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导演深作欣二是日本殿堂级的导演,老师的扮演者北野武更是日本电影中的“暴力宗师”。电影看得不多,不清楚他们更多的事情。但只是这一部电影,就足以让人记住这样的两个名字。
这是一部震撼的电影。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了。就感官来说,这部电影很暴力。但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暴力片的范畴了。虽然有大量的血腥与死亡,但是暴力从来都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电影,就我的理解,它讲的是人性,或者说,它在探寻人性的本质。
很多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说:“日本人就是变态。”事实就是如此,但是变态的日本人在这里讲了一个关于“人”的故事,而不仅仅是“日本人”。虽然先天的岛国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危机感促进了这部电影的诞生。能想出这样一个变态的故事,同时表达这样传统而深刻的主题,而且表达得如此的震撼,大概也只有日本人具备这样的心理潜质了。
关于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样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从古中国、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一直到现在。弗洛伊德说,自我调节者道德的超我与本能的本我。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超我更多的本社会所要求。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大概也只有在影片中的情形下才能真实的表现出来。生存的本能在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强烈了,任何形式的伪装都显得愚蠢。大概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或者说,没有几天就要死了,装给谁看呢?毕竟伪装也是一件需要消耗精力的事情。
面对这这样的局面,可以说学生们展示了人性所有的可能。
一开始就有人选择了死亡。小川櫻和无助的山本和彥一起跳下了悬崖。倉元洋二和矢作好美剛双双吊死。或许是由于对社会和自己所处境地的绝望,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善良的本性超过了生存的本能。他们只是不想参与到这个残酷的“游戏”中,他们不想杀人。能和喜欢的人死在一起,他们的解脱是一种幸福。这样的懦弱就注定不能在竞争的时代生存?坚持着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还有比这更加坚强的性格吗?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人性中有恶的一面吗?不少的同学在重压之下心理长生了变异,已经不能成其为人了。元淵恭在斜坡上念着公式向七原和典子射击,说他想生存着回去上好大学。那种形象令人不寒而栗:教育可悲的牺牲品。一味的死读书让他在目标破灭的时候终结了残留的人性。可以说,那些为了生存颤抖着双手杀戮的人,已经变成了野兽,是人性的遗迹让他的手颤动着。生存的本性是恶的,就像光子的遗言“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毙”;但是这种恶被善牢牢地包裹着,就像是北野雪子和日下友美子对“团结和平”的呼喊,就像是灯塔的一群人的互助,就像是三村(电脑高手)等三人的合作——期待着一起活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