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2-01-15 16:37:47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都有相同的疑问,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下面由生活日记小编为大家介绍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主义的指导思想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那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并且必须要中国化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加以阐述。

首先,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和基本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自诞生以来一直被无产阶级政党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重大贡献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根本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研究无产阶级如何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彻底解放。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这样三点:

第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机器生产本来可以用来减轻工人的繁重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它却成了更多榨取工人劳动血汗的工具。机器的使用,使劳动分工更为细致和专门化,工人掌握的技术日益简单。资本家常常用大批非熟练工人代替熟练工人,用女工、童工代替成年男工,以减少工资。工人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工人的处境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工人运动随之兴起。

第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斗争性质。在此以前,工人阶级有时也参加政治斗争,但在那些斗争中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反封建斗争。而现在,工人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工人们从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必须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三,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理论表现。早在十六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以英国人莫尔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又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急迫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

其次,毛泽东思想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被证明是科学和正确的理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对共产国际和苏联模式神圣化的错误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遵义会议是其形成的主要时期。遵义会议到抗战胜利的十年,是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并达到成熟的时期。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使其称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和贡献主要在于:正确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社会现状,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与策略问题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问题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第一,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加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

第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经历实践的证明,这一点有历史可鉴。

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根据地。同年9月,李德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瑞金,并开始启用他的中文名字——李德。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将红军的军事指挥大权交给李德。这个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3年和只有街垒巷战经验的顾问,不问中国国情,不顾战争实际情况,仅凭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坐在房子里按地图指挥战斗,结果导致反“围剿”作战连连失利,致使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踏上了悲壮的长征路程。

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李德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也不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不作调查研究,听不得不同意见,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李德和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的战略战术,使我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

第四点,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起了这样一些指导作用。

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保障,没有它们,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开它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前述的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方法和许多原则、方针、政策已为邓小平理论所继承、所发展,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只要把毛泽东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就会鲜明地感受到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性,而摆脱隔膜感。

由此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由实践出发的之。所以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影响

马克思主义被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列为理论基础,但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同的流派,产生烈的争执,导致多次分裂。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理论的解释也有变化。致使各派别的理论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区别,尤其是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的党执掌政权后,就会宣布自己的派别为正统。当前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诠释仍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一致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20世纪的世界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

但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在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实际产生过程和实际地位,有不同的意见。如经济学家熊彼特就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是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社会学”体系。并否认唯物主义在其经济学——社会学体系中的实际作用,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主要只是黑格尔哲学的照抄。认为“经济史观”并非“经济动因历史观”,也非像马克思本人所认为的“唯物史观”。哲学家波普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最精致,影响最广泛,也是最危险的历史主义;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他的政治学说服务的,其“过分强调经济的作用,甚至夸大为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理论简介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同时批判地继承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J.-N.-A.梯叶里、F.-A.-M.米涅等人的阶级斗争思想,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在报刊上发表革命民主主义言论。从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担任《莱茵报》主编,尽力为劳苦大众申辩。他在实践中第一次遇到要针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恩格斯于1842年底到达英国后也注意研究政治经济学。他们从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D.李嘉图的著作中吸取劳动价值论而摈弃其掩盖资本家剥削的理论,发现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从1842年起他们研究C圣西门F.-M.-C.傅立叶和R.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从1843年起分别在英国、法国参加工人运动,通过亲身实践转向工人阶级立场,并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动揭露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测中吸取合理因素而摈弃其唯心史观和空想部分,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哲学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 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造出自己时代的伟大人物。

阅读更多十万个为什么,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生活小常识频道。
喜欢生活小常识,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