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有关2008至09年这次金融危机的电影做一个简单的排序,Margin Call和Too Big to Fail都是四分左右的作品,两者相对忠实的截取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危机中若干值得玩味的片段,前者长于作势,却虎头蛇尾;后者胜于写实,但缺乏高潮。两者之下才是号称独立记录片的Inside Job,我给三分与四分之间,大抵因为我反感左派们总是一知半解却又非要夹带私货,总是头脑简单却又要拯救世界的作风。再往下隔很远的距离才是所谓的Wall Street 2,这部号称重金打造的续貂之作,烂到委实不知道怎么评价,不提也罢。
影片发生金融危机风暴之眼纽约的某家投资银行总部,从规模和所经营的业务上来看,基本上是五大投行之一无疑。好友有说是高盛或是雷曼,从规模和后来的结局上看,雷曼更说得通;但从行事的风格上看,无疑更似高盛。
做的事情很简单,投行们从商业银行和住房抵押借款人那里买来大量的住房贷款,然后打包,做成所谓的MBS(Mortgaged-backed securities),然后再卖给投资者,赚取利润。借贷者转手了风险,于是更大胆的开闸放贷,投行只一个转手便回报丰厚,于是更激进的购买贷款,评级机构乐于根据理论上的模型来给出评级,而投资者则能坐享比国债高得多的AAA级投资回报。这种商业模式在21世纪的前七年里做的风声水起,各大投行赚的盆满钵满。借贷双方的勇敢加之格林斯潘时代的低利率,推动住房市场的欣欣向荣并得以撑起互联网泡沫后的美国经济蓬勃发展,以至于整个世界都在惊呼“金融炼金术”的神奇魔力。
但,也许泡沫太美丽,美丽的让所有人都忘记了自己大学一年级金融基础课上就学过的道理:回报总是伴随着相应风险。这意味着,没有人可以不承担任何额外的风险就赚取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回报,哪怕这种产品从数学模型上看起来再巧夺天工无懈可击。这也意味着,当你看到和美国国债一样AAA评级收益却高得多的MBS和CDO充斥在市场时,你就该本能的意识到:音乐就快要停了。
跟十多年前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大崩盘的类似,总是在行将高潮之际,忽然有人大叫一声:“我操,模型错了。”
然后就是你看到的这样。
没有太多的你侬我侬,没有太多的情感纠葛,更没有文艺青年上身般在剧情里穿插上一段俗气的男女温情故事,是我对这部电影颇有好感的另一个原因。除却开头的HR的和影片中段惊鸿一瞥的清洁工大妈,影片中唯一出现的女性角色便就只有风险管理部的头儿,而女头儿唯一的一次感情流露,便是压住电梯门狠狠的告诫同事:”你他妈休想在背后捅我刀子“,冷峻不敛杀气。
这很符合我所看到这个行业的面目。
导演对细节的处理不乏几处亮眼之处,比如两位高管和清洁工在电梯里的片段,几十秒定格的连续镜头里,从人物的布置到各自表情的变化实在让人有种神来之笔的感觉,唯一的瑕疵,就是电梯间里的废话还嫌太多,定格尚显太短,而且少了点低沉的背景音乐。
另一处有意思的片段,是在清晨的纽约,开名贵跑车跨越哈德逊河回公司的路上,一个华尔街老兵教育新人的话:
"If you really want to do this with your life you have to believe that you’re necessary. And you are. People want to live like this in their cars and their big fucking houses that they can’t even pay for? Then you’re necessary. The only reason they all get to continue living like kings is because we’ve got our fingers on the scales in their favor. I take my hand off and the whole world gets really fucking fair really fucking quickly and nobody actually wants that. They say they do but they don’t. They want what we have to give them, but they also want to play innocent and pretend they have no idea where it came from. That’s more hypocrisy than I’m willing to swallow. Fuck them. Fuck normal people."
短短几句话,毫不布道,瞬间让这部电影和inside job之流的文艺青年说教片高下立现。是的,这个世界很糟糕,糟透了。但把这个世界的糟糕归咎于少数一群人的贪婪和邪恶,以获得置身事外的道德优越感,对看清我们自己到底是什么货色没有任何帮助。任何认为通过消灭一群人或者占领一条街就得以平天下之罪恶,开万世之太平的想法,都只能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自打夏娃贪吃致人类降世,贪婪从来就不是某一群人的专享,它一直就是你我每一个人的种族天赋。若不信者,可以建议穿越回到四百年多前的阿姆斯特丹街头,找找那株名贵的“永远的奥古斯都”。
最大的美中不足,也许是导演在全片的前半部分把气氛烘托得太高,以至于最后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拍这惊心动魄清仓的几个钟头——这按理说整部电影里最重要的几个钟头,这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上讲,都不太可能做到的几个钟头;亦或是导演疲于前半段磨叽的叙事方式,以至于最后没时间展开。反正他干脆选择了回避:用几通电话录音就草草做了交代,把荧幕前的观众狠狠的调戏了一番。
就像你辛辛苦苦下了一部苍井空,却见屏幕那厮又唱又跳活泼了一个钟头,待你终于堪堪掏出抽纸,然后就灯黑了,然后哼唧几声,然后结束了。
着实有点遗憾。
电影里最经典的台词有很多,比如大家都在提的那句:"There are three ways to make a living in this business, be first, be smarter, or cheat."
出电影院时,我给它编了一个后续:"There are three ways to make an excuse in this business, blame the US, blame Rothschild, or blame Goldman Sachs"
《利益风暴》:永远的奥古斯都 作者:王提姆