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发布时间:2022-06-01 01:02:45

大象是现金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鼻子特别的长。大象鼻子为什么这么长?有什么作用么?下面是生活日记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大象相关知识,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大象鼻子为什么这么长:进化

  象类最早出现在4500~5000万年前,那时的象(始祖象、始乳齿象等)鼻子很短,个子也不大。后来,象类为了在与其他动物竞争中取胜,减少天敌,体型便逐渐增大(身大力不亏嘛),但是身体大了,要去吃地上的草就不方便,于是大象的鼻子也伸长了,这样就能方便地拔草、摘树叶;还不用费劲低头,可以一直观察四周,真是成功的进化。

非洲象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 主要居住在非洲大草原上; 其地昼夜温差巨大, 动辄二十余摄氏度; 除了大象的身躯逐渐适应此种环境之外, 它们的耳朵也在为了适应环境而变得巨大--正午酷热之际: 大象会支楞着耳朵摇摆晃动, 来给自己的躯体散热降温; 子夜寒冷之时: 大象又会将硕大的耳朵贴在身旁, 保持体温、防止热量流失。

大象的相关知识拓展:

大象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象。大象的皮层很厚,可有效防止蚊虫叮咬。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大象或象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两属三种,即象科,非洲象属和象属,非洲象有两种:普通非洲象(也叫热带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象属只有亚洲象一种(也叫印度象)。

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长鼻目哺乳纲的,通称象,是世界最大的陆栖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即亚洲象和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

长鼻目曾有6科,在中古时期最为繁盛,其中5科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捕杀已灭绝,现仅余象科1科2属3种动物。本目动物特征一如其名,鼻子长,鼻端生有指状突,能捡拾细小物品。 象科包括2属2种动物,即亚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嗅觉和听觉发达,视觉较差。长鼻起着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摄取水与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仅帮助谛听,也有散热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长獠牙是特化的上颌门齿。亚洲象前肢5指,后肢4趾,非洲象前肢3趾,后肢4趾

大象的形态特征:

大象,长鼻目,象科。通称象,是现存世界最大的陆生动物,平均每天能消耗75~150千克植物。尽管有一个巨型的胃和19米长的肠子,但是它的消化能力却相当差。

它们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最远曾达到河南省)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喜欢群居,现分布范围已缩小。

亚洲象肩高2.0-3.7米,体重2-7.5吨,非洲象肩高3.0-4.0米,体重3-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6米,体重2-4吨,有的体重超过2万吨。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组成的,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

中南亚的象属或者非洲的非洲象属中的一种,皮肤坚厚,无毛,长有一条长的柔韧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颚二门齿发展为长而弯的象牙。非洲象属有巨大的扇形状的耳朵。

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 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 600多天(22个月),一般单胎。非洲象,体型较大,耳大,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体形较小,体重较轻,耳小,鼻末端有1个指状突起。

大象可以说是种奇妙的动物,它们友好、温顺、易于亲近,人们甚至发现大象会在亲人去世时流眼泪。但是正如“人无完人”一样,在一些情形下,大象也会发飙,他们的块头和重量就是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其实每种动物够会有暴躁的一面,正所谓“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但是大象要是急了,可是会伸出那巨大的脚或者獠牙,直接结果了冒犯者。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体型巨大并且具有潜在攻击性的大象居然也会惧怕体型远远不及它们的大黄蜂。大象利用独特的低频隆隆声通知同伴附近有这种长翅膀的动物出没。根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最近刊登的研究发现,对大象发出的独特声响进行的声学分析显示,大象利用这些声响警告其他同伴存在大黄蜂这种潜在威胁,提醒它们赶紧躲避。

阅读更多十万个为什么,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生活小常识频道。
喜欢生活小常识,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