影里灵魂的哀婉吟唱,但作者的这种哀,又是超脱出个体生命体验的,化入对时代之痛、世事之痛的体悟。时光流逝,同作者的生命展开交集的人物慢慢多了起来,有儿时的玩伴,幼稚园的老师,还有朋友的亲人,亲人的朋友,带领作者走入文字世界找到生命方向的柳青,隐匿了多年文字才华,以一颗出世的眼睛隐忍着尘世伤痛的柳青妈妈——孙姨——梅娘。作者对所有与之产生命运交集的人有深深的悲悯友爱之心,他用心感悟幼稚园两位“老姑娘”老师不入俗流,不肯委屈迁就的高贵情感,也深深心痛于她们日复一日的担忧和惊恐,高贵与卑微的颤抖结合,让作者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痛点,一群人命运的痛点。时代并不确定它是否会在昏昏沉沉中醒来,那些思想、灵魂从未枯竭的人们,是时代悲剧中扣人心弦哀婉的歌。
作者将叙事与抒情结合得动人心魄。在轮椅压过的半生生命轨迹里,没有半点怨天尤人,甚至在拿着好不容易得到的“内部票”的时候,仍被电影院管理人员以电影院内不允许任何车辆行驶为由被拒之门外。这样的尴尬羞辱,仍被作者自嘲着化解得无影无踪。再摇着一个多小时的轮椅回家,不过是欣赏路边的风景,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
史铁生被当代文坛赋予了太多意义,灵魂作家、生命歌者,活得最健康的人,文字通彻明透,笔者认为这些赞誉都是实至名归,但读史铁生的文字绝不可先入为主,他的文字不是让人崇拜的,而是让人在安静的夜晚,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慢慢感悟,一个一个句子来咀嚼、回味、联想的,只有用心品出来的才是味道,感出来的才是思想。史铁生,身后留下的干净文字,被出版社一版再版,被读者一读再读,这就是文字生命不朽,写作回归零点的最好见证。如果文字能够结出花朵,那么它的温暖美丽绝不仅仅象征着个体的生命,它也许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许是代代传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