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睡眠更好
有朋友问我,怎样才能使睡眠更好?我想在这里解答,因为睡眠不好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突出的公众健康问题。作为护士,我们常常要想办法保证病人的睡眠,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让睡眠更好的办法很多,只要你坚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不会使睡眠成为问题困扰你的生活。
睡眠是一种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由不同时相组成,对周围环境可相对的不做出反应。它是休息的一种很重要形式,任何人都需要睡眠,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可以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
要想获得更好的睡眠,首先要了解影响睡眠的因素。1、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如婴儿为14-15小时,学龄儿童为10-12小时,青少年为8-9小时,成人一般为7-8小时,如果睡眠时间不足,那么睡眠质量就不好。2、生物节律。人体有它的生理节律,每天24小时的周期性运转,不能扰乱。如果长时间频繁地夜间工作或航空时差,就会造成生物节律失调,产生疲劳与不适,过度疲劳又会使人入睡困难。3、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消化性溃疡、甲亢、关节炎、癌症、过度肥胖、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各种疾病可以引起躯体不适、疼痛、心悸、呼吸困难、瘙痒、恶心、发热、尿频、腹胀等,从而影响正常睡眠。4、环境、药物、情绪、食物、个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都可能造成睡眠障碍。
其次,要了解睡眠障碍的种类。睡眠障碍分为器质性和非器质性两大类,人们容易忽视的是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它包括睡眠失调(失眠、嗜睡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和睡眠失常(睡行症、睡惊和梦魇),其中失眠症在人群中最为常见。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和通宵不眠,总的睡眠时间减少,而且醒后易觉疲乏,伴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体倦乏力、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工作与学习效率下降等症状。
让睡眠更好的措施:1、满足身体舒适需要。睡前搞好个人卫生、睡衣睡裤宽松、床铺舒适、卧位合适,放松心情、肌肉及关节,保证呼吸通畅,消除疼痛及减轻各种躯体不适症状。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及声音适宜,入睡以后,最好不让他人干扰。3、合理使用药物。无论是偶尔睡眠不好,还是长期失眠,都不能依赖药物,因为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后,一旦减量或停药,就会出现失眠不安、烦躁、震颤、出汗,甚至惊厥。如老年人服用安定之类药物,还可产生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反常运动、幻觉、呼吸抑制及肌无力等。因此,服用安眠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擅自买药服用,以防意外。5、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根据个体生物节律性调整作息时间,不要熬夜。睡前进食易消化饮食或热饮料,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可乐及含酒精的刺激性饮料,避免食用麻辣等夜宵。选择个人爱好如阅读、听轻音乐或做放松操等方式促进睡眠,尽量不要看武打、战争等刺激性强的影片。6、睡眠障碍患者应配合医护人员减轻痛苦,做好自我保护。出院后更换工种,禁止从事高空、驾车、水上作业等危险行业。
总之,睡眠健康也应从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支持等各个环节出发,寻找原因,针对原因采取合理措施。如年轻人喜欢上网熬夜,出现了失眠症,就应改掉熬夜的习惯,按自己的生活节奏去调节作息时间,让自己感到疲劳的时候得到适当的休息(睡眠),这样情绪稳定了,身体舒适了,睡眠也就自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